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08:23:18
出自兩漢司馬遷的《廉頗蔺相如列傳(節選)》
廉頗者,趙之良将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爲趙将,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爲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蔺相如者,趙人也,爲趙宦者令缪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将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賢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爲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于是王召見,問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甯許以負秦曲。”王曰:
:“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爲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
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缪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镬,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爲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爲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複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爲好會于西河外渑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裏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爲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渑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禦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
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爲一擊缻。相如顧召趙禦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爲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爲秦王壽。”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鹹陽爲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爲趙将,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爲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爲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谏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驽,獨畏廉将軍哉?顧吾念之,強
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爲刎頸之交。
譯文及注釋譯文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将領。趙惠文王十六年,時爲趙國将軍的廉頗率領趙軍征讨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晉升爲上卿,從此他以英勇善戰聞名于諸侯各國。蔺相如,趙國人,他是趙國的宦官首領缪賢家的門客。
趙惠文王的時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王送來一封書信,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同大将軍廉頗以及諸大臣們商量:如果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他,又恐怕秦國來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決辦法,尋找一個能到秦國去回複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賢說:“我的門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你是怎麽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賢回答說:“微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相如勸阻我不要去,問我說:‘您怎麽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随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情願跟您交個朋友”。因
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于趙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現在您是從趙國逃亡到燕國去,燕國懼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幸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爲臣。爲臣私下認爲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可以出使。”于是趙王立即召見,問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趙王說:“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麽辦?”相如說:“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衡量一下兩種對策,甯可答應它,使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趙王說:“誰可以前往?”相如說:“大王如果無人可派,臣願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趙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見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寶璧傳着給妻妾和左右侍從看,左右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
用城邑抵償趙國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說:“璧上有個小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給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後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說給我們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議的結果是不想把寶璧給秦國。但是我認爲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爲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寶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爲什麽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台觀上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得到寶璧後,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取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并召來有司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相如估計秦王隻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
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秦王估量,畢竟不可能強力奪取,于是就答應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随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的大典禮,宴請趙國使者蔺相如。相如來到後,對秦王說:“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餘位君主,從沒有一個是能切實遵守信約的。我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着寶璧回去,已從小路回到趙國了。況且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會把璧送來。如今憑着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哪裏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誅殺的,我願意接受湯镬之刑,隻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從長計議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發出苦笑之聲。侍從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說:“如今殺了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王難道會爲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還
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見了相如,大禮完後讓他回了國。
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爲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賢大夫,出使諸侯國,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爲上大夫。此後秦國并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不給秦國寶璧。
此後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死兩萬人。
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與趙王進行一次友好會見。趙王害怕秦國,打算不去。廉頗、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趙王于是前去赴會,蔺相如随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訣别說:“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談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爲王,以斷絕秦國要挾的妄想。”趙王答應了,便去渑池與秦王會見。秦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裏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蔺相如上前說:“趙王私下裏聽說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王捧上盆,來相互爲樂。”秦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蔺相如向前進獻瓦缻,并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不肯擊缻,蔺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殺
,脖頸裏的血可以濺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從們想要殺蔺相如,蔺相如睜圓雙眼大聲斥罵他們,侍從們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興,也隻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頭來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爲趙王擊缻。”秦國的大臣們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蔺相如也說:“請你們用秦國的鹹陽向趙王獻禮。”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也未能壓倒趙王。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渑池會結束以後回到趙國,由于蔺相如功勞大,被封爲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廉頗說:“作爲趙國的将軍,我有攻戰城池作戰曠野的大功勞,而蔺相如隻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蔺相如本來就出身卑賤,我感到羞恥,無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揚言說:“我遇見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聽到這話後,不願意和廉頗相會。每到上朝時,蔺相如常常聲稱有病,不願和廉頗去争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蔺相如就掉轉車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向蔺相如抗議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傳出壞話,而您卻害怕躲避着他,膽怯
得也太過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身爲将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讓我們辭去吧!”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爲廉将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衆人都說:“廉将軍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将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爲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我們倆相鬥,就如同兩猛虎争鬥一般,勢必不能同時生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将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而将個人的私怨擱在後面罷了!”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将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二人終于相互交歡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注釋1.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趙國君主,名何。2.陽晉:齊國城邑,在今山東菏澤西北。3.上卿:戰國時期諸侯國大臣中最高的官位。4.宦者令:宦官的首領。5.舍人:有職務的門客。6.和氏璧:戰國時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發現的,故名。事見《韓非子·何氏》。7.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則。8.遺(wèi):送。9.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10.亡走燕:逃到燕國去。11.何以
[!--empirenews.page--]知燕王:根據什麽知道燕王(會收留你)。12.境上:指燕趙兩國的邊境。13.幸于趙王:被趙王寵愛。幸,寵幸。14.乃:卻,竟然。15.束君歸趙:把您捆綁起來送還趙國。16.肉袒伏斧質:解衣露體,伏在斧質上。袒,脫衣露體。質,同“锧”,承斧的砧板。17.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18.不:同“否”。19.曲:理屈,理虧。20.均之二策:衡量這兩個計策。均,衡量。之,這。21.甯許以負秦曲:甯可答應,而讓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22.奉:捧着。23.完璧歸趙:讓璧完整無損地歸還趙國。24.章台:秦離宮中的台觀名。25.奏:進獻。26.美人:指秦王的姬妾。27.償趙城:把十五城補償給趙國。28.瑕:玉上的斑點或裂痕。29.卻立:倒退幾步立定。30.怒發上沖冠: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了冠。形容極其憤怒。31.負:倚仗。32.布衣之交:平民間的交往。古代平民隻穿麻衣、葛布,故稱布衣。33.逆:拂逆,觸犯。34.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節制飲食,表示虔誠,叫做齋戒。35.書:指趙王的複信。36.庭:同“廷”,朝堂。37.嚴:尊重,敬畏。38.修敬:緻敬。39.列觀(guàn):一般的台觀,指章台。不在朝堂接見,說明秦對趙使的不尊重。40.急:逼迫。41.睨(nì):斜視。42.辭謝:婉言道歉。43.固請:堅決請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44.有司:職有專司的官吏。45.案圖:查明地圖。案,同“按”。46.都
[!--empirenews.page--]:城邑。47.特:隻,隻是。48.詳爲:假裝做。詳,同“佯”,假裝。49.共傳:等于說公認。50.設九賓:一種外交上最隆重的儀式。有傧相九人依次傳呼接引賓客上殿。賓,同“傧”。51.舍:安置。52.廣成傳(zhuàn):廣成,賓館名。傳,傳舍,賓館。53.衣(yì)褐:穿着粗麻布短衣,指化裝成平民百姓。54.徑道:小路。55.缪公:即秦穆公。缪,同“穆”。56.堅明約束:堅決明确地遵守信約。約束,信約。57.間(jiàn):抄小路,與上文“從徑道亡”相應。58.立:立刻。59.就湯镬(huò):指接收烹刑。湯,沸水。镬,大鍋。60.孰:同“熟”,仔細。61.嘻:苦笑聲。62.因而厚遇之:趁此優厚地款待他。63.卒廷見相如:終于在朝堂上接見蔺相如。64.畢禮而歸之:舉行完廷見的外交大禮然後送他回國。65.拔石城:攻取石城。石城,故址在今河南林州西南。66.爲好:修好。67.西河外渑(miǎn)池:西河,黃河西邊。渑池,今河南渑池。68.欲毋行:想不去。69.訣:告别。70.度道裏會遇之禮畢: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會談完畢的時間。道裏,路程。71.絕秦望:斷絕秦國要挾脅迫的念頭。72.好音:喜歡音樂。73.瑟:古代樂器,形似琴而較長大。通常配有二十五根弦。74.禦史:官名。戰國時禦史專管圖籍,記載國家大事。75.秦聲:秦國的音樂。76.盆缻(fǒu):均爲瓦器。缻,同“缶”。秦人敲打盆缶作爲唱歌時
的節拍。77.刃:刀鋒。這裏是殺的意思。78.叱:喝罵。79.靡:倒下,這裏指後退。80.怿(yì):愉快。81.爲秦王壽:祝秦王長壽,指向秦王獻禮。82.竟酒:直到酒宴完畢。83.盛設兵:多布置軍隊。84.右:上。古人以右爲尊。85.相如素賤人:指蔺相如這個人做過太監的家臣,向來微賤。素,素來,向來。86.争列:争位次的高下。87.引車避匿:将車子調轉躲避。88.舍人:指蔺相如的門客。89.相與:一起,共同。90.孰與秦王:與秦王相比怎麽樣?孰與,與……相比。孰,誰,哪一個。91.驽:愚笨,拙劣。92.負荊:背着荊條,表示願受鞭打。93.因:通過。94.将軍:當時的上卿兼職将相,所以廉頗這樣稱呼蔺相如。95.刎(wěn)頸之交:指能夠共患難、同生死的朋友。刎頸,殺頭。刎,割。
創作背景本文節選自《史記·廉頗蔺(lìn)相如列傳》。原爲廉頗、蔺相如、趙奢、李牧等人的合傳。這是原傳的第一大部分。列傳,古代紀傳體史書中的一種體例,用來記叙帝王、諸侯以外的曆史人物的事迹。
作者簡介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爲史遷、太史公、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
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爲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知燕王: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12.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境。13.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14.乃:却,竟然。15.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16.肉袒伏斧质: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袒,脱衣露体。质,同“锧”,承斧的砧板。17.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18.不:同“否”。19.曲:理屈,理亏。20.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21.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22.奉:捧着。23.完璧归赵:让璧完整无损地归还赵国。24.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名。25.奏:进献。26.美人:指秦王的姬妾。27.偿赵城: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28.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29.却立:倒退几步立定。30.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31.负:倚仗。32.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称布衣。33.逆:拂逆,触犯。34.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叫做斋戒。35.书:指赵王的复信。36.庭:同“廷”,朝堂。37.严:尊重,敬畏。38.修敬:致敬。39.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指章台。不在朝堂接见,说明秦对赵使的不尊重。40.急:逼迫。41.睨(nì):斜视。42.辞谢:婉言道歉。43.固请:坚决请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44.有司:职有专司的官吏。45.案图:查明地图。案,同“按”。46.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