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春望 -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城東樓名望海樓。]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绫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爲梨花春。]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注釋】:
此詩爲長慶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作。詩對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寫,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後兩句爲一景。七處景色都靠“望”字把它們聯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首句寫登樓遠望海天瑰麗的景色,有籠住全篇之勢。作者原注雲:“城東樓名望海樓。”《太平寰宇記》中望海樓作望潮樓,高十丈。次句護江堤指杭州東南錢塘江岸築以防備海潮的長堤。清晨登望海樓,極目遠眺,旭日東升,霞光萬道,錢塘江水,奔流入海,護江長堤,閃着銀光。此聯把城外東南的景色,寫得極其雄偉壯麗。
次聯詩人把目光轉到城内。杭州城内吳山(又稱胥山)上有“伍員廟”。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殺害,輾轉逃到吳國,幫助吳國先後打敗了楚國、越國,後因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并停止伐齊而見疏,終被殺害。所民間傳說:他因怨恨吳王,死後驅水爲濤,故錢塘江潮又稱“子胥濤”。此詩通首所寫均爲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詞,是說看見眼前的錢塘江和伍員廟,想到夜裏萬籁俱寂之時,濤聲傳入廟中,特别清晰。“蘇小”,即南齊時錢塘名妓蘇小小。“蘇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樓楚館。這句正寫題面的“春”字,點明季節,并以歌樓舞榭,寫出杭州的繁華景象。應當注意的是,句中之柳非門前屋後之柳,而是極目遠望到的院中之柳。《唐宋詩醇》評這兩句說:“‘入’字、‘藏’字極寫望中之景。”兩句均引用典故寫景,不但展現了眼前景物,而且使人聯想到伍員的壯烈,昔日杭州的繁華,上句氣象雄渾,下句旖旎動人,富有詩情畫意。
上兩聯主要是寫自然景色,下一聯則把重點移在風物人情上。“紅袖”指織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紋。作者原注雲:“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語意雙關。作者原注:“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爲‘梨花春’。”“趁梨花”是說正好趕在梨花開時飲梨花春酒。此聯一句寫遊人沽飲,一句寫婦女織绫。梨花飄舞,酒旗相招;紅袖翻飛,绫紋绮麗。詩意之濃,色彩之美,讀之令人心醉。
末聯又把目光移到遠處,寫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結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沙堤,簡稱白堤。作者原注雲:“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裙腰”這個絕妙的比喻,不僅寫出了春日白堤煙柳蔥蒨,露草芊綿的迷人景色,而且把從遠處俯瞰西湖的景象寫得非常逼真生動,同時,寫裙腰,自然使人聯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飄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由裙,又自然使人聯想到妩媚秀麗的西湖,豈非美麗少女的化身?宋代蘇轼《飲湖上初晴後雨》詩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雖不能肯定它就是從白居易這兩句詩衍化而來,但二者的構思,卻是一緻的。
這首詩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筆,畫出一幅《杭州春望圖》。畫面以春柳、春草、春樹及江水、湖水的翠綠爲主色,又以梨花、紅裙、彩绫、酒旗加以點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間,把杭州的春光裝點得美麗無比,散發着濃郁的春意。詩在寫法上,由城外之東南,寫到城内,然後又寫到西湖,遠近結合,錯落有緻,而又次序井然。同時,又将寫景同詠古,攝自然之景同記風物人情結合起來,使景物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詩味,洋溢着詩人抑止不住的贊美之情。
(王思宇)【
作品評述】
杭州春望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城東樓名望海樓。]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绫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爲梨花春。]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
以上就是杭州春望是哪個時期的作品? 杭州春望詩歌鑒賞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杭州春望 -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注释】:
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
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
在一起,构成一个
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
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
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
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
拒绝越国求和并
停止伐齐而见疏,终被杀害。所民间传说:他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首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明季节,并以歌楼舞榭,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应当注意的是,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
典故写景,不但
展现了眼
前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
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
上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
花纹。作者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
酒店。“梨花”语意双关。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
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
色彩之美,读之令人
心醉。
末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作者原注云:“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写
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
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
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
水光波影;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岂非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不能
肯定它就是从白居易这两句诗衍化而来,但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
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杭州春望图》。画面以春柳、
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
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
然后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落有致,
而又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
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王思宇)【
作品评述】
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以上就是杭州春望是哪个时期的作品? 杭州春望诗歌鉴赏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大学·第一章》解释: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杭州春望是哪个时期的作品? 杭州春望诗歌鉴赏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3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