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3 08:55:38
出自宋代範仲淹的《蘇幕遮·懷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譯文及注釋譯文碧雲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彌漫着蒼翠寒煙。群山映着斜陽藍天連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羁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隻有頻頻地将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注釋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後用作詞牌名。又名“雲霧斂”“鬓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波上”句:江波之上籠罩着一層翠色的寒煙。煙本呈白色,因其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綿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陽更遙遠。“芳草”常暗指故鄉,因此,這兩句有感歎故鄉遙遠之意。黯鄉魂: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神。黯,形容心情憂郁。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語出江淹 《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追旅思(sì):撇不開羁旅的愁思。追,追随,這裏
裏有纏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緒,情懷。
鑒賞這首詞抒寫了羁旅鄉思之情,題材基本上不脫傳統的離愁别恨的範圍,但意境的闊大卻爲這類詞所少有。
上片寫秾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起首“碧雲天,黃葉地”兩句,即從大處落筆,濃墨重彩,展現出一派長空湛碧、大地橙黃的高遠境界,而無寫秋景經常出現的衰飒之氣。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兩句,從碧天廣野到遙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雲天、黃葉地。這湛碧的高天、金黃的大地一直向遠方伸展,連接着天地盡頭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籠罩這一層翠色的寒煙。煙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而莫辯,如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所以說“寒煙翠”。“寒”字突出了這翠色的煙霭給與人的秋意感受。這兩句境界悠遠,與前兩句高廣的境界互相配合,構成一幅極爲遼闊而多彩的秋色圖。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傍晚,夕陽映照着遠處的山巒,碧色的遙天連接這秋水綠波,凄凄芳草,一直向遠處延伸,隐沒在斜陽映照不到的天邊。這三句進一步将天、地、山、水通過斜陽、芳草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這裏的芳草,雖未必有明确的象
喻意義,但這一意象确可引發有關的聯想。自從《楚辭·招隐士》寫出了“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以後,在詩詞中,芳草就往往與鄉思别情相聯系。這裏的芳草,同樣是鄉思離情的觸媒。它遙接天涯,遠連故園,更在斜陽之外,使矚目望鄉的客子難以爲情,而它卻不管人的情緒,所以說它“無情”。到這裏,方由寫景隐逗出鄉思離情。
整個上片所寫的闊遠秾麗、毫無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筆下是少見的,在以悲秋傷春爲常調的詞中,更屬罕見。而悠悠鄉思離情,也從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寫中暗暗透出,寫來毫不着迹。這種由景及情的自然過渡手法也很高妙。
過片緊承芳草天涯,直接點出“鄉魂”“旅思”。“鄉魂”與“旅思”意思相近。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緒重疊相續。上下互文對舉,帶有強調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異鄉時間之久與鄉思離愁之深自見。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讀。說“除非”,足見隻有這個,别無他計。言外之意是說,好夢做得很少,長夜不能入眠。這就逗出下句:“明月高樓休獨倚。”月明中正可倚樓凝思,但獨倚明月映照下的高樓,不免愁懷更甚,不由得發出“休獨倚”的慨歎。從“斜陽”到“明月”,顯示出時間的推移,而主人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译文及注释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
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鉴赏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起首“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与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辽阔而多彩的秋色图。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里的芳草,虽未必有明确的象
喻意义,但这一意象确可引发有关的联想。自从《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做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这就逗出下句:“明月高楼休独倚。”月明中正可倚楼凝思,但独倚明月映照下的高楼,不免愁怀更甚,不由得发出“休独倚”的慨叹。从“斜阳”到“明月”,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