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4 02:30:56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日青良月

出自唐代岑參的《山房春事二首》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風柔日光暖滿目蕩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時亂飛進廳房。門前的幾枝柳條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飄落在了筆床之上。

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隻有點點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園中樹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盡失去了繁華,一年一度春風又吹過,依然開着昔日的鮮花。

注釋山房:營造于山野的房舍、别墅。春事:春色、春光。恬:這裏指風柔和。衣桁(héng):猶衣架,挂衣服的橫木。筆床:卧置毛筆的器具。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翡翠筆床,無時離手。梁園:兔園,俗名竹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周圍三百多裏。園中有百靈山、落猿岩、栖龍岫、雁池、鶴洲、凫渚,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日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極目:縱目,用盡目力遠望。蕭條:寂寞冷落;凋零。發:綻放。

賞析

  第一首詩切合題意,純是一首寫景詩,寫的是濃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僅山野處處萬紫千紅,連山房書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領。這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前途充滿信心。作者先寫近景,在他筆下,春風是柔和的,日光是溫暖的,春意盎然。第二句選取了春天裏很有代表性的生命:蝴蝶和蜜蜂,作者沒有描寫它們忙着采蜜的景象,而是寫了它們誤入廳房,并着一“亂”字,生動形象表現了蜂蝶之忙,進一步表現了春日的勃勃生機。第三、四句轉入寫靜景,柳樹的枝條在春風中飄舞,低過了晾衣的橫木,在風的吹送下,一片山花落在了筆床上。雖是靜景,但作者卻是動靜結合的描繪——兩句都與風有關,而并沒有直接寫風,可見作者觀察細微而筆力不凡。

  第二首詩是吊古之作。梁孝王曾在梁園中設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馬相如等都應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見熱鬧:百鳥鳴啭,繁花滿枝,車馬接轸,士女雲集。

  就是這樣一個繁盛所在,如今所見,則是:“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這兩句描畫出兩幅遠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亂鴉聒噪;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唯有三兩處人家。當年“聲音相聞”、“往來霞水”(枚乘《梁王兔園賦》)的各色飛禽不見了,宮觀樓台也已蕩然無存。不言感慨,而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自在其中。從一句寫到二句,極自然,卻極工巧:人們對事物的注意,常常由聽覺引起。一片聒

噪聲,引得詩人擡起頭來,故先寫空中亂鴉。“日暮”時分,衆鳥投林,從天空多鴉,自可想見地上少人,從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蕭條景象。

  詩人在遠望以後,收回目光,就近察看,隻見庭園中的樹木,繁花滿枝,春色不減當年。就象聽到丁丁的伐木聲,更感到山谷的幽靜一樣,這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中的絢麗春光,進一步加深了他對梁園極目蕭條的印象。梁園已改盡昔日容顔,春花卻依舊盛開。“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詩人不說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卻偏從對面翻出,說是“庭樹不知”;不說此時梁園頹敗,深可傷悼,自己無心領略春光,卻說無知花樹遵循自然規律,偏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依然開出當年的繁花。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

  作爲一首吊古之作,梁園的蕭條是詩人所要着力描寫的。然而一、二兩句已經把話說盡,再要順着原有思路寫出,勢必疊床架屋。詩人于緊要處别開生面,在畫面的主題位置上添上幾筆豔麗的春色。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全詩分前後兩部分,筆法不同,色調各異,然而又并非另起爐竈,“庭樹”與“飛鴉”暗相關合(天空有鳥,地上有樹)。篇末以“舊時花”遙應

篇首“梁園”,使全詩始終往複回還于一種深沉的曆史感情之中。曆來運用反襯手法表現吊古主題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詩老到圓熟的,卻不多見。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雖然都與春事有關,但内容與情調很不一緻,可能不是同一時間的作品,不能算作組詩,隻是編輯者的湊合。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秋,岑參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遊梁園,第二首詩即作于遊梁園後,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作者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出自唐代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注释山房:营造于山野的房舍、别墅。春事:春色、春光。恬:这里指风柔和。衣桁(hé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萧条:寂寞冷落;凋零。发:绽放。

赏析

  第一首诗切合题意,纯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这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作者先写近景,在他笔下,春风是柔和的,日光是温暖的,春意盎然。第二句选取了春天里很有代表性的生命:蝴蝶和蜜蜂,作者没有描写它们忙着采蜜的景象,而是写了它们误入厅房,并着一“乱”字,生动形象表现了蜂蝶之忙,进一步表现了春日的勃勃生机。第三、四句转入写静景,柳树的枝条在春风中飘舞,低过了晾衣的横木,在风的吹送下,一片山花落在了笔床上。虽是静景,但作者却是动静结合的描绘——两句都与风有关,而并没有直接写风,可见作者观察细微而笔力不凡。

  第二首诗是吊古之作。梁孝王曾在梁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就是这样一个繁盛所在,如今所见,则是:“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这两句描画出两幅远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唯有三两处人家。当年“声音相闻”、“往来霞水”(枚乘《梁王兔园赋》)的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已荡然无存。不言感慨,而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自在其中。从一句写到二句,极自然,却极工巧: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常常由听觉引起。一片聒

噪声,引得诗人抬起头来,故先写空中乱鸦。“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自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萧条景象。

  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春花却依旧盛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此时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一、二两句已经把话说尽,再要顺着原有思路写出,势必叠床架屋。诗人于紧要处别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笔法不同,色调各异,然而又并非另起炉灶,“庭树”与“飞鸦”暗相关合(天空有鸟,地上有树)。篇末以“旧时花”遥应

篇首“梁园”,使全诗始终往复回还于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情之中。历来运用反衬手法表现吊古主题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诗老到圆熟的,却不多见。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虽然都与春事有关,但内容与情调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时间的作品,不能算作组诗,只是编辑者的凑合。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秋,岑参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园,第二首诗即作于游梁园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5122.html

上一篇: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