赠叶原静游雁荡归金陵兼呈大司马乔公_古诗文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赠叶原静游雁荡归金陵兼呈大司马乔公

发布时间:2019-03-04 10:19:25

分类:古诗文发布者:清酒孤欢

汎覽名山圖,雁蕩天下奇。天吳舉蓬島,亂擲滄海湄。

巉岩老蛟脊,诘曲盤桃枝。攢峰蔽青冥,星鬥晝陸離。

靈湫倒銀漢,六月飛寒澌。仙人隐洞府,玉簡靈文垂。

白石充糇?,紫芝可療饑。鳳笙乍缥缈,鶴駕時逶迤。

綠髓苟未變,丹梯讵能窺。葉子道者流,夙禀煙霞姿。

去冬遊武夷,未惬心所期。今春策短杖,直往了無疑。

天台逢李生,拍手欣相持。溯流問桃水,探穴尋仇池。

俯瞰不測淵,仰淩萬仞危。端坐天柱峰,要觀日出時。

扶桑射東影,瞥見蒼龍?。太湖僅一勺,匡廬忽平夷。

呼酒酹蒼梧,鳳鳥來何遲。浩浩浙江濤,伍胥今謂誰。

桃花落已盡,芳草含碧滋。啼莺勸客飲,正與煙花宜。

滿舉白玉鬥,吞卻東南陲。坐覺方寸間,雲峤相撐支。

歸來回風亭,目光如玻璃。磈磊作奇畫,琳琅吐新辭。

颠倒雷電走,蒼茫神怪悲。十日說不辍,齒頰生涼飔。

四座煩郁散,聽者俱忘疲。靈秘自此洩,海若安能私。

還拜大司馬,請陳賤子詩。定知?岏勢,縱橫列階墀。

迢遞金銀阙,夢寐如見之。謝客休挂席,孫公應解頤。

何必舉五嶽,高下論等差。至樂有同好,難與俗子知。

作者簡介

顧璘(1476~1545)明代官員、文學家。字華玉,號東橋居士,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寓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市),有知人鑒。弘治間進士,授廣平知縣,

,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少有才名,以詩著稱于時,與其同裏陳沂、王韋號稱“金陵三俊”,後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園詩文稿》等。其曾評注楊士弘《唐音》。

汎览名山图,雁荡天下奇。天吴举蓬岛,乱掷沧海湄。

巉岩老蛟脊,诘曲盘桃枝。攒峰蔽青冥,星斗昼陆离。

灵湫倒银汉,六月飞寒澌。仙人隐洞府,玉简灵文垂。

白石充糇?,紫芝可疗饥。凤笙乍缥缈,鹤驾时逶迤。

绿髓苟未变,丹梯讵能窥。叶子道者流,夙禀烟霞姿。

冬游武夷,未惬心所期。今春策短杖,直往了无疑。

天台逢李生,拍手欣相持。溯流问桃水,探穴寻仇池。

俯瞰不测渊,仰凌万仞危。端坐天柱峰,要观日出时。

扶桑射东影,瞥见苍龙?。太湖仅一勺,匡庐忽平夷。

呼酒酹苍梧,凤鸟来何迟。浩浩浙江涛,伍胥今谓谁。

桃花落已尽,芳草含碧滋。啼莺劝客饮,正与烟花宜。

满举白玉斗,吞却东南陲。坐觉方寸间,云峤相撑支。

归来回风亭,目光如玻璃。磈磊作奇画,琳琅吐新辞。

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

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

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定知?岏势,纵横列阶墀。

迢递金银阙,梦寐如见之。谢客休挂席,孙公应解颐。

何必举五岳,高下论等差。至乐有同好,难与俗子知。

作者简介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

,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赠叶原静游雁荡归金陵兼呈大司马乔公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76740.html

上一篇:听顾道友吹双孔笛

下一篇:南乡子 砧声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精选古诗文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诗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