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

发布时间:2022-03-03 13:03:02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鴉喚起,馬_行。月來衣上明。
酒香唇,妝印臂。憶共人人睡魂蝶亂,夢鸾孤。知他睡也無。
拼音解讀
zhú xiāo hóng ,chuāng sòng bái 。lěng luò yī qīn hán sè 。yā huàn qǐ ,mǎ _háng 。yuè lái yī shàng míng 。
jiǔ xiāng chún ,zhuāng yìn bì 。yì gòng rén rén shuì hún dié luàn ,mèng luán gū 。zhī tā shuì yě wú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此詞相當通俗淺白。上片描寫詩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則叙旅途夜宿時回憶和懷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滿了一種凄清纏綿的感情。

  詩人寫離人早行,最爲絕妙的莫過于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商山早行》)兩句,它隻把幾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疊合起來,就給人們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圖畫。歐陽修曾稱贊它寫道路辛苦見于言外(《六一詩話》),手法确實不凡。比較起來,趙長卿的功力自然不及。不過,趙詞卻也另有自己的妙處,那就是描寫細緻真切,善于使用動詞(溫詩中則全是名詞的組合,無一個動詞)。試看“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動态:紅燭已經燃盡,窗外透進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氣氛顯得凄清、冷落,由此一夜間之孤衾冷卧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如“寒山一帶傷心碧”那樣,直接以詞人的主觀情緒“塗抹”在客觀物象之上。營造冷清氛圍更進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這是上片的第一層:寫“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說是寫“早行”之前的“待發”階段。接下來再寫“早行”之中的“行”字(當然它仍緊緊扣住一個“早”字):“鴉喚起,馬疾行,月來衣上明。”首句寫“起”,次句寫“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烏鴉已經聒噪亂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鴉自嗚耳,而詞人認作是對他的“喚起”。詩詞中寫鳥聲每多以主觀意會,此亦一例。“喚起”後,詞人隻得披衣上馬,由馬馱着,開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馱”同“駝”,通馱。詞人由馬馱之而行,寫其了無意緒,不得不行之情狀。《西廂記》寫張生長亭分别後的“馬遲人意懶”,可爲“馬行”句注腳。自己的心緒怎樣呢?詞中沒有明說,但“月來衣上明”一句婉轉表出。

  前人詞中,溫庭筠曾以“燈在月胧明”來襯寫“綠楊陌上多離别”的痛楚(《菩薩蠻》),牛希濟也以“殘月臉邊明”來襯寫他“别淚臨清曉”的愁苦(《生查子》)。趙長卿此詞也使用了和他們同樣的寫法,它把離人上馬獨行的形象置于月光猶照人衣的背景中來描繪,既見出時光之早,又見出心情之孤獨難堪,其中已隐然有事在。此爲上片。上片着重叙事,但作者心情已顯露無遺。

  旅情詞中所謂“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爲夫妻或爲情侶之别後相思。但是上片寫到結束,讀者似乎還隻見到了心情苦悶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卻尚未出現。因此下片就通過詞人的回憶來勾畫出她的形象。“酒香唇妝印臂,憶共人人睡”,這是下片的第一層:追憶離别前的兩件事。第一是臨寝前的對坐飲酒,她的櫻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齧臂誓盟,她的妝痕到現在似乎還殘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變化用元稹《莺莺傳》的某些意境)。這兩件事,一以見出她的豔美,二以見出她的多情。所以當詞人在旅途中自然會把她的音容笑貌、歡會情事長記心頭。第二層三句,則銜接上文的“睡”字而來;分别前共睡時如此溫存,而孤身在外,無人相伴“魂蝶亂,夢鸾孤,知他睡也無”,字三句實爲倒裝,意爲:自别後不知她睡得安穩否?即使她沒有失眠,那麽夜間做夢也肯定不會做得美滿。“魂蝶亂”與“夢鸾孤”實是互文,合而言之的意思是:夢魂猶如蝶飛那樣紛亂無緒,又如失伴的鸾鳥(鳳凰)那樣孤單凄涼。詞人在此飽含深情的筆觸,既表現了他那番“憐香惜玉”的情懷,又何嘗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憐孤獨”的歎息,同時又補寫出自己這一夜豈不也是這樣。

  在宋代描寫男女戀情和别緒的大量詞篇中,趙長卿的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詞中某些場面,甚至還稍涉豔亵。不過,由于它的筆法比較通俗直露,語言接近口語,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摯深厚,所以讀後仍能讓人感到一種傷感纏綿的氣氛,不失爲一篇可讀之作抒寫别情離愁的。趙長卿的詞集名爲《惜香樂府》,此亦足以觇其香豔詞風之一斑。

相關賞析

  此詞相當通俗淺白。上片描寫詩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則叙旅途夜宿時回憶和懷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滿了一種凄清纏綿的感情。

  詩人寫離人早行,最爲絕妙的莫過于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商山早行》)兩句,它隻把幾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疊合起來,就給人們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圖畫。歐陽修曾稱贊它寫道路辛苦見于言外(《六一詩話》),手法确實不凡。比較起來,趙長卿的功力自然不及。不過,趙詞卻也另有自己的妙處,那就是描寫細緻真切,善于使用動詞(溫詩中則全是名詞的組合,無一個動詞)。試看“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動态:紅燭已經燃盡,窗外透進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氣氛顯得凄清、冷落,由此一夜間之孤衾冷卧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如“寒山一帶傷心碧”那樣,直接以詞人的主觀情緒“塗抹”在客觀物象之上。營造冷清氛圍更進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這是上片的第一層:寫“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說是寫“早行”之前的“待發”階段。接下來再寫“早行”之中的“行”字(當然它仍緊緊扣住一個“早”字):“鴉喚起,馬疾行,月來衣上明。”首句寫“起”,次句寫“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烏鴉已經聒噪亂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鴉自嗚耳,而詞人認作是對他的“喚起”。詩詞中寫鳥聲每多以主觀意會,此亦一例。“喚起”後,詞人隻得披衣上馬,由馬馱着,開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馱”同“駝”,通馱。詞人由馬馱之而行,寫其了無意緒,不得不行之情狀。《西廂記》寫張生長亭分别後的“馬遲人意懶”,可爲“馬行”句注腳。自己的心緒怎樣呢?詞中沒有明說,但“月來衣上明”一句婉轉表出。

  前人詞中,溫庭筠曾以“燈在月胧明”來襯寫“綠楊陌上多離别”的痛楚(《菩薩蠻》),牛希濟也以“殘月臉邊明”來襯寫他“别淚臨清曉”的愁苦(《生查子》)。趙長卿此詞也使用了和他們同樣的寫法,它把離人上馬獨行的形象置于月光猶照人衣的背景中來描繪,既見出時光之早,又見出心情之孤獨難堪,其中已隐然有事在。此爲上片。上片着重叙事,但作者心情已顯露無遺。

  旅情詞中所謂“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爲夫妻或爲情侶之别後相思。但是上片寫到結束,讀者似乎還隻見到了心情苦悶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卻尚未出現。因此下片就通過詞人的回憶來勾畫出她的形象。“酒香唇妝印臂,憶共人人睡”,這是下片的第一層:追憶離别前的兩件事。第一是臨寝前的對坐飲酒,她的櫻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齧臂誓盟,她的妝痕到現在似乎還殘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變化用元稹《莺莺傳》的某些意境)。這兩件事,一以見出她的豔美,二以見出她的多情。所以當詞人在旅途中自然會把她的音容笑貌、歡會情事長記心頭。第二層三句,則銜接上文的“睡”字而來;分别前共睡時如此溫存,而孤身在外,無人相伴“魂蝶亂,夢鸾孤,知他睡也無”,字三句實爲倒裝,意爲:自别後不知她睡得安穩否?即使她沒有失眠,那麽夜間做夢也肯定不會做得美滿。“魂蝶亂”與“夢鸾孤”實是互文,合而言之的意思是:夢魂猶如蝶飛那樣紛亂無緒,又如失伴的鸾鳥(鳳凰)那樣孤單凄涼。詞人在此飽含深情的筆觸,既表現了他那番“憐香惜玉”的情懷,又何嘗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憐孤獨”的歎息,同時又補寫出自己這一夜豈不也是這樣。

  在宋代描寫男女戀情和别緒的大量詞篇中,趙長卿的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詞中某些場面,甚至還稍涉豔亵。不過,由于它的筆法比較通俗直露,語言接近口語,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摯深厚,所以讀後仍能讓人感到一種傷感纏綿的氣氛,不失爲一篇可讀之作抒寫别情離愁的。趙長卿的詞集名爲《惜香樂府》,此亦足以觇其香豔詞風之一斑。

作者介紹

趙長卿,自號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豐(今屬江西)。生平未詳,曾赴漕試。饒宗頤《詞籍考》卷三:「案《宋史·職官志》,宗寺修纂牒譜有《仙源積慶圖》、《仙源類譜》,此號蓋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無長字,亦無卿字,疑長卿乃其字也。集中附記張孝祥畫灰成小詞爲近事,則《鼓笛慢》所題甲申,殆爲隆興二年(1164)。」《全宋詞》謂「長卿疑名師有,俟考」。有《仙源居士樂府》九卷。

以上就是憶共人人睡魂蝶亂,夢鸾孤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鸦唤起,马_行。月来衣上明。
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
拼音解读
zhú xiāo hóng ,chuāng sòng bái 。lěng luò yī qīn hán sè 。yā huàn qǐ ,mǎ _háng 。yuè lái yī shàng míng 。
jiǔ xiāng chún ,zhuāng yìn bì 。yì gòng rén rén shuì hún dié luàn ,mèng luán gū 。zhī tā shuì yě w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此词相当通俗浅白。上片描写诗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则叙旅途夜宿时回忆和怀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满了一种凄清缠绵的感情。

  诗人写离人早行,最为绝妙的莫过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两句,它只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叠合起来,就给人们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图画。欧阳修曾称赞它写道路辛苦见于言外(《六一诗话》),手法确实不凡。比较起来,赵长卿的功力自然不及。不过,赵词却也另有自己的妙处,那就是描写细致真切,善于使用动词(温诗中则全是名词的组合,无一个动词)。试看“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动态:红烛已经燃尽,窗外透进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气氛显得凄清、冷落,由此一夜间之孤衾冷卧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如“寒山一带伤心碧”那样,直接以词人的主观情绪“涂抹”在客观物象之上。营造冷清氛围更进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这是上片的第一层:写“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说是写“早行”之前的“待发”阶段接下来再写“早行”之中的“行”字(当然它仍紧紧扣住一个“早”字):“鸦唤起,马疾行,月来衣上明。”首句写“起”,次句写“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乌鸦已经聒噪乱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鸦自呜耳,而词人认作是对他的“唤起”。诗词中写鸟声每多以主观意会,此亦一例。“唤起”后,词人只得披衣上马,由马驮着,开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驮”同“驼”,通驮。词人由马驮之而行,写其了无意绪,不得不行之情状。《西厢记》写张生长亭分别后的“马迟人意懒”,可为“马行”句注脚。自己的心绪怎样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月来衣上明”一句婉转表出。

  前人词中,温庭筠曾以“灯在月胧明”来衬写“绿杨陌上多离别”的痛楚(《菩萨蛮》),牛希济也以“残月脸边明”来衬写他“别泪临清晓”的愁苦(《生查子》)。赵长卿此词也使用了和他们同样的写法,它把离人上马独行的形象置于月光犹照人衣的背景中来描绘,既见出时光之早,又见出心情之孤独难堪,其中已隐然有事在。此为上片。上片着重叙事,但作者心情已显露无遗。

  旅情词中所谓“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为夫妻或为情侣之别后相思。但是上片写到结束,读者似乎还只见到了心情苦闷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却尚未出现。因此下片就通过词人的回忆来勾画出她的形象。“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这是下片的第一层:追忆离别前的两件事。第一是临寝前的对坐饮酒,她的樱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啮臂誓盟,她的妆痕到现在似乎还残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变化用元稹《莺莺传》的某些意境)。这两件事,一以见出她的艳美,二以见出她的多情。所以当词人在旅途中自然会把她的音容笑貌、欢会情事长记心头。第二层三句,则衔接上文的“睡”字而来;分别前共睡时如此温存,而孤身在外,无人相伴“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字三句实为倒装,意为:自别后不知她睡得安稳否?即使她没有失眠,那么夜间做梦肯定不会做得美满。“魂蝶乱”与“梦鸾孤”实是互文,合而言之的意思是:梦魂犹如蝶飞那样纷乱无绪,又如失伴的鸾鸟(凤凰)那样孤单凄凉。词人在此饱含深情的笔触,既表现了他那番“怜香惜玉”的情怀,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怜孤独”的叹息,同时又补写出自己这一夜岂不也是这样。

  在宋代描写男女恋情和别绪的大量词篇中,赵长卿的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词中某些场面,甚至还稍涉艳亵。不过,由于它的笔法比较通俗直露,语言接近口语,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挚深厚,所以读后仍能让人感到一种伤感缠绵的气氛,不失为一篇可读之作抒写别情离愁的。赵长卿的词集名为《惜香乐府》,此亦足以觇其香艳词风之一斑。

相关赏析

  此词相当通俗浅白。上片描写诗人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则叙旅途夜宿时回忆和怀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满了一种凄清缠绵的感情。

  诗人写离人早行,最为绝妙的莫过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两句,它只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叠合起来,就给人们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图画。欧阳修曾称赞它写道路辛苦见于言外(《六一诗话》),手法确实不凡。比较起来,赵长卿的功力自然不及。不过,赵词却也另有自己的妙处,那就是描写细致真切,善于使用动词(温诗中则全是名词的组合,无一个动词)。试看“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动态:红烛已经燃尽,窗外透进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气氛显得凄清、冷落,由此一夜间之孤衾冷卧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如“寒山一带伤心碧”那样,直接以词人的主观情绪“涂抹”在客观物象之上。营造冷清氛围更进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这是上片的第一层:写“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说是写“早行”之前的“待发”阶段。接下来再写“早行”之中的“行”字(当然它仍紧紧扣住一个“早”字):“鸦唤起,马疾行,月来衣上明。”首句写“起”,次句写“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乌鸦已经聒噪乱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鸦自呜耳,而词人认作是对他的“唤起”。诗词中写鸟声每多以主观意会,此亦一例。“唤起”后,词人只得披衣上马,由马驮着,开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驮”同“驼”,通驮。词人由马驮之而行,写其了无意绪,不得不行之情状。《西厢记》写张生长亭分别后的“马迟人意懒”,可为“马行”句注脚。自己的心绪怎样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月来衣上明”一句婉转表出。

  前人词中,温庭筠曾以“灯在月胧明”来衬写“绿杨陌上多离别”的痛楚(《菩萨蛮》),牛希济也以“残月脸边明”来衬写他“别泪临清晓”的愁苦(《生查子》)。赵长卿此词也使用了和他们同样的写法,它把离人上马独行的形象置于月光犹照人衣的背景中来描绘,既见出时光之早,又见出心情之孤独难堪,其中已隐然有事在。此为上片。上片着重叙事,但作者心情已显露无遗。

  旅情词中所谓“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为夫妻或为情侣之别后相思。但是上片写到结束,读者似乎还只见到了心情苦闷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却尚未出现。因此下片就通过词人的回忆来勾画出她的形象。“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这是下片的第一层:追忆离别前的两件事。第一是临寝前的对坐饮酒,她的樱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啮臂誓盟,她的妆痕到现在似乎还残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变化用元稹《莺莺传》的某些意境)。这两件事,一以见出她的艳美,二以见出她的多情。所以当词人在旅途中自然会把她的音容笑貌、欢会情事长记心头。第二层三句,则衔接上文的“睡”字而来;分别前共睡时如此温存,而孤身在外,无人相伴“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字三句实为倒装,意为:自别后不知她睡得安稳否?即使她没有失眠,那么夜间做梦也肯定不会做得美满。“魂蝶乱”与“梦鸾孤”实是互文,合而言之的意思是:梦魂犹如蝶飞那样纷乱无绪,又如失伴的鸾鸟(凤凰)那样孤单凄凉。词人在此饱含深情的笔触,既表现了他那番“怜香惜玉”的情怀,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怜孤独”的叹息,同时又补写出自己这一夜岂不也是这样。

  在宋代描写男女恋情和别绪的大量词篇中,赵长卿的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词中某些场面,甚至还稍涉艳亵。不过,由于它的笔法比较通俗直露,语言接近口语,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挚深厚,所以读后仍能让人感到一种伤感缠绵的气氛,不失为一篇可读之作抒写别情离愁的。赵长卿的词集名为《惜香乐府》,此亦足以觇其香艳词风之一斑。

作者介绍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生平未详,曾赴漕试。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字,疑长卿乃其字也。集中附记张孝祥画灰成小词为近事,则《鼓笛慢》所题甲申,殆为隆兴二年(1164)。」《全宋词》谓「长卿疑名师有,俟考」。有《仙源居士乐府》九卷。

以上就是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7060.html

上一篇: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下一篇: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