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武帝宫中人去尽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诗句“武帝宫中人去尽

发布时间:2021-11-29 07:28:22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出自唐代岑參的《登古邺城》

下馬登邺城,城空複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雲殿。
城隅南對望陵台,漳水東流不複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下馬走到邺城上面,城池空空有何所見?
陣陣東風吹起野火,日幕飄入昔日金殿。
城角與那望陵合遙遙相對,漳水滔滔東流一去不再回;
武帝宮殿成廢墟人已去盡,年年度廢春色來又是爲誰?

注釋
⑴邺(yè)城:春秋齊邑,戰國魏都,三國時魏置邺都,與長安、洛陽等合稱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戰火焚毀,民衆南徙,隋開皇十年(590)複爲邺縣。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
⑵野火:此指焚燒枯草的火。一說爲磷火,也稱鬼火。
⑶飛雲殿:無考,當爲邺城宮殿一陳迹。
⑷城隅(yú):城牆角上作爲屏障的女牆。望陵台:即銅雀台,曹操築。《邺城故事》:“魏武帝遺命諸子曰:‘吾死後葬于邺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吾妾與使人皆著銅雀台······汝等時登台,望吾西陵墓田。’”
⑸漳(zhāng)水:即漳河,流經邺城。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爲漳河,今皆湮沒。
⑹武帝:曹操死後被追尊爲魏武帝。

【賞析】

  首句點題,次句一個“空”字,統領全篇。此“空”,既是對邺都故址敗落凄清環境的概括,又是詩人身臨其境所産生的茫然無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懷古之情寓于其中。“複何見”三字,以一設問,自然引出中間四句的具體描繪。東風,在古詩中尤爲常見,如李商隐《無題》:“東風無力百花殘,”如李煜《虞美人》“小春風吹醒萬物,百花欣欣向榮。樓昨夜又東風”等等,暗示出春天已到來,呼應結句“春色”。飛雲殿,從名稱上可以使作者想見當年的氣勢。而今,在這樣一個暮春的傍晚,卻隻有東風薛陣,野火飄飄,通過凄涼景象,寫出“人去盡’。這兩句例重從人事方面寫“空”。

  以下兩句側重從事業方面寫“空’。望陵台,爲曹操當年欽酒作樂的地方,曾爲曹操事業興盛的标志,而如今漳水依然東流,高台卻隻與曹操陵墓空對,如詩人《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中所寫:“邺都唯見古時丘,漳水還如舊日流”,城角的高台與城北的流水這種種形象之間的對照和映襯,便透露出事業付流水之意。上文說“城空”,本不該再有所見,但實際上,這四句所見更突出了“城空”,并且使“空”的内容更具體化。詩的最後兩句用“人去盡”總承上頂四句,再度強調“空”,回應詩的開頭,使“空”字成爲首尾貫串的線索。春色依然,人事懼非,這兩句又是對春色的感歎,實際是對古人不常在,事業不常在的感歎。開頭說“複何見”,結尾說“爲誰來”,兩處問句迢迢呼應,加深了這種感歎的分量,全詩遂在不盡的感歎中結束。

  這首詩以“空”爲主線,通過總括、細描、抒慨三個層次的渲染烘托,寫出古都邺城的“四空”,憑吊古迹,惋歎人生,寓情于景。全詩語言素淡自然,樸茂渾涵,頗有漢魏古詩的悲涼慷慨的風格。詩篇前四句五言,後四句七言,五、七言并用,不拘一格,依物事的描寫、感情的起伏而選擇變化,使詩歌既有潇灑明快的格調,很适于表現懷古的主題并具飽滿深厚的力度,爲岑參早期詩歌代表作之一。

  •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爲誰來。 相關内容:
  • 民感桑林雨,雲施李靖龍。
  • 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
  • 平生多感激,忠義非外獎。
  •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
  • 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 高齋今夜雨,獨卧武昌城。
  • 獨倚危欄,神遊無際,天地猶嫌隘。
  • 賈傳自憐多感慨,東門何意泥孤虛。
  • 詩詞名句

出自唐代岑参的《登古邺城》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下马走到邺城上面,城池空空有何所见?
阵阵东风吹起野火,日幕飘入昔日金殿。
城角与那望陵合遥遥相对,漳水滔滔东流一去不再回;
武帝宫殿成废墟人已去尽,年年度废春色来又是为谁?

注释
⑴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与长安、洛阳等合称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战火焚毁,民众南徙,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⑵野火:此指焚烧枯草的火。一说为磷火,也称鬼火。
⑶飞云殿:无考,当为邺城宫殿一陈迹。
⑷城隅(yú):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望陵台:即铜雀台,曹操筑。《邺城故事》:“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后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吾妾与使人皆著铜雀台······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
⑸漳(zhāng)水:即漳河,流经邺城。山西省东部有清漳、浊漳二河,东南流至河北、河南两省边境,合为漳河,今皆湮没。
⑹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

【赏析】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此“空”,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东风,在古诗中尤为常见,如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如李煜《虞美人》“小春风吹醒万物,百花欣欣向荣。楼昨夜又东风”等等,暗示出春天已到来,呼应结句“春色”。飞云殿,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而今,在这样一个暮春的傍晚,却只有东风薛阵,野火飘飘,通过凄凉景象,写出“人去尽’。这两句例重从人事方面写“空”。

  以下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空’。望陵台,为曹操当年钦酒作乐的地方,曾为曹操事业兴盛的标志,而如今漳水依然东流,高台却只与曹操陵墓空对,如诗人《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中所写:“邺都唯见古时丘,漳水还如旧日流”,城角的高台与城北的流水这种种形象之间的对照和映衬,便透露出事业付流水之意。上文说“城空”,本不该再有所见,但实际上,这四句所见更突出了“城空”,并且使“空”的内容更具体化。诗的最后两句用“人去尽”总承上顶四句,再度强调“空”,回应诗的开头,使“空”字成为首尾贯串的线索。春色依然,人事惧非,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开头说“复何见”,结尾说“为谁来”,两处问句迢迢呼应,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全诗语言素淡自然,朴茂浑涵,颇有汉魏古诗的悲凉慷慨的风格。诗篇前四句五言,后四句七言,五、七言并用,不拘一格,依物事的描写、感情的起伏而选择变化,使诗歌既有潇洒明快的格调,很适于表现怀古的主题并具饱满深厚的力度,为岑参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诗句“武帝宫中人去尽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7196.html

上一篇: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下一篇: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