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0 21:27:0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灯光下的凄凉

出自五代李煜的《書靈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婵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譯文及注釋

譯文這一生與妻子共同分擔着國難的痛苦以至于讓人憔悴,正值壯年卻又遇上喪妻之痛。手巾上猶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氣味,畫眉的黛煙也在手巾上留下了點點斑痕。

注釋靈筵:供亡靈的幾筵。人死後,生者爲祭奠死者而設立的幾案,用以供奉靈位、衣物與酒食。手巾:即毛巾,又稱拭手巾、淨巾,是擦拭臉手皮膚的日常用品。在中國,手巾自古即被使用,後禅林備之于僧堂、浴室、後架等供大衆使用。浮生:指人生在世,虛浮不定,故稱爲“浮生”。語出《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憔悴:憂戚,煩惱。壯歲:這裏指李煜喪妻時的二十八歲。婵娟:泛指形态美好的女子。這裏指大周後。黛煙:青黑色的顔料,古時女子用以畫眉。

賞析

  靈筵,即供奉亡靈的幾筵。《梁書·止足傳·顧憲之》:“不須常施靈筵,可止設香燈,使緻哀者有憑耳。”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終制》:“靈筵勿設枕幾,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棗,不得有酒肉餅果之祭。” 王利器 集解:“靈筵,供亡靈之幾筵,後人又謂之靈牀,或曰儀牀。”

  李後主十八歲時,納絕代佳人、多藝才女昭惠爲後,其婚姻之美滿,伉俪之情

情深,才子佳人之意切,都是令人豔羨的。然而這對多愁善感的伴侶,在夫妻生活之外,卻也有着因時移世變、國祚日衰而帶來的諸多不順心之事,當然也就難免“共憔悴”了。而尤其是年值“壯歲”,按常理,夫妻倆正當精力充沛,正該琴瑟調和,相依相傍,誰知竟疫從天降,絕症襲來,無情地奪走了與自己朝夕相處、形影相随的“婵娟”。“壯歲失婵娟”,中年喪偶,已是人生的大不幸,更何況所失的又是自己十分傾心的可人愛妻呢!接下來,“汗手遺香漬,痕眉染紫煙”,則是由昭惠皇後的遺物——眼前靈筵上的手巾觸發哀感。凝神細看,巾上還留有愛妻生時輕抹香靥的“香漬”,細描眉黛的煙痕。可目下是“香漬”猶在,煙痕尚存,而“婵娟”已失,這就更令人不能不倍增切腹之痛了。全詩至此煞筆,餘哀不盡。

賞析二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婵娟。”詩的起句總歎人生的虛浮無定,難以把握,無論願意不願意,生命還得繼續,所以活着就已經是一種無奈。而這無奈的人生本來就已經令人悲哀,何況正在壯歲之年,又失去了相依相倚的妻子,這餘下的人生途程将會是多麽的漫長,多麽的難行。詩中以“婵娟”代指妻子,以見妻子的青春美好,也就愈見痛失愛妻的深情。然後筆調一轉,拈出手巾點題。手巾是

古代女子的随身之物,攥在手中,用以拭汗,用以掩笑,用以擦去淚水,用以生風借涼,不可須臾而離。詩的首二句抒寫悲痛,就人生落筆,有一種從根上說起的本質意味,起點既高,落筆滔滔。

  “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人已離去,而手巾上猶可嗅到生前所用香膏的氣味,畫眉的黛煙也在手巾上留下了點點斑痕,睹物思人,自有無盡思念在其中。而“汗手遺香漬”一句,提示周氏生前将巾緊緊攥在手中的動作,以至于有手汗的浸漬而染香于巾。若不是相知極深之人,不會有這樣細緻的觀察,而回憶之時,自然倍加痛心。詩言物不言人,所言之物又隻是一條亡者生前的舊手巾,“汗手”、“痕眉”點到爲止,便草草結束。

  整體上就詩章結構而言,有一種頭重腳輕之感。魯迅曾評說向秀悼念亡友嵇康的《思舊賦》說:“很奇怪他爲什麽隻有寥寥的幾行,剛開頭卻又煞了尾。”可見這也是一種抒寫情感的方法。不過,向秀之“寥寥的數行”是有話不能說,李煜這裏卻是滿腹的言語無法說出,悲痛至于極點的緣故。

  此詩是李煜在亡妻靈座前的随筆之作,寫的都是眼前景、眼前物,因此也就信手拈來,十分自然,沒有雕琢的痕迹。靈室氣氛本來就讓人十分傷心,正如晉代潘嶽《寡婦賦》所寫:“入空室兮望靈

座,帷飄飄兮燈熒熒”,而亡妻的遺物更增添了一層憂傷。由具體遺物汗巾寫起,從小處着筆,抒寫壯歲失妻的痛苦,是此詩的一大特色。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悼亡詩,是爲悼念昭惠皇後而作,寫作時間是在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冬昭惠後剛逝世後。

作者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隐、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将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出自五代李煜的《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译文注释

译文这一生与妻子共同分担着国难的痛苦以至于让人憔悴,正值壮年却又遇上丧妻之痛。手巾上犹可嗅到妻子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的黛烟也在手巾上留下了点点斑痕。

注释灵筵:供亡灵的几筵。人死后,生者为祭奠死者而设立的几案,用以供奉灵位、衣物与酒食。手巾:即毛巾,又称拭手巾、净巾,是擦拭脸手皮肤的日常用品。在中国,手巾自古即被使用,后禅林备之于僧堂、浴室、后架等供大众使用。浮生:指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故称为“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憔悴:忧戚,烦恼。壮岁:这里指李煜丧妻时的二十八岁。婵娟:泛指形态美好的女子。这里指大周后。黛烟: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

赏析

  灵筵,即供奉亡灵的几筵。《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 王利器 集解:“灵筵,供亡灵之几筵,后人又谓之灵牀,或曰仪牀。”

  李后主十八岁时,纳绝代佳人、多艺才女昭惠为后,其婚姻之美满,伉俪之情

情深,才子佳人之意切,都是令人艳羡的。然而这对多愁善感的伴侣,在夫妻生活之外,却也有着因时移世变、国祚日衰而带来的诸多不顺心之事,当然也就难免“共憔悴”了。而尤其是年值“壮岁”,按常理,夫妻俩正当精力充沛,正该琴瑟调和,相依相傍,谁知竟疫从天降,绝症袭来,无情地夺走了与自己朝夕相处、形影相随的“婵娟”。“壮岁失婵娟”,中年丧偶,已是人生的大不幸,更何况所失的又是自己十分倾心的可人爱妻呢!接下来,“汗手遗香渍,痕眉染紫烟”,则是由昭惠皇后的遗物——眼前灵筵上的手巾触发哀感。凝神细看,巾上还留有爱妻生时轻抹香靥的“香渍”,细描眉黛的烟痕。可目下是“香渍”犹在,烟痕尚存,而“婵娟”已失,这就更令人不能不倍增切腹之痛了。全诗至此煞笔,余哀不尽。

赏析二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诗的起句总叹人生的虚浮无定,难以把握,无论愿意不愿意,生命还得继续,所以活着就已经是一种无奈。而这无奈的人生本来就已经令人悲哀,何况正在壮岁之年,又失去了相依相倚的妻子,这余下的人生途程将会是多么的漫长,多么的难行。诗中以“婵娟”代指妻子,以见妻子的青春美好,也就愈见痛失爱妻的深情。然后笔调一转,拈出手巾点题。手巾是

古代女子的随身之物,攥在手中,用以拭汗,用以掩笑,用以擦去泪水,用以生风借凉,不可须臾而离。诗的首二句抒写悲痛,就人生落笔,有一种从根上说起的本质意味,起点既高,落笔滔滔。

  “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人已离去,而手巾上犹可嗅到生前所用香膏的气味,画眉的黛烟也在手巾上留下了点点斑痕,睹物思人,自有无尽思念在其中。而“汗手遗香渍”一句,提示周氏生前将巾紧紧攥在手中的动作,以至于有手汗的浸渍而染香于巾。若不是相知极深之人,不会有这样细致的观察,而回忆之时,自然倍加痛心。诗言物不言人,所言之物又只是一条亡者生前的旧手巾,“汗手”、“痕眉”点到为止,便草草结束。

  整体上就诗章结构而言,有一种头重脚轻之感。鲁迅曾评说向秀悼念亡友嵇康的《思旧赋》说:“很奇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可见这也是一种抒写情感的方法。不过,向秀之“寥寥的数行”是有话不能说,李煜这里却是满腹的言语无法说出,悲痛至于极点的缘故。

  此诗是李煜在亡妻灵座前的随笔之作,写的都是眼前景、眼前物,因此也就信手拈来,十分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灵室气氛本来就让人十分伤心,正如晋代潘岳《寡妇赋》所写:“入空室兮望灵

座,帷飘飘兮灯荧荧”,而亡妻的遗物更增添了一层忧伤。由具体遗物汗巾写起,从小处着笔,抒写壮岁失妻的痛苦,是此诗的一大特色。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悼亡诗,是为悼念昭惠皇后而作,写作时间是在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冬昭惠后刚逝世后。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107006.html

上一篇: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