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1 07:03:12
這首詞是作者遊蘇州靈岩山時所作。開頭緊貼“靈岩”之“靈”字,說此山是天上星星墜落而成。“幻”字續寫靈岩雲樹貼天,吳王建宮館于此的史實。“酸風射眼”轉寫懷古之情,昭示出吳王之所以敗亡的根源。下阕第一句,承上将吳王失敗的原因點明,認爲範蠡是明智的“倦客”。“問蒼波無語”呼應開頭,喚起今世之憂。接着感歎自己壯志未酬的哀愁。
這是一首懷古詞。吳文英遊靈岩山,見吳國遺迹想起了吳國興衰的史實,聯想到宋朝國事,抒發感慨而作此詞。
這首詞通過憑吊吳宮古迹,叙述吳越争霸往事,歎古今興亡之感和白發無成之恨。上片懷古,下片傷今。吳與宋,時不同,事相似。一傷南宋偏安,恐蹈當年吳王夫差沉溺聲色,先勝後敗的覆轍。二傷一些仁人志士被迫引退。三傷作者自己,"問蒼天無語,華發奈山青"。最後寓情于景,抒發自己内心的感慨。
作者改變正常的思維方式,将常人眼中的實景化爲虛幻,将常人眼中的虛幻化爲實景,通過奇特的藝術想象和聯想,創造出如夢如幻的藝術境界。虛實相襯,沉郁蒼涼,體現了作者在雕镂組繡以外的奇特才氣。
夢窗詞人,南宋奇才,一生隻曾是幕僚門客,其經綸抱負,一寄之于詞曲,此已可哀,然即以詞言,世人亦多以組繡雕镂之工下視夢窗,不能識其驚才絕豔,更無論其卓荦奇特之氣,文人運厄,往往如斯,能不令人爲之長歎!
本篇小題曰“陪庾幕諸公遊靈岩”。庾幕是指提舉常平倉的官衙中的幕友西賓,詞人自家便是幕賓之一員。靈岩山,在蘇州西面,頗有名勝,而以吳王夫差的遺迹爲負盛名。
此詞全篇以一“幻”字爲眼目,而借吳越争霸的往事以寫其滿眼興亡、一腔悲慨之感。幻,有數層涵義:幻,故奇而不平;幻,故虛以襯實;幻,故豔而不俗;幻,故悲而能壯。此幻字,在第一韻後,随即點出。全篇由此字生發,筆如波谲雲詭,令人莫測神思;複如遊龍夭矯,以常情俗緻而繩其文采者,瞠目而稱怪矣。
此詞開端句法,選注家多點斷爲“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此乃拘于現代“語法”觀念,而不解吾華漢文音律之淺見也。詞爲音樂文學,當時一篇脫手,立付歌壇,故以原譜音律節奏爲最要之“句逗”,然長調長句中,又有一二處文義斷連頓挫之點,原可适與律同,亦不妨小小變通旋斡,而非機械得如同讀斷“散文”“白話”一般。此種例句,俯拾而是。至于本篇開端啓拍之長句,又不止于上述一義,其間妙理,更須指意。蓋以世俗之“常識”而推,時、空二間,必待區分,不可混語。故“四遠”爲“渺空煙”之事,必屬上連;而“何年”乃“墜長星”之事,允宜下綴也。殊不知在詞人夢窗意念理路中,時之與空,本不須分,可以互喻換寫,可以錯綜交織。如此處夢窗先則縱目空煙杳渺,環望無垠──此“四遠”也,空間也,然而卻又同時馳想:與如彼之遙遠難名的空間相伴者,正是一種荒古難名的時間。此恰如今日天文學上以“光年”計距離,其空距即時距,二者一也,本不可分也。是以目見無邊之空,即悟無始之古──于是乃設問雲:此茫茫何處,渺渺何年,不知如何遂出此靈岩?莫非墜自青天之一巨星乎(此正似現代人所謂“巨大的隕石”了)?而由此墜星,遂幻出種種景象與事相;幻者,幻化而生之謂。靈岩山上,乃幻化出蒼崖古木,以及雲霭煙霞……乃更幻化出美人的“藏嬌”之金屋,霸主的盤踞之宮城。主題至此托出,卻從容自蒼崖雲樹迤逦而遞及之。筆似十分暇豫矣,然而主題一經引出,即便乘勢而下,筆筆勾勒,筆筆皴染,亦即筆筆逼進,生出層層“幻”境,現于吾人之目前。
以下便以“采香泾”再展想象的曆史之畫圖:采香泾乃吳王宮女采集香料之處,一水其直如箭,故又名箭泾,泾亦讀去聲,作“徑”,形誤。宮中脂粉,流出宮外,以至溪流皆爲之“膩”,語意出自杜牧之《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此系脫化古人,不足爲奇,足以爲奇者,箭泾而續之以酸風射眼(用李長吉“東關酸風射眸子”),膩水而系之以染花腥,遂将古史前塵,與目中實境(酸風,秋日涼冷之風也),幻而爲一,不知其古耶今耶?抑古即今,今亦古耶?感慨系之。花腥二字尤奇,蓋謂吳宮美女,脂粉成河,流出宮牆,使所澆溉之山花不獨染着脂粉之香氣,亦且帶有人體之“腥”味。下此“腥”者,爲複是美?爲複是惡?誠恐一時難辨。而爾時詞人鼻觀中所聞,一似此種腥香特有之氣味,猶爲靈岩花木散發不盡!
再下,又以“響屧廊”之故典增一層皴染。相傳吳王築此廊,令足底木空聲徹,西施着木屧行經廊上,辄生妙響。詞人身置廊間,妙響已杳,而廊前木葉,酸風吹之,飒飒然别是一番滋味──當日之“雙鴛”(美人所着鴛屧),此時之萬葉,不知何者爲真,何者爲幻?抑真者亦幻,幻者即真耶?又不禁感慨系之矣!幻筆無端,幻境叢疊,而上片至此一束。
過片便另換一番筆緻,似議論而仍歸感慨。其意若曰:吳越争雄,越王勾踐爲欲複仇,使美人之計,遣範蠡進西施于夫差,夫差惑之,其國遂亡,越仇得複。然而孰爲範氏功成的真正原因?曰:吳王之沉醉是。倘彼能不耽沉醉,範氏焉得功成而遁歸五湖,釣遊以樂吳之覆亡乎?故非勾踐範蠡之能,實夫差甘願樂爲之地耳!醒醒(平聲如“星”),與“沉醉”對映。──爲昏迷不國者下一當頭棒喝。良可悲也。
古既往矣,今複何如?究誰使之?欲問蒼波(太湖即五湖之一),而蒼波無語。終誰答之?水似無情,山又何若?曰:山亦笑人──山之青永永,人之發斑斑矣。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欤?抑古往今來,山青水蒼,人事自不改其覆轍乎?此疑又終莫能釋。
望久,望久,沉思,沉思,倚危闌,眺澄景,見蒼波巨浸,涵溶碧落──靈岩山旁有涵空洞,下瞰太湖,詞人暗用之,──直到歸鴉争樹,斜照沉汀,一切幻境沉思,悉還現實,不禁憬然、悢然,百端交集。“送亂鴉斜日落漁汀”,真是好極!此方是一篇之警策,全幅之精神。一“送”字,尤爲神筆!然而送有何好?學人當自求之,非講說所能“包辦”一切也。
至此,從“五湖”起,寫“蒼波”,寫“山青”(山者,水之對也),寫“漁汀”寫“涵空”(空亦水之對也),筆筆皆在水上萦注,而校勘家竟改“問蒼波”爲“問蒼天”,真是颠倒是非,不辨妍媸之至。“天”字與上片開端“青天”犯複,猶自可也,“問天”陳言落套,乃夢窗詞筆所最不肯取之大忌,如何點金成鐵?問蒼波,何等味厚,何等意永,含詠不盡,豈容竄易爲常言套語,甚矣此道之不易言也。
又有一義須明:亂鴉斜日,謂之爲寫實,是矣;然謂之爲比興,又覺相宜。大抵高手遣辭,皆手法超妙,涵義豐盈;“将活龍打做死蛇弄”,所失多矣。
一結更歸振爽。琴台,亦在靈岩,本地風光。連呼酒,一派豪氣如見。秋與雲平,更爲奇絕!杜牧之曾雲南山秋氣,兩相争高;今夢窗更曰秋與雲平,宛如會心相祝!在詞人意中,“秋”亦是一“實體”,亦可以“移動坐标”、亦可以“計量”,故雲一登琴台最高處,乃覺适才之闌幹,不足爲高,及更上層樓,直近雲霄,而“秋”與雲乃在同等“高度”。以今語譯之,“雲有多高,秋就有多高!”高秋自古爲時序之堪舒望眼,亦自古爲文士之悲慨難置。曠遠高明,又複低徊宛轉,則此篇之詞境,亦奇境也。而世人以組繡雕镂之工視夢窗,夢窗又焉能辯?悲夫!
以上就是"箭徑酸風射眼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这首词是作者游苏州灵岩山时所作。开头紧贴“灵岩”之“灵”字,说此山是天上星星坠落而成。“幻”字续写灵岩云树贴天,吴王建宫馆于此的史实。“酸风射眼”转写怀古之情,昭示出吴王之所以败亡的根源。下阕第一句,承上将吴王失败的原因点明,认为范蠡是明智的“倦客”。“问苍波无语”呼应开头,唤起今世之忧。接着感叹自己壮志未酬的哀愁。
这是一首怀古词。吴文英游灵岩山,见吴国遗迹想起了吴国兴衰的史实,联想到宋朝国事,抒发感慨而作此词。
这首词通过凭吊吴宫古迹,叙述吴越争霸往事,叹古今兴亡之感和白发无成之恨。上片怀古,下片伤今。吴与宋,时不同,事相似。一伤南宋偏安,恐蹈当年吴王夫差沉溺声色,先胜后败的覆辙。二伤一些仁人志士被迫引退。三伤作者自己,"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最后寓情于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作者改变正常的思维方式,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幻,将常人眼中的虚幻化为实景,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虚实相衬,沉郁苍凉,体现了作者在雕镂组绣以外的奇特才气。
梦窗词人,南宋奇才,一生只曾是幕僚门客,其经纶抱负,一寄之于词曲,此已可哀,然即以词言,世人亦多以组绣雕镂之工下视梦窗,不能识其惊才绝艳,更无论其卓荦奇特之气,文人运厄,往往如斯,能不令人为之长叹!
本篇小题曰“陪庾幕诸公游灵岩”。庾幕是指提举常平仓的官衙中的幕友西宾,词人自家便是幕宾之一员。灵岩山,在苏州西面,颇有名胜,而以吴王夫差的遗迹为负盛名。
此词全篇以一“幻”字为眼目,而借吴越争霸的往事以写其满眼兴亡、一腔悲慨之感。幻,有数层涵义:幻,故奇而不平;幻,故虚以衬实;幻,故艳而不俗;幻,故悲而能壮。此幻字,在第一韵后,随即点出。全篇由此字生发,笔如波谲云诡,令人莫测神思;复如游龙夭矫,以常情俗致而绳其文采者,瞠目而称怪矣。
此词开端句法,选注家多点断为“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此乃拘于现代“语法”观念,而不解吾华汉文音律之浅见也。词为音乐文学,当时一篇脱手,立付歌坛,故以原谱音律节奏为最要之“句逗”,然长调长句中,又有一二处文义断连顿挫之点,原可适与律同,亦不妨小小变通旋斡,而非机械得如同读断“散文”“白话”一般。此种例句,俯拾而是。至于本篇开端启拍之长句,又不止于上述一义,其间妙理,更须指意。盖以世俗之“常识”而推,时、空二间,必待区分,不可混语。故“四远”为“渺空烟”之事,必属上连;而“何年”乃“坠长星”之事,允宜下缀也。殊不知在词人梦窗意念理路中,时之与空,本不须分,可以互喻换写,可以错综交织。如此处梦窗先则纵目空烟杳渺,环望无垠──此“四远”也,空间也,然而却又同时驰想:与如彼之遥远难名的空间相伴者,正是一种荒古难名的时间。此恰如今日天文学上以“光年”计距离,其空距即时距,二者一也,本不可分也。是以目见无边之空,即悟无始之古──于是乃设问云:此茫茫何处,渺渺何年,不知如何遂出此灵岩?莫非坠自青天之一巨星乎(此正似现代人所谓“巨大的陨石”了)?而由此坠星,遂幻出种种景象与事相;幻者,幻化而生之谓。灵岩山上,乃幻化出苍崖古木,以及云霭烟霞……乃更幻化出美人的“藏娇”之金屋,霸主的盘踞之宫城。主题至此托出,却从容自苍崖云树迤逦而递及之。笔似十分暇豫矣,然而主题一经引出,即便乘势而下,笔笔勾勒,笔笔皴染,亦即笔笔逼进,生出层层“幻”境,现于吾人之目前。
以下便以“采香泾”再展想象的历史之画图:采香泾乃吴王宫女采集香料之处,一水其直如箭,故又名箭泾,泾亦读去声,作“径”,形误。宫中脂粉,流出宫外,以至溪流皆为之“腻”,语意出自杜牧之《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此系脱化古人,不足为奇,足以为奇者,箭泾而续之以酸风射眼(用李长吉“东关酸风射眸子”),腻水而系之以染花腥,遂将古史前尘,与目中实境(酸风,秋日凉冷之风也),幻而为一,不知其古耶今耶?抑古即今,今亦古耶?感慨系之。花腥二字尤奇,盖谓吴宫美女,脂粉成河,流出宫墙,使所浇溉之山花不独染着脂粉之香气,亦且带有人体之“腥”味。下此“腥”者,为复是美?为复是恶?诚恐一时难辨。而尔时词人鼻观中所闻,一似此种腥香特有之气味,犹为灵岩花木散发不尽!
再下,又以“响屧廊”之故典增一层皴染。相传吴王筑此廊,令足底木空声彻,西施着木屧行经廊上,辄生妙响。词人身置廊间,妙响已杳,而廊前木叶,酸风吹之,飒飒然别是一番滋味──当日之“双鸳”(美人所着鸳屧),此时之万叶,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幻?抑真者亦幻,幻者即真耶?又不禁感慨系之矣!幻笔无端,幻境丛叠,而上片至此一束。
过片便另换一番笔致,似议论而仍归感慨。其意若曰:吴越争雄,越王勾践为欲复仇,使美人之计,遣范蠡进西施于夫差,夫差惑之,其国遂亡,越仇得复。然而孰为范氏功成的真正原因?曰:吴王之沉醉是。倘彼能不耽沉醉,范氏焉得功成而遁归五湖,钓游以乐吴之覆亡乎?故非勾践范蠡之能,实夫差甘愿乐为之地耳!醒醒(平声如“星”),与“沉醉”对映。──为昏迷不国者下一当头棒喝。良可悲也。
古既往矣,今复何如?究谁使之?欲问苍波(太湖即五湖之一),而苍波无语。终谁答之?水似无情,山又何若?曰:山亦笑人──山之青永永,人之发斑斑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欤?抑古往今来,山青水苍,人事自不改其覆辙乎?此疑又终莫能释。
望久,望久,沉思,沉思,倚危阑,眺澄景,见苍波巨浸,涵溶碧落──灵岩山旁有涵空洞,下瞰太湖,词人暗用之,──直到归鸦争树,斜照沉汀,一切幻境沉思,悉还现实,不禁憬然、悢然,百端交集。“送乱鸦斜日落渔汀”,真是好极!此方是一篇之警策,全幅之精神。一“送”字,尤为神笔!然而送有何好?学人当自求之,非讲说所能“包办”一切也。
至此,从“五湖”起,写“苍波”,写“山青”(山者,水之对也),写“渔汀”写“涵空”(空亦水之对也),笔笔皆在水上萦注,而校勘家竟改“问苍波”为“问苍天”,真是颠倒是非,不辨妍媸之至。“天”字与上片开端“青天”犯复,犹自可也,“问天”陈言落套,乃梦窗词笔所最不肯取之大忌,如何点金成铁?问苍波,何等味厚,何等意永,含咏不尽,岂容窜易为常言套语,甚矣此道之不易言也。
又有一义须明:乱鸦斜日,谓之为写实,是矣;然谓之为比兴,又觉相宜。大抵高手遣辞,皆手法超妙,涵义丰盈;“将活龙打做死蛇弄”,所失多矣。
一结更归振爽。琴台,亦在灵岩,本地风光。连呼酒,一派豪气如见。秋与云平,更为奇绝!杜牧之曾云南山秋气,两相争高;今梦窗更曰秋与云平,宛如会心相祝!在词人意中,“秋”亦是一“实体”,亦可以“移动坐标”、亦可以“计量”,故云一登琴台最高处,乃觉适才之阑干,不足为高,及更上层楼,直近云霄,而“秋”与云乃在同等“高度”。以今语译之,“云有多高,秋就有多高!”高秋自古为时序之堪舒望眼,亦自古为文士之悲慨难置。旷远高明,又复低徊宛转,则此篇之词境,亦奇境也。而世人以组绣雕镂之工视梦窗,梦窗又焉能辩?悲夫!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箭径酸风射眼
上一篇: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下一篇: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