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写200字,读《红楼梦》第三回,学人物肖像描写_节日诗歌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节日诗歌

肖像描写200字,读《红楼梦》第三回,学人物肖像描写

发布时间:2021-11-22 13:53:44

分类:节日诗歌发布者:陌颜
《紅樓夢》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複舊職,林黛玉抛父進京都》可以說是全書很重要的一個回目,因爲前兩回主要寫的都是甄士隐、賈雨村的一些事,可以說是小說的一個引子,而第三回才算正式進入正篇,小說中一些主要人物也在這一回中紛紛登場,包括賈母、王熙鳳、三春,還有賈寶玉和林黛玉。
既然有那麽多重要的人物登場,自然少不了要對他們描摹一番,而《紅樓夢》的作者正是此中大家。
一般的人物描寫主要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這幾種,這裏我主要想寫下肖像描寫,這倒不是說《紅樓夢》中其它幾種描寫寫的不好,而是這一回中這些人物初登場,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本就不多,而且大多還是通過林黛玉的視角看來,而我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是長得怎麽樣、穿得怎麽樣,雖然偶有例外,但畢竟是少數,因此這一回主要就着落在對人物的肖像描寫上了,而且還寫得尤爲精彩,就先拿一例來說:。
“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條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裝飾。”。
這一段是寫三春(迎春、探春、惜春)的,不說“腮凝新荔”、“鼻膩鵝脂”、“俊眼修眉”、“顧盼神飛”這些辭藻,光“觀之可親”和“見之忘俗”這兩筆就已寫絕,在小說中,迎春的特點正是親和懦弱,探春則是靈敏大氣,隻此兩筆卻已是二女之寫照。
人物的肖像描寫可以從貌、神、飾三個角度來寫,貌自是指樣貌長相,神指神韻氣質,而飾則是指服飾打扮,一般情況下描寫一個人物的肖像的時候這三個角度其實都會寫到,還是拿上面這個例子來說:“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削肩細腰,長條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分别是寫三春的貌;“溫柔沉默,觀之可親”和“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則是寫神;而最後一句“其钗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裝飾”又是寫了她們的裝扮。
而且作者在寫三人的時候也并非隻是一味地追求辭藻的堆砌,寫迎春和探春,盡管筆墨不多,但寥寥數筆已把人物的神貌勾勒的十分鮮明,而寫到最後的惜春,卻隻用了“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幾個字,進退有據、詳略得當,不至落了俗套。
這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些都是從林黛玉的眼睛看來的,因此這裏寫三春也不僅僅隻是在寫三春,更是寫出了作爲眼線的觀察者本人的某種情感。比如“觀之可親”和“見之忘俗”二句,即是迎探二女的氣質品性,也是林黛玉對二人的主觀評價。
其實不僅是三春,這一回對大部分人物的描寫,都是通過林黛玉的視角來展現的,這種寫作手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既如此,我們看完三春後,繼續順着林妹妹的視線看去,下一個登場的便是小說中十分重量級的一個人物——王熙鳳,對于她的肖像描寫書中這樣寫道:。
“這個人打扮與衆姑娘不同,彩秀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着金絲八寶攢朱髻,绾着朝陽五鳳挂珠钗,項上帶着赤金盤螭璎珞圈,裙邊系着豆綠宮縧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材窈窕,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啓笑先聞。”。
相比三春,對王熙鳳的肖像描寫字數就明顯多了許多,而且多出來的還不隻是字數。和三春一樣,對王熙鳳的肖像描寫也寫到了她的貌、神、飾,不一樣的是,寫三春的飾隻用了一句“其钗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裝飾”,但寫王熙鳳的就十分詳細了,可以說從頭到腳都已無微不至了,如果是做考古工作的,看完上面這段文字,我想都已經可以把王熙鳳給還原出來了。
寫三春那段就像是一張素描畫,以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爲主;而寫鳳姐這段則像是一張精緻的油畫,不僅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也要把細節給刻畫出來。這種描寫屬于細節描寫,一般隻有故事中極重要的人物才這樣寫,爲了襯托出她的與衆不同。
無獨有偶,其實在這一回中有此待遇的還不止王熙鳳一人,之後賈寶玉出場的時候也是:。
“頭上戴着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着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縧,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着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縧系着一塊美玉。”。
賈寶玉的這段肖像描寫和王熙鳳的可謂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其中的一些遣詞還特别相似。我們都知道,賈寶玉和王熙鳳都是《紅樓夢》中舉足輕重的兩個人物,更重要的是,二人在接下來的章回中很快就要“大展拳腳”,因此才在這裏重墨刻畫,大有先聲奪人之意;相比之下,迎歎惜的重要層度較二者爲低,而且真正輪到她們表現的時候還遠在後面,因此這裏隻做個抛磚引玉,也爲後面埋下伏線。這也是爲什麽作者要用兩種不同的手法去描寫他們了。
其實這一回中還有第三種肖像描寫,就是寫林黛玉的。前面我說了,對上文這些人的描寫都是通過林黛玉的視角來寫的,但林黛玉自己又怎麽看自己?書中的安排也挺巧妙,其他人長什麽樣都是從林黛玉的眼中看來,唯獨林黛玉自己卻是從賈寶玉眼中看來,那麽賈寶玉眼中的林妹妹又是怎麽樣的呢?書中寫道:。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娴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一段可謂寫得極好、極妙、極絕。這一段在字數上雖遠不及對王熙鳳和賈寶玉的描寫,但在文筆和意境上卻更勝一籌。細讀這段,你會發現,作者對林黛玉的描寫和對其他人的有很大不同,寫其他人都寫到了貌、神、飾三個角度,唯獨寫林黛玉,既不寫身材樣貌,也不寫衣裙裝飾,隻寫其神韻。這和前面寫三春和鳳、寶的兩種描寫方式,可以說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種。
那麽,爲什麽要這麽寫林黛玉?。
其一,書中的林妹妹可以說是神仙也似的人物,再華麗的辭藻也不足以形容其貌,因此寫反而不如不寫。
其二,這是寶玉眼中的林妹妹,上文我說主觀視角下的肖像描寫,反映的不隻是被描寫者的音容笑貌,同時也蘊含了觀察者本人的某種情感。在我參考的這本《脂硯齋評石頭記》中對林黛玉的這段肖像描寫有一段批語,我覺得寫得很好:。
“不寫衣裙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黛玉之居止容貌,亦是寶玉眼中看心中評,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終何等品貌。”。
這一段批語可謂既點出了作者心中的本意,也道出了讀者心中的共鳴。
其三,這段文字雖沒有直接寫黛玉的容貌和打扮,卻并非沒有把黛玉的肖像給寫出來。事實上,肖像描寫的最高境界就是寫神韻,把一個人寫得再貌美如花,穿的再華麗貴氣,也終究是紙上的死物,隻有把一個人的神韻寫出來了,這個人才能活過來。比如迎春的“觀之可親”、探春“見之忘俗”、王熙鳳的“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啓笑先聞”、賈寶玉的“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前面的容貌、服飾寫得在華麗,終不及這些一筆點睛。
87版《紅樓夢》的編劇周嶺老師曾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一千個人眼中隻有一個林黛玉。”。
這句話我是十分贊同的。正是《紅樓夢》的作者對人物的刻畫一針見血,我們才會對這些人物有如此立體和固定的印象。如上面這段文字雖無一字是直寫林黛玉的容貌和打扮的,但我們卻可以從這些文字中讀出她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美。就拿最後一句“病如西子勝三分”來說,西施之美其實隻是一種文學想象,因爲我們都不曾見過,但爲什麽把黛玉比作西施,而不是昭君、貂蟬、楊妃,因爲四大美女不僅僅隻是美女,也是美得各有特色,西施之美在于瘦美,因此黛玉之美也在瘦美;其二有個成語叫“東施效颦”,說明西施颦美,而黛玉則是“病如西施”,又突出了黛玉的一種病态美。如此,隻此一句,一個身纖多病的美人已躍然紙上,更毋論前面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娴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這些詞句了。
我上文說對三春的肖像描寫像一張素描畫,對王熙鳳和賈寶玉的則像一幅油畫,而對林黛玉的就是一幅水墨畫了,不見其形,卻見其意。

《红楼梦》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可以说是全书很重要的一个回目,因为前两回主要写的都是甄士隐、贾雨村的一些事,可以说是小说的一个引子,而第三回才算正式进入正篇,小说中一些主要人物也在这一回中纷纷登场,包括贾母、王熙凤、三春,还有贾宝玉和林黛玉。
既然有那么多重要的人物登场,自然少不了要对他们描摹一番,而《红楼梦》的作者正是此中大家
一般的人物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这几种,这里我主要想写下肖像描写,这倒不是说《红楼梦》中其它几种描写写的不好,而是这一回中这些人物初登场,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本就不多,而且大多还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看来,而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是长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虽然偶有例外,但毕竟是少数,因此这一回主要就着落在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上了,而且还写得尤为精彩,就先拿一例来说:。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条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饰。”。
这一段是写三春(迎春、探春、惜春)的,不说“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些辞藻,光“观之可亲”和“见之忘俗”这两笔就已写绝,在小说中,迎春的特点正是亲和懦弱,探春则是灵敏大气,只此两笔却已是二女之写照。
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从貌、神、饰三个角度来写,貌自是指样貌长相,神指神韵气质,而饰则是指服饰打扮,一般情况下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的时候这三个角度其实都会写到,还是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削肩细腰,长条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分别是写三春的貌;“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和“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则是写神;而最后一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饰”又是写了她们的装扮。
而且作者在写三人的时候也并非只是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堆砌,写迎春和探春,尽管笔墨不多,但寥寥数笔已把人物的神貌勾勒的十分鲜明,而写到最后的惜春,却只用了“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几个字,进退有据、详略得当,不至落了俗套。
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都是从林黛玉的眼睛看来的,因此这里写三春也不仅仅只是在写三春,更是写出了作为眼线的观察者本人某种情感。比如“观之可亲”和“见之忘俗”二句,即是迎探二女的气质品性,也是林黛玉对二人的主观评价
其实不仅是三春,这一回对大部分人物的描写,都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来展现的,这种写作手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既如此,我们看完三春后,继续顺着林妹妹的视线看去,下一个登场的便是小说中十分重量级的一个人物——王熙凤,对于她的肖像描写书中这样写道:。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秀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朱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窈窕,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相比三春,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字数就明显多了许多,而且多出来的还不只是字数。和三春一样,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也写到了她的貌、神、饰,不一样的是,写三春的饰只用了一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饰”,但写王熙凤的就十分详细了,可以说从头到脚都已无微不至了,如果是做考古工作的,看完上面这段文字,我想都已经可以把王熙凤给还原出来了。
写三春那段就像是一张素描画,以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为主;而写凤姐这段则像是一张精致的油画,不仅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也要把细节给刻画出来。这种描写属于细节描写,一般只有故事中极重要的人物才这样写,为了衬托出她的与众不同。
无独有偶,其实在这一回中有此待遇的还不止王熙凤一人,之后贾宝玉出场的时候也是:。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贾宝玉的这段肖像描写和王熙凤的可谓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遣词还特别相似。我们都知道,贾宝玉和王熙凤都是《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两个人物,更重要的是,二人在接下来的章回中很快就要“大展拳脚”,因此才在这里重墨刻画,大有先声夺人之意;相比之下,迎叹惜的重要层度较二者为低,而且真正轮到她们表现的时候还远在后面,因此这里只做个抛砖引玉,也为后面埋下伏线。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要用两种不同的手法去描写他们了。
其实这一回中还有第三种肖像描写,就是写林黛玉的。前面我说了,对上文这些人的描写都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来写的,但林黛玉自己又怎么看自己?书中的安排也挺巧妙,其他人长什么样都是从林黛玉的眼中看来,唯独林黛玉自己却是从贾宝玉眼中看来,那么贾宝玉眼中的林妹妹又是怎么样的呢?书中写道:。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一段可谓写得极好、极妙、极绝。这一段在字数上虽远不及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描写,但在文笔和意境上却更胜一筹。细读这段,你会发现,作者对林黛玉的描写和对其他人的有很大不同,写其他人都写到了貌、神、饰三个角度,唯独写林黛玉,既不写身材样貌,也不写衣裙装饰,只写其神韵。这和前面写三春和凤、宝的两种描写方式,可以说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写林黛玉?。
其一,书中的林妹妹可以说是神仙也似的人物,再华丽的辞藻也不足以形容其貌,因此写反而不如不写。
其二,这是宝玉眼中的林妹妹,上文我说主观视角下的肖像描写,反映的不只是被描写者的音容笑貌,同时也蕴含了观察者本人的某种情感。在我参考的这本《脂砚斋评石头记》中对林黛玉的这段肖像描写有一段批语,我觉得写得很好:。
“不写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居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何等品貌。”。
这一段批语可谓既点出了作者心中的本意,也道出了读者心中的共鸣。
其三,这段文字虽没有直接写黛玉的容貌和打扮,却并非没有把黛玉的肖像给写出来。事实上,肖像描写的最高境界就是写神韵,把一个人写得再貌美如花,穿的再华丽贵气,也终究是纸上的死物,只有把一个人的神韵写出来了,这个人才能活过来。比如迎春的“观之可亲”、探春“见之忘俗”、王熙凤的“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贾宝玉的“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前面的容貌、服饰写得在华丽,终不及这些一笔点睛。
87版《红楼梦》的编剧周岭老师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人眼中只有一个林黛玉。”。
这句话我是十分赞同的。正是《红楼梦》的作者对人物的刻画一针见血,我们才会对这些人物有如此立体和固定的印象。如上面这段文字虽无一字是直写林黛玉的容貌和打扮的,但我们却可以从这些文字中读出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就拿最后一句“病如西子胜三分”来说,西施之美其实只是一种文学想象,因为我们都不曾见过,但为什么把黛玉比作西施,而不是昭君、貂蝉、杨妃,因为四大美女不仅仅只是美女,也是美得各有特色,西施之美在于瘦美,因此黛玉之美也在瘦美;其二有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明西施颦美,而黛玉则是“病如西施”,又突出了黛玉的一种病态美。如此,只此一句,一个身纤多病的美人已跃然纸上,更毋论前面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些词句了。
我上文说对三春的肖像描写像一张素描画,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则像一幅油画,而对林黛玉的就是一幅水墨画了,不见其形,却见其意。

植树节

春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地大地母亲用那宽厚的手掌把她的宠儿们骄傲地高高地擎起宛如一枝枝高擎的画笔饱蘸着生命的色彩给生活涂抹着温馨的春意那画笔上饱蘸的嫩绿饱含...[全文阅读]

描写雨唯美的诗句,有什么描写环境很美的,很有意境的句子,或古诗词?

01.。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清新明快,语调亲切,。如山间的一湾清泉,如林间的一道松...[全文阅读]

跨栏比赛作文动作描写

练习跨栏有几个需要重视的地方。1.拉韧带,韧带好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跨栏动作。2.摆臂练习,大部分人一开始练习跨栏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起跨腿的异侧手不知道往哪儿放,到...[全文阅读]

肖像描写200字,读《红楼梦》第三回,学人物肖像描写

《红楼梦》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可以说是全书很重要的一个回目,因为前两回主要写的都是甄士隐、贾雨村的一些事,可以说是小说的一个引子,而...[全文阅读]

对张家界的描写,张家界武陵源:不悔经行处,只恨太匆匆,诗画中国。

张家界武陵源,诗画中国。“千丈绝壁挂金松,万尺深涧锁玉龙。百仗留得佳话在,两壁对插白云中。“。这首不知名的作者所做的描写张家界的诗,恰是我这两天游览张家界的最...[全文阅读]

作者在描绘春天的美景时

白居易写过一首《立春后五日》的诗,表达了诗人在立春时节内心轻松愉快的心情:。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遇物尽欣欣,爱...[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肖像描写200字,读《红楼梦》第三回,学人物肖像描写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6892.html

上一篇:跨栏比赛作文动作描写

下一篇:描写瓜果蔬菜的词语,蔬菜瓜果的幽默言语

节日诗歌相关文章
更多节日诗歌文章

精选节日诗歌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节日诗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