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3 02:51:08
出自唐代方幹的《題君山》
曾于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譯文及注釋譯文曾經在世外見到麻姑,聽說君山古時候本無。原是昆侖山頂一塊石,飓風吹來落入洞庭湖。
注釋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勢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君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矣。”于:一作“遊”。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環境。《楚辭·遠遊》:“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麻姑:神話中仙女名。傳說東漢桓帝 時曾應仙人王遠(字方平)召,降于蔡經家,爲一美麗女子,年可十八九歲,手纖長似鳥瓜。蔡經見之,心中念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知經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麻姑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爲桑田。”又能擲米成珠,爲種種變化之術。事見晉葛洪《神仙傳》。“聞說”句:一作“說道君山此本無”。聞說,聽說。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元:原來,原本。一作“雲”。昆侖:山名,綿亘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遊的地方。海風:飓風。海,古代稱塞外湖泊
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裏洞庭”之稱。湘、資、沅、澧四水彙流于此,在嶽陽縣城陵矶入長江。
賞析洞庭湖中的君山,由于美麗的湖光山色與動人的神話傳說,激發過許多詩人的想象,寫下許多美麗篇章,如“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雍陶《題君山》)等等,這些爲人傳誦的名句,巧比妙喻,盡态極妍,異曲同工。方幹這首《題君山》寫法上全屬别一路數,他采用了“遊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見麻姑”,就像訴說一個神話。詩人告訴讀者,他曾神遊八極之表,奇遇仙女麻姑。這個突兀的開頭似乎有些離題,令人不知它與君山有什麽關系。其實它已包含有一種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單單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據《神仙外傳》,麻姑雖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卻是三見滄海變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鮮事兒不少。
“聞說君山自古無”,這就是麻姑對詩人提到的一件新鮮事。次句與首句的起承之間,在情節上有一個跳躍,那就是詩人向麻姑打聽君山的來曆。人世之謎有很多,詩人單問這個,也值得玩味。那煙波浩渺的八百裏瓊田之中,兀立着這樣一座玲珑的
君山。詩人泛舟湖面,“四顧凝無地,中流忽有山”(許棠《過君山》),這個發現,使他驚喜不已;同時又感到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來曆,從而困惑不已。詩人大約就是帶着這個問題去方外求教的。詩中雖然無一字正面實寫君山的形色,完全從虛處落筆,閑中着色,卻傳達出了君山給人的奇異感受。“君山自古無”,這一說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鮮,又證實了人們的揣想。寫“自古無”,是爲引出“何以有”。詩人不一下子說出山的來曆,似乎是故弄玄虛,這種效果猶如是古代演義裏的“且聽下回分解”。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不說則已,一說驚人:原來君山是昆侖頂上的一塊靈石,被巨大的海風吹落洞庭的。昆侖山,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遊的地方,上有瑤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岡片玉”來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傳說昆侖山是神仙遨遊之所,上有瑤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詩中把“君山”設想爲“昆侖山頂石”,用意正在于此。“海風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詩人在《題寶林寺禅者壁》中寫道:“台殿漸多山更重,卻令飛去即應難。”題下自注:“山名飛來峰。”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飛來峰”一類傳說的影響。
全詩運用奇特想象,從題外落筆,
神化君山來曆,間接表現出君山的奇美。這就是所謂“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司空圖《詩品》)。
創作背景此詩一般認爲是方幹的作品,但也有詩集注爲“一作程賀詩”。方幹集中有《早發洞庭》一詩,說明方幹曾遊覽過洞庭湖。這首《題君山》當是方幹遊洞庭時所作。其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作者簡介方幹(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幹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餘篇,編成《方幹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幹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範仲淹守睦州,繪方幹像于嚴陵祠配享。
出自唐代方干的《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译文及注释译文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古时候本无。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
注释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势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于:一作“游”。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麻姑: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 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知经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麻姑自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又能掷米成珠,为种种变化之术。事见晋葛洪《神仙传》。“闻说”句:一作“说道君山此本无”。闻说,听说。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元:原来,原本。一作“云”。昆仑:山名,绵亘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海风:飓风。海,古代称塞外湖泊
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
赏析洞庭湖中的君山,由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激发过许多诗人的想象,写下许多美丽篇章,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等等,这些为人传诵的名句,巧比妙喻,尽态极妍,异曲同工。方干这首《题君山》写法上全属别一路数,他采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见麻姑”,就像诉说一个神话。诗人告诉读者,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兀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人不知它与君山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有一种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单单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据《神仙外传》,麻姑虽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却是三见沧海变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鲜事儿不少。
“闻说君山自古无”,这就是麻姑对诗人提到的一件新鲜事。次句与首句的起承之间,在情节上有一个跳跃,那就是诗人向麻姑打听君山的来历。人世之谜有很多,诗人单问这个,也值得玩味。那烟波浩渺的八百里琼田之中,兀立着这样一座玲珑的
君山。诗人泛舟湖面,“四顾凝无地,中流忽有山”(许棠《过君山》),这个发现,使他惊喜不已;同时又感到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从而困惑不已。诗人大约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方外求教的。诗中虽然无一字正面实写君山的形色,完全从虚处落笔,闲中着色,却传达出了君山给人的奇异感受。“君山自古无”,这一说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鲜,又证实了人们的揣想。写“自古无”,是为引出“何以有”。诗人不一下子说出山的来历,似乎是故弄玄虚,这种效果犹如是古代演义里的“且听下回分解”。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原来君山是昆仑顶上的一块灵石,被巨大的海风吹落洞庭的。昆仑山,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冈片玉”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传说昆仑山是神仙遨游之所,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诗中把“君山”设想为“昆仑山顶石”,用意正在于此。“海风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诗人在《题宝林寺禅者壁》中写道:“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题下自注:“山名飞来峰。”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飞来峰”一类传说的影响。
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
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这就是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司空图《诗品》)。
创作背景此诗一般认为是方干的作品,但也有诗集注为“一作程贺诗”。方干集中有《早发洞庭》一诗,说明方干曾游览过洞庭湖。这首《题君山》当是方干游洞庭时所作。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简介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