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发布时间:2022-05-26 18:11:44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拼音解讀
hàn dàn xiāng lián shí qǐng bēi ,xiǎo gū tān xì cǎi lián chí
wǎn lái nòng shuǐ chuán tóu shī ,gèng tuō hóng qún guǒ yā ér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⑴此詞也見于北宋張耒詞集中。⑵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詩經·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華也。”陂(bēi杯):水池。《說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訓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頃陂’,即謂千頃池也。”這裏“十頃陂”即言“十頃池”。⑶舉棹:此處“舉棹”與下面的“舉棹”、“年少”,均無實際意思,是采蓮歌中的“和聲”,如今人唱號子時“嘿嗬”、“喲嗬”之類。劉永濟先生在《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舉棹’、‘年少’,皆和聲也。采蓮時,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蓮十頃陂’一句,餘人齊唱‘舉棹’和之。”⑷鴨兒:船家所喂養的小鴨。

相關賞析

  這首詞寫出了采蓮女子的活潑嬉戲情态。

  首寫荷花滿塘,香聞十裏的背景以及采蓮女子貪玩而忘了采蓮的情景。後二句是一個特寫鏡頭,也是“貪戲”的進一步形象寫照,歡笑之聲可聞,活潑之狀可見。湯顯祖評道:“人情中語,體貼工緻,不減睹面見之。

  反映江南采蓮優美風俗的第一首詩,是漢樂府《漢南可采蓮》。後來梁武帝制《采蓮曲》,梁、陳、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輕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這組《采蓮子》,則是清水出芙蓉,充滿健康活潑的生活氣息。 《采蓮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帶有和聲。此組歌詞,若去掉和聲,則無異七言絕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蓮的情景,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聲在内則不同,展現的是采蓮衆少女一唱衆和的情景,這是其第二境界。此詞和聲既傳,則應欣賞其作爲有和聲之歌詞而不是無和聲之絕句的全幅境界。   兩詞的主角爲同一位少女,兩詞回環映照,實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連十頃破(舉棹)。”菡萏即荷花。采蓮是采蓮蓬,但此時不妨還有遲開的荷花,如此則意境更美,荷花與紅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連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頃連了起來,并把采蓮女曲曲引入荷塘深處,這樣寫法,有空靈之妙。句尾和聲“舉棹”,與現境相關,分明唱出衆少女打槳蕩舟的情景。誦之則仿佛一女歌聲方餘音袅袅,衆少女已齊聲相和。“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實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則有戲劇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時藏深閨,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葉似乎隔開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蕩開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貪玩戲水,流連忘返。“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掉)”。“晚來”承上句“采蓮遲”,“弄水”點上句“貪戲”。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雙腳打水吧,到了興頭上,采蓮船也給澆得水濕淋淋。可是她的嬌憨之态還不止于此呢。“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小姑的無拘無束,憨态可掬,活脫脫就在眼前。句尾和聲一起,伴随着衆少女的一片笑聲,那不消悅了。

作者介紹

皇甫松,一名嵩,字子奇,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詳。《花間集》錄其詞十二首。

以上就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拼音解读
hàn dàn xiāng lián shí qǐng bēi ,xiǎo gū tān xì cǎi lián chí
wǎn lái nòng shuǐ chuán tóu shī ,gèng tuō hóng qún guǒ yā ér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⑴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⑵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⑶举棹:此处“举棹”与下面的“举棹”、“年少”,均无实际意思,是采莲歌中的“和声”,如今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之类。刘永济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莲十顷陂’一句,余人齐唱‘举棹’和之。”⑷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相关赏析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破(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有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相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相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有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作者介绍

皇甫松,一名嵩,字子奇,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花间集》录其词十二首。

以上就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13427.html

上一篇: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下一篇: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