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发布时间:2021-11-10 11:36:23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空山梵呗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遊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裏,老衲正孤吟。
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卧遊心?準拟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空山梵呗,水月洞天,這世外幽靜的山林,不惹一絲世俗的塵埃。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雲的情景。在懸崖絕頂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雲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真是快活無比。隐居山中,四處雲遊,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而我賞畫神遊、的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往日誤入仕途,貪圖富貴,如今悔恨,想要歸隐山林,但是這一願望要到何日才能實現呢?隻希冀從這畫中找尋。

注釋
①梵呗:指寺廟中誦經之聲。
②猶記二句:謂還記得那夕陽西下時,疏林上一抹微雲的情景。 界疏林,連接着稀疏的樹林。
③雲中錫二句:謂行走在雲山之中,垂釣于溪頭之上,彈琴于澗水邊,非常快活。 錫,即錫飛,僧人行走。
①此生二句:占隐居山中,四處雲遊,一生又能穿破幾雙鞋子呢?此時我賞畫神遊之情又有誰理解呢? 幾兩屐,幾雙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齒的鞋子,古人遊山多用之)。《世說新語·方正篇》:“祖士少好财,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财物;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歎曰:‘未知一生當着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 卧遊,觀賞山水畫以代遊覽。
⑤準拟三句:謂往日入仕,貪圖富貴是錯誤的,真想歸隐山中,但是這一願望何日可以實現呢!準拟,打算、希望。 槐安,即槐安夢、南柯夢故事。事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故事說有淳于棼者,飲酒古槐樹下,醉入夢,見一城樓題大槐安國。槐安國王招其爲驸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盡榮華富貴。醒後見槐下有一大蟻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夢中的槐安國與南柯郡。後以此典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等。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棄官。
⑥布襪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裝束,此處借指棄官隐居,語出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青鞋布襪從此始。”

【賞析】

  題畫之作有類詠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人物交融,不即不離,方爲佳構。本篇即可謂有如此特色的一首。此中之物是作畫者所畫之圖,人是賞畫之作者。清人将所題之畫于詞中作了傳神的描繪,又于畫景之中表達了感受和心情。上片側重畫圖之景與境的描寫,下片側重觀畫之感受與心情的刻畫。由此篇所表達的情趣來看,納蘭厭于榮華富貴的貴公子、侍從官的生涯,向往清心寡欲。遠離塵嚣,像圖畫中的老僧一樣去生活,同對也表達了所願難以求得的矛盾與無奈的心情。
  • 空山梵呗靜,水月影俱沉。 相關内容:
  • 梅片作團飛,雨外柳絲金濕。
  • 春來茗葉還争白,臘盡梅梢盡放紅。
  • 一朵江梅春帶雪。玉軟雲嬌,姑射肌膚潔。
  • 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後。
  •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空山梵呗靜,水月影俱沉。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空山梵呗,水月洞天,这世外幽静的山林,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在悬崖绝顶之上的茅草屋中,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
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真是快活无比。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而我赏画神游、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往日误入仕途,贪图富贵,如今悔恨,想要归隐山林,但是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实现呢?只希冀从这画中找寻。

注释
①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
②犹记二句: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 界疏林,连接着稀疏的树林。
③云中锡二句:谓行走在云山之中,垂钓于溪头之上,弹琴于涧水边,非常快活。 锡,即锡飞,僧人行走。
①此生二句:占隐居山中,四处云游,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此时我赏画神游之情又有谁理解呢? 几两屐,几双鞋子(指木屐,木底有齿的鞋子,古人游山多用之)。《世说新语·方正篇》:“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卧游,观赏山水画以代游览
⑤准拟三句:谓往日入仕,贪图富贵是错误的,真想归隐山中,但是这一愿望何日可以实现呢!准拟,打算、希望。 槐安,即槐安梦、南柯梦故事。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故事说有淳于棼者,饮酒古槐树下,醉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与南柯郡。后以此典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等。 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比喻弃官。
⑥布袜青鞋:本指平民百姓之装束,此处借指弃官隐居,语出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青鞋布袜从此始。”

【赏析】

  题画之作有类咏物,既要有物又要有人,人物交融,不即不离,方为佳构。本篇即可谓有如此特色的一首。此中之物是作画者所画之图,人是赏画之作者。清人将所题之画于词中作了传神的描绘,又于画景之中表达了感受和心情。上片侧重画图之景与境的描写,下片侧重观画之感受与心情的刻画。由此篇所表达的情趣来看,纳兰厌于荣华富贵的贵公子、侍从官的生涯,向往清心寡欲。远离尘嚣,像图画中的老僧一样去生活,同对也表达了所愿难以求得的矛盾与无奈的心情。

以上就是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6281.html

上一篇: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下一篇: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