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31 07:09:34
譯文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短,一座城池遙望着玉門關。身經百戰,黃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樓蘭城堅決不回家。
注釋青海:青海湖穿 : 磨穿樓蘭:漢西域國家。元封三年歸漢,位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境内。這裏指侵擾西北地區的敵人。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爲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爲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亘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爲“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爲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漫;湖的北面,橫亘着綿廷千裏的隐隐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将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至于特别提及青海與玉關的原因,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争的态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将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将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将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裏。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意思是說:從邊塞孤城上遠遠望去,從青海湖經祁連山到玉門關這一道邊境防線。上空密布陰雲,烽煙滾滾,銀光皚皚的雪山頓顯暗淡無光。這裏既描繪出了邊塞防線的景色,也渲染了戰争将至的緊張氣氛,飽含着蒼涼悲壯的情調。這兩句詩是一個倒裝句,使詩歌畫面的色彩頓時突現,同時,從地理學的角度講,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門關、祁連山和青海湖這三點相聯的千裏邊防線的,這裏一個“遙望”及其所提領的空間距離遙遠的三地呈現于同一幅畫面,既是想象、誇張的手法使之“視通萬裏”,又突現了戍邊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曆史責任感。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爲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二句,對戍邊将士的戰鬥生活與胸懷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現和抒寫。意思是說,在荒涼的沙漠裏,戰鬥繁多,将士身經百戰,連身上的鐵盔鐵甲都磨破了,但是隻要邊患還沒有肅清,就決不解甲還鄉。唐代西方的勁敵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軍與吐蕃貴族軍隊多次交戰、激烈争奪的邊防前線;而玉門關一帶,則西臨突厥,這一帶也是烽煙不絕、激戰連年。“黃沙百戰穿金甲”就是這種戰鬥生活的強有力的概括。這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其中,“黃沙”二字既是實景,渲染出了邊塞戰場的典型環境,又道出了邊庭之荒涼蕭瑟;“百戰”二字,形象地說明了将士戍邊的時間之漫長、邊塞戰鬥之頻繁;而“穿金甲”三字,則渲染了戰鬥之艱苦、激烈,也說明将士爲保家衛國曾付出了多麽慘重的代價,乃至犧牲。但是,金甲易損,生命可抛,戍邊壯士報國的意志卻不會減。“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他們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這裏化用了樓蘭的典故。漢代樓蘭國王與匈奴勾結,屢次攔截殺害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軍霍光派平樂監傅介子前往樓蘭,智取樓蘭國王之首級勝利歸來,掃除了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障礙。這裏借指吐蕃和突厥貴族的當權者。詩中所寫的将士,并無久戰思歸的厭戰情緒,爲了捍衛家國的安全,他們置個人利益于不顧,毅然地表示在大敵當前要繼續奮戰到底。“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擲地有聲、铿锵有力的七個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艱苦、不怕犧牲、心靈壯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詩境闊大,感情悲壯。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争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歎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争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
這首詩的基調是悲壯蒼涼的,這與詩中色彩的巧妙運用大有關系。
“青海長雲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皚皚的雪山,如銀蟒漫舞;陰雲飛湧,墨色頓至。這裏,“青”、“黑”、“白”三色齊湧畫面,構成了一幅層次分明的丹青國畫。在這幅國畫中,詩人不僅充分發揮了色彩的對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線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銀輝,向人們呈現出一種潔白純淨的美,而“長雲”之後的一個“暗”字淩空一筆又塗上了淡黑色,使畫面由明暗對照構成了陰沉的戰争氛圍和蒼涼的境界。王昌齡能夠将“色”和“光”交織起來,用暗色弱光來渲染冷色的蒼涼感,因而,這裏的色彩光線已不僅僅是自然景物的屬性,色彩光線的描寫也不隻是起美化畫面的作用,它們已融入了豐富的感受和情緒,色彩實際上已從形象的屬性上升爲獨立的形象了。“青海長雲暗雪山”一句,實際上是采用以色彩傳情的寫法,達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詩人準确把握戍邊将士躍動的心律,又賦之以恰當的色彩和光線,使詩歌藝術畫面的氣象恢宏開闊,情調悲涼壯美,意境深邃高遠,鮮明地體現出生活在盛唐時代人們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将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争的艱苦,此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此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译文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短,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注释青海:青海湖穿 : 磨穿楼兰:汉西域国家。元封三年归汉,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这里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上一篇: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下一篇: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