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大多寫的是感情,基本寫的是青花瓷,偶爾幾句是汝窯瓷。
下面我們就一句一句來分析。
-------。
01。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首先,爲什麽要在素胚上勾勒?。
方文山在這裏說的素胚應該就是指顔色上的素,也就是白瓷。從元朝開始,白瓷的被接受度迅速提升。(在青花瓷出現之前,古人大多愛青瓷。這個以後再具體講)。
大家都知道繪畫要畫在白紙上才好看。青花也隻有畫在白瓷上才有色彩的對比度,承托出蘇麻離青的濃烈寶石藍。
當然,白瓷的興起,某種程度上和“元人尚白”的民族習俗也有一定關系。
那麽,景德鎮曆代白瓷在化學組成上有什麽特點呢?。
1.五代和宋代時極大部分屬于高矽低鋁質胎,表明這一時期的胎都用磁石一種原料制成。
2.從元代樞府窯開始,瓷胎中逐漸加入少量高嶺土,高嶺土的加入量元代和明代比較少,清代時大大增加,有的可達到一半對一半,高嶺土的加入使矽含量減少而鋁含量則相應增加。鋁含量的增加可提高瓷器的燒成溫度。五代和宋代白瓷的正常燒成溫度隻有1150-1200°C,元代和明代細白瓷的燒成溫度已提高到1200-1280°C,而清三代禦窯廠更進一步提高到1300°C。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元(公元1271-1368年)上海博物館藏。
以上講的是[素胚],下面講[筆鋒濃轉淡]。
元朝開始,自從青花器的生産成爲主流以後,中國瓷器上刻、劃、印花的裝飾技法退居次要地位,而彩繪成爲首位。(學習強國APP裏的專家說青花瓷始于唐朝,這一點上本來就有争議,在此備注說明)。
蘇麻離青這種釉料塗不均勻,所以會筆鋒濃轉淡。比較厚的地方會有紫褐色或黑褐色的斑點。仔細看,會看到這些斑點微微凹陷、深入胎骨。(清朝已沒有蘇麻離青,刻意畫黑點模仿這樣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青花瓷的脈絡,可以點擊→《延禧攻略》丨魏璎珞用的青花瓷碗,真的是乾隆朝的嗎?(青料篇)。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斑點呢?。
因爲蘇麻離青這一染料、高鐵低錳,因爲含鐵量高,燒成之後形成钴鐵結合晶斑,如果用手撫摸有凹凸不平感,這樣的斑點稱之爲錫光斑。
蘇麻離青畫出來的青花還有暈散的效果,古人把這總暈散賦予了美學的特征。這本身或許是一種燒造的缺陷,但被文人渲染以後成爲一種審美追求,也可以說是缺陷美。(瓷器中的缺陷美還有:哥窯的開片、豇豆紅的綠色苔點)。
南宋哥窯葵口盤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豇豆紅釉印盒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上海博物館藏。
-------。
02。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根據歌詞,不太可能是元代的。
元青花瓷中花草紋也的确是以纏枝牡丹及纏枝蓮使用最多。但是元青花的紋飾繁密,有很強的波斯風格。以大量留白的中國審美習慣來看,容易有壓迫、緊張感。
所以元青花的牡丹不太如你初妝。除非是第一次畫眼線手抖,一不小心就塗太多了。淡妝成爲了濃妝。
景德鎮窯青花瓜竹葡萄紋菱口盤元(公元1271-1368年)上海博物館藏。
明朝青花瓷就比較有可能是初妝了,不同于青花瓷誕生初期對于波斯甲方需求的“被動迎合”,已經轉變爲一種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成爲了“主觀意願”。
波斯的青花釉料(蘇麻離青、回青),中國審美的構圖,。
我們可以一一看到不同時期,紋飾的主流特點:。
明朱元璋洪武時期的花草紋飾特别多見扁菊紋。明永樂時期的青花瓷往往以纏枝四季花(梅花、牡丹、蓮花、菊花)爲主,并以蕉葉、如意雲、回文、波濤等爲輔紋,顯得有舒朗感。明宣德青花多以纏枝蓮和寶相花爲多見。明成化的青花器,常見雲龍、銜花夔kuí龍、飛鳳、波濤海獸等等。明弘治以龍紋爲最多,包括雲龍、海水龍、飛翼龍、雙龍搶珠及蓮池龍、團龍等。(牡丹不多)明正德官窯器的圖案花紋以纏枝花和龍紋爲主,以及較多地運用波斯紋。清朝的青花湧現了很多小說人物畫,康熙時期由于青料能夠按照深淺分出五色,也多有如國畫般的山水畫。不同于元明時期的平塗。花卉也多用彩色的釉料展現,不再局限于青花(硬彩、軟彩、琺琅彩)。綜上可見,很可能,方文山看到的很可能是永樂時期的牡丹紋青花。
(圖片拿花果紋将就下,找不到很正宗的牡丹紋青花照片)。
景德鎮窯青花花果紋瓶明永樂(公元1403-1424年)上海博物館藏。
-------。
03。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青花紋飾以清朝爲分界點。清朝之前的青花基本都是平塗的,像我們玩的填色遊戲一樣,主要是由于釉料限制。
清朝(明朝晚期)開始有了分水法,也有稱作爲混水法。将青料加工成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等濃淡不同的料水。根據畫面需要,用不同濃度的料水,呈現畫仕女圖也成爲了可能。
景德鎮窯青花山水人物圖瓶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上海博物館藏。
康熙時期的人物畫内容,除了常見的嬰戲圖、八仙祝壽、四妃十六子等外,戲曲故事特别盛行,例如,《西廂記》、《水浒傳》、《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以及《嶽傳》、《蕭何月夜追韓信》、《錢塘夢》等等,這與明代以來帶有版畫的戲曲劇本的大量流行有關。
個人認爲,和少數民族學習漢文化的切入口也很有關系,一段故事往往是最能感受另一種文明的途徑。學習者也能容易産生帶入感、融入感,覺得自己已經完全了解了新的文明。這一點和哲學史的脈絡也能遙遙對應。
雍正時期,宣揚倫理的内容和耕樵漁讀等的主題較多。
至乾隆時,人物衣服多描繪各種紋飾。故事性大大減弱。
其實,仕女圖在清青花的占比并沒有我們所以爲的那麽多。清時期,技藝完全成熟的彩瓷,在顔色選擇和繪畫順序、用筆上幾乎和宣紙上一樣,沒有什麽阻礙。且豐富的色彩更能表現仕女的明麗和柔美。
所以仕女圖更可能是以彩瓷的方式表現。
景德鎮窯五彩劉備招親圖瓶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上海博物館藏。
-------。
04。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青花瓷怎麽會是天青色?。
是辨色能力的扭曲?還是制瓷工藝的淪喪?。
且聽下回分解。
就當我爲遇見你伏筆。
----------------------------------------。
參考資料:。
《中國古陶瓷的科學》張福康。
《中國陶瓷史》中國矽酸鹽學會。
《中國陶瓷》馮先銘。
訂閱號:盡量把陶瓷說清楚。
以上就是描寫青花瓷的文章,如何評價方文山撰寫的《青花瓷》歌詞?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青花瓷》大多
写的是感情,基本写的是青花瓷,
偶尔几句是汝窑瓷。
下面我们就一句一句来
分析。
-------。
01。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首先,为什么要在素胚上勾勒?。
方文山在这里说的素胚
应该就是指颜色上的素,也就是白瓷。从元朝开始,白瓷的被接受度迅速提升。(在青花瓷出现之前,古人大多爱青瓷。这个以后再具体讲)。
大家都知道
绘画要画在白纸上才好看。青花也只有画在白瓷上才有
色彩的
对比度,承托出苏麻离
青的浓烈宝石蓝。
当然,白瓷的兴起,
某种程度上和“元人尚白”的民族
习俗也有一定
关系。
那么,景德镇历代白瓷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特点呢?。
1.五代和宋代时极大部分属于高硅低铝质胎,表明这一
时期的胎都用磁石一种原料制成。
2.从元代枢府窑开始,瓷胎中逐渐加入少量高岭土,高岭土的加入量元代和明代比较少,清代时大大增加,有的可达到一半对一半,高岭土的加入使硅
含量减少而铝含量则相应增加。铝含量的增加可提高
瓷器的烧成
温度。五代和宋代白瓷的正常烧成温度只有1150-1200°C,元代和明代细白瓷的烧成温度已提高到1200-1280°C,而清三代御窑厂更进一步提高到1300°C。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公元1271-1368年)
上海博物馆藏。
以上讲的是[素胚],下面讲[笔锋浓转淡]。
元朝开始,自从青花器的
生产成为主流以后,中国瓷器上刻、划、印花的
装饰技法退居次要地位,而彩绘成为首位。(
学习强国APP里的专家说青花瓷始于唐朝,这一点上
本来就有争议,在此备注说明)。
苏麻离青这种釉料涂不均匀,
所以会笔锋浓转淡。比较厚的地方
会有紫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仔细看,会
看到这些斑点
微微凹陷、深入胎骨。(清朝已没有苏麻离青,刻意画
黑点模仿这样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青花瓷的脉络,可以点击→《延禧
攻略》丨魏璎珞用的青花瓷碗,真的是乾隆朝的吗?(青料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斑点呢?。
因为苏麻离青这一染料、
高铁低锰,因为含铁量高,烧成之后形成钴铁结合晶斑,如果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感,这样的斑点称之为锡光斑。
苏麻离青画出来的青花
还有晕
散的效果,古人把这总晕散赋予了美学的
特征。这本身
或许是一种烧造的缺陷,但被文人渲染以后成为一种审美追求,
也可以说是缺陷美。(瓷器中的缺陷美还有:哥窑的开片、
豇豆红的
绿色苔点)。
南宋哥窑葵口盘上海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豇豆红釉印盒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上海博物馆藏。
-------。
02。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根据歌词,不太可能是元代的。
元青花瓷中花草纹也的确
是以缠枝牡丹及缠枝莲
使用最多。但是元青花的纹饰繁密,有很强的波斯
风格。以大量留白的中国审美习惯来看,容易有压迫、
紧张感。
所以元青花的牡丹不太如你初妆。除非是
第一次画眼线手抖,一不小心就涂太
多了。淡妆成为了浓妆。
景德镇窑青花瓜竹葡萄纹菱口盘元(公元1271-1368年)上海博物馆藏。
明朝青花瓷就比较有可能是初妆了,不同于青花瓷诞生
初期对于波斯甲方需求的“被动迎合”,已经转变为一种中国
文化的
一部分成为了“主观意愿”。
波斯的青花釉料(苏麻离青、回青),中国审美的构图,。
我们可以一一看到不同时期,纹饰的主流特点:。
明
朱元璋洪武时期的花草纹饰特别多见扁菊纹。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往往以缠枝四季花(梅花、牡丹、莲花、菊花)为主,并以蕉叶、如意云、回文、波涛等为辅纹,
显得有舒朗感。明宣德青花多以缠枝莲和宝相花为多见。明成化的青花器,常见云龙、衔花夔kuí龙、飞凤、波涛海兽等等。明弘治以龙纹为最多,包括云龙、海水龙、飞翼龙、双龙抢珠及莲池龙、团龙等。(牡丹不多)明正德官窑器的
图案花纹以缠枝花和龙纹为主,以及较多地运用波斯纹。清朝的青花
涌现了
很多小说人物画,康熙时期由于青料能够按照深浅分出五色,也多有如国画般的山水画。不同于元明时期的平涂。
花卉也多用
彩色的釉料
展现,不再局限于青花(硬彩、软彩、珐琅彩)。综上可见,很可能,方文山看到的很可能是永乐时期的牡丹纹青花。
(
图片拿花果纹将就下,
找不到很
正宗的牡丹纹青花照片)。
景德镇窑青花花果纹瓶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上海博物馆藏。
-------。
03。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
私藏】。
青花纹饰以清朝为分界点。清朝之前的青花基本都是平涂的,像我们玩的填色游戏一样,主要
是由于釉料
限制。
清朝(明朝晚期)开始有了分水法,也有称作为混水法。将青料
加工成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浓淡不同的料水。根据画面需要,用不同
浓度的料水,呈现画仕女图也成为了可能。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瓶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上海博物馆藏。
康熙时期的人物画内容,
除了常见的婴戏图、八仙
祝寿、四妃十六子等外,戏曲故事特别盛行,例如,《西厢记》、《
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以及《岳传》、《萧何月夜追
韩信》、《钱塘梦》等等,这与明代以来带有版画的戏曲剧本的大量流行有关。
个人
认为,和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的切
入口也很有关系,一段故事往往是最能感受
另一种文明的途径。学习者也能容易
产生带入感、融入感,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新的文明。这一点和哲学史的脉络也能遥遥对应。
雍正时期,宣扬伦理的内容和耕樵渔读等的主题较多。
至乾隆时,人物
衣服多描绘各种纹饰。故事性大大减弱。
其实,仕女图在清青花的占比并没有我们所以
为的那么多。清时期,技艺完全成熟的彩瓷,在
颜色选择和绘画
顺序、用笔上几乎和宣纸上一样,没有什么阻碍。且丰富的色彩更能
表现仕女的明丽和柔美。
所以仕女图更可能是以彩瓷的方式表现。
景德镇窑五彩
刘备招亲图瓶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上海博物馆藏。
-------。
04。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
在等你】。
青花瓷怎么会是天青色?。
是辨色能力的扭曲?还是制瓷
工艺的沦丧?。
且听下回分解。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参考资料:。
《中国古陶瓷的科学》张福康。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国陶瓷》冯先铭。
订阅号:尽量把陶瓷说
清楚。
以上就是描写青花瓷的文章,如何评价方文山撰写的《青花瓷》歌词?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童年的颜色现代诗歌
童年的颜色像一盒巧克力豆, 五彩缤纷, 有红色、有蓝色、 有绿色、有黑色、有白色。 童年的颜色是红色的, 当我考试考了一百分, 妈妈看了会表扬我, ...[全文阅读]
激昂
激昂当雨点抱着命运的绳索滑下初生的藤条朦胧在希望的雨中当迸溅的情味模糊了行者的步履生活的婀娜捡起岁月的暗香这爱着世界的流水理解了长风的诗赋这男儿勇者的...[全文阅读]
在心田里种植希望诗歌
年少无知的我在心田种植下希望的种子 懵懂的我在心田种植下希望的种子 懂事的我在心田种植希望的种子 希望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 可以看到家人洋溢着幸...[全文阅读]
别了,我亲爱的母校诗歌
雏鹰搏击长空,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 小溪涓涓流淌,那是河流对海洋的颂歌 果园千里飘香,那是大地对农民的回赠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是人生前进的方向! 你看...[全文阅读]
在云南看云现代诗歌
在普者黑看云 晚霞里形状各异的彩云 被落日染得白红难分 天水相映着镀金的云 晚霞粼粼水波粼粼 紧紧环抱大地上的盆景 不肯让夜幕来临 在石...[全文阅读]
有关于秋天的简短诗歌现代诗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下面是有关于秋天的简短诗歌现代诗,欢迎鉴赏。篇一:有关于秋天的简短诗歌现代诗秋天来了撞伤了末日的夏日的快乐他们再...[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描写青花瓷的文章,如何评价方文山撰写的《青花瓷》歌词?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2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