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发布时间:2021-11-24 09:46:22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知己難求”與“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詩人在憑吊屈原時,正處于滿懷壯志而前程莫測之際,屈原舉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讒言中傷,敢逐沅、湘。行吟澤畔。不能爲國盡力,眼睜睜看着楚國爲虎狼之秦所滅,最終投江自盡的遭遇和命運引起了他強烈的共鳴。

  最後二句作者觸景生情,産生奇妙的聯想。(或者虛實相生,超越時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複一年,綠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辭賦中常見的賢人君子的象征嗎?崩原的不滅的靈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間徘徊往來。想象與現實融爲一體。同樣的遭遇,同樣的情懷,使得詩人能夠實現不同時空的交流對話,一種志士才人被壓抑的苦悶得到宣洩,同時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

  詩人先寫故楚之地平曠遼闊,江流蜿蜒,遠山逶迤,再由遠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闊大,反襯祠堂的孤小冷凄,爲全詩定下了感情基調。

  尾句中的“吟魂”在詩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該詩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感情,既有對屈原偉大愛國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對時局的憤慨之意,還有對屈原悲劇的凄婉之慨。

  •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相關内容:
  • 萬裏乘雲去複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 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
  •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
  •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 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詩詞名句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起了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6976.html

上一篇:形胜三分国

下一篇: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