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其一 -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随我身。
暫伴月将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注解】:
花間一壺酒。 ( 間一作下, 一作前 )
相期邈雲漢。 ( 邈雲漢一作碧岩畔 )
1、将:偕,和。
2、相期:相約。
3、雲漢:天河。
【韻譯】: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
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
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裏曉得暢飲的樂趣?
影兒,你徒然随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随玉兔,這無情瘦影吧,
我應及時行樂,趁着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
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爲忘情之友,
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評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
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
一種複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爲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飲,影徒随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
“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爲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
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
放浪形骸、狂蕩不羁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凄涼。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From a pot of wine among the flowers
I drank alone. There was no one with me --
Till, raising my cup, I asked the bright moon
To bring me my shadow and make us three.
Alas, the moon was unable to drink
And my shadow tagged me vacantly;
But still for a while I had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through the end of spring....
I sang. The moon encouraged me.
I danced. My shadow tumbled after.
As long as I knew, we were boon companions.
And then I was drunk, and we lost one another.
...Shall goodwill ever be secure?
I watch the long road of the River of Stars.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随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究竟辯析方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先講一番道理,經駁斥後又建立新的理論,再駁再建,最後得到正确的結論。關于這樣的論證,一般總有雙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這首詩,就隻一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籁,所以一直爲後人傳誦。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腳色隻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内,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盡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于那影子呢?雖則如陶潛所謂“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别”(《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那麽又該怎麽辦呢?姑且暫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吧!“顧影獨盡,忽焉複醉。”(陶潛飲酒詩序中語)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其時詩人已經淅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傾聽佳音;舞時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似與自己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自己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爲交遊,主要還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凄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爲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卧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莺。感之欲歎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試看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可見詩人是怎樣的孤獨了。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于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隻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并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的踽踽涼涼之感。
(沈熙乾)【
作品評述】
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随我身。
暫伴月将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以上就是月下獨酌·其一李白|明月|陶潛|詩人|相期|唐朝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月下独酌其一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花间一壶酒。 ( 间一作下, 一作前 )
相期邈云汉。 (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
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
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
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
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
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
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
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
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
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
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
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
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
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From a pot of wine among the flowers
I drank alone. There was no one with me --
Till, raising my cup, I asked the bright moon
To bring me my shadow and make us three.
Alas, the moon was unable to drink
And my shadow tagged me vacantly;
But still for a while I had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through the end of spring....
I sang. The moon encouraged me.
I danced. My shadow tumbled after.
As long as I knew, we were boon companions.
And then I was drunk, and we lost one another.
...Shall goodwill ever be secure?
I watch the long road of the River of Stars.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
究竟辩析
方法。用现代话
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
建立新的
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
双方,
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
而又纯乎天籁,
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
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
三个字,场面单调
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
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
过来,连自己在内,化
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
起来了。
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
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
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
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
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
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
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
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
凉凉之感。
(沈熙乾)【
作品评述】
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以上就是月下独酌·其一李白|明月|陶潜|诗人|相期|唐朝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大学·第一章》解释: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月下独酌·其一李白|明月|陶潜|诗人|相期|唐朝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3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