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发布时间:2022-07-01 08:37:02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餘于戎,東得百裏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産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臯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衆,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緻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鼍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爲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爲用,西蜀丹青不爲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筝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适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爲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衆,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借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夫物不産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産于秦,而願忠者衆。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雠,内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拼音解讀
  chén wén lì yì zhú kè ,qiè yǐ wéi guò yǐ 。xī mù gōng qiú shì ,xī qǔ yóu yú yú róng ,dōng dé bǎi lǐ xī yú wǎn ,yíng jiǎn shū yú sòng ,lái pī bào 、gōng sūn zhī yú jìn 。cǐ wǔ zǐ zhě ,bú chǎn yú qín ,ér mù gōng yòng zhī ,bìng guó èr shí ,suí bà xī róng 。xiào gōng yòng shāng yāng zhī fǎ ,yí fēng yì sú ,mín yǐ yīn shèng ,guó yǐ fù qiáng ,bǎi xìng lè yòng ,zhū hóu qīn fú ,huò chǔ 、wèi zhī shī ,jǔ dì qiān lǐ ,zhì jīn zhì qiáng 。huì wáng yòng zhāng yí zhī jì ,bá sān chuān zhī dì ,xī bìng bā 、shǔ ,běi shōu shàng jun4 ,nán qǔ hàn zhōng ,bāo jiǔ yí ,zhì yān 、yǐng ,dōng jù chéng gāo zhī xiǎn ,gē gāo yú zhī rǎng ,suí sàn liù guó zhī zhòng ,shǐ zhī xī miàn shì qín ,gōng shī dào jīn 。zhāo wáng dé fàn jū ,fèi ráng hóu ,zhú huá yáng ,qiáng gōng shì ,dù sī mén ,cán shí zhū hóu ,shǐ qín chéng dì yè 。cǐ sì jun1 zhě ,jiē yǐ kè zhī gōng 。yóu cǐ guān zhī ,kè hé fù yú qín zāi !xiàng shǐ sì jun1 què kè ér bú nèi ,shū shì ér bú yòng ,shì shǐ guó wú fù lì zhī shí ,ér qín wú qiáng dà zhī míng yě 。
  jīn bì xià zhì kūn shān zhī yù ,yǒu suí hé zhī bǎo ,chuí míng yuè zhī zhū ,fú tài ā zhī jiàn ,chéng xiān lí zhī mǎ ,jiàn cuì fèng zhī qí ,shù líng tuó zhī gǔ 。cǐ shù bǎo zhě ,qín bú shēng yī yān ,ér bì xià shuō zhī ,hé yě ?bì qín guó zhī suǒ shēng rán hòu kě ,zé shì yè guāng zhī bì ,bú shì cháo tíng ;xī xiàng zhī qì ,bú wéi wán hǎo ;zhèng 、wèi zhī nǚ bú chōng hòu gōng ,ér jun4 liáng kuài tí bú shí wài jiù ,jiāng nán jīn xī bú wéi yòng ,xī shǔ dān qīng bú wéi cǎi 。suǒ yǐ shì hòu gōng ,chōng xià chén ,yú xīn yì ,shuō ěr mù zhě ,bì chū yú qín rán hòu kě ,zé shì wǎn zhū zhī zān ,fù jī zhī ěr ,ā gǎo zhī yī ,jǐn xiù zhī shì bú jìn yú qián ,ér suí sú yǎ huà ,jiā yě yǎo tiǎo ,zhào nǚ bú lì yú cè yě 。fū jī wèng kòu fǒu dàn zhēng bó bì ,ér gē hū wū wū kuài ěr zhě ,zhēn qín zhī shēng yě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sháo 》、《yú 》、《wǔ 》、《xiàng 》zhě ,yì guó zhī lè yě 。jīn qì jī wèng kòu fǒu ér jiù 《zhèng 》、《wèi 》,tuì dàn zhēng ér qǔ 《zhāo 》、《yú 》,ruò shì zhě hé yě ?kuài yì dāng qián ,shì guān ér yǐ yǐ 。jīn qǔ rén zé bú rán 。bú wèn kě fǒu ,bú lùn qǔ zhí ,fēi qín zhě qù ,wéi kè zhě zhú 。rán zé shì suǒ zhòng zhě zài hū sè lè zhū yù ,ér suǒ qīng zhě zài hū rén mín yě 。cǐ fēi suǒ yǐ kuà hǎi nèi 、zhì zhū hóu zhī shù yě 。
  chén wén dì guǎng zhě sù duō ,guó dà zhě rén zhòng ,bīng qiáng zé shì yǒng 。shì yǐ tài shān bú ràng tǔ rǎng ,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hé hǎi bú zé xì liú ,gù néng jiù qí shēn ;wáng zhě bú què zhòng shù ,gù néng míng qí dé 。shì yǐ dì wú sì fāng ,mín wú yì guó ,sì shí chōng měi ,guǐ shén jiàng fú ,cǐ wǔ dì sān wáng zhī suǒ yǐ wú dí yě 。jīn nǎi qì qián shǒu yǐ zī dí guó ,què bīn kè yǐ yè zhū hóu ,shǐ tiān xià zhī shì tuì ér bú gǎn xī xiàng ,guǒ zú bú rù qín ,cǐ suǒ wèi “jiè kòu bīng ér jī dào liáng ”zhě yě 。fū wù bú chǎn yú qín ,kě bǎo zhě duō ;shì bú chǎn yú qín ,ér yuàn zhōng zhě zhòng 。jīn zhú kè yǐ zī dí guó ,sǔn mín yǐ yì chóu ,nèi zì xū ér wài shù yuàn yú zhū hóu ,qiú guó wú wēi ,bú kě dé yě 。(tài shān yī zuò :tài shān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谏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的一個奏章。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國宗室貴族借韓國派水工修灌溉渠,陰謀消耗秦的國力,谏秦皇下令驅逐一切客卿。秦王讀了李斯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見本文說服力之強。  作者先談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召士納賢爲例,強調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談現實,作者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劍,所乘之纖離之馬等等,都是來自諸侯各國。

實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書》具有明顯的實效性。實效,就是要講求實用,注重效果,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藝文那樣,優遊浸漬,潛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務”,它的目的是爲了完成特定的公務,它的功能是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從本質上說公文是一種實用性程式性的文書,以此區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學作品。公文所産生的客觀效果是衡量公文實用性大小的一個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時必須事先預計效果,辦理時講究效率,客觀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論》指出:“事前體察周詳,令出務求實效。”這說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聞,謀事惟期其必達”。一篇公文,如果實用性不大,效果不顯著,就很難說是上乘之作。因此,實效性顯著,應是好公文的重要條件。以此看來《,谏逐客書》正是具有實效性顯著的特點。這篇公文最成功之處就在于,該文一上秦王,就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滿意的效果。司馬遷在《李斯列傳》中曾這樣叙述過李斯上書的前因後果:“秦王拜斯爲客卿。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爲其主遊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複李斯官,卒用其計謀。”當時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憑此上書,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變爲留客、用客、重客,這就不能不承認《谏逐客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實效性在這裏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論斷典範  其次,《谏逐客書》在“對事的論斷”方面堪稱典範。筆者以爲“對事的論斷”應視爲公文的一個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論斷是對公文内容的表達方式。“對事的論斷”體現了公文的内容與形式的統一。顯然,公文須有事,劉勰所說“言事于主”、“指事造實”,徐望之所說“謀事惟期其必達”、“尚實事不尚虛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爲公文就是辦實事的。但是公文在表達事時,不必對其來龍去脈進行具體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點到爲止。公文對于事,主要是用“論斷”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論》所述,“陳言論事”、“公文本質,重論斷”。論斷是個合成詞,包含論和斷兩個方面。斷,判斷、決斷之謂,對事的是非、得失、功過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對事的實施提出一定的辦法。論是論事理,要受文者承辦事務,必須把事理論說明白。簡言之,斷就是要辦什麽事,論就是辦這事的理由。論是斷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論清說透,斷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乏說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種不同,對事論斷的情況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種,比較偏重于斷,凡戒敕、廢立、告谕、政令等,都顯示獨斷的至高權威,而上行文種的章、奏、表、議等則較側重于論(當然也應有斷),凡谏說、勸請、陳乞、彈劾、執異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論說何以達其目的。況且上奏文種面對的是國君這個特殊對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書》在這一點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全文的斷就是開頭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希望通過這一判斷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爲此在下文展開了有力的論說。開頭這一斷語的  特點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緊急情勢下(《史記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書。”),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辭開宗明義,起句發意振聾發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論的部分,對事理的論說充分深刻,令人信服。這裏有必要指出兩點,其一是用重筆濃墨,鋪張排比,列舉事例。如文中鋪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實,鋪陳了秦王所喜愛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實,鋪墊充足,加強了與下文的對比,因而得出的結論極其有力。而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經過精心選擇,因而顯得可靠典型。從鋪排的技巧來說,排比句接踵聯翩,文意飽滿,文氣流暢,文勢充沛,極有感染力。其二,在論證上的特點是正反并反複對比,層層深化。如在論證的首層,四君用客(實筆) 與“卻客不内”(虛筆) 的對比,首層四君用客與次層秦王輕客的對比,次層重物與輕人的對比,處處在對比之中顯示逐客之謬誤。全文在邏輯關系上是步步推進,層層深化。時間上由遠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論現實,再次言及未來。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時,程度上由輕到重,步步升級:先說如果沒有客卿,秦國就不會“富利”和“強大”;接着說“非秦者去,爲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諸侯之術”,直接落到統一天下這個關鍵問題,比上層更切近要害;再說棄  黔首、卻賓客,是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資助了敵人削弱了自己,對秦國的不利更嚴重些;最後指出“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内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不僅不能統一天下,而且有亡國的危險,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極點。這種由輕到重、步步推進的說理過程,避免一開始就突兀沖撞,造成相反結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規律。

針對性  再者《,谏逐客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公文的針對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針對某一具體的事務而發,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較具體的的受文對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讀者面較寬,但也有一定的範圍;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對說要窄一些,在現代的公文中有的還規定了閱讀傳達範圍;上行文一般是給一個上級機關,受文對象很具體。古代的上奏文種是專門給君主的,對象最明确。公文寫作時都視受文者的不同情況進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書》的針對性,從内容上來說,是對着逐客這事而發,全文緊緊扣住逐客以論說其錯誤。文章這樣處理很高明,因這逐客的起因是韓國人鄭國勸秦王修築一條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圖以浩大的工程耗費秦國的财力,使之不能對外用兵,如果就此事進行辯解,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李斯避開這個起因不談,隻抓住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完全從秦國的利益着眼,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當時也無辜受牽連,但他在上書中片言不涉及自己,這樣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質要求,徐望之說:“公文本質之可貴,貴在一字一句皆從民生國計上着想。”針對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正是從國計民生着想的體現。  《谏逐客書》的針對性,還表現在針對特定的受文者來采取谏說的策略。李斯上書是給秦王政這個具體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這個人,不揣摩這個人的願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對這個問題,劉勰有中肯的評價:“煩(順) 情入機動言中務,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出之喜說者也。”順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統一六國的關鍵問題,符合主要任務的需要。當時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違反這一欲望,就難以立足,凡是利于達到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緊緊抓住秦王的這一心理,把秦國的霸業作爲整篇谏書的靈魂,貫串始終。在論說的首層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強”、“散六國之從”、“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等成就去聳動秦王;在論說的次層則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諸侯之術”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卻衆庶”無敵天下去打動秦王。總之,每個層次都反複論述這樣一個根本的利害關系:納客就能統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國危險。以利勸之,以害怵之,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擊中其要害,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并收回逐客令,達到了上書的目的。  以上論述了《谏逐客書》是如何有針對性地、成功地對逐客之事加以論斷,使該公文收到了顯著的實效。實效性、針對性、對事加以論斷,這三個特征在文中體現最爲突出。當然,該文還有個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當時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寫這篇上書必須十分注意時效,除了“道上上谏書”急就此文之外,在寫法上開頭單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錯,使秦王爲之震動。可見首句發意、開門見山,既爲當時緊急情勢決定,也是公文時效性的要求。

相關賞析

  《谏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的一個奏章。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國宗室貴族借韓國派水工修灌溉渠,陰謀消耗秦的國力,谏秦皇下令驅逐一切客卿。秦王讀了李斯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見本文說服力之強。  作者先談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召士納賢爲例,強調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談現實,作者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劍,所乘之纖離之馬等等,都是來自諸侯各國。

實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書》具有明顯的實效性。實效,就是要講求實用,注重效果,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藝文那樣,優遊浸漬,潛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務”,它的目的是爲了完成特定的公務,它的功能是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從本質上說公文是一種實用性程式性的文書,以此區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學作品。公文所産生的客觀效果是衡量公文實用性大小的一個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時必須事先預計效果,辦理時講究效率,客觀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論》指出:“事前體察周詳,令出務求實效。”這說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聞,謀事惟期其必達”。一篇公文,如果實用性不大,效果不顯著,就很難說是上乘之作。因此,實效性顯著,應是好公文的重要條件。以此看來《,谏逐客書》正是具有實效性顯著的特點。這篇公文最成功之處就在于,該文一上秦王,就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滿意的效果。司馬遷在《李斯列傳》中曾這樣叙述過李斯上書的前因後果:“秦王拜斯爲客卿。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爲其主遊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複李斯官,卒用其計謀。”當時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憑此上書,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變爲留客、用客、重客,這就不能不承認《谏逐客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實效性在這裏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論斷典範  其次,《谏逐客書》在“對事的論斷”方面堪稱典範。筆者以爲“對事的論斷”應視爲公文的一個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論斷是對公文内容的表達方式。“對事的論斷”體現了公文的内容與形式的統一。顯然,公文須有事,劉勰所說“言事于主”、“指事造實”,徐望之所說“謀事惟期其必達”、“尚實事不尚虛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爲公文就是辦實事的。但是公文在表達事時,不必對其來龍去脈進行具體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點到爲止。公文對于事,主要是用“論斷”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論》所述,“陳言論事”、“公文本質,重論斷”。論斷是個合成詞,包含論和斷兩個方面。斷,判斷、決斷之謂,對事的是非、得失、功過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對事的實施提出一定的辦法。論是論事理,要受文者承辦事務,必須把事理論說明白。簡言之,斷就是要辦什麽事,論就是辦這事的理由。論是斷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論清說透,斷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乏說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種不同,對事論斷的情況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種,比較偏重于斷,凡戒敕、廢立、告谕、政令等,都顯示獨斷的至高權威,而上行文種的章、奏、表、議等則較側重于論(當然也應有斷),凡谏說、勸請、陳乞、彈劾、執異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論說何以達其目的。況且上奏文種面對的是國君這個特殊對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書》在這一點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全文的斷就是開頭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希望通過這一判斷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爲此在下文展開了有力的論說。開頭這一斷語的  特點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緊急情勢下(《史記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書。”),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辭開宗明義,起句發意振聾發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論的部分,對事理的論說充分深刻,令人信服。這裏有必要指出兩點,其一是用重筆濃墨,鋪張排比,列舉事例。如文中鋪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實,鋪陳了秦王所喜愛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實,鋪墊充足,加強了與下文的對比,因而得出的結論極其有力。而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經過精心選擇,因而顯得可靠典型。從鋪排的技巧來說,排比句接踵聯翩,文意飽滿,文氣流暢,文勢充沛,極有感染力。其二,在論證上的特點是正反并反複對比,層層深化。如在論證的首層,四君用客(實筆) 與“卻客不内”(虛筆) 的對比,首層四君用客與次層秦王輕客的對比,次層重物與輕人的對比,處處在對比之中顯示逐客之謬誤。全文在邏輯關系上是步步推進,層層深化。時間上由遠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論現實,再次言及未來。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時,程度上由輕到重,步步升級:先說如果沒有客卿,秦國就不會“富利”和“強大”;接着說“非秦者去,爲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諸侯之術”,直接落到統一天下這個關鍵問題,比上層更切近要害;再說棄  黔首、卻賓客,是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資助了敵人削弱了自己,對秦國的不利更嚴重些;最後指出“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内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不僅不能統一天下,而且有亡國的危險,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極點。這種由輕到重、步步推進的說理過程,避免一開始就突兀沖撞,造成相反結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規律。

針對性  再者《,谏逐客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公文的針對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針對某一具體的事務而發,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較具體的的受文對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讀者面較寬,但也有一定的範圍;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對說要窄一些,在現代的公文中有的還規定了閱讀傳達範圍;上行文一般是給一個上級機關,受文對象很具體。古代的上奏文種是專門給君主的,對象最明确。公文寫作時都視受文者的不同情況進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書》的針對性,從内容上來說,是對着逐客這事而發,全文緊緊扣住逐客以論說其錯誤。文章這樣處理很高明,因這逐客的起因是韓國人鄭國勸秦王修築一條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圖以浩大的工程耗費秦國的财力,使之不能對外用兵,如果就此事進行辯解,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李斯避開這個起因不談,隻抓住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完全從秦國的利益着眼,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當時也無辜受牽連,但他在上書中片言不涉及自己,這樣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質要求,徐望之說:“公文本質之可貴,貴在一字一句皆從民生國計上着想。”針對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正是從國計民生着想的體現。  《谏逐客書》的針對性,還表現在針對特定的受文者來采取谏說的策略。李斯上書是給秦王政這個具體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這個人,不揣摩這個人的願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對這個問題,劉勰有中肯的評價:“煩(順) 情入機動言中務,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出之喜說者也。”順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統一六國的關鍵問題,符合主要任務的需要。當時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違反這一欲望,就難以立足,凡是利于達到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緊緊抓住秦王的這一心理,把秦國的霸業作爲整篇谏書的靈魂,貫串始終。在論說的首層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強”、“散六國之從”、“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等成就去聳動秦王;在論說的次層則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諸侯之術”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卻衆庶”無敵天下去打動秦王。總之,每個層次都反複論述這樣一個根本的利害關系:納客就能統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國危險。以利勸之,以害怵之,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擊中其要害,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并收回逐客令,達到了上書的目的。  以上論述了《谏逐客書》是如何有針對性地、成功地對逐客之事加以論斷,使該公文收到了顯著的實效。實效性、針對性、對事加以論斷,這三個特征在文中體現最爲突出。當然,該文還有個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當時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寫這篇上書必須十分注意時效,除了“道上上谏書”急就此文之外,在寫法上開頭單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錯,使秦王爲之震動。可見首句發意、開門見山,既爲當時緊急情勢決定,也是公文時效性的要求。

作者介紹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衆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币、度量衡的統一。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和被趙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後被趙高所害。
原文赏析: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拼音解读
  chén wén lì yì zhú kè ,qiè yǐ wéi guò yǐ 。xī mù gōng qiú shì ,xī qǔ yóu yú yú róng ,dōng dé bǎi lǐ xī yú wǎn ,yíng jiǎn shū yú sòng ,lái pī bào 、gōng sūn zhī yú jìn 。cǐ wǔ zǐ zhě ,bú chǎn yú qín ,ér mù gōng yòng zhī ,bìng guó èr shí ,suí bà xī róng 。xiào gōng yòng shāng yāng zhī fǎ ,yí fēng yì sú ,mín yǐ yīn shèng ,guó yǐ fù qiáng ,bǎi xìng lè yòng ,zhū hóu qīn fú ,huò chǔ 、wèi zhī shī ,jǔ dì qiān lǐ ,zhì jīn zhì qiáng 。huì wáng yòng zhāng yí zhī jì ,bá sān chuān zhī dì ,xī bìng bā 、shǔ ,běi shōu shàng jun4 ,nán qǔ hàn zhōng ,bāo jiǔ yí ,zhì yān 、yǐng ,dōng jù chéng gāo zhī xiǎn ,gē gāo yú zhī rǎng ,suí sàn liù guó zhī zhòng ,shǐ zhī xī miàn shì qín ,gōng shī dào jīn 。zhāo wáng dé fàn jū ,fèi ráng hóu ,zhú huá yáng ,qiáng gōng shì ,dù sī mén ,cán shí zhū hóu ,shǐ qín chéng dì yè 。cǐ sì jun1 zhě ,jiē yǐ kè zhī gōng 。yóu cǐ guān zhī ,kè hé fù yú qín zāi !xiàng shǐ sì jun1 què kè ér bú nèi ,shū shì ér bú yòng ,shì shǐ guó wú fù lì zhī shí ,ér qín wú qiáng dà zhī míng yě 。
  jīn bì xià zhì kūn shān zhī yù ,yǒu suí hé zhī bǎo ,chuí míng yuè zhī zhū ,fú tài ā zhī jiàn ,chéng xiān lí zhī mǎ ,jiàn cuì fèng zhī qí ,shù líng tuó zhī gǔ 。cǐ shù bǎo zhě ,qín bú shēng yī yān ,ér bì xià shuō zhī ,hé yě ?bì qín guó zhī suǒ shēng rán hòu kě ,zé shì yè guāng zhī bì ,bú shì cháo tíng ;xī xiàng zhī qì ,bú wéi wán hǎo ;zhèng 、wèi zhī nǚ bú chōng hòu gōng ,ér jun4 liáng kuài tí bú shí wài jiù ,jiāng nán jīn xī bú wéi yòng ,xī shǔ dān qīng bú wéi cǎi 。suǒ yǐ shì hòu gōng ,chōng xià chén ,yú xīn yì ,shuō ěr mù zhě ,bì chū yú qín rán hòu kě ,zé shì wǎn zhū zhī zān ,fù jī zhī ěr ,ā gǎo zhī yī ,jǐn xiù zhī shì bú jìn yú qián ,ér suí sú yǎ huà ,jiā yě yǎo tiǎo ,zhào nǚ bú lì yú cè yě 。fū jī wèng kòu fǒu dàn zhēng bó bì ,ér gē hū wū wū kuài ěr zhě ,zhēn qín zhī shēng yě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sháo 》、《yú 》、《wǔ 》、《xiàng 》zhě ,yì guó zhī lè yě 。jīn qì jī wèng kòu fǒu ér jiù 《zhèng 》、《wèi 》,tuì dàn zhēng ér qǔ 《zhāo 》、《yú 》,ruò shì zhě hé yě ?kuài yì dāng qián ,shì guān ér yǐ yǐ 。jīn qǔ rén zé bú rán 。bú wèn kě fǒu ,bú lùn qǔ zhí ,fēi qín zhě qù ,wéi kè zhě zhú 。rán zé shì suǒ zhòng zhě zài hū sè lè zhū yù ,ér suǒ qīng zhě zài hū rén mín yě 。cǐ fēi suǒ yǐ kuà hǎi nèi 、zhì zhū hóu zhī shù yě 。
  chén wén dì guǎng zhě sù duō ,guó dà zhě rén zhòng ,bīng qiáng zé shì yǒng 。shì yǐ tài shān bú ràng tǔ rǎng ,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hé hǎi bú zé xì liú ,gù néng jiù qí shēn ;wáng zhě bú què zhòng shù ,gù néng míng qí dé 。shì yǐ dì wú sì fāng ,mín wú yì guó ,sì shí chōng měi ,guǐ shén jiàng fú ,cǐ wǔ dì sān wáng zhī suǒ yǐ wú dí yě 。jīn nǎi qì qián shǒu yǐ zī dí guó ,què bīn kè yǐ yè zhū hóu ,shǐ tiān xià zhī shì tuì ér bú gǎn xī xiàng ,guǒ zú bú rù qín ,cǐ suǒ wèi “jiè kòu bīng ér jī dào liáng ”zhě yě 。fū wù bú chǎn yú qín ,kě bǎo zhě duō ;shì bú chǎn yú qín ,ér yuàn zhōng zhě zhòng 。jīn zhú kè yǐ zī dí guó ,sǔn mín yǐ yì chóu ,nèi zì xū ér wài shù yuàn yú zhū hóu ,qiú guó wú wēi ,bú kě dé yě 。(tài shān yī zuò :tài sh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  作者先谈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都是来自诸侯各国。

实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针对性  再者《,谏逐客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公文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事务而发,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较具体的的受文对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读者面较宽,但也有一定的范围;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对说要窄一些,在现代的公文中有的还规定了阅读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当时也无辜受牵连,但他在上书中片言不涉及自己,这样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质要求,徐望之说:“公文本质之可贵,贵在一字一句皆从民生国计上着想。”针对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正是从国计民生着想的体现。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特定的受文者来采取谏说的策略。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对这个问题,刘勰有中肯的评价:“烦(顺) 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出之喜说者也。”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首层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以上论述了《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实效性、针对性、对事加以论断,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体现最为突出。当然,该文还有个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当时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写这篇上书必须十分注意时效,除了“道上上谏书”急就此文之外,在写法上开头单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错,使秦王为之震动。可见首句发意、开门见山,既为当时紧急情势决定,也是公文时效性的要求。

相关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  作者先谈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都是来自诸侯各国。

实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时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针对性  再者《,谏逐客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公文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事务而发,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较具体的的受文对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读者面较宽,但也有一定的范围;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对说要窄一些,在现代的公文中有的还规定了阅读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当时也无辜受牵连,但他在上书中片言不涉及自己,这样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质要求,徐望之说:“公文本质之可贵,贵在一字一句皆从民生国计上着想。”针对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正是从国计民生着想的体现。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特定的受文者来采取谏说的策略。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对这个问题,刘勰有中肯的评价:“烦(顺) 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出之喜说者也。”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首层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以上论述了《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实效性、针对性、对事加以论断,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体现最为突出。当然,该文还有个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当时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写这篇上书必须十分注意时效,除了“道上上谏书”急就此文之外,在写法上开头单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错,使秦王为之震动。可见首句发意、开门见山,既为当时紧急情势决定,也是公文时效性的要求。

作者介绍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全文阅读]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原文赏析: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拼音解读:shuòfēngchuīsànsāngèngxuě,qiành...[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14988.html

上一篇: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