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5 13:26:3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雨落水心涟漪香

出自宋代李甲的《帝台春·芳草碧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亂紅,也知人、春愁無力。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到今來,海角逢春,天涯爲客。 愁旋釋。還似織。淚暗拭。又偷滴。謾伫立、遍倚危闌,盡黃昏,也隻是、暮雲凝碧。拚則而今已拚了,忘則怎生便忘得。又還問鱗鴻,試重尋消息。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草碧綠,郁郁蔥蔥,長滿了南面的大路。暖風中花瓣亂舞,飛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滿懷愁苦,倦怠慵容。回憶起那可人的伴侶,嬌娆美麗,笑靥盈盈。寒食節裏我們曾攜手共沐春風,來到京師的郊野,盡興地遊樂娛情,終日裏笑語歡聲。可到了如今,卻來到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風,可偏偏又孤苦伶仃。愁情剛剛散去,一會兒又如密網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淚剛剛偷着擦去,卻不知不覺再次溢湧。我焦躁不安,在高樓的欄杆上到處倚憑。過盡了整個黃昏,所見到的也隻是暮雲合在一起,天邊一片昏暝。哪裏有一點兒她的影蹤。爲了她我甯可舍棄一生,如今已經下了決心。但要忘記她,這輩子卻萬萬不能。我還要癡情地詢問魚雁,試探着詢問她的信息和行蹤。

注釋盈盈拾翠侶:體态豐盈、步履輕盈的踏青拾翠的伴侶。鳳城:指京城。鱗鴻:即魚雁。相傳魚雁可以傳書。

鑒賞

  這是一首傷春詞,寫天涯倦客春日依欄懷人之情。詞人漂泊遙遠異地,突然看到一片春色,不禁憶起過去曾發生過的令人難忘的春夢往事,盡管已時過境遷,但衷情難忘,春夢常伴在自己的生活中。詞的上片寫海角春愁,下片寫依欄盼音。

  上片“芳草”二句寫泛觀南陌。“芳草”即芳春時節原野上的野草。詩人詞客常以草喻離情。如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這裏是用“芳草碧色”,寫春意之濃;寫萋萋芳草,綠遍南野,喻春愁之深。接着“暖絮”二句,寫絮飛花落,惹人愁思。“暖絮”,寫楊花的輕飛,“亂紅”,惜落花的飄零。這些都無力自主,均随暮春之風擺弄。這裏本屬“人知花”,即落花柳絮撩人春愁;而偏說“花知人”,即花絮知人春愁。這就足見詞人的“春愁”,無人告慰。這樣寫不僅摒棄了落花柳絮引人愁的老套,而且寫出物我同感的效果。“憶得”二句轉入回憶,“盈盈”,美好的樣子。多指人的風姿儀态。“拾翠”,指拾取翠鳥的羽毛以爲首飾,後以指婦女春日嬉遊的景象。“鳳城”,舊時京都的别稱,謂帝王所居之城,此指汴京開封。“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樹就焚緻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

這兩句是詞人回憶往日的歡娛,寫一位曾一起踏青拾翠的,風姿俏麗的女子,是多麽令人羨慕;寒食清明節日,攜手共賞鳳城春色,又是多麽令人神往。再接着“到今來”三句,寫如今這一切像春夢般地煙消雲散了,在遙遠的異地,長期在外疲勞厭倦的客子,在憶着這恍如昨日的春夢,多麽令人傷心。詞情一落千丈,一下子由美好的境界,跌落到孤獨惆怅的現實生活中來。

  詞的過片“愁旋釋”四句,寫“倦客”的情狀。愁情剛剛釋去,可又像亂麻似的織成一片愁網。眼淚才暗暗拭去,卻又偷偷地流下來。“謾伫立”四句,寫“倦客”的孤單。“謾”,徒也,空也。即空自倚遍危欄,向意中人所在方向凝望,盡管磨蹭到天已黃昏,但展現眼前的也隻是凝貼碧空的暮雲朵朵,佳人仍不見到來。“拚則”二句,“拚”,舍棄,今口語“豁着”最是此意。這兩句說要拼命舍棄的均拚命舍棄了,但要忘卻的卻怎麽也忘卻不了。充分揭示了詞人欲罷不能的痛苦的心情。詞末“又還”兩句,寫“倦客”的希望。既不能忘記,便再問魚雁傳書,試着再尋佳人的消息。“鱗鴻”即魚雁。古有鴻雁寄信、鯉魚傳書之說,常借魚雁以代書劄。

作者簡介

李甲,字景元,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畫翎毛,兼工寫竹。見《畫繼》卷三、《畫史

會要》卷二。《宋詩紀事補遺》中曾記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間曾任武康縣令;詞存九首,見《樂府雅詞》卷下。

出自宋代李甲的《帝台春·芳草碧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译文注释

译文春草碧绿,郁郁葱葱,长满了南面的大路。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可人的伴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寒食节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笑语欢声。可到了如今,却来到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可偏偏又孤苦伶仃。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网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知不觉再次溢涌。我焦躁不安,在高楼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了整个黄昏,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一片昏暝。哪里有一点儿她的影踪。为了她我宁可舍弃一生,如今已经下了决心。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万万不能。我还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息和行踪。

注释盈盈拾翠侣:体态丰盈、步履轻盈的踏青拾翠的伴侣。凤城:指京城。鳞鸿:即鱼雁。相传鱼雁可以传书。

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词,写天涯倦客春日依栏怀人之情。词人漂泊遥远异地,突然看到一片春色,不禁忆起过去曾发生过的令人难忘的春梦往事,尽管已时过境迁,但衷情难忘,春梦常伴在自己的生活中。词的上片写海角春愁,下片写依栏盼音。

  上片“芳草”二句写泛观南陌。“芳草”即芳春时节原野上的野草。诗人词客常以草喻离情。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里是用“芳草碧色”,写春意之浓;写萋萋芳草,绿遍南野,喻春愁之深。接着“暖絮”二句,写絮飞花落,惹人愁思。“暖絮”,写杨花的轻飞,“乱红”,惜落花的飘零。这些都无力自主,均随暮春之风摆弄。这里本属“人知花”,即落花柳絮撩人春愁;而偏说“花知人”,即花絮知人春愁。这就足见词人的“春愁”,无人告慰。这样写不仅摒弃了落花柳絮引人愁的老套,而且写出物我同感的效果。“忆得”二句转入回忆,“盈盈”,美好的样子。多指人的风姿仪态。“拾翠”,指拾取翠鸟的羽毛以为首饰,后以指妇女春日嬉游的景象。“凤城”,旧时京都的别称,谓帝王所居之城,此指汴京开封。“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树就焚致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

这两句是词人回忆往日的欢娱,写一位曾一起踏青拾翠的,风姿俏丽的女子,是多么令人羡慕;寒食清明节日,携手共赏凤城春色,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再接着“到今来”三句,写如今这一切像春梦般地烟消云散了,在遥远的异地,长期在外疲劳厌倦的客子,在忆着这恍如昨日的春梦,多么令人伤心。词情一落千丈,一下子由美好的境界,跌落到孤独惆怅的现实生活中来。

  词的过片“愁旋释”四句,写“倦客”的情状。愁情刚刚释去,可又像乱麻似的织成一片愁网。眼泪才暗暗拭去,却又偷偷地流下来。“谩伫立”四句,写“倦客”的孤单。“谩”,徒也,空也。即空自倚遍危栏,向意中人所在方向凝望,尽管磨蹭到天已黄昏,但展现眼前的也只是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佳人仍不见到来。“拚则”二句,“拚”,舍弃,今口语“豁着”最是此意。这两句说要拼命舍弃的均拚命舍弃了,但要忘却的却怎么也忘却不了。充分揭示了词人欲罢不能的痛苦的心情。词末“又还”两句,写“倦客”的希望。既不能忘记,便再问鱼雁传书,试着再寻佳人的消息。“鳞鸿”即鱼雁。古有鸿雁寄信、鲤鱼传书之说,常借鱼雁以代书札。

作者简介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

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5921.html

上一篇: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殷其雷,在南山之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