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发布时间:2021-11-14 13:12:30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瑞鶴仙·賦梅》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雲輕,嫩冰猶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豔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绡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隻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濃霜浸透了窗間的帷幕。現在正是雲輕月冷,層冰未消的時候。梅花臨水照鏡。有人想塗抹胭脂,卻學不成半點富豔妖媚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籠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潔清瘦的本色。想像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故鄉在哪裏?雪後的園林,水邊的樓閣。雖然有瑤池以前的約定,但托誰捎去書信?粉蝶隻懂得親近桃柳,梅花開滿了南枝卻沒有發現。隻留下梅花在黃昏中,獨自冷落傷感。

注釋
⑴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黃昏穿雲破霧而行。韓偓《半醉》詩:“雲護雁霜籠淡月,雨連莺曉落殘梅。雁霜:濃霜,嚴霜,雁,候鳥。春天北翔,秋季南飛,萬裏長行,所以又稱爲征雁。霜寒透幕:祖詠《終南望餘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幕寒。“幙:同“幕”,窗間帷幕。嫩冰:薄冰。
⑵溪奁:以溪水爲鏡。奁: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梅花臨水照鏡,卻學不成半點富豔妖媚之态。言征雁臨溪照影。照:照鏡。梳掠:梳妝打扮。
⑶豔妝:美麗的妝扮。
⑷玉肌:謂月下寒梅如籠紗佳人依然玉潔清瘦本色。玉肌瘦弱:蘇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此寫瘦梅。更重重:寫梅花瓣。趙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龍绡:即鲛绡,傳說裏海中鲛人所織的一種細潔名貴的紗。
⑸倚東風:想象春風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yān煙)然:美麗貌。轉盼:眼波流轉。羞落:因羞慚而自落。轉盼:轉眼。言梅超凡脫俗,百花自歎不如。萬花:同百花,萬,虛數,言其多而已。羞落:因羞慚而敗落。
⑹寂寞:故鄉何在,雪園水閣,梅花深感寂寞。
⑺家山:家鄉。言有歸隐之心。
⑻瑤池舊約:李商隐《瑤池》:“瑤池阿母绮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瑤池,傳說爲西王母居處。稼軒《摸魚兒》:“長門事,準拟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鱗鴻:魚雁。古詩詞常以魚雁代指書信。魚,典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雁,典出與《漢書蘇武傳》。漢昭帝時遣使匈奴,雲漢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書,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将蘇武放歸。仗:依仗。
⑼“粉蝶”:粉蝶隻懂親近桃柳,哪管梅花開遍南枝,喻懷才不遇,英雄埋沒。隻解:隻知,隻會。
開遍南枝:指梅。陸凱《贈範晔》:“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⑽但傷心:梅花于黃昏畫角中,自傷冷落,無奈發出哀歎。冷落黃昏,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數聲畫角,柳永《戚氏》:“漸嗚咽,畫角數聲殘。”

【賞析】

  有人認爲該詞作于1194年(紹熙五年),全詞從梅花未開寫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總體層次分明。

  “霜寒透幕”借用了晚唐詩人韓偓“雲護雁霜籠澹月,雨連莺曉落殘梅”之意----北雁帶來的霜氣來,即使裝有重重簾幕,也抵不住寒威的侵襲,何況兀立在荒山窮谷中的梅樹,從而傳達出凍梅所處的環境。

  接着寫“梅方含蕊”時的氣候,霜寒來襲,還沒到堅冰難忍的時期,天上的白雲似乎對冷冷清清的明月,具有同情心而予以遮護,教她保持純潔的心靈,前途是大有可爲的。“溪奁照梳掠”轉進一層:不妨趁着這霜氣還不十分嚴重,對着鏡面般的清泉從容梳掠,作好“一笑嫣然”的準備。

  “含香”二句從“梳掠”時的心境,轉到“豔妝”的濃抹,照應上一句“玉肌瘦弱”,暗示内心的凄苦,且力自護持,表現出“與物爲春”的冰玉精神,“龍绡襯着”有《離騷》中“紉秋蘭以爲佩”的芳潔之意。靜候“東風”的到來,便爾“一笑嫣然”,“轉盼”間頓使“萬花羞落”。

  下片以“寂寞”兩字點睛,不禁讓人想到當年的“突騎渡江”所爲何事。夢裏家山,何曾回去,即使把我移種園林樓閣間,亦隻有顧影自憐、忍寒增恨而已。

  “雪後”二句是借用北宋高士林逋“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的詩意,暗示“富貴非吾願”、“栖隐亦非所期”的微旨。緊接着“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顯示隐約難達的衷情,正和《摸魚兒》“長門事、準拟佳期又誤”消息相通,表現出自己是不甘寂寞的。

  “粉蝶”三句宕開,從“鱗鴻”六字的反面轉進一層,緻慨于狂蜂浪蝶,一味追逐目前的榮華,把大好收複中原的機會全都失掉了。“南枝向暖北枝寒”是句有名的詠梅詩句,這裏借來暗示當時北方的起義軍,傾心南向,時機一失,大事就不複可爲的情境。

  結以“冷淡黃昏,數聲畫角”,惋惜貞姿方茂,便爾凋零,畫角吹奏着《梅花落》的凄音,傳達出一種悲苦的心境。“冷淡黃昏”四字,是從林逋的名句“暗香浮動月黃昏”七字中截取而來,與發端的“護月雲輕”遙相激射。畫角聲中,再一凝想南來征雁,此情此景正自難堪。

  • 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 相關内容:
  •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 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風力損。
  •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 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
  • 自憐十五馀,顔色桃李紅。
  • 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瑞鹤仙·赋梅》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梅花临水照镜。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注释
⑴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霜寒透幕:祖咏《终南望余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幕寒。“幙:同“幕”,窗间帷幕。嫩冰:薄冰。
⑵溪奁:以溪水为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言征雁临溪照影。照:照镜。梳掠:梳妆打扮
⑶艳妆:美丽的妆扮。
⑷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玉肌瘦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此写瘦梅。更重重:写梅花瓣。赵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⑸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yān烟)然:美丽貌。转盼:眼波流转。羞落:因羞惭而自落。转盼:转眼。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羞落:因羞惭而败落。
⑹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⑺家山:家乡。言有归隐之心
⑻瑶池旧约: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传说为西王母居处。稼轩《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鳞鸿:鱼雁。古诗词常以鱼雁代指书信。鱼,典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雁,典出与《汉书苏武传》。汉昭帝时遣使匈奴,云汉天子在上林苑得雁,足系有帛书,言武所在,匈奴王不得已,将苏武放归。仗:依仗。
⑼“粉蝶”: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喻怀才不遇,英雄埋没。只解:只知,只会。
开遍南枝:指梅。陆凯《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⑽但伤心: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无奈发出哀叹。冷落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数声画角,柳永《戚氏》:“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赏析】

  有人认为该词作于1194年(绍熙五年),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总体层次分明。

  “霜寒透幕”借用了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之意----北雁带来的霜气来,即使装有重重帘幕,也抵不住寒威的侵袭,何况兀立在荒山穷谷中的梅树,从而传达出冻梅所处的环境。

  接着写“梅方含蕊”时的气候,霜寒来袭,还没到坚冰难忍的时期,天上的白云似乎对冷冷清清的明月,具有同情心而予以遮护,教她保持纯洁的心灵,前途是大有可为的。“溪奁照梳掠”转进一层:不妨趁着这霜气还不十分严重,对着镜面般的清泉从容梳掠,作好“一笑嫣然”的准备

  “含香”二句从“梳掠”时的心境,转到“艳妆”的浓抹,照应上一句“玉肌瘦弱”,暗示内心的凄苦,且力自护持,表现出“与物为春”的冰玉精神,“龙绡衬着”有《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的芳洁之意。静候“东风”的到来,便尔“一笑嫣然”,“转盼”间顿使“万花羞落”。

  下片以“寂寞”两字点睛,不禁让人想到当年的“突骑渡江”所为何事。梦里家山,何曾回去,即使把我移种园林楼阁间,亦只有顾影自怜、忍寒增恨而已。

  “雪后”二句是借用北宋高士林逋“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诗意,暗示“富贵非吾愿”、“栖隐亦非所期”的微旨。紧接着“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显示隐约难达的衷情,正和《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消息相通,表现出自己是不甘寂寞的。

  “粉蝶”三句宕开,从“鳞鸿”六字的反面转进一层,致慨于狂蜂浪蝶,一味追逐目前的荣华,把大好收复中原的机会全都失掉了。“南枝向暖北枝寒”是句有名的咏梅诗句,这里借来暗示当时北方的起义军,倾心南向,时机一失,大事就不复可为的情境。

  结以“冷淡黄昏,数声画角”,惋惜贞姿方茂,便尔凋零,画角吹奏着《梅花落》的凄音,传达出一种悲苦的心境。“冷淡黄昏”四字,是从林逋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七字中截取而来,与发端的“护月云轻”遥相激射。画角声中,再一凝想南来征雁,此情此景正自难堪。

以上就是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6489.html

上一篇: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下一篇: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