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发布时间:2022-06-17 11:43:48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拼音解讀
dà xuě yā qīng sōng ,qīng sōng tǐng qiě zhí
yào zhī sōng gāo jié ,dài dào xuě huà shí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陳毅(191~1972)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字仲弘。四川樂至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因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押解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初畢業後被派赴四川萬縣,推動川軍響應北伐。1927年春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共委員會書記。1927年7月武漢國民政府公開反共後轉赴江西,8月上旬在撫州趕上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第25師第73團團指導員。起義軍南下失敗後,與朱德等整頓餘部,轉戰閩贛粵湘邊。1928年1月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任師黨代表。同年4月與朱德率部到井岡山地區,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先後任師長、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等職,參與領導創建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争。193年後曆任新成立的第六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區委員會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等職,積極發展人民武裝,參與領導反「圍剿」鬥争,兩次當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兩次獲紅星獎章。1934年1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軍主力長征,他留下擔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後轉戰贛粵邊區,依靠人民群衆,堅持了三年極其艱苦的遊擊戰争。抗日戰争時期,曾赴湘贛、皖浙贛等遊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編組紅軍遊擊隊爲新四軍,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194年11月,成立華中總指揮部,代理總指揮。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軍部,任新四軍代軍長,繼續領導華中軍民進行反「掃蕩」、反「清鄉」鬥争。抗日戰争勝利後,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1947年1月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等創造性地執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在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中,指揮部隊連續取得宿北、魯南、萊蕪等戰役的重大勝利。當蔣介石集中主力對山東實行重點進攻時,又指揮孟良崮戰役,一反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常用戰法,出敵不意地殲滅全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主力整編第74師。1947年秋,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同粟裕率華東野戰軍主力一部實行外線出擊,挺進豫皖蘇,與劉(伯承)鄧(小平)野戰軍及陳(赓)謝(富治)兵團密切協同,在中原地區大量殲敵,使國民黨軍陷于被動地位,對扭轉全國戰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繼續擔任華東軍政職務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從同年11月開始,作爲總前委的常委之一,參與組織指揮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東南廣大地區。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繼續擔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員。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長。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鬥争,遭到嚴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九屆中央委員。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1977年出版有《陳毅詩詞選集》。

陳毅相關資料

相關賞析

陳毅(191~1972)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字仲弘。四川樂至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因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押解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初畢業後被派赴四川萬縣,推動川軍響應北伐。1927年春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共委員會書記。1927年7月武漢國民政府公開反共後轉赴江西,8月上旬在撫州趕上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第25師第73團團指導員。起義軍南下失敗後,與朱德等整頓餘部,轉戰閩贛粵湘邊。1928年1月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任師黨代表。同年4月與朱德率部到井岡山地區,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先後任師長、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等職,參與領導創建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争。193年後曆任新成立的第六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區委員會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等職,積極發展人民武裝,參與領導反「圍剿」鬥争,兩次當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兩次獲紅星獎章。1934年1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軍主力長征,他留下擔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後轉戰贛粵邊區,依靠人民群衆,堅持了三年極其艱苦的遊擊戰争。抗日戰争時期,曾赴湘贛、皖浙贛等遊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編組紅軍遊擊隊爲新四軍,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194年11月,成立華中總指揮部,代理總指揮。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軍部,任新四軍代軍長,繼續領導華中軍民進行反「掃蕩」、反「清鄉」鬥争。抗日戰争勝利後,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1947年1月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等創造性地執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在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中,指揮部隊連續取得宿北、魯南、萊蕪等戰役的重大勝利。當蔣介石集中主力對山東實行重點進攻時,又指揮孟良崮戰役,一反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常用戰法,出敵不意地殲滅全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主力整編第74師。1947年秋,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同粟裕率華東野戰軍主力一部實行外線出擊,挺進豫皖蘇,與劉(伯承)鄧(小平)野戰軍及陳(赓)謝(富治)兵團密切協同,在中原地區大量殲敵,使國民黨軍陷于被動地位,對扭轉全國戰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繼續擔任華東軍政職務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從同年11月開始,作爲總前委的常委之一,參與組織指揮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東南廣大地區。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繼續擔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員。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長。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鬥争,遭到嚴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九屆中央委員。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1977年出版有《陳毅詩詞選集》。

陳毅相關資料

作者介紹

陳毅(1901~1972)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字仲弘。四川樂至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因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押解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初畢業後被派赴四川萬縣,推動川軍響應北伐。1927年春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共委員會書記。1927年7月武漢國民政府公開反共後轉赴江西,8月上旬在撫州趕上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第25師第73團團指導員。起義軍南下失敗後,與朱德等整頓餘部,轉戰閩贛粵湘邊。1928年1月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任師黨代表。同年4月與朱德率部到井岡山地區,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先後任師長、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等職,參與領導創建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争。1930年後曆任新成立的第六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區委員會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等職,積極發展人民武裝,參與領導反「圍剿」鬥争,兩次當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兩次獲紅星獎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軍主力長征,他留下擔任中共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後轉戰贛粵邊區,依靠人民群衆,堅持了三年極其艱苦的遊擊戰争。抗日戰争時期,曾赴湘贛、皖浙贛等遊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編組紅軍遊擊隊爲新四軍,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1940年11月,成立華中總指揮部,代理總指揮。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軍部,任新四軍代軍長,繼續領導華中軍民進行反「掃蕩」、反「清鄉」鬥争。抗日戰争勝利後,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1947年1月任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等創造性地執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在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中,指揮部隊連續取得宿北、魯南、萊蕪等戰役的重大勝利。當蔣介石集中主力對山東實行重點進攻時,又指揮孟良崮戰役,一反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常用戰法,出敵不意地殲滅全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主力整編第74師。1947年秋,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同粟裕率華東野戰軍主力一部實行外線出擊,挺進豫皖蘇,與劉(伯承)鄧(小平)野戰軍及陳(赓)謝(富治)兵團密切協同,在中原地區大量殲敵,使國民黨軍陷于被動地位,對扭轉全國戰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繼續擔任華東軍政職務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從同年11月開始,作爲總前委的常委之一,參與組織指揮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東南廣大地區。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繼續擔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員。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長。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鬥争,遭到嚴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九屆中央委員。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1977年出版有《陳毅詩詞選集》。
原文赏析: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拼音解读
dà xuě yā qīng sōng ,qīng sōng tǐng qiě zhí
yào zhī sōng gāo jié ,dài dào xuě huà sh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陈毅(19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毕业后被派赴四川万县,推动川军响应北伐。1927年春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后转赴江西,8月上旬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第25师第73团团指导员。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与朱德等整顿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先后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年后历任新成立的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1934年1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留下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后转战赣粤边区,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194年11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继续领导华中军民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创造性地执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中,指挥部队连续取得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当蒋介石集中主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时,又指挥孟良崮战役,一反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常用战法,出敌不意地歼灭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74师。1947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同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实行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与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及陈(赓)谢(富治)兵团密切协同,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从同年11月开始,作为总前委的常委之一,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东南广大地区。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1977年出版有《陈毅诗词选集》。

陈毅相关资料

相关赏析

陈毅(19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毕业后被派赴四川万县,推动川军响应北伐。1927年春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后转赴江西,8月上旬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第25师第73团团指导员。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与朱德等整顿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先后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年后历任新成立的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1934年1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留下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后转战赣粤边区,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194年11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继续领导华中军民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创造性地执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中,指挥部队连续取得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当蒋介石集中主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时,又指挥孟良崮战役,一反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常用战法,出敌不意地歼灭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74师。1947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同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实行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与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及陈(赓)谢(富治)兵团密切协同,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从同年11月开始,作为总前委的常委之一,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东南广大地区。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1977年出版有《陈毅诗词选集》。

陈毅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陈毅(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押解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毕业后被派赴四川万县,推动川军响应北伐。1927年春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后转赴江西,8月上旬在抚州赶上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第25师第73团团指导员。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与朱德等整顿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任师党代表。同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先后任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后历任新成立的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等职,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参与领导反「围剿」斗争,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两次获红星奖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他留下担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后转战赣粤边区,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赴湘赣、皖浙赣等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编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1940年11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代军长,继续领导华中军民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等创造性地执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在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中,指挥部队连续取得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的重大胜利。当蒋介石集中主力对山东实行重点进攻时,又指挥孟良崮战役,一反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常用战法,出敌不意地歼灭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主力整编第74师。1947年秋,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同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实行外线出击,挺进豫皖苏,与刘(伯承)邓(小平)野战军及陈(赓)谢(富治)兵团密切协同,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48年5月除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外,又赴中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从同年11月开始,作为总前委的常委之一,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和东南广大地区。1949年5月起兼任上海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严重迫害。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卒于北京。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1977年出版有《陈毅诗词选集》。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14301.html

上一篇: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