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发布时间:2021-11-02 07:39:38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出自宋代陳師道的《除夜對酒贈少章》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
半生憂患裏,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顔衰酒借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年将盡,這身子将向何處寄托?燈下的客人,事業理想卻未落空。
我的前半生均在憂患裏度過,仿佛一場夢在現實與幻境中。
憂愁煩惱催短催白了頭發,憔悴的容顔憑借酒力發紅。
我唱起歌來,你且跳起舞,我倆潦倒的景況大緻相同。

注釋
①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詞人秦觀之弟,與詩人交往頗密。
②歲晚:一年将盡。
③未空:(職業、事業)沒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④有:指現實。無:指夢境。
⑤酒借紅:即是“借酒紅”的例裝。
⑥潦倒:頹衰,失意。

【賞析】

  這首詩寫除夕之夜,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憐,于是一人吟詩,一人踏歌起舞,以互慰寂寞、窮愁,表現了兩人相濡以沫的深厚友誼,寫得情真意切,凄婉動人。

  詩一開頭,便直言不諱地和盤端出詩人的牢騷和不平:“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明亮的油燈前,客人們正在興高采烈地喝酒猜拳。這些客人們大都已得到了一官半職,生活有了着落,所以他們是那樣無憂無慮。而詩人這一年又過去了,依然像無根的浮萍,随風飄蕩,無所依托。除夕之夜,本應合家團聚,可妻子兒女卻在遠方,難以相見;一年終了,詩人托身何處仍無結果,心中感到抑郁不平。

  “半生憂患裏,一夢有無中。”這一年,詩人已三十四歲。古人說:“三十而立。”而詩人的半輩子卻在憂患中度過,雖有才華,卻無處施展;雖有抱負,卻無法實現,隻好在夢中尋求理想,尋求安慰。可夢境和現實截然相反。“有”,是指夢境,“無”,是指現實。夢中,抱負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實現,還有歡笑、有團圓、有衣食、有房舍……應有盡有;而現實中卻一無所有。

  “發短愁催白,顔衰酒借紅。”嚴酷無情的現實粉碎了詩人美好的夢幻。眼見光陰流逝,愁白了頭。這裏說“發短愁催白”,他的頭上不一定真有白發;說“顔衰酒借紅”,他的顔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這年才剛剛三十出頭,在作于同年的《次韻答邢居實》中,詩人也說:“今代貴人須白發,挂冠高處未宜彈。”王直方以爲“元祐(指1086-1094)中多用老成”,所以蘇轼、陳師道、秦觀皆有“白發”句(《王直方詩話》)。詩人此寫愁催白發,酒助紅顔,無非是表示愁之深、心之苦罷了。杜甫、白居易、蘇轼、鄭谷等人都曾寫過類似的詩句,但詩人此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對仗更工整,且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詩人當時的窘況,帶上了他個人特有的主觀色彩。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愁不能勝,苦不堪言,滿腹牢騷,無人訴說。座中隻有當時也是“布衣”的秦少章與詩人遭遇處境略同,可以作爲他的知音了。所以在發洩了一肚子的不平之氣後,詩人和秦少章一起唱和,兩個“潦倒略相同”的人,用歌聲來排遣滿腹愁緒。這一晚是除夕之夜,他們隻希望來年再努力了。全詩針對題目收住,把前面的意思放開,在低沉壓抑的氣氛中透露出一絲亮光,卻正襯出詩人無可奈何的心情。

  詩中體現了詩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也體現了詩人那種對理想執着追求的精神。詩人并非僅僅哀歎時光的流逝,他做夢也希望能一展平生抱負,他爲理想不能實現而郁郁不樂,而憤憤不平。此詩正是他的一曲高唱,情詞奔驟、意氣揮霍。

  • 發短愁催白,顔衰酒借紅。 相關内容:
  • 婿爲燕國王,身被诏獄加。
  • 聞道皇華使,方随皂蓋臣。
  •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 相州晝錦堂廚醞,衛國淇川岸竹萌。
  •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風。
  • 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 天與三台座,人當萬裏城。
  • 野臣潛随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 詩詞名句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除夜对酒赠少章》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将尽,这身子将向何处寄托?灯下的客人,事业理想却未落空。
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
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
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

注释
①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与诗人交往颇密。
②岁晚:一年将尽。
③未空:(职业、事业)没有落空(即言“有了着落”)。
④有:指现实。无:指梦境
⑤酒借红:即是“借酒红”的例装。
⑥潦倒:颓衰,失意。

【赏析】

  这首诗写除夕之夜,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怜,于是一人吟诗,一人踏歌起舞,以互慰寂寞、穷愁,表现了两人相濡以沫的深厚友谊,写得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诗一开头,便直言不讳地和盘端出诗人的牢骚和不平:“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明亮的油灯前,客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喝酒猜拳。这些客人们大都已得到了一官半职,生活有了着落,所以他们是那样无忧无虑。而诗人这一年又过去了,依然像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无所依托。除夕之夜,本应合家团聚,可妻子儿女却在远方,难以相见;一年终了,诗人托身何处仍无结果,心中感到抑郁不平。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这一年,诗人已三十四岁。古人说:“三十而立。”而诗人的半辈子却在忧患中度过,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虽有抱负,却无法实现,只好在梦中寻求理想,寻求安慰。可梦境和现实截然相反。“有”,是指梦境,“无”,是指现实。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还有欢笑、有团圆、有衣食、有房舍……应有尽有;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严酷无情的现实粉碎了诗人美好的梦幻。眼见光阴流逝,愁白了头。这里说“发短愁催白”,他的头上不一定真有白发;说“颜衰酒借红”,他的颜面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诗人这年才刚刚三十出头,在作于同年的《次韵答邢居实》中,诗人也说:“今代贵人须白发,挂冠高处未宜弹。”王直方以为“元祐(指1086-1094)中多用老成”,所以苏轼、陈师道、秦观皆有“白发”句(《王直方诗话》)。诗人此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无非是表示愁之深、心之苦罢了。杜甫、白居易、苏轼、郑谷等人都曾写过类似的诗句,但诗人此联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对仗更工整,且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窘况,带上了他个人特有的主观色彩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愁不能胜,苦不堪言,满腹牢骚,无人诉说。座中只有当时也是“布衣”的秦少章与诗人遭遇处境略同,可以作为他的知音了。所以在发泄了一肚子的不平之气后,诗人和秦少章一起唱和,两个“潦倒略相同”的人,用歌声来排遣满腹愁绪。这一晚是除夕之夜,他们只希望来年再努力了。全诗针对题目收住,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中透露出一丝亮光,却正衬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中体现了诗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也体现了诗人那种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诗人并非仅仅哀叹时光的流逝,他做梦也希望能一展平生抱负,他为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乐,而愤愤不平。此诗正是他的一曲高唱,情词奔骤、意气挥霍。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5860.html

上一篇:"阑干风冷雪漫漫

下一篇: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