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08:22:17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禾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盥濯息檐下,鬥酒散襟顔。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願長如此,躬耕非所歎。創作背景此詩作于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九月。這年陶淵明四十六歲,是他棄官彭澤令歸田躬耕的第六年。在這年秋收後,他以鄭重又愉快的心情創作了《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這首詩。
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谥“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浔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隐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在这年秋收后,他以郑重又愉快的心情创作了《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首诗。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到了。他的很多作品都值得一看。“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可怕是因为无从捉摸。而且也不可能捉摸,因为是上帝设下的,本来就是一些谜。在这里,两岸可以合...[全文阅读]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 诗的第一句中的“谷口”二字,暗示了“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全文阅读]
我一直很喜欢的。春天黎明很美。逐渐发白的山头,天色微明。紫红的彩云变得纤细,长拖拖的横卧苍空。夏季夜色迷人。皓月当空时自不待言,即使黑夜,还有群萤乱飞,银光闪烁...[全文阅读]
酬黎居士淅川作(昙壁上人院走笔成)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全文阅读]
东楼南望八韵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鹢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已豁烦...[全文阅读]
景色描写,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它是对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感悟;它是春赏花,夏观瀑,秋观红叶,冬踏雪的浪漫。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句景色描写,看出人物喜怒。它能渲染气氛...[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田家岂不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