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发布时间:2022-01-10 07:02:59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拼音解讀
shuí wèi shāng xīn huà bú chéng ,huà rén xīn zhú shì rén qíng
jun1 kàn liù fú nán cháo shì ,lǎo mù hán yún mǎn gù chéng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誰說畫不出六朝古都的傷心事,隻不過是那些畫家爲了迎合當權者的心态而不畫傷心圖而已。你看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畫中,枯老的樹木和寒涼的雲朵充滿了整個金陵城。

注釋⑴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蘇南京及江甯等地,爲六朝故都。⑵逐:随,跟随。《玉篇》:“逐,從也。”這裏可作迎合解。⑶老木:枯老的樹木。’

相關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之作,詩人看了六幅描寫南朝史事的彩繪,有感于心,揮筆題下了這首詩。

  畫家是什麽人,已不可考。他畫的是南朝六代(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故事,因爲六代均建都于金陵。這位畫家并沒有爲南朝統治者粉飾升平,而是寫出它的凄涼衰敗。他在畫面繪出許多老木寒雲,繪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間的金陵,并非什麽郁郁蔥蔥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産生傷感的古城。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曆史組畫。

  比韋莊略早些時的詩人高蟾寫過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爲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爲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爲“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韋莊顯然是讀過高蟾這首《金陵晚望》的。當他看了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繪之後,高蟾“一片傷心畫不成”的詩句,似乎又從記憶中浮現。“真個是畫不成麽?”你看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傷心”畫出來了嗎!于是他就提起筆來,好象針對高蟾反駁道: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爲什麽就畫不成社會的“一片傷心”呢?隻是因爲一般的畫家隻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專去畫些粉飾升平的東西,而不願意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貌罷了。

  詩人在否定了“傷心畫不成”的說法後,舉出了一個出色的例證來:“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請看這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雲籠罩,一片凄清荒涼。南朝六個小朝廷,哪一個不是昏庸無道,最後向敵人投降而結束了它們的短命曆史的?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實的真實寫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較,頗耐人尋味。一個感歎“一片傷心畫不成”,一個反駁說,現在不是畫出來了麽!其實,二人都是借六朝舊事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深憂,在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介紹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陝西西安市東南)人。是詩人韋應物的後代。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甯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爲兩川宣瑜和協使,召爲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後升任左補阙。天複元年(901),入蜀爲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勸王建稱帝,爲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爲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浏亮,絕句情緻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尤工詞,與溫庭筠同爲「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遊享樂生活及離情别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卷,錄詩三百一十六首。另有《浣花詞》輯本,存詞五十五首。

以上就是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拼音解读
shuí wèi shāng xīn huà bú chéng ,huà rén xīn zhú shì rén qíng
jun1 kàn liù fú nán cháo shì ,lǎo mù hán yún mǎn gù ché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注释⑴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⑵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⑶老木:枯老的树木。’

相关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介绍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是诗人韦应物的后代。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以上就是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55841.html

上一篇: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下一篇: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