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4 10:41:19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餞别王十一南遊》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望着你的小船駛向茫茫雲水,頻頻揮手惜别淚水沾濕佩巾。
你像一隻飛鳥不知歸宿何處,留下這一片青山空對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葉孤帆遠遠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賞着五湖之美。
誰能見我伫立汀洲上懷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滿無限愁情。
注釋
⑴餞别:設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詳,排行十一。
⑵煙水:茫茫的水面。
⑶飛鳥:比喻遠行的人。沒何處:側寫作者仍在凝望。沒: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後,當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這裏指太湖。此句與下面“誰見”兩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歸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複應晚。不道新知樂,隻言行路遠。”
⑹汀(tīng)洲:水邊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賞析】
這是首送别詩,寫與友人離别時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煙水迷蒙的遠方駛去,但詩人還在向他灑淚揮手送别。漸漸地,看不見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鳥在飛着,不知它們要飛往何處;遠處隻有青山默默地對着詩人。朋友乘坐的船兒沿長江向遠處去了,詩人在斜陽裏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遊五湖的情景。就這樣離别了,不知有誰知道詩人對朋友的悠悠相思。詩人借助眼前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别恨,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詩題雖是“餞别”,但詩中看不到餞别的場面,甚至一句離别的話語也沒有提及。詩一開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不詳)已經登舟遠去,小船行駛在浩渺的長江之中。詩人遠望着煙水空茫的江面,頻頻揮手,表達自己依依之情。此時,江岸上隻留下詩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讀者已無從知道,但從詩人送别的舉動,卻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筆墨集中凝煉,構思巧妙。詩人以“望”、“揮手”、“淚沾巾”這一系列動作,濃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時的心情。他沒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處長江兩岸的壯闊景物入詩,用一個“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爲一體,讓江中煙水、岸邊青山、天上飛鳥都來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虛實結合,詩中“飛鳥”隐喻友人的南遊,寫出了友人的遠行難以預料,傾注了自己的關切和憂慮。“沒”字,暗扣“望”。“何處”則點明凝神遠眺的詩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遠去的友人,愁思綿綿,不絕如縷。真誠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當面應酬,而在别後思念。詩人對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這别後的獨自久久凝望上。這使人聯想到《三國演義》描寫劉備與徐庶分别時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總是有限的。朋友遠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後更誰相伴?隻見一帶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個“空”字,不隻點出了詩人遠望朋友漸行漸遠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時烘托出詩人此時空虛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見出詩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兩句,從字面上看,似乎隻是交代了朋友遠行的起止:友人的一葉風帆沿江南去,漸漸遠行,抵達五湖(當指太湖)畔後休止。然而,詩句所包含的意境卻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長江盡頭,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詩人的心卻追随友人遠去一直伴送他到達目的地。在詩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陽燦照的太湖畔觀賞明媚的春色。
詩的最後,又從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現場來。詩人站在汀洲之上,對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歸去,心中充滿着無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應,離思深情,悠然不盡。
以上就是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就这样离别了,不知有谁知道诗人对朋友的悠悠相思。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以上就是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上一篇: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下一篇: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