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发布时间:2022-03-19 16:25:57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
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
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昏。
此際偏思汝。
拼音解讀
hán shān jǐ dǔ ,fēng dī xuē suì zhōng yuán lù ,qiū kōng yī bì wú jīn gǔ
zuì tǎn diāo qiú ,luè jì xún hū chù 。
nán ér shēn shǒu hé shuí dǔ ,lǎo lái měng qì hái xuān jǔ 。
rén jiān duō shǎo xián hú tù ,yuè hēi shā hūn 。
cǐ jì piān sī rǔ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幾座山巒像牆般低矮,鷹在廣闊平原上秋風迅猛急速地掠過大地。天空澄清靜谧古今不變。醉酣敞開貂裘,約略記得當年打獵時呼鷹逐獸的事情。男兒的空有一身武功絕技來和誰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氣飛揚,因爲人間還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時候,正是鷹出獵的時機,在這樣的時刻,我特别想你!

注釋①堵:量詞,座,一般用于牆。②袒:裸露。 略記:大約記得。③賭:較量輸赢。④軒舉:高揚,意氣飛揚。

相關賞析

  陳維崧被譽爲清初詞壇第一人,生于明天啓五年(西元1625)十二月初六,字其年,號迦陵。“維崧”一名出自《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于天”,是國運長存,子孫賢惠之意。因家學淵源,他自幼聰慧,才思敏捷,10歲時即能代父援筆作序,倚馬千言,瑰玮奇麗,令同行與長輩折腰。少年時拜當時文壇巨擘吳偉業、陳子龍爲師。其詩流麗風化,語多涉六朝初唐之習俗;其詞風格雄壯,因身處明清易代之際,故詞多家國之憂,波瀾壯闊。

  詞的題目爲“詠鷹”,故多有将此篇劃入詠物詞者。然細味詞情,其“詠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體“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詞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借物詠懷題材來認識似更恰當。

  這首詞大概寫于他流寓河南之時。全詞慷慨悲壯,抒發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憂憤。詞的上阕詠物而抒懷,即先以粗犷的筆墨刻畫了蒼鷹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着由鷹及人,寫到自己對往事的追憶。詞人善用襯托的筆法,前兩句不着一"鷹"字,但卻使我們分明感覺到鷹在低飛、在盤旋的矯健、剛勁的姿态。“寒山”“秋風”“碧空”爲雄鷹翺翔提供了一個廣袤、遼遠的天地。“寒”字寫出秋山之肅殺。“幾堵”,意爲“幾座”,突出山巒之高峻。“低”字寫秋風之勁。“削碎”,是用誇張筆法突顯風的猛烈。這“風”何以如此迅猛急速?原來是雄鷹在平原上高速低飛而激起的,這就從一個側面寫出鷹的淩厲激蕩之勢。凝望鷹的剛毅奔放的身姿,詞人就不禁要心潮澎湃了:“我,能像這自由翺翔的鷹一樣擁有廣袤的天空嗎?”緊接着的一句“秋空一碧無今古”,既寫秋空之澄澈靜谧,又揭示了詞人心潮之澎湃跌宕。“無今古”,即不分今古,古今同一。無論曆史風雲如何變幻,而此時頭頂上的深邃的“秋空”仍是靜止不變的。江山亘古如斯,而人呢,卻是華年難駐。那些個流走的日子中,依稀清晰的怕就是“醉袒貂裘”的出獵場面。“略”是“大略”“約略”之意。約略記得當年打獵時呼鷹逐獸的事情。杜甫《壯遊》詩中雲:“呼鷹皂枥林,逐獸雲雪岡。”渴望浴血疆場、殺敵報國的雄心徒成空夢,那隻好在遊獵的追逐中找到一點精神的寄托了:這才是古今詩家醉中的愁、醉中的怨。

  《蕙風詞話》中說,好的詞多擅暗轉,即上下阕之間過渡自然巧妙。就此詞看,其過片一句“男兒身手和誰賭”,用議論句,轉得很妙。順上阕驅鷹逐獸的場景直抒發胸臆,表達了自己的牢騷不平,出語豪邁、悲憤,且精警犀利。空有一身武功絕藝,卻隻能在獵場上與人一賭高下,未免無聊。“和誰賭”暗藏了懷瑜握瑾而不見用的抑郁寡歡。“老來猛氣還軒舉”則表達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決心。爲什麽有如此的壯懷呢?緊接的一句“人間多少閑狐兔”,交代了詞人發憤圖強的原因。“閑狐兔”其實是奸佞小、惡人的代稱。因爲人間尚有很多的惡人、小人,在侵淩着正義和善良,所以“我”寝食難安,立志要像雄鷹搏擊狐兔一樣,去懲奸除弊,還人間以公道。這就是詞人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下阕末尾兩個句子,用荒莽的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餘作含蓄的曲折,呼應篇首的“寒山”二字。月黑沙黃,正是鷹出獵的時機,在這樣的時刻,“我”是特别地想你,渴望能像你一樣搏擊于寥廓的天宇。着一“偏”字,可見出此人對鷹的喜愛。“此際偏思汝”有言外意,即“此際誰知我”,就是說,在這樣落寞的時候,又有誰能欣賞“我”呢?在陳的不少詞作中,鷹的形象多是志存高遠、銳意進取的詞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陳維崧《沁園春·贈别芝麓先生》),陳維崧入清後曾補諸生,未中舉人,兼家道中落,直到四、五十歲,仍未謀得一官半職,生活貧困不堪。這首詞應該是在這樣慘淡的境況下寫成的吧。全詞雖多不得志之幽憤語,卻極具“鼓舞風雷”“蹈揚湖海” (陳廷焯語)的沉郁之氣與“聲色俱厲”(陳廷焯語)的雄健之美,尤爲感奮人心。

  陳維崧在諸多作品中皆以鷹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鷹的軒舉的“猛氣”與矯捷的“身手”,用以抒發自己疾惡如仇、懲奸除弊的人格風範與人生理想。讀這首詞不僅令人體察到“聲色俱厲”(陳廷焯語)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頑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作者介紹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骈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讨。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後卒于任所。
原文赏析: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
此际偏思汝。
拼音解读
hán shān jǐ dǔ ,fēng dī xuē suì zhōng yuán lù ,qiū kōng yī bì wú jīn gǔ
zuì tǎn diāo qiú ,luè jì xún hū chù 。
nán ér shēn shǒu hé shuí dǔ ,lǎo lái měng qì hái xuān jǔ 。
rén jiān duō shǎo xián hú tù ,yuè hēi shā hūn 。
cǐ jì piān sī r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几座山峦像墙般低矮,鹰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

注释①堵:量词,座,一般用于墙。②袒:裸露。 略记:大约记得。③赌:较量输赢。④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相关赏析

  陈维崧被誉为清初词坛第一人,生于明天启五年(西元1625)十二月初六,字其年,号迦陵。“维崧”一名出自《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是国运长存,子孙贤惠之意。因家学渊源,他自幼聪慧,才思敏捷,10岁时即能代父援笔作序,倚马千言,瑰玮奇丽,令同行与长辈折腰。少年时拜当时文坛巨擘吴伟业、陈子龙为师。其诗流丽风化,语多涉六朝初唐之习俗;其词风格雄壮,因身处明清易代之际,故词多家国之忧,波澜壮阔

  词的题目为“咏鹰”,故多有将此篇划入咏物词者。然细味词情,其“咏物”的成分并不多,而是抒情主体“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词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借物咏怀题材来认识似更恰当。

  这首词大概写于他流寓河南之时。全词慷慨悲壮,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词的上阕咏物而抒怀,即先以粗犷的笔墨刻画了苍鹰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着由鹰及人,写到自己对往事的追忆。词人善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但却使我们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寒山”“秋风”“碧空”为雄鹰翱翔提供了一个广袤、辽远的天地。“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几堵”,意为“几座”,突出山峦之高峻。“低”字写秋风之劲。“削碎”,是用夸张笔法突显风的猛烈。这“风”何以如此迅猛急速?原来是雄鹰在平原上高速低飞而激起的,这就从一个侧面写出鹰的凌厉激荡之势。凝望鹰的刚毅奔放的身姿,词人就不禁要心潮澎湃了:“我,能像这自由翱翔的鹰一样拥有广袤的天空吗?”紧接着的一句“秋空一碧无今古”,既写秋空之澄澈静谧,又揭示了词人心潮之澎湃跌宕。“无今古”,即不分今古,古今同一。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而此时头顶上的深邃的“秋空”仍是静止不变的。江山亘古如斯,而人呢,却是华年难驻。那些个流走的日子中,依稀清晰的怕就是“醉袒貂裘”的出猎场面。“略”是“大略”“约略”之意。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杜甫《壮游》诗中云:“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渴望浴血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徒成空梦,那只好在游猎的追逐中找到一点精神的寄托了:这才是古今诗家醉中的愁、醉中的怨。

  《蕙风词话》中说,好的词多擅暗转,即上下阕之间过渡自然巧妙。就此词看,其过片一句“男儿身手和谁赌”,用议论句,转得很妙。顺上阕驱鹰逐兽的场景直抒发胸臆,表达了自己的牢骚不平,出语豪迈、悲愤,且精警犀利。空有一身武功绝艺,却只能在猎场上与人一赌高下,未免无聊。“和谁赌”暗藏了怀瑜握瑾而不见用的抑郁寡欢。“老来猛气还轩举”则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决心。为什么有如此的壮怀呢?紧接的一句“人间多少闲狐兔”,交代了词人发愤图强的原因。“闲狐兔”其实是奸佞小、恶人的代称。因为人间尚有很多的恶人、小人,在侵凌着正义和善良,所以“我”寝食难安,立志要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去惩奸除弊,还人间以公道。这就是词人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下阕末尾两个句子,用荒莽的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余作含蓄的曲折,呼应篇首的“寒山”二字。月黑沙黄,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是特别地想你,渴望能像你一样搏击于寥廓的天宇。着一“偏”字,可见出此人对鹰的喜爱。“此际偏思汝”有言外意,即“此际谁知我”,就是说,在这样落寞的时候,又有谁能欣赏“我”呢?在陈的不少词作中,鹰的形象多是志存高远、锐意进取的词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陈维崧《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陈维崧入清后曾补诸生,未中举人,兼家道中落,直到四、五十岁,仍未谋得一官半职,生活贫困不堪。这首词应该是在这样惨淡的境况下写成的吧。全词虽多不得志之幽愤语,却极具“鼓舞风雷”“蹈扬湖海” (陈廷焯语)的沉郁之气与“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为感奋人心。

  陈维崧在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的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范与人生理想。读这首词不仅令人体察到“声色俱厉”(陈廷焯语)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顽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作者介绍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94975.html

上一篇: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下一篇: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