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家_经典日志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志>经典日志

记忆中的老家

发布时间:2017-06-29 03:09:19

分类:经典日志发布者:春在无人处

提及老家,在我兒時的記憶裏,除了滿眼是山還是山的概論,我記不起用其他任何來形容。

上世紀末的最後幾年裏,我出生在地處鄂西北偏遠山區的某個鄉村。因爲年齡太小的原因,僅記得,老家離城區很遠。那時,我所擁有的世界,便僅是爬完了西山翻東山。

那時的我,和爸媽及爺爺住在破舊的茅草屋裏。家中除了僅有的竈台、床被、臉盆和幾把鋤頭外,再無其他任何可以說的出來的陳設。

簡單的生活滋潤着年少的我,卻苦了爲生活輾轉的父母。在僅有的童年印象裏,父母各司其職,分工明确。或許,正是這樣的組合才給了我一個是家但又不像家的小窩。

每個黎明,當晨曦還憨憨的睡在地平線下的暖窩裏,我就模模糊糊聽見父親開門的聲音。第二天天明,待我起床,詢問正在廚房的母親才知道,原來父親是要趕着去建築工地。由于工地在山下,而我們又住在半山腰上,爲了最大程度的趕上其他工友的開工時間, 所以父親不得不早早的起床,曆經兩個小時的翻山越嶺。這一路,父親肯定是小跑着的……

記憶中的老家

盡管,那時的我剛剛五歲,可聽着母親的訴說。父親的路卻在我心裏有了些許的跌宕和起伏。

與此同時,那邊,我思緒未盡。這邊,剛剛收拾完竈台,正在拿取鋤頭的母親提醒我:“飯在鍋裏,自己洗臉了趕快吃。”“我今天要去田裏除草,你自己和爺爺在家裏好好的。”“噢,對了,中午記得和爺爺自己做飯吃,我可能要晚點回來。”母親簡單而急促的三句話後,便向遠山的田間奔去。

傍晚将近,母親回來了。滿臉通紅,額頭幾根淩亂的頭發緊緊的貼在臉頰,手中托着出去時帶上的鋤頭,背上背着一背簍嫩嫩的,用樹棍插了又插的豬草。

母親卸下背上的背簍,如釋重負般的坐在門檻旁邊的木墩。我去屋内取出一條毛巾,遞給母親,母親微笑着接過,簡單的擦拭後吱會我送回毛巾,自己便起身去了廚房。

母親在廚房中張羅着晚飯,我便和爺爺在門口聊着天上的星星。正說着,父親從門口的下坡處冒出。見父親回來,我故意趾高氣昂的問到:“今天幹嘛去了呀?”他答:“給你掙錢買糖糖啊。”話語剛落,母親便叫我們收拾桌子準備吃飯。

現在想想,最初的童年生活,幾乎百分之八十就是在這樣的輪回中一天天渡過。

記憶中的老家

直到我七歲那年,按照年齡,其他和我同齡的夥伴都已相繼入學一年。而我卻因爲住在半山腰上,太小的原因,導緻我無法向父親每日清晨那樣,一路小跑着去工作般去上學。無奈之下,父親毅然決定要把家從大山溝裏搬到山下平原地區。

然而,話雖容易,可現實往往滿是不盡人意。從山上搬到山下,對我的上學的确是圖了便利,可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資金問題。試想,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們住的是茅草屋。有時父親沒工作,我們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哪裏又還有多的錢來做新的安家費?最終,在親戚的幫助下,父親還是決定以山下的水田爲抵押去銀行貸了兩千塊錢的款。

就這樣,我們從山上搬到了山下。同年,我也順利的上了小學。然而,導緻的結果則便是父母親要沒日沒夜的工作。貸款要還、學費要交、生活還要繼續。一旦他們不工作,那麽我及其年邁且雙眼模糊的爺爺就隻有挨餓……

幸運的是,自從我們搬家到山下,随着國家國力的強盛,政府政策的支持,外加父母親沒日沒夜的摸爬滾打。數年來,我們全家沒有再挨過一次餓。現有的小窩,也不斷被父親多年來練就的,一手的好本領給多次擴展新建。

後來,我考上了高中,高中要在縣城裏讀書。我特别的激動。記得高一開學那年,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來到所謂的城市,第一次接觸外面的世界。老實說,我的心是沸騰的。因爲,從來沒有感受過這讓自己夢寐了十多年,連父母至今都還未曾親眼目睹的城市,今天,我終于知道了你究竟是那樣。相信這一定是我們人生中少,但又此生不忘的記憶。

再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到了更大的城市去深造。當然,這次我沒有了曾經的那般激動。畢竟,我已知道了遠離了深山的城市,其實就是人多、錢活、路寬、房高。當然,更是我夢想。我夢想着有朝一日,我能将那深山老家的小窩封鎖。帶着父母,在這裏——這個遠離了深山的繁華的都市裏——給他們一個,像曾經爲了我上小學,他們不惜以貸款和不舍晝夜,給我拼一個便利的,小窩般的他們安度晚年的家。

如今,我還在努力掙氣的路上,可就在我那深山的小窩地區,仿佛他們已經再和我比拼。他們好像在挑戰我,想以那深山地區的發展富強,讓我止步曾經想攜父母都市靜養的念頭。近年來,老家地區先後大興水利、多次增改公路、整合旅遊資源、開創特色發展。可以說,現在的老家,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我僅能感歎的除了是山還是山的純山窮立了。家裏家外的變化日新月異,如日中天。

然而,縱使老家在變,我心依舊永恒。

記憶中的老家

老家裏面的生活很和諧,老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許,爲了夢想和事業,我最終還是會選擇去看看老家外面的世界。但我相信老家給我的記憶永遠是最充實,也是最美好的。

如今,我愈發希望自己能早日夢圓,早日讓父母去感受繁華都市裏的安逸。但,我也會始終 銘記,大山深處,那個讓我看厭了群山,卻看清了自己的,苦難與幸福并存的小窩。

提及老家,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满眼是山还是山的概论,我记不起用其他任何来形容。

上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里,我出生在地处鄂西北偏远山区的某个乡村。因为年龄小的原因,仅记得,老家离城区很远。那时,我所拥有的世界,便仅是爬完了西山翻东山。

那时的我,和爸妈及爷爷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家中除了仅有的灶台、床被、脸盆和几把锄头外,再无其他任何可以说的出来的陈设。

简单的生活滋润着年少的我,却苦了为生活辗转的父母。在仅有的童年印象里,父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或许,正是这样的组合才给了我一个是家但又不像家的小窝。

每个黎明,当晨曦还憨憨的睡在地平线下的暖窝里,我就模模糊糊听见父亲开门声音第二天天明,待我起床,询问正在厨房的母亲才知道,原来父亲是要赶着去建筑工地。由于工地在山下,而我们又住在半山腰上,为了最大程度的赶上其他工友的开工时间, 所以父亲不得不早早的起床,历经两个小时的翻山越岭。这一路,父亲肯定是小跑着的……

记忆中的老家

尽管,那时的我刚刚五岁,可听着母亲的诉说。父亲的路却在我心里有了些许的跌宕和起伏。

与此同时,那边,我思绪未尽。这边,刚刚收拾完灶台,正在拿取锄头的母亲提醒我:“饭在锅里,自己洗脸了赶快吃。”“我今天要去田里除草,你自己和爷爷在家里好好的。”“噢,对了,中午记得和爷爷自己做饭吃,我可能要晚点回来。”母亲简单而急促的三句话后,便向远山的田间奔去。

傍晚将近,母亲回来了。满脸通红,额头几根凌乱的头发紧紧的贴在脸颊,手中托着出去时带上的锄头,背上背着一背篓嫩嫩的,用树棍插了又插的猪草。

母亲卸下背上的背篓,如释重负般的坐在门槛旁边的木墩。我去屋内取出一条毛巾,递给母亲,母亲微笑着接过,简单的擦拭后吱会我送回毛巾,自己便起身去了厨房。

母亲在厨房中张罗着晚饭,我便和爷爷在门口聊着天上的星星。正说着,父亲从门口的下坡处冒出。见父亲回来,我故意趾高气昂的问到:“今天干嘛去了呀?”他答:“给你挣钱买糖糖啊。”话语刚落,母亲便叫我们收拾桌子准备吃饭。

现在想想,最初的童年生活,几乎百分之八十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一天天渡过。

记忆中的老家

直到我七岁那年,按照年龄,其他和我同龄的伙伴都已相继入学一年。而我却因为住在半山腰上,太小的原因,导致我无法向父亲每日清晨那样,一路小跑着去工作般去上学。无奈之下,父亲毅然决定要把家从大山沟里搬到山下平原地区

然而,话虽容易,可现实往往满是不尽人意。从山上搬到山下,对我的上学的确是图了便利,可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试想,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我们住的是茅草屋。有时父亲没工作,我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又还有多的钱来做新的安家费?最终,在亲戚帮助下,父亲还是决定以山下的水田为抵押去银行贷了两千块钱的款。

就这样,我们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同年,我也顺利上了小学。然而,导致的结果则便是父母亲要没日没夜的工作。贷款要还、学费要交、生活还要继续。一旦他们不工作,那么我及其年迈且双眼模糊的爷爷就只有挨饿……

幸运的是,自从我们搬家到山下,随着国家国力的强盛,政府政策的支持,外加父母亲没日没夜的摸爬滚打。数年来,我们全家没有再挨过一次饿。现有的小窝,也不断被父亲多年来练就的,一手的好本领给多次扩展新建。

后来,我考上了高中,高中要在县城读书。我特别的激动。记得高一开学那年,那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来到所谓的城市,第一次接触外面的世界。老实说,我的心是沸腾的。因为,从来没有感受过这让自己梦寐了十多年,连父母至今都还未曾亲眼目睹的城市,今天,我终于知道了究竟是那样。相信这一定是我们人生中少,但又此生不忘的记忆。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到了更大的城市去深造。当然,这次我没有了曾经的那般激动。毕竟,我已知道了远离了深山的城市,其实就是人多、钱活、路宽、房高。当然,更是我梦想。我梦想着有朝一日,我能将那深山老家的小窝封锁。带着父母,在这里——这个远离了深山的繁华的都市里——给他们一个,像曾经为了我上小学,他们不惜以贷款和不舍昼夜,给我拼一个便利的,小窝般的他们安度晚年的家。

如今,我还在努力挣气的路上,可就在我那深山的小窝地区,仿佛他们已经再和我比拼。他们好像在挑战我,想以那深山地区的发展富强,让我止步曾经想携父母都市静养的念头。近年来,老家地区先后大兴水利、多次增改公路、整合旅游资源、开创特色发展。可以说,现在的老家,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我仅能感叹的除了是山还是山的纯山穷立了。家里家外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日中天。

然而,纵使老家在变,我心依旧永恒。

记忆中的老家

老家里面的生活很和谐,老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许,为了梦想和事业,我最终还是会选择去看看老家外面的世界。但我相信老家给我的记忆永远是最充实,也是最美好的。

如今,我愈发希望自己能早日梦圆,早日让父母去感受繁华都市里的安逸。但,我也会始终 铭记,大山深处,那个让我看厌了群山,却看清了自己的,苦难与幸福并存的小窝。

带月的诗句飞花令

也许【带月的诗句飞花令】正好与您此时的心情一致,为您整理了36条有关的精美说说,这些说说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这条最为经典,下面一起来欣赏吧!1、当时明...[全文阅读]

有关父亲节的祝福语

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是爸爸的肩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30条有关父亲节的祝福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做父亲名正言顺,做一家之主则图有虚名,有老妈呢;在外...[全文阅读]

复活节英文祝福邮件 复活节说什么祝福语

吉祥复活,好运复出,活出完美自我。下面为大家精选了38条有关复活节英文祝福邮件复活节说什么祝福语,希望大家喜欢。1、复活节,思念在萌芽,想你,朋友!2、复活节到了,愿快乐...[全文阅读]

六月的说说心情短语句子

六月你好,愿我们所有的汗水都有收获,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愿我们的六月如夏花般绚烂。 下面为大家精选了44条有关六月的说说心情短语句子,希望大家喜欢。1、六月,你...[全文阅读]

世界地球日变废为宝说说

在圣湖中,我们应该节省水,爱护树木,保护小动物。下面为大家精选了41条有关世界地球日变废为宝说说,希望大家喜欢。1、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2、世界地球...[全文阅读]

告别三月迎接四月的句子 2022四月你好说说句子

也许【告别三月迎接四月的句子2022四月你好说说句子】正好与您此时的心情一致,为您整理了34条有关的精美说说,这些说说以:【我真的很怕,没有了你……】这条最为经典,...[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老家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339927.html

上一篇:读余秋雨散文,领悟生命的意义

下一篇:拿青春来赎罪,用自由来挽回

经典日志相关文章
更多经典日志文章

精选经典日志

经典日志分类阅读

经典日志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