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

分享好看原创的神话故事!
诗歌大全>故事>神话故事

维拉科查神谕-印第安神话故事

分类:神话故事发布者:醉一场红尘

自從第一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立國開始一直到第六代印加王印加·羅卡,帝國在一片和平、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況下不斷得到拓展,從未遇到強有力的抵抗和大 的流血戰争。然而,在傳到第七代國王時,人們被不祥之兆所包圍開始恐慌不安起來。

 

(一)啼血之兆

第七代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還是三四歲的嬰幾時,啼哭時從眼睛裏流出血淚,祭司們格外重視王儲身上出現的預兆,經過推算和到太陽神廟占蔔,發現這是不 祥之兆,擔心會在他身上出現大的災難,或受到他的父親太陽的詛咒。但就如同太陽神隻是在和他的兒孫們開玩笑一樣,什麽樣的災難都沒有降臨到亞瓦爾·瓦卡克 身上,他很順利地繼承了父親留下的王位,而且在身爲王儲時,就爲他的父親和帝國征服了不少的地方。人們逐漸對這位國王童年的預兆開始淡忘。

亞瓦爾·瓦卡克國王繼位以後,如同他的先輩們一樣,以公正、仁慈和懷柔之心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總是體恤百姓,盡力爲他們造福。但他隻想仰仗父輩 和祖輩留給他的繁榮,不願去征服和讨伐任何人。由于他的名字預示着兇兆,加上人們每次給他的預預測也很不利,他總擔心有什麽災禍臨頭,不敢碰運氣,以免激 怒他的父親——太陽,這樣他父親也就不會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嚴厲的懲罰他。

他懷着這惶惶不安的心情度過最初的幾年,隻求自己和百姓平安無事。爲了不緻于無所幹事,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巡視諸王國,盡力用輝煌的建築裝點國土。對 臣民施以普遍的和特殊的恩澤,比他的先輩們更加熱心和溫和地對待百姓。他也從百姓那裏獲得了更多的回報,國力日益強盛,帝國的威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傳播 得遠。

十年很快就過去了。這位印加王已經把他的帝國治理得沒有一個遊手好閑的懶漢,沒有一個乞讨的窮人,甚至一年到頭沒有一起刑事案件,沒判處過一名死囚 (沒必要也無人違法)的程度。這一成果一直延續到帝國末年到遭到西班牙人入侵之前。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爲了不顯得怯懦無能,避免因爲不爲帝國開拓疆上而成爲印加諸王中的膽小鬼,也爲了消耗一點國庫中堆不下的軍需物資和讓百姓們得到 必要的軍事鍛煉,他決定派出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去征服首都西南,沿海的阿雷克帕地區。他的前輩諸王在那裏留下了一塊狹長地帶沒有征服,不過那裏人煙相當稀 少。

他本來打算親自挂帥出征,但是,關于他在戰事方面的兇兆總是裹脅着他颠簸于捉摸不定的驚濤駭浪之間,欲望剛剛他推上波峰,恐懼就把他摔進波谷,所以總 是猶豫不決,不敢貿然出征。最後,便任命自己的兄弟阿普·邁塔爲統帥,以四位有經驗的印加王公爲将軍,一起出征。很快他們就順利地完成了使命,把那塊土地 一勞永逸地納入了帝國的版圖。隻不過因爲那裏地勢狹長,故爾幾位王公在行軍和停留上用去的時間,比真正征服用去的時間還要多。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得到勝利的捷報,頗受鼓舞,而耗費很小,于是決定進行一次更大規模、更輝煌的征服行動,把科利亞地區一直不肯臣服于帝國的幾個大 省納入帝國。這些省不僅土地遼闊,人口衆多,而且居民骁勇善戰。正是這些不利原因,前輩諸王才下不了決心用武力去征服,以滅絕那些不開化的野蠻部族;而是 始終以懷柔之心讓他們目睹帝國臣民的富裕生活,而感同身受,從而自願接受印加人的統治。但這似乎沒有太大效果,因爲那裏的人把自己的信奉的神和自由得更重 要,把接受異族的偶像和統治看成對自己的奇恥大辱。

這位印加王爲征服那幾個省的戰事終日勞神,郁郁寡歡,既有擔心又懷希望。根據他兄弟阿普·邁塔那裏戰事的進展和勸服的成果來看,他可以作出大獲全勝的 估計;有時又因自己身上早有兇兆在先,擔心這場戰争會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險,又不相信會取得成功。就在整日受着這些痛苦煎熬時,他又把眼光轉向了家庭事務。

多年以來,家中發生的事情也使他心煩意惱,那就是将要成爲國王繼承人的長子阿塔烏,勝情粗暴。這個兒子的性情從小就很暴躁,經常欺侮跟他一起玩耍的同 齡孩子,而且有一些暴虐、殘忍的迹象。印加王也曾諄諄教誨,苦口婆心地勸他改邪歸正,希望他長大成人更懂道理時,能逐漸改掉粗暴殘忍的壞脾氣。但看來這種 指望已經全部落空,因爲随着年齡的增長,他那殘暴性情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這對父親來說是極爲痛苦的事。諸代印加王都以親切溫和爲榮,深得民心, 如今王子性情卻截然相反,怎不令他悲苦萬分。他費盡口舌地勸阿塔烏以他的長輩爲榜樣,對他回憶他們的爲人,讓他學習他們的樣子;也用過斥責和冷遇的辦法, 企圖使他迷途知返,改弦更張。但這一切都收效甚微,或徒勞無益。因爲在有權勢的大人物身上,不良習性是很少能改正,或根本不能改正。

總而言之,爲了改變阿塔烏王子的惡劣習性,這位印加王已經用盡了種種 良藥 ,但王子認爲都是 毒藥 而一概排斥。

亞瓦爾·瓦卡克國王眼見事情無可挽救到這種地步,便決定徹底貶斥他,從身邊把他逐走,他的用意是:如用貶斥的辦法也不能改變王子的勝情,就索性廢除他 的王位繼承權,而從諸子之中另選一個與其先輩性情相吻合的賢者爲繼承人。這位印加王看到在帝國的某些省份就是由最受愛戴的兒子繼承領主地位的,他也想效仿 這種做法,雖然在印加前輩諸王中從未有過這種做法,但也從未有過這樣不堪教導、性情反叛的王儲,所以這位印加王想對兒子實行這樣的法律。

印加王懷着沉痛的心情,下令将年已十九歲的王子阿塔烏逐出家門和宮廷,送到城東十多裏遠的地方,那是一片廣闊而美麗的奇塔牧場。牧場裏放牧着許多太陽 神的牲畜,國王命他與放牧人一同放牧。

阿塔烏王子不敢違抗父王的谕旨,接受了爲懲罰他性情殘暴好鬥而對他實行的貶斥和流放,甘心與其他牧人一樣操起放牧的差事,看護太陽神的牲畜。好在這些 牲畜是太陽神的,這對傷心不已的王子無疑是個很好的慰藉。阿塔烏王子在那裏一呆就是三年,直到有一天,他斜倚在牧場裏一塊巨石上半睡不睡時,受到維拉科查 神的渝示爲止。

 

(二)神谕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在放逐長子之後,那邊的征服戰争也傳來捷報,這倒成了那段時間最讓他欣慰的事。等安排好征服地區的善後事宜,将軍隊解甲歸田之 後,印加王決定完全停止戰争,不再征服新土地,而全力以赴地安邦治國和管教王子。

雖然說印加王已将阿塔烏王子流放到了奇塔牧場,但也不忍心就那樣丢開不管,畢竟理智是難以戰勝父子親情的,父子倆都需要時間。印加王覺得還需要用心觀 察,争取兒子棄舊圖新。如果王子依舊沽惡不悔,那麽也隻好另謀他策了。盡管他絞盡腦汁,設想了許多方法,諸如罰他終身禁監,廢除他的繼承權,另選賢者取而 代之等等,但又總覺得這些均非良策,而且也未免過于嚴厲,且效果未必可靠。畢竟這種事情前所未有,關系重大,涉及到把被奉太陽神之子的印加王子趕下神位, 而且對王子實行對百姓都不輕易執行的嚴厲懲罰,臣民們也未必同意。萬一太陽君父怪罪下來,又豈能吃罪得起呢?

印加王整日都爲此事所折磨,心情郁悶,寝食俱廢。在此期間,他倒是沒有将國事擱在一邊。他兩次派遣四位王公貴胄巡視王國,命他們大興土木,美化國上, 爲衆百姓共同造福,諸如開新渠,造梯田,建糧倉,築行宮,架橋梁,修道路,壘蓄水池等等。但他一刻也不敢離開首都一步,而是留在宮廷裏主持太陽節和一年中 的其他慶典活動,以及爲百姓主持正義。

一晃三年時間過去。一天剛過正午,正在處理國事的印加王突然接到宮門侍衛的禀告說,阿塔烏王子風塵撲撲在宮門外等候傳見,有要事相告。

印加王對這位王子早已心灰意冷,便氣惱地傳下話,說:身爲王子應該知道,不管王命涉及的事多麽細微,在成命收回之前,均不得違抗,否則一律處死;如果 王子不想以身試法的話,還是立即回到流放地去爲好。

王子在宮門外理直氣壯地回禀說,他并非爲抗拒王命而來,而是爲了遵從像父王一樣偉大的另一位印加王的命令而來,而且那位印加王乃是派他來禀告一些事關 帝國安危的重大事情,父王是必須知道的;如果他想聽,就準許他入宮禀告;如果他不願意聽,那麽,他将回到流放地,向那位印加王如實禀告一切經過,也算不辱 使命。

印加王聽說事關另一位與他一樣的君王,遂命王子進宮細述。一來,他倒也想看他這位不争氣的寶貝兒子會說會什麽胡言亂語,弄清他會耍什麽樣的花招之後, 再予懲處;二來也想了解這位被放逐失寵的兒子來傳遞消息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王子灰頭土臉地來到父親面前,似乎連喘口氣讨口水喝的功夫都沒有一樣,急切而有條不紊地對印加王說:

啓禀獨一無二的君王,我遵奉您的命令,在奇塔牧場看守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的牧群。今天中午,我正斜倚在牧場的一塊巨石上,反省我的罪錯,也說不 清是睡是醒,突然一個人來到我的面前。此人衣着奇特,身材相貌也與我們有所不同。他的衣服又長又肥,遮蓋雙腳;他臉上的胡須足有一尺多長,手裏牽着一條脖 子上系着鎖鏈的怪獸,是我們未曾見過的一種動物。那人對我說:‘賢侄,我乃太陽之子,是你的第一代先祖,印加王曼科·卡帕克和他姐姐奧克略王後的弟弟,因 此我是你父王和你們所有人的兄弟。我是維拉科查·因蒂神,今奉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神之命而來,有一則警報告訴你,要你轉告你的父親——在位印加王知 道。那就是已經歸順印加帝國的欽查蘇尤諸省的占有整片遼闊土地的昌卡人以及尚未歸附的其他地區,如今已發生了叛亂。他們正在糾集重兵,企圖率兵前來進犯庫 斯科城,推翻他的王位,毀滅我們的共同家園。因此,你必須刻不容緩地趕到我的兄弟印加王那裏,轉告他作好準備,審時度勢,妥善處理,以應此劫難。我要特别 告誡你痛改前非,不管遇到什麽艱險,你都不要擔心我會袖手旁觀,棄你于不顧。我會像對待親生骨肉一樣,在你危難時,趕來救援,助你脫離險境。建功立業的時 候到了,孩子,不管多麽艱險,你都要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隻有這樣的英勇壯舉才無愧于你高貴的血統和你偉大的帝國的臣民們。我将永遠福佑你和保護你,需要 時我會出現在你身邊幫助你度過難關。’說完這些話後,印加王維拉科查就隐身離我而去,無影無蹤。于是我立即趕路前來,按他的旨意向您禀報。

早已對這位性情暴虐的兒子感到深惡痛絕的印加王如何肯相信王子的話?他當即怒斥王子道:

住口,你竟敢信口雌黃,簡直是個不折不扣狂妄之極的瘋子!居然把自己胡騙亂造的荒唐事加在太陽我父頭上,真是愈發放肆了! 于是喝令王子立即返回奇 塔,永遠也不想再見到他,免得惹自己生氣。事已至此,王子知道這件事會愈描愈黑,隻好又重新回到奇塔去牧羊。從此,王子比以前更加失寵于他的父親了。

而經常侍奉在國王左右的那些印加王公們,卻不敢對王子所說的事情如此輕下結論。雖然,他們是王子的兄弟和叔伯,也都知道王子的性情不能盡如人意,但對 他的人格卻毫無異議,相信這些話絕非王子的胡編亂造;再加上,他們非常相信夢中的預兆;所以,他們對此采取了與印加王不同的态度。

他們對印加王說,既然,他的兄弟——維拉科查說自己是太陽的兒子,而且奉他的命令而來,那麽傳來的消息和警告則不能等閑視之;而且僅憑想象杜撰那套言 語已屬亵渎神明,再加上抗命前來诓騙自己的父王則更是罪加一等,爲國法所不容。因此,不應認爲王子會冒着犯下彌天大罪的危險編造這些情節來冒犯太陽的神 威。既然如此,最好對王子的話逐字逐句認真思考,并應就此事向太陽敬獻犧牲,來觀察太陽的預示是吉是兇,并作好必要的準備,以免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而且王公貴族們大多認爲,既然太陽父親已發出警告,并派他的兒子,印加王維拉科查前來谕示,如果對此事置之不理,不僅對事情本身有害,而且也等于是在 藐視大家共同的父親——太陽神,豈非錯上加錯?

印加王對兒子的惡劣行徑痛恨至極,不肯接受王族成員語重心長的勸告,尤其是看到幾乎所有的王室成員都出來替王子辯護,無疑在印加王恨鐵不成鋼的怨怒之 中又增添了些許忌恨,這些因素迫使他橫下心來,固執己見地對印加王公們說:

不要理會這個瘋子的話,他非但不改掉自己那暴虐的惡劣習性以求得親身父母和太陽我父的諒解和寵愛,反而又來胡言亂語,我看他是難以救藥的了!就憑着 杜撰出來的這套稀奇古怪的無稽之談,就該廢黜了他,剝奪他的王子稱號和王位繼承權!大家試想一下,我們印加帝國自從偉大的曼科·卡帕克王奉太陽我父的旨意 立國以來大大小小征服了數以百計的部族,其中有哪個膽敢違背太陽神的旨意和王命而舉兵反叛?沒有,從未有過!小畜牲的那番話不僅是對太陽我父和列祖列宗的 亵渎,而且不利于帝國臣民的和平與安定,理應對他嚴加制裁才顯國法和神旨的赫赫威嚴和公正,才能使百姓有法必依,心服口服。

我打算立即着手,從那小畜牲以外的一衆兄弟中選擇一個效仿先輩的人,一個有仁慈、憐憫和懷柔之心而無愧于太陽之子稱號的人。我們應該看到,偉大的前 輩諸王是以造福于民的行爲和一顆寬宏大量的懷柔之心爲帝國赢得了大片領土,衆多心悅誠服的酋長、領主和百姓,以及威震周邊的赫赫聲威!倘若容忍這樣一個性 情暴虐,報複心重,蠱惑人心的瘋子來繼承大統,帝國的一切必将毀于其殘暴好戰的屠刀之下,不僅對不起太陽我父和列祖列宗的諄諄教誨和良苦用心,而且也是天 理難容!

諸位王公大臣!我希望大家不要理睬那個瘋子的胡言亂語和他的颠狂之舉,更不要紛紛攘攘跟着瞎折騰,否則不僅動搖軍心民心,而且也會在邊遠省份中造成 相互猜忌和騷亂。諸位王室成員理應分清主次大小,把這件關系到我們子孫後代和帝國命運前途的大事放在心上,磋商一個合适的王位繼承人選!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理直氣壯他講完這些話,見衆王公大臣緘默不語,這位生性懦弱唯恐招來太陽神詛咒的印加王,便有意折衷和緩一下緊張氣氛,道: 姑 念阿塔烏王子聲稱他的膽大妄爲乃是受了一位太陽之子的委派,否則定要按公然違抗放逐令、私闖王宮之罪,定斬不饒。至于此事應該如何處理,本王心中自有主 張,大家不要再議論不休!

這位印加王在晚餐會上,再次非正式地要求諸王公永遠不要再提到日間之事,因爲隻要讓他想起王子的事,他就會怒火中燒。

國王既出此令,印加王公們隻好默不作聲,不再談論此事,但心中依然惴惴不安,有一種大禍即将臨頭的恐懼。畢竟這個預兆并非空穴來風,或者出自普通百姓 之口,而是王位繼承人冒死進言,出于另一位太陽之子的谕示,哪有虛妄之理呢?

 

(三)應驗

阿塔烏親傳神谕三個月之後,就有消息從邊境傳至京城庫斯科說,在距離首都三百公裏的阿塔瓦利亞以外的欽查地區各省發生了叛亂。消息不知始出何人之口, 就像經常說到這類帶有蠱惑嫌疑的事情時那樣,即便知道,也會故意含糊其詞或隐去那個人的名字。所以,盡管阿塔烏王子夢見過此事,而且傳言也證實了夢中神谕 的可靠性,亞瓦爾·瓦卡克國王仍然不予理會,他認爲那是附庸神谕的道聽途說,是對似乎已經淡忘的夢境舊事的重提,爲王子開脫罪責雲雲。

沒過幾夭,消息再次不胫而走,但仍然不夠确鑿,使人将信将疑。原來反叛的敵人已經嚴密封鎖了通往庫斯科的所有路徑,以防叛亂之事洩露出去。他們之所以 這樣做,是希望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偃旗息鼓,輕裝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庫瓦科城,控制局勢。

等到消息第三次傳入庫斯科城時,已經說得有鼻子有限,似乎是千真萬确的了。消息說,昌卡族人夥同安科瓦柳·烏拉馬卡,維爾卡,烏圖蘇科亞及其附近各部 族已經舉兵造反,國王派駐各省的省督和官員均遭殺害,一支四萬多人的大軍正向京城日夜兼程,快速推進。

那麽事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早在第六代印加國王印加·羅卡統治時期,所征服的那些北方好戰部族,隻是懾于帝國的赫赫聲威和強大武力,而不是喜歡他的統治,他們把對太陽之子剝奪其 自由和偶像習俗的仇恨隐埋在心底,以圖侍機發洩。如今他們看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對戰事如此心存畏懼,被名字所蘊含的兇兆吓得畏畏縮縮,而且被自己殘暴 成性的兒子阿塔烏王子氣得心緒不甯,一籌莫展。再加上國王最近一次不知何故對兒子大發雷霆,狠狠訓斥他,揚言廢黜王子繼承權的事也傳到了那些部族印第安人 那裏。他們便認爲良機已到,正好可以發洩他們對印加王的不滿和對帝國統治的仇恨。于是,他們在很短時間内,極其秘密地相互串連,并號召鄰近部族,共同組織 起一支三萬多人的強大軍隊,發動向帝國首都庫斯科的征伐。

策劃這次叛亂的主謀,也即煽動其他領主謀反的是三位印第安首領,他們是昌卡族三個大省酋長。其中一名叫安科瓦柳,是個二十六歲的壯漢,另兩名親兄弟是 圖邁和阿斯圖,是安科瓦柳的親戚。在印加人到來之前,這三位草頭王的先輩曾與鄰省部族,特别是克丘亞族(這個姓氏包括北方五大省份)常年累月征戰不休。他 們對這些部族及其鄰近的其他部族極盡暴戾專橫之能事,把他們壓制得俯首貼耳。後來,克丘亞人和其他部族爲了擺脫昌卡人的殘暴統治和苛捐雜稅,便主動歸順了 印加王,心甘情願地接受印加帝國寬厚仁慈的統治,分享帝國和太陽神的福祉。昌卡則完全相反,印加王打破了他們稱王稱霸的良辰好景,使他們從百姓的主宰變成 納貢稱臣的仆役,他們對此耿耿于懷。就是由于這種原因,他們懷着父輩們留下的刻骨仇恨和昔日噬心裂肺的恥辱,發動了現在這次叛亂。

他們料定印加王毫無戒備,且身邊沒有可召集的軍隊,隻要發動突然襲擊,便可輕而易舉,一戰告捷,不僅可以成爲他們舊日敵人的主宰,也可以成爲整個帝國 的主宰。

昌卡族人抱着這種強烈的欲望,召集了已經歸順和尚未歸順印加王的鄰近部族,曉以利害,許諾給予豐厚的戰利品。鄰近的那些部族一來貪圖重賞,二來深知印 加王的卧榻之側遲早難容他們的酣睡,三來早知昌卡人的骁勇善戰,成事有望,四來擔心敬酒不吃吃罰酒,先成了昌卡人的點心,所以輕易就被說服。叛軍推舉勇猛 的安科瓦柳統帥,那兩兄弟爲将軍,其他酋長分任本部人馬的統領,日夜輕裝急行,直逼庫斯科而來。

 

(四)印加王出逃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探知叛軍果真來犯,一時間大爲驚慌,手足無措。因爲,根據曆來的經驗,自從第一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立國直到現在這位印加王,征 服了那麽多省份歸附帝國,從未有哪個省份發動過叛亂,所以他絕對不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由于始終抱着這種盲目自信的心理,再加上對王子心懷憎惡,印加王的 理智被感情所蒙蔽,所以既沒有相信王子轉達的神谕,也沒有接受王公貴族的勸導。現在一旦禍事臨頭,毫無防備的印加王根本來不及征調軍隊進京勤王,承平日久 的帝國首都不僅沒有堡壘要塞以據守抵禦,也沒有足夠守城待援的常備軍。他完全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困境。百般無奈之中,他隻好任憑那些殘暴骁勇的叛軍一路上耀 武揚威,攻城略地,幾乎毫無阻擋地向庫斯科長驅直入。自己則向科利亞地區撤退,期望能暫時保全王族的元氣和自己的性命以圖東山再起。因爲那裏的百姓深受國 恩和教化,品德高尚,忠心耿耿。

主意已定,亞瓦爾·瓦卡克國王便帶着能跟随自己的一些印加王族,一直退到城南三十裏處的穆伊納狹長的河谷,在那裏安營紮寨,在那裏一面猶豫觀望,探察 敵人在路上的動靜,打聽他們已經到達什麽地方,一面等待援軍到來。

國王既已臨陣脫逃,庫斯科城也就等于被抛棄,盡管人們也想守衛京城故土,可惜群龍無首,又沒有人敢擅權發話下令,大家也隻好收拾行囊一逃了之。于是, 凡是能逃的人紛紛逃亡,覺得哪裏可以更好地保全性命就往哪裏跑,頓時之間,繁華熱攘的庫斯科眼看着便要成爲一座杳無人蹤的空城。

一些出逃的人在路上遇見了因爲傳遞神谕而被人們尊稱爲維拉科查·印加的阿塔烏王子,向他哽咽着細述了欽查地區北方數省叛亂的消息,并在神情之中略帶鄙 棄地向王子報告說,他的父親印加王因爲敵人突然來犯,無力抵抗,已帶領王族成員向南方的科利亞方向撤退。

王子得知父王棄城而逃,心情非常沉痛。他當機立斷,吩咐這些報信的和身邊追随的幾位牧人趕往城裏,以他王位繼承人的名義對沿途碰到和在城裏遲滞未走的 印加人傳令,凡是能夠拿起武器的人都要武裝起來,去追随他們的君主印加王,他自己也要去把父王追回來;并要他們把這道命令輾轉相告。

維拉科查王子下過這道命令以後,連庫斯科城門也未進,便離開那裏抄近路去追趕他的父王。他一路疾行,在穆伊納狹長的河谷趕上了印加王,他尚未離開那 裏。

王子風塵仆仆,渾身已被汗水浸透,手握一杆随身攜帶的長矛來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面前,慘然而又嚴肅地,聲淚俱下着對他說:

印加王,僅憑一條尚未驗證真假的消息,聽說有幾個百姓發動叛亂,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未看見,您就棄您的宮室和朝廷于不顧望風雨逃,怎麽對得起列祖列宗 前輩諸代印加王和太陽我父的托付和帝國的偉業?您把您的父親——太陽神的廟宇和忠心耿耿的百姓拱手交給那些野蠻的敵人,任憑他們穿着肮髒的鞋子去踐踏,讓 他們随心所欲在那裏幹着我們的先輩明令禁止的那些極其野蠻無恥、亵渎神明的事,讓他們用無辜者的鮮血,染紅神聖的祭壇,這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

那些獻給太陽作妻子,烙守永葆童貞之訓的貞女(按照印加入的習俗,從王室血統的女子中嚴格挑選出來,充入太陽貞女宮,以太陽神妻子的名義服侍太陽 神,處理日常供奉,最多時,人數達到一千五百人之衆,終其一生,均不能出宮禁一步),如果我們把她們棄之而不顧,任憑粗野、獸性的敵人對她們肆意蹂躏,給 太陽我父蒙上永遠難以洗刷的恥辱和污穢,如何對得起她們,如何有臉面接受太陽我父的召喚與他一起安息?在他的面前我們将何言以對?

如果僅爲苟全性命而允許這些讓我們富貴的血統蒙受屈辱的卑劣行徑發生,我們在百姓面前還有什麽尊嚴和威信而言?即便我們能夠在有朝一日收複故土,百 姓照樣擁戴我們,我們又如何不因落得這不戰而逃的千古奇恥而羞愧難當?我們将如何教化他們、號令他們?!

我不吝借自己的生命,敢冒死請命迎敵,甯可讓他們殺了我,也要證明我們高貴的血統不愧是純正的太陽神的血統,決不容他們大搖大擺踏進庫斯科一步!我 不願活着看到那些野蠻人在太陽和他的兒子們建立的神聖的帝國京城裏幹着那些令人深惡痛絕的勾當。願意跟随我的人都跟我走,以自己的行爲證明自己不愧是太陽 的子孫,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在天上看着我們呢,他不會棄我們不顧的!我要讓你們看看什麽叫做甯爲玉碎不爲瓦全,什麽叫做舍身取義,共赴國難!

王子非常痛心和傷感他說完這番話,看都未再看他父親一眼,粒米未沾,滴水未進,立即返身奔向庫斯科城。跟随國王一起逃出的印加王公——有他的兄弟,叔 侄和其他親屬,共計四千餘人,除了老弱病殘的人留在國王身邊外,全都随同王子一同回城。

沿途道路兩旁,他們碰上許多從城中逃出來的百姓。王室面員告訴這些人,印加·維拉科查王子要回去保衛首都和他們的父親——太陽的廟宇,鼓勵他們振作起 來,一同回去拿起武器抵禦敵人。

印第安人聽到這個消息,頓時群情振奮,所有出逃的人,特别是那些能夠作戰的人紛紛轉身而回,在田野上互相鼓勁,輾轉相告這一令人激動的消息,說王子回 來保衛京城來了!這一英勇無畏的壯舉使大家異常激動,深感慰藉,全都返身追随王子,共赴國難,王子也愈發顯示雄赳赳、氣昂昂的神志,并以這種情緒感染着跟 随他的人們。

王子就這樣進了城,稍稍整肅隊伍,随即,登高一呼,身先士卒地吩咐聚集起來的人緊随其後,直奔敵人來犯的欽查蘇尤王室大道,聲稱要趕在敵人進城之前與 其遭遇。他的意圖很明顯不是來阻擋敵人,因爲他非常清楚自己勢單力薄難以抵禦敵人的洶洶來勢;他隻求戰死沙場,以自己的鮮血來洗刷父王的怯懦表現給太陽神 和整個王室血統蒙上的恥辱。而且也不願意活着眼睜睜看着敵人輕而易舉地以勝利者的姿态野蠻地踐踏首都、亵渎大陽,因爲這比死更令他痛苦萬分。

 

(五)血沃的原野

在庫斯科城北五裏多的地方有一片大平原,印加·維拉科查王子來到這裏停下來安營紮寨,一來等待随他離城而來的人,二來收編田野上逃散的百姓。他把這些 人和随身帶來的人收編在一起,組成一支八千人的軍隊。他們都是印加族人,他們的先輩從第一代印加王時起就享受和王室成員一樣的特權和榮譽,所以人人決心在 自己的王子面前與敵人決一死戰。

王子在他的營地得到前哨的報告,說敵人已在距城一百多裏處的地方渡過了寬闊的阿普裏馬克河。壞消息傳來的次日,又傳來令印加族人信心百倍的好消息,消 息來自昆蒂蘇尤方面,說有一支兩萬人的援軍來勤王,距他們所在之處隻有數十裏遠。援軍由克丘亞區,科塔繡帕,科塔内拉和艾馬拉諸省以及與反叛省份交界地區 的部族組成。

盡管昌卡人竭力封鎖自己業已舉兵造反的消息,與之地界相接的克丘亞人還是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克丘亞人認爲叛軍來勢迅猛,時間緊迫,來不及報告印加王和 等待他的命令,便以十萬火急的最快速度,把能夠征集的軍隊全部征集起來,組成一支聯軍直奔庫斯科城,準備能救城則救城,不能救城也要爲自己的國王戰死沙 場,以報國恩。

一方面,這支勤王的軍隊來自自願歸順卡帕克·尤潘基國王的部族,現在爲了表示對印加王的愛戴之心,火速整軍前來;另一方面,這些部族與昌卡人宿怨頗 深,互爲仇敵,無論如何都難免一戰,率軍勤王更算得上死得其所,倘若通過某種途徑戰而勝之,不僅可以獲得印加王的嘉獎,而且可以不再受到昌卡人的欺淩,可 謂是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爲?援軍爲了不讓敵人搶先進城,便取捷徑,直趨庫斯科城北的必經之道堵截叛軍。因此,援軍和叛軍幾乎同時到達。

在千鈞一發之際,得知有大隊援軍趕到,維拉科查王子及其手下衆将都很振奮。王子覺得這都是向他顯聖的叔王維拉科查·印加的功勞。因爲,當時這位維拉科 查神曾對他許下諾言,隻要王子遭遇到什麽危難,他就會如同對待親骨肉那樣保佑他,并在必要的時候向他提供必要的救援。王子看到援軍到來及時,便不由得想起 了這番話。于是,他召集全部人員,把他叔王維拉科查原來的神渝和諾言都細述了一遍,并肯定他們正是得到了維拉科查神的保佑,因爲他許下的諾言已經兌現。印 加人聽到這些神奇的事,頓時士氣大振,确信可以穩操勝券。

原來,王子及其手下的王公大臣均已準備驅兵迎敵,在阿普裏馬克河谷與維利亞昆卡山之間的山坡和隘道上交戰,因爲那樣他們可以居高臨下,憑着地形優勢與 敵一戰。

現在,既然知援軍将到,遂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待友軍到達後略事休整,同時也伺敵軍到來,知己知彼再作定奪。

印加·維拉科查王子和爲他充當參謀的富有作戰經驗的印加王公們一緻認爲,既然兵力得到擴充,最好不要離城太遠貿然行事,以便可以就近得城裏儲存的大量 軍需口糧和武器裝備,同時,在城市遭到敵人奇襲時,也好迅速回師救援,不緻于腹背受敵。

計劃已定,印加·維拉科查王子在平原上按兵不動。不久,一萬二千名援軍先頭部隊抵達王子的營壘。王子親自出營歡迎,深深感謝他們對印加王的愛戴之情, 對各部族酋長和所有将領盡力款待,贊揚他們的一片忠心,答應在退敵之後必定重重獎賞這次非同一般的勤王之舉。率兵趕來的衆酋長對他們的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參 拜已畢,禀報距此兩日行程之處,還有另外五千名軍士正奉着維拉科查神及太陽神的曉谕兼程前來,他們這支先頭部隊爲了盡快救援,沒有等那支軍隊同行。王子對 神谕中的這兩支大軍能夠及時趕來參戰表示感謝,經征詢印加諸王公的計策後,令酋長們派人把當前的情況通報正在兼程而來的後續部隊,說王子帶領軍隊屯紮在城 北的平原上,要他們盡快趕到那裏附近幾座山頭和峽谷就地隐蔽埋伏,靜觀待變:如果兩軍展開決戰,就一鼓作氣,從側翼向敵軍發起沖鋒,擾亂敵軍陣形,配合主 力部隊一擊勝敵;如果兵不血刃就能迫使敵軍投誠,那麽他們也像優秀軍隊一樣履行了使命,共享勝利之果和榮譽。

就這樣,在印加王子會齊兩支援軍略事休整的兩天後,敵軍前鋒在裏馬克但普山坡上露面。他們探知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在距那裏三十裏安營屯兵,嚴陣以待,便 緩步徐行,同時向後面傳話,要求中軍和後衛部隊迅速推進,與前鋒合兵一處。這樣,當日又行進了一天,等叛軍集合三軍一齊抵達薩克薩瓦納時,那裏距維拉科查 王子軍營所在之地僅有二十多裏。

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在這危急關頭,仍然鎮靜自若地像他的前輩們那樣派出使者到薩克薩瓦納去會見敵軍,向叛軍傳達他的旨意:依仗太陽神和印加諸王神靈的護 佑,帝國忠誠的大軍已經背城列陣,本可踏平他們的營壘,但本着印加王一貫寬容仁慈的宗旨,爲免生靈塗炭,特準允他們罷戰求和,捐棄前嫌,重修舊好,一切都 可以既往不咎。這番曉谕可謂盡顯王軍寬容大度的風範,既有懇切的言辭又有王者氣度,而且大義凜然,不容侵犯之尊嚴沛然其間,可算是卓爾不凡的大手筆。

昌卡人早已通過諜報探聽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已經望風而逃,隻有維拉科查統帥勢單力薄的一支孤軍扼守危城,以求殺身成仁。叛軍上下仍然陶醉在一路 上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勝利的興奮之中,狂妄至極地認爲,既然老子都已經棄城而去逃之夭夭,兒子還有什麽可怕,隻不過是螳臂擋車之舉,攻克庫斯科不過是輕而 易舉的事,哪裏會把維拉科查的傳谕當回事?于是,他們在聽完王子谕旨之後,一曬置之,根本不容使者再行勸說,便立即把他逐回。

次日天剛破曉,昌卡人統率叛軍離開薩克薩瓦納,揮師直趨庫斯科而來。由于他們是按照行軍序列縱隊前行,士兵們摩肩接踵,根本邁不開大步,因此盡管急速 行軍,也未能在天黑以前趕到王子屯兵之處,便傳令在距王子兩裏左右處停下來,安營紮寨。

印加王子維拉科查不斷派出新的使者,在中途迎接他們,規勸他們懸崖勒馬,反叛之事尚可原諒。昌卡人如今箭已在弦,豈肯因爲三寸不爛之舌打動他們的鐵石 心腸?所以根本聽不進這些良言,就把使者打發回去,隻是在安營紮寨之後,才耐着性子聽完了最後一批使者的傳話,然後以挑釁的語氣回答說: 成則爲王敗者 寇,看明朝誰原諒誰吧!

維拉科查王子得到昌卡人如此蠻橫無禮的答複後,隻一笑置之,使沒有再派使者,因爲他心知肚明,這般野蠻人在離城不過咫尺之遙的情況下是決不會善罷甘休 的,他之所以這樣做,也不過是聊盡王者之風而已。這一夜在雙方統帥眼裏仿佛顯得特别的漫長,就連印加人的月亮母親好像也在爲兒子操心,遲遲不肯西去。雙方 陣營更加戒備森嚴,嚴陣以待,絲毫也不敢有所懈怠。

天剛破曉,敵我雙方便整隊列陣,擺開戰鬥序列,一個個弓在手箭在弦,盔明甲亮,劍撥彎張,刀槍如林,盾密如牆,高聲呐喊,鼓號齊鳴,螺角喧天地向前推 進。早已被軍臣視爲自己和帝國的保護神的維拉科查王子身先士卒地第一個把手中的長矛投向敵軍将領,鬼使神差地一舉中的,帝國的軍隊在他們王子神勇非凡的一 擊之後,便如潮湧一般殺入叛軍陣營,一場殘酷的厮殺就這樣,在太陽炯炯有神的目光底下,在帝國的土地上拉開了序幕。

昌卡人早就橫下一條心,誇下海口,認爲穩操勝券,根本未把乳臭未幹的印加王子統帥的軍隊看在眼中,所以頑強戰鬥;而印加人自恃是太陽神的兒女,先輩們 戰無不勝的業績鼓舞着他們,爲了保護深入敵陣的王子不被敵人殺傷和不受侮辱,也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在這場戰鬥中,雙方将士個個奮勇搏殺,盡出渾身解數, 力圖緻對方于死地,酣戰至中午仍然未分勝負。

就在這時,早已埋伏在山林裏的五千名印第安戰士高呼着 維拉科查!維拉科查! 有如從天而降般突然出現,随着一聲呼嘯,以排山倒海之勢,勇猛無比地從 敵軍右翼攔腰沖殺過去。帝國軍隊的将士在激戰之中猛聽到神的名字,不由得信心倍增,狂沖猛殺,而昌卡人在突如其來,鬼使神差銳不可擋的腹背夾擊下慌亂了陣 腳。這一刹那間的強弱易勢,使得戰争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昌卡人見大勢已去,己方傷亡慘重,不得不倉皇撤出戰鬥。

不久,叛軍又鼓起餘勇,志在必得地向王子的得勝之師發起第二次沖鋒,雙方激戰多半日,仍是難分勝負。自以爲必勝無疑的昌卡人在久戰未果之後,先自焦躁 不安起來,在人數雖少但士氣高漲的印加戰士面前,自然占不了什麽便宜,再加上昌卡不斷發覺有來的隊伍加入到對方的陣營,士氣便開始低落。

原來,那些當初紛紛逃離庫斯科的人和庫斯科附近村落裏的居民得知維拉科查神保佑印加王子回來守衛神聖的太陽宮,也紛紛組織起一個個的百人隊前來助戰, 誓與王子同生共死。他們看戰事正酣,就高喊着投入戰鬥,其實是虛張氣勢,人數實力并不可觀。但昌卡人見對方援兵源源不斷,不得不相信對方暗中有神相助,使 得最後的一點力氣也喪失殆盡。軍隊一旦沒有了士氣,也就如同人失去了理智一樣,隻有任人宰割的份兒,而毫無取勝的可能了。而在王子統禦的印加戰士那裏,則 截然相反,他們在維拉科查神喻和王子身先士卒的精神感召鼓勵之下,在不斷有新生力量注入的聲勢之下,士氣高漲至極。印加王公們認爲這是莫可錯失的良機,是 到了一鼓作氣的時候了,便登高大呼,大事張揚着說,奉着太陽和維拉科查神的旨意,山石草木都來助戰來了!

印國隻看到敵軍士氣已經徹底瓦解,精神已徹底崩潰,于是便按照王子的號令,齊聲高呼着他叔父維拉科查神的名字,以猛虎下山之勢包抄過去,逼得心神俱 喪、肝膽俱裂的昌卡人陣腳大亂,自相踐踏,抱頭鼠竄。叛軍在這決定性的一戰之中,絕大多數人被殺,隻有爲數不多的幸存者得以逃脫。王子率部乘勝追趕了一 程,便傳令收兵,說:既然敵人已經戰敗認輸,就不要再行殺戮了。

維拉科查王子親自在剛剛激戰完畢的田野上認真巡視了一番,命令集中傷員派人治療,集中屍體擇地掩埋。他還傳令釋放俘虜,讓他們自由回家,寬恕他們的反 叛之罪。

這場進行了八個多小時的激戰是印加帝國開國以來最殘酷的一次,真可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從此,那個古戰場便被印第安人稱爲 亞瓦爾潘帕 ,意思就是 血沃的原野。這場戰役中共有三萬多印第安人喪命,其中印加王子維拉科查方面傷亡八千人,其餘都是叛軍将士。

安科瓦柳統帥和他的兩位将軍都作了俘虜,還負了輕傷,王子命人爲他們精心醫治,并且挽留三人參加他打算在不久的将來舉行的祝捷大典。戰役過後幾天,針 對三人冒犯太陽之子的狂妄之舉,王子的一位叔父狠狠把他們訓斥了一番,說他們的父親——太陽和先王并沒有虧待過他們,他們卻恩将仇報舉兵造反,真是大逆不 道,天理難容。然後又說他們在剛剛結束的戰役中已經看到,太陽的兒子是戰無不勝的,因爲根據他們的父親——太陽神和太陽之子維拉科查神的旨意,山石草木都 化成天兵來爲他助戰,今後不論什麽時候,如果他們還想再試試的話,也還會看到同樣的景象。他還向他們贊揚了一些神谕,最後讓他們感謝太陽的宏恩,是他命令 自己的兒子對印第安人寬大爲懷,仁慈爲本的。正是由于這個緣故,王子才饒他們不死,并把原來的領地重新頒賜給他們;與他們一起反叛的所有其他部族酋長,雖 然罪該萬死,也都一律赦免;如果不想讓太陽懲罰他們,命令大地将他們生吞下去的話,從今以後就要作安分守己的臣民。酋長們誠惶誠恐,畢恭畢敬地感謝王子的 恩德,保證永作忠誠的奴仆。

平叛大捷之後,印加王子維拉科查派出三位信使。第一位派往太陽神宮,把依靠太陽神的福佑和幫助獲得勝利的消息奏報給他,就如同每當發生什麽重大事件 後,都要專門給他派出一個信使,禀報事情的經過那樣爲此向他謝恩。維拉科查王子正是按照這個古老的習俗,派出侍者向太陽報捷,同時吩咐祭司們向太陽謝恩, 重新獻上供品。第二位信使派到獻給太陽作妻子的貞女宮,通報勝利消息,感謝她們的祈禱和美德,保證了太陽之子的凱旋。第三位信使派到他父親亞瓦爾·瓦卡克 國王那裏,報告直到彼時發生的一切情況,并請求他在王子回到他身邊之前不要離開原地。

 

(六)神的位次

王子派出信使後,傳令挑選了六千名精兵強将随他繼續乘勝追擊昌卡人,其餘人員全部解甲歸田,各回自己的家園,并向酋長們許下諾言,在将來适當時機獎賞 他們的勤王之舉;任命另一位王室成員處理傷亡将士妻室子女的撫恤和日後的生活安排事宜,并同時任命兩位叔父爲将軍随他同行。

平叛結束兩天之後,他率天軍啓程,繼續追趕敵人,但不是要去懲罰他們,而是勸慰他們不必爲自己的罪過擔驚受怕。因此,凡是在沿途追趕上的人,不論有傷 無傷,他命令一律熱情款待,有傷的派人救治;又從戰敗的印第安人當中挑選了數名信使,派回各省各村,告訴人們印加王子如何寬恕和安慰他們,要大家不必心存 恐懼。諸事安排已畢,王子繼續兼程行進。當到達屬于昌卡人的安塔瓦伊利亞省時,凡能聚在一起的婦孺全都出來迎接,他們手揮綠樹枝,齊聲高呼: 唯一的君 主,太陽的兒子,窮人的愛護者,請您可憐我們,饒恕我們吧。

王子親切接待他們,命人傳話說,她們之所以遭此不幸全是她們的父親和丈夫的過錯,但所有反叛作亂的人都已得寬恕。他現在來親自看望大家,是爲了親口對 他們說出 寬恕 二字,讓他們更加放心,丢掉負罪感而可能産生的恐懼心理包袱。他傳令部下以仁愛之心對待他們,發給所需之物,要特别關心在亞瓦爾潘帕之役 中戰死者抛下的孤兒寡母的口糧。

他很快在反叛的各省巡視一遍,派駐了省督和足夠的官員,然後返回庫斯科城,這是他在平叛離城一個太陽月後重新回城。忠順的和反叛過的印第安人看到王子 如此仁慈寬厚,個個驚詫莫名,從他過去那粗暴性情來看,不曾想到會有如此作法。原先他們都很擔心,獲勝之後他定會大開殺戒,所以人們都相信是他們的太陽神 改變了王子的秉性,重回到印加諸王傳統典範的行列。

爲了更像普通士兵而不像帝王,印加王子維拉科查徒步進入庫斯科。他在部下士卒的簇擁下,夾在身爲将軍的兩位叔父之間,身後是戰俘,沿着卡門卡山坡徐徐 而下。人群歡呼雀躍着迎接他。印加長者們趨身向前歡迎,尊崇他爲太陽的兒子,恭行大禮之後,走進士兵群中分享祝捷的歡樂,大有恨不得返老還童,在這樣一位 統帥的麾下征戰沙場的意味。

王子的母親奇克姬王後和與他血統最近的婦女們以及一大群王族婦女,一個個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地近前迎接。有的擁抱他,有的爲他揩拭臉上的汗水,有的爲 他撣掃身上的征塵,有的向他抛撒鮮花香草。王子在這樣一派歡樂氣氛中一直走到太陽宮,按照他們的習俗跣足而入,感謝太陽賜予的勝利,接着又去看望太陽的妻 子——貞女。拜谒兩個地方後,王子出城去見他父親,這時他還呆在王子離開他時所在的穆伊納谷地裏。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接見了王子。按說王子建立了如此奇功偉績,獲得了連想也不敢想的勝利,他本該興高采烈,豪情滿懷才是,然而此刻的他卻表情嚴肅, 滿面愁容,全然一付痛苦難過的樣子,毫無一點歡悅之色。他是嫉妒兒子的輝煌勝利,抑或是慚愧自己的懦弱無能,還是因爲抛棄太陽宮、太陽的妻子貞女和帝國都 城于不顧,擔心王子會剝奪他的王位呢?不知他的痛苦出自何種原因,也許是三者兼而有之。

在那次公開的見面儀式中,他們隻交談了三言兩語,但後來在私下裏卻談了很長時間。關于談話的内容,除了兩位當事者之外,誰也無從知曉,但人們善于推 測,大概是父子二人誰應爲王的事,因爲王子在結束秘密談話之後離開時說他的父王已經作出決定,既然他棄城而逃,就不能再重新回那裏的王宮了。

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感到,作爲王國首腦機構的整個宮廷和王族都傾向于王子一邊,就連同太陽神也在祭司長的問蔔中抛棄了他,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爲亞 瓦爾·瓦卡克國王先抛棄了他的父親一太陽及其妻子。他已無計可施,即便想挑起内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爲再傻的老百姓也不會站在他一邊。所以,他堂而 皇之地讓出了自己的王位,至于他自己則任憑他兒子去安排。達成秘密協議後,王子在穆伊納谷地選擇了一塊風景宜人的地方,設計一座王宮,其中既有果園花圃, 又有狩獵垂釣的處所,總之,凡是想像可供王者賞心悅目,娛樂消遣的設施應有盡有。

宮室設計完畢之後,維拉科查·印加王子返回庫斯科城。他取下黃色流蘇,戴上象征印加王位的紅色流蘇。不過,盡管他戴上了紅色流蘇,但從未要求他父親取 下自己的紅色流蘇——反正沒有了帝王的地位和實權,帝王的标志也就無所謂了。穆伊納山谷的宮室建完後,王子派去各種各樣的仆人,送去必要的用具,事事辦得 十分周到,除了帝王的統治權之外,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可說是無一短缺。這位可憐的國王就如同不久前自己對兒子做的那樣,現在也被兒子剝奪了王位,流放到 荒野中度過自己的餘生。

印加王維拉科查繼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厚賞克丘亞等部族的勤王之舉,給帶兵勤王的酋長賜予如同第一代印加王給予自願追随者一樣的特權,留短發,系發 辮和豐厚的禮物,使得人人高興,個個喜逐顔開。

印加王維拉科查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爲太陽之子維拉科查神在庫斯科城南一百裏處風景如畫的卡查村修建廟宇,一如當日給予王子神谕時的情景,以供後代和 百姓瞻仰奉祀。從此在印第安印加帝國中有了三位神:第一位帕查卡馬克神,因爲他是創世神,所以什麽都有,人們在心裏奉祀他,他的名字隻能在心裏默念,用極 其莊重的表情意會,但不能通過語言來表達;第二位是太陽神,人們通過建太陽神廟和貞女宮奉祀他,賜姓印加的人都可以稱呼他 太陽我父 ,是印加的主神;第 三位是維拉科查神,地位僅次于以上兩位神,經常顯聖。

至于印加王維拉科查,在位時就被狂熱的臣民們尊奉爲神,是太陽派他來拯救印加血統的人免遭滅絕,保護帝國京城、太陽宮和貞女宮免遭異族毀滅的。因而受 到百姓的頂禮膜拜,受到與維拉科查神同樣的崇敬。

他預見到了未來的事,說在他們中的一些人統治一段時間之後,必有從來未見過的人來到那方土地,而且一定會廢除那裏的所有偶像,奪取他們的帝國。他們傳 出旨意,讓這個預言在後代諸王中世代相傳,牢記于心,但不得散播于民間,所以此後兩百多年裏,再也沒有人談起這個預言,直到第十二代印加王瓦伊納·卡帕克 臨終之前不久才把它公諸于衆。

自从第一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立国开始一直到第六代印加王印加·罗卡,帝国在一片和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情况下不断得到拓展,从未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和大 的流血战争。然而,在传到第七代国王时,人们被不祥之兆所包围开始恐慌不安起来。

 

(一)啼血之兆

第七代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还是三四岁的婴几时,啼哭时从眼睛里流出血泪,祭司们格外重视王储身上出现的预兆,经过推算和到太阳神庙占卜,发现这是不 祥之兆,担心会在他身上出现大的灾难,或受到他的父亲太阳的诅咒。但就如同太阳神只是在和他的儿孙们开玩笑一样,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降临到亚瓦尔·瓦卡克 身上,他很顺利地继承了父亲留下的王位,而且在身为王储时,就为他的父亲和帝国征服了不少的地方。人们逐渐对这位国王童年的预兆开始淡忘。

亚瓦尔·瓦卡克国王继位以后,如同他的先辈们一样,以公正、仁慈和怀柔之心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总是体恤百姓,尽力为他们造福。但他只想仰仗父辈 和祖辈留给他的繁荣,不愿去征服和讨伐任何人。由于他的名字预示着凶兆,加上人们每次给他的预预测也很不利,他总担心有什么灾祸临头,不敢碰运气,以免激 怒他的父亲——太阳,这样他父亲也就不会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严厉的惩罚他。

他怀着这惶惶不安的心情度过最初的几年,只求自己和百姓平安无事。为了不致于无所干事,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巡视诸王国,尽力用辉煌的建筑装点国土。对 臣民施以普遍的和特殊的恩泽,比他的先辈们更加热心和温和地对待百姓。他也从百姓那里获得了更多的回报,国力日益强盛,帝国的威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传播 得远。

十年很快就过去了。这位印加王已经把他的帝国治理得没有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没有一个乞讨的穷人,甚至一年到头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没判处过一名死囚 (没必要也无人违法)的程度。这一成果一直延续到帝国末年到遭到西班牙人入侵之前。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为了不显得怯懦无能,避免因为不为帝国开拓疆上而成为印加诸王中的胆小鬼,也为了消耗一点国库中堆不下的军需物资和让百姓们得到 必要的军事锻炼,他决定派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去征服首都西南,沿海的阿雷克帕地区。他的前辈诸王在那里留下了一块狭长地带没有征服,不过那里人烟相当稀 少。

他本来打算亲自挂帅出征,但是,关于他在战事方面的凶兆总是裹胁着他颠簸于捉摸不定的惊涛骇浪之间,欲望刚刚他推上波峰,恐惧就把他摔进波谷,所以总 是犹豫不决,不敢贸然出征。最后,便任命自己的兄弟阿普·迈塔为统帅,以四位有经验的印加王公为将军,一起出征。很快他们就顺利地完成了使命,把那块土地 一劳永逸地纳入了帝国的版图。只不过因为那里地势狭长,故尔几位王公在行军和停留上用去的时间,比真正征服用去的时间还要多。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得到胜利的捷报,颇受鼓舞,而耗费很小,于是决定进行一次更大规模、更辉煌的征服行动,把科利亚地区一直不肯臣服于帝国的几个大 省纳入帝国。这些省不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居民骁勇善战。正是这些不利原因,前辈诸王才下不了决心用武力去征服,以灭绝那些不开化的野蛮部族;而是 始终以怀柔之心让他们目睹帝国臣民的富裕生活,而感同身受,从而自愿接受印加人的统治。但这似乎没有太大效果,因为那里的人把自己的信奉的神和自由得更重 要,把接受异族的偶像和统治看成对自己的奇耻大辱。

这位印加王为征服那几个省的战事终日劳神,郁郁寡欢,既有担心又怀希望。根据他兄弟阿普·迈塔那里战事的进展和劝服的成果来看,他可以作出大获全胜的 估计;有时又因自己身上早有凶兆在先,担心这场战争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险,又不相信会取得成功。就在整日受着这些痛苦煎熬时,他又把眼光转向了家庭事务。

多年以来,家中发生的事情也使他心烦意恼,那就是将要成为国王继承人的长子阿塔乌,胜情粗暴。这个儿子的性情从小就很暴躁,经常欺侮跟他一起玩耍的同 龄孩子,而且有一些暴虐、残忍的迹象。印加王也曾谆谆教诲,苦口婆心地劝他改邪归正,希望他长大成人更懂道理时,能逐渐改掉粗暴残忍的坏脾气。但看来这种 指望已经全部落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那残暴性情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对父亲来说是极为痛苦的事。诸代印加王都以亲切温和为荣,深得民心, 如今王子性情却截然相反,怎不令他悲苦万分。他费尽口舌地劝阿塔乌以他的长辈为榜样,对他回忆他们的为人,让他学习他们的样子;也用过斥责和冷遇的办法, 企图使他迷途知返,改弦更张。但这一切都收效甚微,或徒劳无益。因为在有权势的大人物身上,不良习性是很少能改正,或根本不能改正。

总而言之,为了改变阿塔乌王子的恶劣习性,这位印加王已经用尽了种种 良药 ,但王子认为都是 毒药 而一概排斥。

亚瓦尔·瓦卡克国王眼见事情无可挽救到这种地步,便决定彻底贬斥他,从身边把他逐走,他的用意是:如用贬斥的办法也不能改变王子的胜情,就索性废除他 的王位继承权,而从诸子之中另选一个与其先辈性情相吻合的贤者为继承人。这位印加王看到在帝国的某些省份就是由最受爱戴的儿子继承领主地位的,他也想效仿 这种做法,虽然在印加前辈诸王中从未有过这种做法,但也从未有过这样不堪教导、性情反叛的王储,所以这位印加王想对儿子实行这样的法律。

印加王怀着沉痛的心情,下令将年已十九岁的王子阿塔乌逐出家门和宫廷,送到城东十多里远的地方,那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奇塔牧场。牧场里放牧着许多太阳 神的牲畜,国王命他与放牧人一同放牧。

阿塔乌王子不敢违抗父王的谕旨,接受了为惩罚他性情残暴好斗而对他实行的贬斥和流放,甘心与其他牧人一样操起放牧的差事,看护太阳神的牲畜。好在这些 牲畜是太阳神的,这对伤心不已的王子无疑是个很好的慰藉。阿塔乌王子在那里一呆就是三年,直到有一天,他斜倚在牧场里一块巨石上半睡不睡时,受到维拉科查 神的渝示为止。

 

(二)神谕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在放逐长子之后,那边的征服战争也传来捷报,这倒成了那段时间最让他欣慰的事。等安排好征服地区的善后事宜,将军队解甲归田之 后,印加王决定完全停止战争,不再征服新土地,而全力以赴地安邦治国和管教王子。

虽然说印加王已将阿塔乌王子流放到了奇塔牧场,但也不忍心就那样丢开不管,毕竟理智是难以战胜父子亲情的,父子俩都需要时间。印加王觉得还需要用心观 察,争取儿子弃旧图新。如果王子依旧沽恶不悔,那么也只好另谋他策了。尽管他绞尽脑汁,设想了许多方法,诸如罚他终身禁监,废除他的继承权,另选贤者取而 代之等等,但又总觉得这些均非良策,而且也未免过于严厉,且效果未必可靠。毕竟这种事情前所未有,关系重大,涉及到把被奉太阳神之子的印加王子赶下神位, 而且对王子实行对百姓都不轻易执行的严厉惩罚,臣民们也未必同意。万一太阳君父怪罪下来,又岂能吃罪得起呢?

印加王整日都为此事所折磨,心情郁闷,寝食俱废。在此期间,他倒是没有将国事搁在一边。他两次派遣四位王公贵胄巡视王国,命他们大兴土木,美化国上, 为众百姓共同造福,诸如开新渠,造梯田,建粮仓,筑行宫,架桥梁,修道路,垒蓄水池等等。但他一刻也不敢离开首都一步,而是留在宫廷里主持太阳节和一年中 的其他庆典活动,以及为百姓主持正义。

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一天刚过正午,正在处理国事的印加王突然接到宫门侍卫的禀告说,阿塔乌王子风尘扑扑在宫门外等候传见,有要事相告。

印加王对这位王子早已心灰意冷,便气恼地传下话,说:身为王子应该知道,不管王命涉及的事多么细微,在成命收回之前,均不得违抗,否则一律处死;如果 王子不想以身试法的话,还是立即回到流放地去为好。

王子在宫门外理直气壮地回禀说,他并非为抗拒王命而来,而是为了遵从像父王一样伟大的另一位印加王的命令而来,而且那位印加王乃是派他来禀告一些事关 帝国安危的重大事情,父王是必须知道的;如果他想听,就准许他入宫禀告;如果他不愿意听,那么,他将回到流放地,向那位印加王如实禀告一切经过,也算不辱 使命。

印加王听说事关另一位与他一样的君王,遂命王子进宫细述。一来,他倒也想看他这位不争气的宝贝儿子会说会什么胡言乱语,弄清他会耍什么样的花招之后, 再予惩处;二来也想了解这位被放逐失宠的儿子来传递消息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王子灰头土脸地来到父亲面前,似乎连喘口气讨口水喝的功夫都没有一样,急切而有条不紊地对印加王说:

启禀独一无二的君王,我遵奉您的命令,在奇塔牧场看守我们共同的父亲——太阳的牧群。今天中午,我正斜倚在牧场的一块巨石上,反省我的罪错,也说不 清是睡是醒,突然一个人来到我的面前。此人衣着奇特,身材相貌也与我们有所不同。他的衣服又长又肥,遮盖双脚;他脸上的胡须足有一尺多长,手里牵着一条脖 子上系着锁链的怪兽,是我们未曾见过的一种动物。那人对我说:‘贤侄,我乃太阳之子,是你的第一代先祖,印加王曼科·卡帕克和他姐姐奥克略王后的弟弟,因 此我是你父王和你们所有人的兄弟。我是维拉科查·因蒂神,今奉我们共同的父亲——太阳神之命而来,有一则警报告诉你,要你转告你的父亲——在位印加王知 道。那就是已经归顺印加帝国的钦查苏尤诸省的占有整片辽阔土地的昌卡人以及尚未归附的其他地区,如今已发生了叛乱。他们正在纠集重兵,企图率兵前来进犯库 斯科城,推翻他的王位,毁灭我们的共同家园。因此,你必须刻不容缓地赶到我的兄弟印加王那里,转告他作好准备,审时度势,妥善处理,以应此劫难。我要特别 告诫你痛改前非,不管遇到什么艰险,你都不要担心我会袖手旁观,弃你于不顾。我会像对待亲生骨肉一样,在你危难时,赶来救援,助你脱离险境。建功立业的时 候到了,孩子,不管多么艰险,你都要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只有这样的英勇壮举才无愧于你高贵的血统和你伟大的帝国的臣民们。我将永远福佑你和保护你,需要 时我会出现在你身边帮助你度过难关。’说完这些话后,印加王维拉科查就隐身离我而去,无影无踪。于是我立即赶路前来,按他的旨意向您禀报。

早已对这位性情暴虐的儿子感到深恶痛绝的印加王如何肯相信王子的话?他当即怒斥王子道:

住口,你竟敢信口雌黄,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狂妄之极的疯子!居然把自己胡骗乱造的荒唐事加在太阳我父头上,真是愈发放肆了! 于是喝令王子立即返回奇 塔,永远也不想再见到他,免得惹自己生气。事已至此,王子知道这件事会愈描愈黑,只好又重新回到奇塔去牧羊。从此,王子比以前更加失宠于他的父亲了。

而经常侍奉在国王左右的那些印加王公们,却不敢对王子所说的事情如此轻下结论。虽然,他们是王子的兄弟和叔伯,也都知道王子的性情不能尽如人意,但对 他的人格却毫无异议,相信这些话绝非王子的胡编乱造;再加上,他们非常相信梦中的预兆;所以,他们对此采取了与印加王不同的态度。

他们对印加王说,既然,他的兄弟——维拉科查说自己是太阳的儿子,而且奉他的命令而来,那么传来的消息和警告则不能等闲视之;而且仅凭想象杜撰那套言 语已属亵渎神明,再加上抗命前来诓骗自己的父王则更是罪加一等,为国法所不容。因此,不应认为王子会冒着犯下弥天大罪的危险编造这些情节来冒犯太阳的神 威。既然如此,最好对王子的话逐字逐句认真思考,并应就此事向太阳敬献牺牲,来观察太阳的预示是吉是凶,并作好必要的准备,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而且王公贵族们大多认为,既然太阳父亲已发出警告,并派他的儿子,印加王维拉科查前来谕示,如果对此事置之不理,不仅对事情本身有害,而且也等于是在 藐视大家共同的父亲——太阳神,岂非错上加错?

印加王对儿子的恶劣行径痛恨至极,不肯接受王族成员语重心长的劝告,尤其是看到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都出来替王子辩护,无疑在印加王恨铁不成钢的怨怒之 中又增添了些许忌恨,这些因素迫使他横下心来,固执己见地对印加王公们说:

不要理会这个疯子的话,他非但不改掉自己那暴虐的恶劣习性以求得亲身父母和太阳我父的谅解和宠爱,反而又来胡言乱语,我看他是难以救药的了!就凭着 杜撰出来的这套稀奇古怪的无稽之谈,就该废黜了他,剥夺他的王子称号和王位继承权!大家试想一下,我们印加帝国自从伟大的曼科·卡帕克王奉太阳我父的旨意 立国以来大大小小征服了数以百计的部族,其中有哪个胆敢违背太阳神的旨意和王命而举兵反叛?没有,从未有过!小畜牲的那番话不仅是对太阳我父和列祖列宗的 亵渎,而且不利于帝国臣民的和平与安定,理应对他严加制裁才显国法和神旨的赫赫威严和公正,才能使百姓有法必依,心服口服。

我打算立即着手,从那小畜牲以外的一众兄弟中选择一个效仿先辈的人,一个有仁慈、怜悯和怀柔之心而无愧于太阳之子称号的人。我们应该看到,伟大的前 辈诸王是以造福于民的行为和一颗宽宏大量的怀柔之心为帝国赢得了大片领土,众多心悦诚服的酋长、领主和百姓,以及威震周边的赫赫声威!倘若容忍这样一个性 情暴虐,报复心重,蛊惑人心的疯子来继承大统,帝国的一切必将毁于其残暴好战的屠刀之下,不仅对不起太阳我父和列祖列宗的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而且也是天 理难容!

诸位王公大臣!我希望大家不要理睬那个疯子的胡言乱语和他的颠狂之举,更不要纷纷攘攘跟着瞎折腾,否则不仅动摇军心民心,而且也会在边远省份中造成 相互猜忌和骚乱。诸位王室成员理应分清主次大小,把这件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和帝国命运前途的大事放在心上,磋商一个合适的王位继承人选!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理直气壮他讲完这些话,见众王公大臣缄默不语,这位生性懦弱唯恐招来太阳神诅咒的印加王,便有意折衷和缓一下紧张气氛,道: 姑 念阿塔乌王子声称他的胆大妄为乃是受了一位太阳之子的委派,否则定要按公然违抗放逐令、私闯王宫之罪,定斩不饶。至于此事应该如何处理,本王心中自有主 张,大家不要再议论不休!

这位印加王在晚餐会上,再次非正式地要求诸王公永远不要再提到日间之事,因为只要让他想起王子的事,他就会怒火中烧。

国王既出此令,印加王公们只好默不作声,不再谈论此事,但心中依然惴惴不安,有一种大祸即将临头的恐惧。毕竟这个预兆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出自普通百姓 之口,而是王位继承人冒死进言,出于另一位太阳之子的谕示,哪有虚妄之理呢?

 

(三)应验

阿塔乌亲传神谕三个月之后,就有消息从边境传至京城库斯科说,在距离首都三百公里的阿塔瓦利亚以外的钦查地区各省发生了叛乱。消息不知始出何人之口, 就像经常说到这类带有蛊惑嫌疑的事情时那样,即便知道,也会故意含糊其词或隐去那个人的名字。所以,尽管阿塔乌王子梦见过此事,而且传言也证实了梦中神谕 的可靠性,亚瓦尔·瓦卡克国王仍然不予理会,他认为那是附庸神谕的道听途说,是对似乎已经淡忘的梦境旧事的重提,为王子开脱罪责云云。

没过几夭,消息再次不胫而走,但仍然不够确凿,使人将信将疑。原来反叛的敌人已经严密封锁了通往库斯科的所有路径,以防叛乱之事泄露出去。他们之所以 这样做,是希望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偃旗息鼓,轻装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库瓦科城,控制局势。

等到消息第三次传入库斯科城时,已经说得有鼻子有限,似乎是千真万确的了。消息说,昌卡族人伙同安科瓦柳·乌拉马卡,维尔卡,乌图苏科亚及其附近各部 族已经举兵造反,国王派驻各省的省督和官员均遭杀害,一支四万多人的大军正向京城日夜兼程,快速推进。

那么事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早在第六代印加国王印加·罗卡统治时期,所征服的那些北方好战部族,只是慑于帝国的赫赫声威和强大武力,而不是喜欢他的统治,他们把对太阳之子剥夺其 自由和偶像习俗的仇恨隐埋在心底,以图侍机发泄。如今他们看到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对战事如此心存畏惧,被名字所蕴含的凶兆吓得畏畏缩缩,而且被自己残暴 成性的儿子阿塔乌王子气得心绪不宁,一筹莫展。再加上国王最近一次不知何故对儿子大发雷霆,狠狠训斥他,扬言废黜王子继承权的事也传到了那些部族印第安人 那里。他们便认为良机已到,正好可以发泄他们对印加王的不满和对帝国统治的仇恨。于是,他们在很短时间内,极其秘密地相互串连,并号召邻近部族,共同组织 起一支三万多人的强大军队,发动向帝国首都库斯科的征伐。

策划这次叛乱的主谋,也即煽动其他领主谋反的是三位印第安首领,他们是昌卡族三个大省酋长。其中一名叫安科瓦柳,是个二十六岁的壮汉,另两名亲兄弟是 图迈和阿斯图,是安科瓦柳的亲戚。在印加人到来之前,这三位草头王的先辈曾与邻省部族,特别是克丘亚族(这个姓氏包括北方五大省份)常年累月征战不休。他 们对这些部族及其邻近的其他部族极尽暴戾专横之能事,把他们压制得俯首贴耳。后来,克丘亚人和其他部族为了摆脱昌卡人的残暴统治和苛捐杂税,便主动归顺了 印加王,心甘情愿地接受印加帝国宽厚仁慈的统治,分享帝国和太阳神的福祉。昌卡则完全相反,印加王打破了他们称王称霸的良辰好景,使他们从百姓的主宰变成 纳贡称臣的仆役,他们对此耿耿于怀。就是由于这种原因,他们怀着父辈们留下的刻骨仇恨和昔日噬心裂肺的耻辱,发动了现在这次叛乱。

他们料定印加王毫无戒备,且身边没有可召集的军队,只要发动突然袭击,便可轻而易举,一战告捷,不仅可以成为他们旧日敌人的主宰,也可以成为整个帝国 的主宰。

昌卡族人抱着这种强烈的欲望,召集了已经归顺和尚未归顺印加王的邻近部族,晓以利害,许诺给予丰厚的战利品。邻近的那些部族一来贪图重赏,二来深知印 加王的卧榻之侧迟早难容他们的酣睡,三来早知昌卡人的骁勇善战,成事有望,四来担心敬酒不吃吃罚酒,先成了昌卡人的点心,所以轻易就被说服。叛军推举勇猛 的安科瓦柳统帅,那两兄弟为将军,其他酋长分任本部人马的统领,日夜轻装急行,直逼库斯科而来。

 

(四)印加王出逃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探知叛军果真来犯,一时间大为惊慌,手足无措。因为,根据历来的经验,自从第一代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立国直到现在这位印加王,征 服了那么多省份归附帝国,从未有哪个省份发动过叛乱,所以他绝对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由于始终抱着这种盲目自信的心理,再加上对王子心怀憎恶,印加王的 理智被感情所蒙蔽,所以既没有相信王子转达的神谕,也没有接受王公贵族的劝导。现在一旦祸事临头,毫无防备的印加王根本来不及征调军队进京勤王,承平日久 的帝国首都不仅没有堡垒要塞以据守抵御,也没有足够守城待援的常备军。他完全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百般无奈之中,他只好任凭那些残暴骁勇的叛军一路上耀 武扬威,攻城略地,几乎毫无阻挡地向库斯科长驱直入。自己则向科利亚地区撤退,期望能暂时保全王族的元气和自己的性命以图东山再起。因为那里的百姓深受国 恩和教化,品德高尚,忠心耿耿。

主意已定,亚瓦尔·瓦卡克国王便带着能跟随自己的一些印加王族,一直退到城南三十里处的穆伊纳狭长的河谷,在那里安营扎寨,在那里一面犹豫观望,探察 敌人在路上的动静,打听他们已经到达什么地方,一面等待援军到来。

国王既已临阵脱逃,库斯科城也就等于被抛弃,尽管人们也想守卫京城故土,可惜群龙无首,又没有人敢擅权发话下令,大家也只好收拾行囊一逃了之。于是, 凡是能逃的人纷纷逃亡,觉得哪里可以更好地保全性命就往哪里跑,顿时之间,繁华热攘的库斯科眼看着便要成为一座杳无人踪的空城。

一些出逃的人在路上遇见了因为传递神谕而被人们尊称为维拉科查·印加的阿塔乌王子,向他哽咽着细述了钦查地区北方数省叛乱的消息,并在神情之中略带鄙 弃地向王子报告说,他的父亲印加王因为敌人突然来犯,无力抵抗,已带领王族成员向南方的科利亚方向撤退。

王子得知父王弃城而逃,心情非常沉痛。他当机立断,吩咐这些报信的和身边追随的几位牧人赶往城里,以他王位继承人的名义对沿途碰到和在城里迟滞未走的 印加人传令,凡是能够拿起武器的人都要武装起来,去追随他们的君主印加王,他自己也要去把父王追回来;并要他们把这道命令辗转相告。

维拉科查王子下过这道命令以后,连库斯科城门也未进,便离开那里抄近路去追赶他的父王。他一路疾行,在穆伊纳狭长的河谷赶上了印加王,他尚未离开那 里。

王子风尘仆仆,浑身已被汗水浸透,手握一杆随身携带的长矛来到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面前,惨然而又严肃地,声泪俱下着对他说:

印加王,仅凭一条尚未验证真假的消息,听说有几个百姓发动叛乱,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未看见,您就弃您的宫室和朝廷于不顾望风雨逃,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前辈诸代印加王和太阳我父的托付和帝国的伟业?您把您的父亲——太阳神的庙宇和忠心耿耿的百姓拱手交给那些野蛮的敌人,任凭他们穿着肮脏的鞋子去践踏,让 他们随心所欲在那里干着我们的先辈明令禁止的那些极其野蛮无耻、亵渎神明的事,让他们用无辜者的鲜血,染红神圣的祭坛,这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

那些献给太阳作妻子,烙守永葆童贞之训的贞女(按照印加入的习俗,从王室血统的女子中严格挑选出来,充入太阳贞女宫,以太阳神妻子的名义服侍太阳 神,处理日常供奉,最多时,人数达到一千五百人之众,终其一生,均不能出宫禁一步),如果我们把她们弃之而不顾,任凭粗野、兽性的敌人对她们肆意蹂躏,给 太阳我父蒙上永远难以洗刷的耻辱和污秽,如何对得起她们,如何有脸面接受太阳我父的召唤与他一起安息?在他的面前我们将何言以对?

如果仅为苟全性命而允许这些让我们富贵的血统蒙受屈辱的卑劣行径发生,我们在百姓面前还有什么尊严和威信而言?即便我们能够在有朝一日收复故土,百 姓照样拥戴我们,我们又如何不因落得这不战而逃的千古奇耻而羞愧难当?我们将如何教化他们、号令他们?!

我不吝借自己的生命,敢冒死请命迎敌,宁可让他们杀了我,也要证明我们高贵的血统不愧是纯正的太阳神的血统,决不容他们大摇大摆踏进库斯科一步!我 不愿活着看到那些野蛮人在太阳和他的儿子们建立的神圣的帝国京城里干着那些令人深恶痛绝的勾当。愿意跟随我的人都跟我走,以自己的行为证明自己不愧是太阳 的子孙,我们共同的父亲太阳在天上看着我们呢,他不会弃我们不顾的!我要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什么叫做舍身取义,共赴国难!

王子非常痛心和伤感他说完这番话,看都未再看他父亲一眼,粒米未沾,滴水未进,立即返身奔向库斯科城。跟随国王一起逃出的印加王公——有他的兄弟,叔 侄和其他亲属,共计四千余人,除了老弱病残的人留在国王身边外,全都随同王子一同回城。

沿途道路两旁,他们碰上许多从城中逃出来的百姓。王室面员告诉这些人,印加·维拉科查王子要回去保卫首都和他们的父亲——太阳的庙宇,鼓励他们振作起 来,一同回去拿起武器抵御敌人。

印第安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群情振奋,所有出逃的人,特别是那些能够作战的人纷纷转身而回,在田野上互相鼓劲,辗转相告这一令人激动的消息,说王子回 来保卫京城来了!这一英勇无畏的壮举使大家异常激动,深感慰藉,全都返身追随王子,共赴国难,王子也愈发显示雄赳赳、气昂昂的神志,并以这种情绪感染着跟 随他的人们。

王子就这样进了城,稍稍整肃队伍,随即,登高一呼,身先士卒地吩咐聚集起来的人紧随其后,直奔敌人来犯的钦查苏尤王室大道,声称要赶在敌人进城之前与 其遭遇。他的意图很明显不是来阻挡敌人,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势单力薄难以抵御敌人的汹汹来势;他只求战死沙场,以自己的鲜血来洗刷父王的怯懦表现给太阳神 和整个王室血统蒙上的耻辱。而且也不愿意活着眼睁睁看着敌人轻而易举地以胜利者的姿态野蛮地践踏首都、亵渎大阳,因为这比死更令他痛苦万分。

 

(五)血沃的原野

在库斯科城北五里多的地方有一片大平原,印加·维拉科查王子来到这里停下来安营扎寨,一来等待随他离城而来的人,二来收编田野上逃散的百姓。他把这些 人和随身带来的人收编在一起,组成一支八千人的军队。他们都是印加族人,他们的先辈从第一代印加王时起就享受和王室成员一样的特权和荣誉,所以人人决心在 自己的王子面前与敌人决一死战。

王子在他的营地得到前哨的报告,说敌人已在距城一百多里处的地方渡过了宽阔的阿普里马克河。坏消息传来的次日,又传来令印加族人信心百倍的好消息,消 息来自昆蒂苏尤方面,说有一支两万人的援军来勤王,距他们所在之处只有数十里远。援军由克丘亚区,科塔绣帕,科塔内拉和艾马拉诸省以及与反叛省份交界地区 的部族组成。

尽管昌卡人竭力封锁自己业已举兵造反的消息,与之地界相接的克丘亚人还是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克丘亚人认为叛军来势迅猛,时间紧迫,来不及报告印加王和 等待他的命令,便以十万火急的最快速度,把能够征集的军队全部征集起来,组成一支联军直奔库斯科城,准备能救城则救城,不能救城也要为自己的国王战死沙 场,以报国恩。

一方面,这支勤王的军队来自自愿归顺卡帕克·尤潘基国王的部族,现在为了表示对印加王的爱戴之心,火速整军前来;另一方面,这些部族与昌卡人宿怨颇 深,互为仇敌,无论如何都难免一战,率军勤王更算得上死得其所,倘若通过某种途径战而胜之,不仅可以获得印加王的嘉奖,而且可以不再受到昌卡人的欺凌,可 谓是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援军为了不让敌人抢先进城,便取捷径,直趋库斯科城北的必经之道堵截叛军。因此,援军和叛军几乎同时到达。

在千钧一发之际,得知有大队援军赶到,维拉科查王子及其手下众将都很振奋。王子觉得这都是向他显圣的叔王维拉科查·印加的功劳。因为,当时这位维拉科 查神曾对他许下诺言,只要王子遭遇到什么危难,他就会如同对待亲骨肉那样保佑他,并在必要的时候向他提供必要的救援。王子看到援军到来及时,便不由得想起 了这番话。于是,他召集全部人员,把他叔王维拉科查原来的神渝和诺言都细述了一遍,并肯定他们正是得到了维拉科查神的保佑,因为他许下的诺言已经兑现。印 加人听到这些神奇的事,顿时士气大振,确信可以稳操胜券。

原来,王子及其手下的王公大臣均已准备驱兵迎敌,在阿普里马克河谷与维利亚昆卡山之间的山坡和隘道上交战,因为那样他们可以居高临下,凭着地形优势与 敌一战。

现在,既然知援军将到,遂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待友军到达后略事休整,同时也伺敌军到来,知己知彼再作定夺。

印加·维拉科查王子和为他充当参谋的富有作战经验的印加王公们一致认为,既然兵力得到扩充,最好不要离城太远贸然行事,以便可以就近得城里储存的大量 军需口粮和武器装备,同时,在城市遭到敌人奇袭时,也好迅速回师救援,不致于腹背受敌。

计划已定,印加·维拉科查王子在平原上按兵不动。不久,一万二千名援军先头部队抵达王子的营垒。王子亲自出营欢迎,深深感谢他们对印加王的爱戴之情, 对各部族酋长和所有将领尽力款待,赞扬他们的一片忠心,答应在退敌之后必定重重奖赏这次非同一般的勤王之举。率兵赶来的众酋长对他们的印加王子维拉科查参 拜已毕,禀报距此两日行程之处,还有另外五千名军士正奉着维拉科查神及太阳神的晓谕兼程前来,他们这支先头部队为了尽快救援,没有等那支军队同行。王子对 神谕中的这两支大军能够及时赶来参战表示感谢,经征询印加诸王公的计策后,令酋长们派人把当前的情况通报正在兼程而来的后续部队,说王子带领军队屯扎在城 北的平原上,要他们尽快赶到那里附近几座山头和峡谷就地隐蔽埋伏,静观待变:如果两军展开决战,就一鼓作气,从侧翼向敌军发起冲锋,扰乱敌军阵形,配合主 力部队一击胜敌;如果兵不血刃就能迫使敌军投诚,那么他们也像优秀军队一样履行了使命,共享胜利之果和荣誉。

就这样,在印加王子会齐两支援军略事休整的两天后,敌军前锋在里马克但普山坡上露面。他们探知印加王子维拉科查在距那里三十里安营屯兵,严阵以待,便 缓步徐行,同时向后面传话,要求中军和后卫部队迅速推进,与前锋合兵一处。这样,当日又行进了一天,等叛军集合三军一齐抵达萨克萨瓦纳时,那里距维拉科查 王子军营所在之地仅有二十多里。

印加王子维拉科查在这危急关头,仍然镇静自若地像他的前辈们那样派出使者到萨克萨瓦纳去会见敌军,向叛军传达他的旨意:依仗太阳神和印加诸王神灵的护 佑,帝国忠诚的大军已经背城列阵,本可踏平他们的营垒,但本着印加王一贯宽容仁慈的宗旨,为免生灵涂炭,特准允他们罢战求和,捐弃前嫌,重修旧好,一切都 可以既往不咎。这番晓谕可谓尽显王军宽容大度的风范,既有恳切的言辞又有王者气度,而且大义凛然,不容侵犯之尊严沛然其间,可算是卓尔不凡的大手笔。

昌卡人早已通过谍报探听到,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已经望风而逃,只有维拉科查统帅势单力薄的一支孤军扼守危城,以求杀身成仁。叛军上下仍然陶醉在一路 上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胜利的兴奋之中,狂妄至极地认为,既然老子都已经弃城而去逃之夭夭,儿子还有什么可怕,只不过是螳臂挡车之举,攻克库斯科不过是轻而 易举的事,哪里会把维拉科查的传谕当回事?于是,他们在听完王子谕旨之后,一晒置之,根本不容使者再行劝说,便立即把他逐回。

次日天刚破晓,昌卡人统率叛军离开萨克萨瓦纳,挥师直趋库斯科而来。由于他们是按照行军序列纵队前行,士兵们摩肩接踵,根本迈不开大步,因此尽管急速 行军,也未能在天黑以前赶到王子屯兵之处,便传令在距王子两里左右处停下来,安营扎寨。

印加王子维拉科查不断派出新的使者,在中途迎接他们,规劝他们悬崖勒马,反叛之事尚可原谅。昌卡人如今箭已在弦,岂肯因为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他们的铁石 心肠?所以根本听不进这些良言,就把使者打发回去,只是在安营扎寨之后,才耐着性子听完了最后一批使者的传话,然后以挑衅的语气回答说: 成则为王败者 寇,看明朝谁原谅谁吧!

维拉科查王子得到昌卡人如此蛮横无礼的答复后,只一笑置之,使没有再派使者,因为他心知肚明,这般野蛮人在离城不过咫尺之遥的情况下是决不会善罢甘休 的,他之所以这样做,也不过是聊尽王者之风而已。这一夜在双方统帅眼里仿佛显得特别的漫长,就连印加人的月亮母亲好像也在为儿子操心,迟迟不肯西去。双方 阵营更加戒备森严,严阵以待,丝毫也不敢有所懈怠。

天刚破晓,敌我双方便整队列阵,摆开战斗序列,一个个弓在手箭在弦,盔明甲亮,剑拨弯张,刀枪如林,盾密如墙,高声呐喊,鼓号齐鸣,螺角喧天地向前推 进。早已被军臣视为自己和帝国的保护神的维拉科查王子身先士卒地第一个把手中的长矛投向敌军将领,鬼使神差地一举中的,帝国的军队在他们王子神勇非凡的一 击之后,便如潮涌一般杀入叛军阵营,一场残酷的厮杀就这样,在太阳炯炯有神的目光底下,在帝国的土地上拉开了序幕。

昌卡人早就横下一条心,夸下海口,认为稳操胜券,根本未把乳臭未干的印加王子统帅的军队看在眼中,所以顽强战斗;而印加人自恃是太阳神的儿女,先辈们 战无不胜的业绩鼓舞着他们,为了保护深入敌阵的王子不被敌人杀伤和不受侮辱,也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在这场战斗中,双方将士个个奋勇搏杀,尽出浑身解数, 力图致对方于死地,酣战至中午仍然未分胜负。

就在这时,早已埋伏在山林里的五千名印第安战士高呼着 维拉科查!维拉科查! 有如从天而降般突然出现,随着一声呼啸,以排山倒海之势,勇猛无比地从 敌军右翼拦腰冲杀过去。帝国军队的将士在激战之中猛听到神的名字,不由得信心倍增,狂冲猛杀,而昌卡人在突如其来,鬼使神差锐不可挡的腹背夹击下慌乱了阵 脚。这一刹那间的强弱易势,使得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昌卡人见大势已去,己方伤亡惨重,不得不仓皇撤出战斗。

不久,叛军又鼓起余勇,志在必得地向王子的得胜之师发起第二次冲锋,双方激战多半日,仍是难分胜负。自以为必胜无疑的昌卡人在久战未果之后,先自焦躁 不安起来,在人数虽少但士气高涨的印加战士面前,自然占不了什么便宜,再加上昌卡不断发觉有来的队伍加入到对方的阵营,士气便开始低落。

原来,那些当初纷纷逃离库斯科的人和库斯科附近村落里的居民得知维拉科查神保佑印加王子回来守卫神圣的太阳宫,也纷纷组织起一个个的百人队前来助战, 誓与王子同生共死。他们看战事正酣,就高喊着投入战斗,其实是虚张气势,人数实力并不可观。但昌卡人见对方援兵源源不断,不得不相信对方暗中有神相助,使 得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丧失殆尽。军队一旦没有了士气,也就如同人失去了理智一样,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而毫无取胜的可能了。而在王子统御的印加战士那里,则 截然相反,他们在维拉科查神喻和王子身先士卒的精神感召鼓励之下,在不断有新生力量注入的声势之下,士气高涨至极。印加王公们认为这是莫可错失的良机,是 到了一鼓作气的时候了,便登高大呼,大事张扬着说,奉着太阳和维拉科查神的旨意,山石草木都来助战来了!

印国只看到敌军士气已经彻底瓦解,精神已彻底崩溃,于是便按照王子的号令,齐声高呼着他叔父维拉科查神的名字,以猛虎下山之势包抄过去,逼得心神俱 丧、肝胆俱裂的昌卡人阵脚大乱,自相践踏,抱头鼠窜。叛军在这决定性的一战之中,绝大多数人被杀,只有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得以逃脱。王子率部乘胜追赶了一 程,便传令收兵,说:既然敌人已经战败认输,就不要再行杀戮了。

维拉科查王子亲自在刚刚激战完毕的田野上认真巡视了一番,命令集中伤员派人治疗,集中尸体择地掩埋。他还传令释放俘虏,让他们自由回家,宽恕他们的反 叛之罪。

这场进行了八个多小时的激战是印加帝国开国以来最残酷的一次,真可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从此,那个古战场便被印第安人称为 亚瓦尔潘帕 ,意思就是 血沃的原野。这场战役中共有三万多印第安人丧命,其中印加王子维拉科查方面伤亡八千人,其余都是叛军将士。

安科瓦柳统帅和他的两位将军都作了俘虏,还负了轻伤,王子命人为他们精心医治,并且挽留三人参加他打算在不久的将来举行的祝捷大典。战役过后几天,针 对三人冒犯太阳之子的狂妄之举,王子的一位叔父狠狠把他们训斥了一番,说他们的父亲——太阳和先王并没有亏待过他们,他们却恩将仇报举兵造反,真是大逆不 道,天理难容。然后又说他们在刚刚结束的战役中已经看到,太阳的儿子是战无不胜的,因为根据他们的父亲——太阳神和太阳之子维拉科查神的旨意,山石草木都 化成天兵来为他助战,今后不论什么时候,如果他们还想再试试的话,也还会看到同样的景象。他还向他们赞扬了一些神谕,最后让他们感谢太阳的宏恩,是他命令 自己的儿子对印第安人宽大为怀,仁慈为本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王子才饶他们不死,并把原来的领地重新颁赐给他们;与他们一起反叛的所有其他部族酋长,虽 然罪该万死,也都一律赦免;如果不想让太阳惩罚他们,命令大地将他们生吞下去的话,从今以后就要作安分守己的臣民。酋长们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地感谢王子的 恩德,保证永作忠诚的奴仆。

平叛大捷之后,印加王子维拉科查派出三位信使。第一位派往太阳神宫,把依靠太阳神的福佑和帮助获得胜利的消息奏报给他,就如同每当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后,都要专门给他派出一个信使,禀报事情的经过那样为此向他谢恩。维拉科查王子正是按照这个古老的习俗,派出侍者向太阳报捷,同时吩咐祭司们向太阳谢恩, 重新献上供品。第二位信使派到献给太阳作妻子的贞女宫,通报胜利消息,感谢她们的祈祷和美德,保证了太阳之子的凯旋。第三位信使派到他父亲亚瓦尔·瓦卡克 国王那里,报告直到彼时发生的一切情况,并请求他在王子回到他身边之前不要离开原地。

 

(六)神的位次

王子派出信使后,传令挑选了六千名精兵强将随他继续乘胜追击昌卡人,其余人员全部解甲归田,各回自己的家园,并向酋长们许下诺言,在将来适当时机奖赏 他们的勤王之举;任命另一位王室成员处理伤亡将士妻室子女的抚恤和日后的生活安排事宜,并同时任命两位叔父为将军随他同行。

平叛结束两天之后,他率天军启程,继续追赶敌人,但不是要去惩罚他们,而是劝慰他们不必为自己的罪过担惊受怕。因此,凡是在沿途追赶上的人,不论有伤 无伤,他命令一律热情款待,有伤的派人救治;又从战败的印第安人当中挑选了数名信使,派回各省各村,告诉人们印加王子如何宽恕和安慰他们,要大家不必心存 恐惧。诸事安排已毕,王子继续兼程行进。当到达属于昌卡人的安塔瓦伊利亚省时,凡能聚在一起的妇孺全都出来迎接,他们手挥绿树枝,齐声高呼: 唯一的君 主,太阳的儿子,穷人的爱护者,请您可怜我们,饶恕我们吧。

王子亲切接待他们,命人传话说,她们之所以遭此不幸全是她们的父亲和丈夫的过错,但所有反叛作乱的人都已得宽恕。他现在来亲自看望大家,是为了亲口对 他们说出 宽恕 二字,让他们更加放心,丢掉负罪感而可能产生的恐惧心理包袱。他传令部下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们,发给所需之物,要特别关心在亚瓦尔潘帕之役 中战死者抛下的孤儿寡母的口粮。

他很快在反叛的各省巡视一遍,派驻了省督和足够的官员,然后返回库斯科城,这是他在平叛离城一个太阳月后重新回城。忠顺的和反叛过的印第安人看到王子 如此仁慈宽厚,个个惊诧莫名,从他过去那粗暴性情来看,不曾想到会有如此作法。原先他们都很担心,获胜之后他定会大开杀戒,所以人们都相信是他们的太阳神 改变了王子的秉性,重回到印加诸王传统典范的行列。

为了更像普通士兵而不像帝王,印加王子维拉科查徒步进入库斯科。他在部下士卒的簇拥下,夹在身为将军的两位叔父之间,身后是战俘,沿着卡门卡山坡徐徐 而下。人群欢呼雀跃着迎接他。印加长者们趋身向前欢迎,尊崇他为太阳的儿子,恭行大礼之后,走进士兵群中分享祝捷的欢乐,大有恨不得返老还童,在这样一位 统帅的麾下征战沙场的意味。

王子的母亲奇克姬王后和与他血统最近的妇女们以及一大群王族妇女,一个个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地近前迎接。有的拥抱他,有的为他揩拭脸上的汗水,有的为 他掸扫身上的征尘,有的向他抛撒鲜花香草。王子在这样一派欢乐气氛中一直走到太阳宫,按照他们的习俗跣足而入,感谢太阳赐予的胜利,接着又去看望太阳的妻 子——贞女。拜谒两个地方后,王子出城去见他父亲,这时他还呆在王子离开他时所在的穆伊纳谷地里。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接见了王子。按说王子建立了如此奇功伟绩,获得了连想也不敢想的胜利,他本该兴高采烈,豪情满怀才是,然而此刻的他却表情严肃, 满面愁容,全然一付痛苦难过的样子,毫无一点欢悦之色。他是嫉妒儿子的辉煌胜利,抑或是惭愧自己的懦弱无能,还是因为抛弃太阳宫、太阳的妻子贞女和帝国都 城于不顾,担心王子会剥夺他的王位呢?不知他的痛苦出自何种原因,也许是三者兼而有之。

在那次公开的见面仪式中,他们只交谈了三言两语,但后来在私下里却谈了很长时间。关于谈话的内容,除了两位当事者之外,谁也无从知晓,但人们善于推 测,大概是父子二人谁应为王的事,因为王子在结束秘密谈话之后离开时说他的父王已经作出决定,既然他弃城而逃,就不能再重新回那里的王宫了。

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感到,作为王国首脑机构的整个宫廷和王族都倾向于王子一边,就连同太阳神也在祭司长的问卜中抛弃了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亚 瓦尔·瓦卡克国王先抛弃了他的父亲一太阳及其妻子。他已无计可施,即便想挑起内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再傻的老百姓也不会站在他一边。所以,他堂而 皇之地让出了自己的王位,至于他自己则任凭他儿子去安排。达成秘密协议后,王子在穆伊纳谷地选择了一块风景宜人的地方,设计一座王宫,其中既有果园花圃, 又有狩猎垂钓的处所,总之,凡是想像可供王者赏心悦目,娱乐消遣的设施应有尽有。

宫室设计完毕之后,维拉科查·印加王子返回库斯科城。他取下黄色流苏,戴上象征印加王位的红色流苏。不过,尽管他戴上了红色流苏,但从未要求他父亲取 下自己的红色流苏——反正没有了帝王的地位和实权,帝王的标志也就无所谓了。穆伊纳山谷的宫室建完后,王子派去各种各样的仆人,送去必要的用具,事事办得 十分周到,除了帝王的统治权之外,印加王亚瓦尔·瓦卡克可说是无一短缺。这位可怜的国王就如同不久前自己对儿子做的那样,现在也被儿子剥夺了王位,流放到 荒野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印加王维拉科查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厚赏克丘亚等部族的勤王之举,给带兵勤王的酋长赐予如同第一代印加王给予自愿追随者一样的特权,留短发,系发 辫和丰厚的礼物,使得人人高兴,个个喜逐颜开。

印加王维拉科查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为太阳之子维拉科查神在库斯科城南一百里处风景如画的卡查村修建庙宇,一如当日给予王子神谕时的情景,以供后代和 百姓瞻仰奉祀。从此在印第安印加帝国中有了三位神:第一位帕查卡马克神,因为他是创世神,所以什么都有,人们在心里奉祀他,他的名字只能在心里默念,用极 其庄重的表情意会,但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第二位是太阳神,人们通过建太阳神庙和贞女宫奉祀他,赐姓印加的人都可以称呼他 太阳我父 ,是印加的主神;第 三位是维拉科查神,地位仅次于以上两位神,经常显圣。

至于印加王维拉科查,在位时就被狂热的臣民们尊奉为神,是太阳派他来拯救印加血统的人免遭灭绝,保护帝国京城、太阳宫和贞女宫免遭异族毁灭的。因而受 到百姓的顶礼膜拜,受到与维拉科查神同样的崇敬。

他预见到了未来的事,说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统治一段时间之后,必有从来未见过的人来到那方土地,而且一定会废除那里的所有偶像,夺取他们的帝国。他们传 出旨意,让这个预言在后代诸王中世代相传,牢记于心,但不得散播于民间,所以此后两百多年里,再也没有人谈起这个预言,直到第十二代印加王瓦伊纳·卡帕克 临终之前不久才把它公诸于众。

关于七夕的故事和传说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 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全文阅读]

菊花仙子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阿牛长到13岁...[全文阅读]

牡丹花仙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其实洛阳牡丹甲天下这话是有来历的。洛阳有个书生,名叫常大用,他最大的嗜好是酷爱牡丹花。他听说曹州牡丹花的品种最名贵,就一心...[全文阅读]

牛耕田的由来

据说,远古时候的黄牛是住在天上的。那时,天地间的所有动物都受天神的管制。天神怕地上的人们种好了庄稼,生活有了着落而不听他管,就把人间不多的种子收回到天宫藏起来...[全文阅读]

鹿角仙人

从前有一个国王,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以致连向天神献祭也抛在了脑后。祭司劝他敬奉天神,但国王对于这些话却是充耳未闻。下至老百姓,上至王公大臣、婆罗门都对他极为...[全文阅读]

懒猪大逃亡

猪,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又笨又脏的动物,但是事实上,它可是又聪明又爱乾净的动物。想想它那圆圆胖胖的身体和快速小跑的模样,猪还是挺可爱的。古人养猪似乎只是供食用,现...[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维拉科查神谕-印第安神话故事

本文链接:http://m.biqugena.com/mip-article/235991.html

上一篇:印加王的来历-第安神话故事

下一篇:更多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相关文章
更多神话故事文章

精选神话故事

经典故事分类阅读

神话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