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歌幽韵(康有山)_甜蜜日记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记>甜蜜日记

莲歌幽韵(康有山)

发布时间:2019-02-19 10:07:12

分类:甜蜜日记发布者:九公里浅绿

江南之旅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但我至今依舊眷戀着。那不獨是江南的山光水色和舞榭歌台,更令我夢繞魂牽的是那讓人如癡如醉的水中之蓮。

蓮是花,但不是一般的花,是一種奇花;不是開在地上的花,而是長在水中的花;不是平常的花,而是花中之冠、花中之仙。人們把水宮仙子、淩波仙子這樣的稱譽給她,她可謂受之無愧。可見她在人們心中享譽之高。真的,你看,在池渚湖澤中,秋水瑩玉,澄碧無漶,天藍如涮,天上清雲迤逦,天光水色交相輝映,勾畫出仙幻般的境界。就是在這樣的地方,蓮踏着輕盈的嬌步,淩着水天羅幕,履着瓊波玉鑒似的明鏡,款款地擺動着她那婀娜的身姿,像曼曼佳人遺世獨立,又像水宮中的絕代仙姝破水而出。

蓮是仙葩,蓮歌則是奇韻。它奇就奇在不僅使人聞到馥郁的清香,更能使人蕩氣回腸。

蓮歌是是詩中的畫,畫中的詩。在水靜如眠的澤渚,在清波微蕩的湖池你駐足屏氣,洗耳聆聽,你準會聽見蓮歌的悠韻。那悠韻中有無窮的故事,真切的情義,愛與恨的較量,生于死的考驗,苦與樂的旋音。那悠韻能促動你去拼搏,去求索,還能撩撥你的思緒,讓你放飛希望的雙翼,又能抹掉你心海的礁影,撫慰你的心靈創傷,更能呼喚你大膽的去愛、去恨。

蓮歌是夢中的琴、琴中的夢。那輕悠而纏綿的音符,時而奏出你心頭的感傷,時而奏出你懷腹中的凄惋,時而奏出你對已逝時光的留連,時而伴你去締造美好的未來。他能使你感悟人生,還能讓你找到人生的坐标,又能讓你實現人生的價值。那嘤嘤脈脈的歌韻,既能讓你若置身于眠夢中,又能使你在真睡實夢中聽見那悠遠歌韻中的琴音。

蓮歌是雲中的霧,是霧中的雲。它有時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它把千年的雲散絡成今天的霧,又把今天的霧累積成明天的雲,讓你在霧與雲的朦胧中,輕松地、随心所欲地去馳騁你那飄逸的思緒,去編織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去講述一個又一個的傳說。

蓮歌是情中的景,又是景中的情。那是用真情實意構建的景,是在飄渺、美幻中釀造的情。這樣的情與景的交融,讓你體味了一種人世的永恒。

當然,那要你去感悟、辨析、猜識,需要你像欣賞交響詩那樣全身心投入,去思索。

蓮美,蓮的歌韻美,所以人們替她起了好多的美名。菡萏、芙蓉、荷花,這些芳名都極富韻味。就連她的各個體位都有獨自的稱呼,她的莖稱茄,果實稱蓮,花稱菡萏,根稱藕。我覺得這不僅是肯定了她瑰麗絕倫的外表,更是肯定了她高雅不凡的内涵。

是的,蓮不僅有高貴的氣質、高雅的情調,更有高尚的品格、高潔的志趣。他那渾然物外的高士風骨永遠是持撐乾坤的的砥柱。

她栖身水中,但絕不随波逐流,即使風吹浪搡,她也絕不動搖;她從不見異思遷,永遠栖戀着故鄉;她從不染俗塵,保持着自己身軀的潔麗;沒有誰爲她播下種子,是自生自長地自我繁衍;她從不邀誰爲她汲肥撒藥,不求佑護;那紮在泥水中的莖根盡管永遠被污泥糊裹着,但卻出污泥而不染;她從不單枝獨蕊,而是一片片、一塘塘連起來,手牽着手地來,結隊成群地走;她遮護着身邊的魚、鳥、蟲、蛙,和它們一起過着水鄉的生活。這難道不正是蓮歌的一曲曲缭繞在人們心頭的悠韻麽?

蓮性四季如恒,蓮歌四時不辍。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能細心地審視世間的一切。塵間的是非良莠、歲月的滄桑成敗,世态的炎涼曲直,人與人的悲歡離合,他都看見了,記住了,她把一切都刻進了自己的葉脈,不斷地思索其中的道理,警示自己,告誡着世人。慢慢升出水面後,一點點長大了。她開始完全擁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選擇。

夏天來了。蓮揚着飽滿潤澤的葉傘,仰着誠笃鮮麗的秀臉,像聖潔的女神,望着藍天,望着白雲,望着星星,望着月亮,望着太陽。她不怕黑暗,不怕淫雨,不怕驚雷,不怕閃電。身邊聚集這萍、藻、菱、草,她們和諧相處,友愛關懷,營造了一個溫馨、甯靜、幸福的環境,她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凝練着自己的旋律,譜寫着自己的樂章。早上,她送走了晨霧,葉片上便瑩出一捧捧的瓊珠,映着早霞的光焰,閃着萬紫千紅的輝煌。當湖水把一抔抔的水澆到她的身上時,她便一抖一抖地洗浴起來。一陣陣的柔風襲來,便喚起了她的歌吟。那風,那漪,那蟲、那鳥,爲她伴音,她唱着心中的歌,情中的歌,生命的歌。

秋,蓮已經成熟了。秀颀茄莖上孕育了棵棵蕾朵,漸漸地蕾朵綻開,開出了美麗的鮮花。有的紅色,有的粉色,有的白色,可謂是百媚千嬌。綠葉映襯着鮮花,加上碧水反照,那真是”綠房翠帶,紫飾紅敷,垂蕤散舒”啊!那朵朵蓮花,真像玉齒丹唇,明眸皓腕、雲鬓高挽、羅衫玉飾的絕代佳人。那可真是任你妙筆畫不成喲!

但是,人們知道,他的天真無邪,绮而不浮,豔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沒有誰能夠亵渎她,所以人們逾益敬佩她。

的确,她不希冀俗塵的風流,不承望誇贊她的香豔,不願意登臨高雅之堂,不邀寵于張燈結彩的暄街鬧市,更不爲高堂绮宴的燈紅酒綠作陪。所以,他赢得了“高士風骨”的雅號。千百年來,志在兼濟天下的廉官潔吏,不求聞達世俗的閑雲野鶴,不求功名富貴的書生儒子,都把與她爲伍看做是最高榮耀。盡管最後終于兩袖清風,卻無怨無悔。晚秋,蓮把生命結晶——蓮子和盤托出,奉獻給養育她的湖池澤渚,奉獻給世人。最後,她幹枯了,那黝色蒼蒼的蓮葉不聲不響地眠去了。但她并不是死去,而是一次長憩,是她不朽生命中的一個驿站。在隆冬的夢幻中,她依舊在孕育,在積蓄着生命的力量。這難道不是蓮的超凡脫俗、蓮歌的悠韻香息麽?

蓮不光是名儒、廉吏、賢哲情操的寄托,還是佛家崇尚的法門聖物。如來佛是佛家鼻祖,他總是雙膝盤坐在蓮花寶座上。那立意恐怕是蓮心托佛,亦或是佛在蓮心,也許是蓮佛同體,我不懂佛學,不可妄自揣想,也許佛家與蓮還有别的生命不解之緣。南海觀世音菩薩,毫無疑問是佛家上乘人物,她腳下也總是踏着一朵五彩蓮花,可見蓮是佛家聖物了。《封神榜》上的哪咤三太子,因爲惹了禍,被迫棄還了父親的肉身凡骨,重生的真身還是以蓮梗、蓮葉、蓮花爲底質,由他的師傅太乙真人點化而成。有一出戲叫《劈山救母》,又叫《寶蓮燈》,是說楊二郎在救他母親時,靠着一顆寶蓮做燈,才劈開華山救出母親。可見,蓮有善緣。也許,這就是佛家推崇蓮的原因吧?

蓮之爲尤物受到古今之人的贊佩。畫蓮、寫蓮、頌蓮、詠蓮的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蓮的摯愛。古詩、樂府民歌、文章中借蓮銘心詠懷,以蓮抒情的人多不可計。“碧水色可染,白蓮香正濃。分飛俱有恨,此别幾時逢”是以蓮水之情喻離别之恨。“藕隐玲珑玉,華藏飄渺容。何當假羽翼,聲影暫相從。”是抒發對蓮那種摯烈的情懷;“煙波渺渺一千裏,白蘋香散東風起。惆怅汀洲日暮時,柔情不斷如春水。”則表達了對蓮的無限眷戀“平池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披紅妝,輕步淩波踏明鏡。”是詠歎蓮的妙韻;“翠蓋佳人臨水立,檀粉不勻香汗濕。一陣風來碧浪翻,珍珠零落誰收拾。”是刻畫蓮态之嬌媚。就是這樣的蓮歌,從古唱到今,千年不絕,悠韻萦回。

在江南,人們把采蓮當成賞心樂事,作爲吐訴衷腸,表述心曲的娛樂活動。初秋季節,江南的月夜本來就很迷人,再加上一幅有聲有色的采蓮圖,那會是怎樣的美景啊!

湖岸上,湖潮輕叩岸堤,沙鷗振翅掠過,迷朦的月色中,岸柳低吟,拂進湖水的柳泗在輕輕摩娑着,蠶蛹在鳴叫……

湖面上,陣陣荷香伴着蓮歌悠韻,幾葉輕巧的扁舟慢慢穿行在湖蕩裏頭。船上的少婦、少女唱着、笑着、鬧着,邊采蓮邊嬉戲……

湖水中,遊魚驚乍,有的躍出水面探看,有的一個猛躍,紮出好遠好遠。高聲喧嚣的青蛙,串上跳下地從水中躍到岸上,又從岸上跳到蓮葉上,随即又紮進湖水中……

此時此刻,哪怕你貴爲帝王将相,又怎能不爲之傾倒呢?

唐太宗一統天下,亡突厥,臣吐谷渾,和吐蕃,滅百濟,功在華夏,他造就了“貞觀之治”,被奉爲天可汗。他的《采芙蓉》詩,就表現了他對采蓮的濃趣:

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遊鷗無定曲,驚凫有亂行。蓮稀钏聲斷,水廣棹歌長。凄鳥還密樹,泛流歸建章。

孝元帝是個風流天子。他也爲采蓮的勝境所陶醉。他的《涉江采芙蓉》詩,更是描寫了采蓮的勝境:

江風當夏清,桂棹逐流螢。初疑京兆劍,複似漢冠名。荷香風送遠,蓮影同根生。葉卷珠難留,花舒紅易輕。日暮凫舟滿,歸來渡錦城。

若是你在采蓮時,采到了并蒂蓮那無疑是你的光彩與榮幸。因爲那是幸福與吉祥的象征。隋杜公瞻《詠同心芙蓉》詩,就是以蓮喻人,表達了對同心蓮的情思: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複兩心同。

這雙影分紅,兩心同結,其色奪歌人紅頰,其香,亂舞衣之風,這是何等的風流佳卉喲!

哦!蓮喲,這就是你,紅顔之秀華,歌吟之悠韻。

是的,

你的春之韻彙貫了人間之磊落,包複了山川之靈秀,飽含了生機與活力、坦誠與自信;

你的夏之韻吸納了詩之含蓄,采取了畫之絢麗,描摹了友善與真純、熾烈與火熱;

你的秋之韻編織了夢幻之神奇,妝扮了天仙似的嬌俏,顯示了美豔與俊靓、柔媚與瑰麗;

你的冬之韻開辟了天之廣闊,擴展了海之深邃,鑄就了意志和尊嚴、節操與氣概;

這就是你的軌迹,你的過程。由是,我讀懂了你,蓮、蓮的歌、蓮歌的悠韻。

蓮歌悠韻長。

蓮葉青青,蓮歌輕輕……

江南之旅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但我至今依旧眷恋着。那不独是江南的山光水色和舞榭歌台,更令我梦绕魂牵的是那让人如痴如醉的水中之莲。

莲是花,但不是一般的花,是一种奇花;不是开在地上的花,而是长在水中的花;不是平常的花,而是花中之冠、花中之仙。人们把水宫仙子、凌波仙子这样的称誉给她,她可谓受之无愧。可见她在人们心中享誉之高。真的,你看,在池渚湖泽中,秋水莹玉,澄碧无漶,天蓝如涮,天上清云迤逦,天光水色交相辉映,勾画出仙幻般的境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莲踏着轻盈的娇步,凌着水天罗幕,履着琼波玉鉴似的明镜,款款地摆动着她那婀娜的身姿,像曼曼佳人遗世独立,又像水宫中的绝代仙姝破水而出。

莲是仙葩,莲歌则是奇韵。它奇就奇在不仅使人闻到馥郁的清香,更能使人荡气回肠。

莲歌是是诗中的画,画中的诗。在水静如眠的泽渚,在清波微荡的湖池你驻足屏气,洗耳聆听,你准会听见莲歌的悠韵。那悠韵中有无穷的故事,真切的情义,爱与恨的较量,生于死的考验,苦与乐的旋音。那悠韵能促动你去拼搏,去求索,还能撩拨你的思绪,让你放飞希望的双翼,又能抹掉你心海的礁影,抚慰你的心灵创伤,更能呼唤你大胆的去爱、去恨。

莲歌是梦中的琴、琴中的梦。那轻悠而缠绵的音符,时而奏出你心头的感伤,时而奏出你怀腹中的凄惋,时而奏出你对已逝时光的留连,时而伴你去缔造美好的未来。他能使你感悟人生,还能让你找到人生的坐标,又能让你实现人生的价值。那嘤嘤脉脉的歌韵,既能让你若置身于眠梦中,又能使你在真睡实梦中听见那悠远歌韵中的琴音。

莲歌是云中的雾,是雾中的云。它有时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它把千年的云散络成今天的雾,又把今天的雾累积成明天的云,让你在雾与云的朦胧中,轻松地、随心所欲地去驰骋你那飘逸的思绪,去编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去讲述一个又一个的传说。

莲歌是情中的景,又是景中的情。那是用真情实意构建的景,是在飘渺、美幻中酿造的情。这样的情与景的交融,让你体味了一种人世的永恒。

当然,那要你去感悟、辨析、猜识,需要你像欣赏交响诗那样全身心投入,去思索。

莲美,莲的歌韵美,所以人们替她起了多的美名。菡萏、芙蓉、荷花,这些芳名都极富韵味。就连她的各个体位都有独自的称呼,她的茎称茄,果实称莲,花称菡萏,根称藕。我觉得这不仅是肯定了她瑰丽绝伦的外表,更是肯定了她高雅不凡的内涵。

是的,莲不仅有高贵的气质、高雅的情调,更有高尚的品格、高洁的志趣。他那浑然物外的高士风骨永远是持撑乾坤的的砥柱。

她栖身水中,但绝不随波逐流,即使风吹浪搡,她也绝不动摇;她从不见异思迁,永远栖恋着故乡;她从不染俗尘,保持着自己身躯的洁丽;没有谁为她播下种子,是自生自长地自我繁衍;她从不邀谁为她汲肥撒药,不求佑护;那扎在泥水中的茎根尽管永远被污泥糊裹着,但却出污泥而不染;她从不单枝独蕊,而是一片片、一塘塘连起来,手牵着手地来,结队成群地走;她遮护着身边的鱼、鸟、虫、蛙,和它们一起过着水乡的生活。这难道不正是莲歌的一曲曲缭绕在人们心头的悠韵么?

莲性四季如恒,莲歌四时不辍。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能细心地审视世间的一切。尘间的是非良莠、岁月的沧桑成败,世态的炎凉曲直,人与人的悲欢离合,他都看见了,记住了,她把一切都刻进了自己的叶脉,不断地思索其中的道理,警示自己,告诫着世人。慢慢升出水面后,一点点长大了。她开始完全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选择。

夏天来了。莲扬着饱满润泽的叶伞,仰着诚笃鲜丽的秀脸,像圣洁的女神,望着蓝天,望着白云,望着星星,望着月亮,望着太阳。她不怕黑暗,不怕淫雨,不怕惊雷,不怕闪电。身边聚集这萍、藻、菱、草,她们和谐相处,友爱关怀,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幸福的环境,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凝练着自己的旋律,谱写着自己的乐章。早上,她送走了晨雾,叶片上便莹出一捧捧的琼珠,映着早霞的光焰,闪着万紫千红的辉煌。当湖水把一抔抔的水浇到她的身上时,她便一抖一抖地洗浴起来。一阵阵的柔风袭来,便唤起了她的歌吟。那风,那漪,那虫、那鸟,为她伴音,她唱着心中的歌,情中的歌,生命的歌。

秋,莲已经成熟了。秀颀茄茎上孕育了棵棵蕾朵,渐渐地蕾朵绽开,开出了美丽的鲜花。有的红色,有的粉色,有的白色,可谓是百媚千娇。绿叶映衬着鲜花,加上碧水反照,那真是”绿房翠带,紫饰红敷,垂蕤散舒”啊!那朵朵莲花,真像玉齿丹唇,明眸皓腕、云鬓高挽、罗衫玉饰的绝代佳人。那可真是任你妙笔画不成哟!

但是,人们知道,他的天真无邪,绮而不浮,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没有谁能够亵渎她,所以人们逾益敬佩她。

的确,她不希冀俗尘的风流,不承望夸赞她的香艳,不愿意登临高雅之堂,不邀宠于张灯结彩的暄街闹市,更不为高堂绮宴的灯红酒绿作陪。所以,他赢得了“高士风骨”的雅号。千百年来,志在兼济天下的廉官洁吏,不求闻达世俗的闲云野鹤,不求功名富贵的书生儒子,都把与她为伍看做是最高荣耀。尽管最后终于两袖清风,却无怨无悔。晚秋,莲把生命结晶——莲子和盘托出,奉献给养育她的湖池泽渚,奉献给世人。最后,她干枯了,那黝色苍苍的莲叶不声不响地眠去了。但她并不是死去,而是一次长憩,是她不朽生命中的一个驿站。在隆冬的梦幻中,她依旧在孕育,在积蓄着生命的力量。这难道不是莲的超凡脱俗、莲歌的悠韵香息么?

莲不光是名儒、廉吏、贤哲情操的寄托,还是佛家崇尚的法门圣物。如来佛是佛家鼻祖,他总是双膝盘坐在莲花宝座上。那立意恐怕是莲心托佛,亦或是佛在莲心,也许是莲佛同体,我不懂佛学,不可妄自揣想,也许佛家与莲还有别的生命不解之缘。南海观世音菩萨,毫无疑问是佛家上乘人物,她脚下也总是踏着一朵五彩莲花,可见莲是佛家圣物了。《封神榜》上的哪咤三太子,因为惹了祸,被迫弃还了父亲的肉身凡骨,重生的真身还是以莲梗、莲叶、莲花为底质,由他的师傅太乙真人点化而成。有一出戏叫《劈山救母》,又叫《宝莲灯》,是说杨二郎在救他母亲时,靠着一颗宝莲做灯,才劈开华山救出母亲。可见,莲有善缘。也许,这就是佛家推崇莲的原因吧?

莲之为尤物受到古今之人的赞佩。画莲、写莲、颂莲、咏莲的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莲的挚爱。古诗、乐府民歌、文章中借莲铭心咏怀,以莲抒情的人多不可计。“碧水色可染,白莲香正浓。分飞俱有恨,此别几时逢”是以莲水之情喻离别之恨。“藕隐玲珑玉,华藏飘渺容。何当假羽翼,声影暂相从。”是抒发对莲那种挚烈的情怀;“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惆怅汀洲日暮时,柔情不断如春水。”则表达了对莲的无限眷恋“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披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是咏叹莲的妙韵;“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谁收拾。”是刻画莲态之娇媚。就是这样的莲歌,从古唱到今,千年不绝,悠韵萦回。

在江南,人们把采莲当成赏心乐事,作为吐诉衷肠,表述心曲的娱乐活动。初秋季节,江南的月夜本来就很迷人,再加上一幅有声有色的采莲图,那会是怎样的美景啊!

湖岸上,湖潮轻叩岸堤,沙鸥振翅掠过,迷朦的月色中,岸柳低吟,拂进湖水的柳泗在轻轻摩娑着,蚕蛹在鸣叫……

湖面上,阵阵荷香伴着莲歌悠韵,几叶轻巧的扁舟慢慢穿行在湖荡里头。船上的少妇、少女唱着、笑着、闹着,边采莲边嬉戏……

湖水中,游鱼惊乍,有的跃出水面探看,有的一个猛跃,扎出好远好远。高声喧嚣的青蛙,串上跳下地从水中跃到岸上,又从岸上跳到莲叶上,随即又扎进湖水中……

此时此刻,哪怕你贵为帝王将相,又怎能不为之倾倒呢?

唐太宗一统天下,亡突厥,臣吐谷浑,和吐蕃,灭百济,功在华夏,他造就了“贞观之治”,被奉为天可汗。他的《采芙蓉》诗,就表现了他对采莲的浓趣: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鸥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凄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孝元帝是个风流天子。他也为采莲的胜境所陶醉。他的《涉江采芙蓉》诗,更是描写了采莲的胜境:

江风当夏清,桂棹逐流萤。初疑京兆剑,复似汉冠名。荷香风送远,莲影同根生。叶卷珠难留,花舒红易轻。日暮凫舟满,归来渡锦城。

若是你在采莲时,采到了并蒂莲那无疑是你的光彩与荣幸。因为那是幸福与吉祥的象征。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就是以莲喻人,表达了对同心莲的情思: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这双影分红,两心同结,其色夺歌人红颊,其香,乱舞衣之风,这是何等的风流佳卉哟!

哦!莲哟,这就是你,红颜之秀华,歌吟之悠韵。

是的,

你的春之韵汇贯了人间之磊落,包复了山川之灵秀,饱含了生机与活力、坦诚与自信;

你的夏之韵吸纳了诗之含蓄,采取了画之绚丽,描摹了友善与真纯、炽烈与火热;

你的秋之韵编织了梦幻之神奇,妆扮了天仙似的娇俏,显示了美艳与俊靓、柔媚与瑰丽;

你的冬之韵开辟了天之广阔,扩展了海之深邃,铸就了意志和尊严、节操与气概;

这就是你的轨迹,你的过程。由是,我读懂了你,莲、莲的歌、莲歌的悠韵。

莲歌悠韵长。

叶青青,莲歌轻轻……

关于婚姻

  很多女人在嫁人的时候,会去考虑一个的问题:他是不是独子。诚然,嫁给独子,优势多多。    比如,不存在妯娌关系问题;比如,公婆优先带谁家孩子问题;最重要的是,不存...[全文阅读]

爱的碰撞: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七个小时的时差。    男孩:早啊,怎么没留言,生我气了?    女孩:那你先来承认错误,我听听。    男孩:我觉得我就不是个高调的人,从来不晒私生活,以前也没这...[全文阅读]

大昭寺游记

飘波青城二年有余,久闻大昭如雷贯耳。一时兴起,沿着当年康熙大帝的足迹瞻仰这座皇家寺庙的雄伟与恢弘。 大昭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于明朝万历八年(158...[全文阅读]

请, 请允许我,再颓废一次,

......[全文阅读]

过去{一}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天花板那些曾经的往事又在次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如今的我们都已经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但是那些曾经年少轻狂的事从来都没有...[全文阅读]

他写给我的情书

  2011-1-5    亲爱的这是为你写的    你是否知道,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有个人也在为你难过    你是否知道,你开心是某个人最大的愿望    即使这要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莲歌幽韵(康有山)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223648.html

上一篇:给自己一个清新的未来

下一篇:幸福路,一直有你

甜蜜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甜蜜日记文章

精选甜蜜日记

经典日记分类阅读

甜蜜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