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发布时间:2022-02-23 23:51:31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拼音解讀
jiā guó xìng wáng zì yǒu shí ,wú rén hé kǔ yuàn xī shī
xī shī ruò jiě qīng wú guó ,yuè guó wáng lái yòu shì shuí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曆來詠西施的詩篇多把亡吳的根由歸之于女色,客觀上爲封建統治者開脫或減輕了罪責。羅隐這首小詩的特異之處,就是反對這種傳統觀念,破除了“女人是禍水”的論調,閃射出新的思想光輝。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一上來,詩人便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反對将亡國的責任強加在西施之類婦女身上。這裏的“時”,即時會,指促成家國興亡成敗的各種複雜因素。“自有時”表示吳國滅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應歸咎于西施個人,這無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認爲這裏含有宿命論成分,其實是出于誤解。“何苦”,勸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諷意味:你們自己誤了國家大事,卻想要歸罪一個弱女子,真是何必呢!當然,挖苦的對象并非一般吳人,而是吳國統治者及其幫閑們。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後面這兩句巧妙地運用了一個事理上的推論:如果說,西施是颠覆吳國的罪魁禍首,那麽,越王并不寵幸女色,後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罪于誰呢?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問語氣表述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于事實本身具有堅強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

  羅隐反對嫁罪婦女的态度是一貫的。僖宗廣明年間(880—881),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皇帝倉皇出逃四川,至光啓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詩人有《帝幸蜀》一首絕句記述這件事:“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銮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阿蠻”即“阿瞞”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亂入蜀,于馬嵬坡缢殺楊妃以杜塞天下人口。這一回僖宗再次釀成禍亂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詩人故意讓九泉之下的玄宗出來現身說法,告誡後來的帝王不要诿過于人,諷刺是夠辛辣的。聯系《西施》作比照,一詠史,一感時,題材不同,而精神實質并無二緻。這樣看來,《西施》的意義又何止爲曆史作翻案而已!

相關賞析

  曆來詠西施的詩篇多把亡吳的根由歸之于女色,客觀上爲封建統治者開脫或減輕了罪責。羅隐這首小詩的特異之處,就是反對這種傳統觀念,破除了“女人是禍水”的論調,閃射出新的思想光輝。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一上來,詩人便鮮明地擺出自己的觀點,反對将亡國的責任強加在西施之類婦女身上。這裏的“時”,即時會,指促成家國興亡成敗的各種複雜因素。“自有時”表示吳國滅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應歸咎于西施個人,這無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認爲這裏含有宿命論成分,其實是出于誤解。“何苦”,勸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諷意味:你們自己誤了國家大事,卻想要歸罪一個弱女子,真是何必呢!當然,挖苦的對象并非一般吳人,而是吳國統治者及其幫閑們。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後面這兩句巧妙地運用了一個事理上的推論:如果說,西施是颠覆吳國的罪魁禍首,那麽,越王并不寵幸女色,後來越國的滅亡又能怪罪于誰呢?尖銳的批駁通過委婉的發問語氣表述出來,絲毫不顯得劍拔弩張,而由于事實本身具有堅強的邏輯力量,讀來仍覺鋒芒逼人。

  羅隐反對嫁罪婦女的态度是一貫的。僖宗廣明年間(880—881),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皇帝倉皇出逃四川,至光啓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詩人有《帝幸蜀》一首絕句記述這件事:“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銮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阿蠻”即“阿瞞”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亂入蜀,于馬嵬坡缢殺楊妃以杜塞天下人口。這一回僖宗再次釀成禍亂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詩人故意讓九泉之下的玄宗出來現身說法,告誡後來的帝王不要诿過于人,諷刺是夠辛辣的。聯系《西施》作比照,一詠史,一感時,題材不同,而精神實質并無二緻。這樣看來,《西施》的意義又何止爲曆史作翻案而已!

作者介紹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隐(833─909),唐著名文學家。本名橫,字昭谏,自號江東生,新城(今浙江富陽縣)人,一作餘杭(今屬浙江)人。少時即負盛名。但因其詩文好抨擊時政,譏諷公卿,故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隐。黃巢農民起義爆發後,他爲避戰亂而返歸故鄉,投奔鎮海節度使錢鏐,錢鏐很賞識他的才華,光啓三年(887),表奏爲錢塘令,遷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節度判官。後梁開平二年(908),授給事中,次年遷鹽鐵發運使,不久病卒,終年七十七歲,是唐代享有高齡的詩人之一。羅隐生活于動亂年代,又久受壓抑,詩工七言絕句,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故少數作品能流傳于民間。有詩集《甲乙集》十卷傳世。
原文赏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拼音解读
jiā guó xìng wáng zì yǒu shí ,wú rén hé kǔ yuàn xī shī
xī shī ruò jiě qīng wú guó ,yuè guó wáng lái yòu shì shu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相关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作者介绍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不久病卒,终年七十七岁,是唐代享有高龄的诗人之一。罗隐生活于动乱年代,又久受压抑,诗工七言绝句,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传世。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6689.html

上一篇: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下一篇: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