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发布时间:2022-02-18 07:44:38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黃花細雨時候,催上渡頭船。
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颠
拼音解讀
yè hán máo diàn bú chéng mián ,cán yuè zhào yín biān 。huáng huā xì yǔ shí hòu ,cuī shàng dù tóu chuán 。
ōu sì xuě ,shuǐ rú tiān ,yì dāng nián 。dào jiā yīng shì ,tóng zhì qiān yī ,xiào wǒ huá diān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①華颠:頭上白發。

相關賞析

  遠離故鄉的遊子,即将踏上歸家的路程,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是難以形容的。而作爲被強留仁金的吳激來說,這種心态顯得更加複雜而深沉。在這首詞中,作者以飽蘸感情的筆墨,運用白描的手法,既對這種歸心似箭的情态作了生動的描述,又吐露了一腔思鄉的濃烈情意。

  上片“夜塞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兩句寫景,但采用了化景物爲情思的手法。在寒意料峭的涼秋深夜,遊子獨自歇宿於荒郊茅店,因久别将歸而一時難以入眠。這裏所寫旅人的内心感受,使人想起唐代溫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著名詩句:“雞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旅店的客人迎來第一聲雞鳴,趁着月色起身趕路,足迹印在板橋的霜上。詩人通過典型的物景,把羁旅早行的意象表現得有聲有色。從旅途的感受來說,詞裏的含意有相似之處,但觀照下句的“殘月照吟鞭”,則意境上是又有不同的。吟鞭指詩人的馬鞭,中天的月亮照着半夜起程趕路的遊子,他不是因寒冷而滿腹牢騷,倒像是高興得自言自語,且行且吟。一個“寒”和“照”字,不僅寫出了旅人的感覺與視覺形象,而且豐富了感情的容量。

  “黃花細雨時候,催上渡頭船”。這兩句是以自然景物來瀉染氣氛。細雨霏霏,秋菊盛開,在具有風雅興緻的詞家眼中,本該是飲酒賞菊的美好時光,但一個“催”字卻使意境陡轉。柳永在《雨霖鈴》中寫過“都門怅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的情景,那是表現一種不忍離别而又不得不離别的難舍的意緒,而這裏的催上渡船是寫遊子急于思歸的心态。

  上片以寫景爲主,作者把自然景象與人物心情有機地交織在一起,景中含情,而情融于景。這樣寫思念家鄉之情顯得十分真切自然。

  詞的下片,“鷗似雪,水如天”兩句,承上轉下,由眼前水行所見,喚起對記憶深處美好情景的神遊。作者生于江南、長于江南,江南水鄉之美景,誘發了他對谙熟事物的親切感。瑩白的水邊鷗鳥,秋高氣爽,水天相接,這詩與畫的交融,可以說與王勃筆下那“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境界,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接下來,作者思緒轉向身邊細事。“憶當年,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颠。”此情此景,十分親切動人。初唐詩人賀知章寫過脍炙人口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裏雖沒有兒童笑問的場面,但兒童“牽衣”,“笑我”頭發已經花白的情景,既富有戲劇性,又充滿了輕松活潑的家庭氣氛。然而那隻是往昔的場景,或者說是想象中的一幕,而此刻不得遣返,隻能留下難以忘懷的思念。

  吳激早年在宋朝甚有聲名,春風得意。此時屈仕北國,貳臣之疚自不待言,而思念故鄉之情也隻能托歸來的遊子之口道出。整首詞造語清婉,哀而不傷。那無可奈何的思鄉情絲仍能激發起讀者深切的同情。

作者介紹

吳激(1090~1142)宋、金時期的作家、書畫家。字彥高,自號東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書畫家米芾之婿,善詩文書畫,所作詞風格清婉,多家園故國之思,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并被元好問推爲“國朝第一作手”。

以上就是到家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颠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拼音解读
yè hán máo diàn bú chéng mián ,cán yuè zhào yín biān 。huáng huā xì yǔ shí hòu ,cuī shàng dù tóu chuán 。
ōu sì xuě ,shuǐ rú tiān ,yì dāng nián 。dào jiā yīng shì ,tóng zhì qiān yī ,xiào wǒ huá d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①华颠:头上白发。

相关赏析

  远离故乡的游子,即将踏上归家的路程,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而作为被强留仁金的吴激来说,这种心态显得更加复杂而深沉。在这首词中,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运用白描的手法,既对这种归心似箭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述,又吐露了一腔思乡的浓烈情意。

  上片“夜塞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两句写景,但采用了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在寒意料峭的凉秋深夜,游子独自歇宿於荒郊茅店,因久别将归而一时难以入眠。这里所写旅人的内心感受,使人想起唐代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著名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旅店的客人迎来第一声鸡鸣,趁着月色起身赶路,足迹印在板桥的霜上。诗人通过典型的物景,把羁旅早行的意象表现得有声有色。从旅途的感受来说,词里的含意有相似之处,但观照下句的“残月照吟鞭”,则意境上是又有不同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中天的月亮照着半夜起程赶路的游子,他不是因寒冷而满腹牢骚,倒像是高兴得自言自语,且行且吟。一个“寒”和“照”字,不仅写出了旅人的感觉与视觉形象,而且丰富了感情的容量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这两句是以自然景物来泻染气氛。细雨霏霏,秋菊盛开,在具有风雅兴致的词家眼中,本该是饮酒赏菊的美好时光,但一个“催”字却使意境陡转。柳永在《雨霖铃》中写过“都门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情景,那是表现一种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离别的难舍的意绪,而这里的催上渡船是写游子急于思归的心态。

  上片以写景为主,作者把自然景象与人物心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景中含情,而情融于景。这样写思念家乡之情显得十分真切自然。

  词的下片,“鸥似雪,水如天”两句,承上转下,由眼前水行所见,唤起对记忆深处美好情景的神游。作者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江南水乡之美景,诱发了他对谙熟事物的亲切感。莹白的水边鸥鸟,秋高气爽,水天相接,这诗与画的交融,可以说与王勃笔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作者思绪转向身边细事。“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此情此景,十分亲切动人。初唐诗人贺知章写过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虽没有儿童笑问的场面,但儿童“牵衣”,“笑我”头发已经花白的情景,既富有戏剧性,又充满了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然而那只是往昔的场景,或者说是想象中的一幕,而此刻不得遣返,只能留下难以忘怀的思念。

  吴激早年在宋朝甚有声名,春风得意。此时屈仕北国,贰臣之疚自不待言,而思念故乡之情也只能托归来的游子之口道出。整首词造语清婉,哀而不伤。那无可奈何的思乡情丝仍能激发起读者深切的同情。

作者介绍

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

以上就是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6278.html

上一篇: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下一篇: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