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19:41:5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遥远的她

出自唐代張志和的《漁父》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爲儲皇定是非。

譯文及注釋

譯文八九月蘆花滿天飛,南溪老人垂釣回來。秋天的山從隐約映入眼簾,野艇靠着欄杆隐約可見。拿着魚竿尋找着小路,對着斜陽梳着白發。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閑事,爲皇太子定奪是非正誤。

注釋谿( xī ):同“溪”。重(zhòng)釣:深水中釣魚。檻:軒廊臨水的欄幹。依依,隐約貌。鶴發:鶴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發。斜晖(huī):同“斜輝”,指傍晚西斜的陽光。翻:反而。四皓:秦末東園公、甪裏先生、绮裏季、夏黃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餘,時稱“商山四皓”。傳說漢高祖敦聘不至,呂氏用張良策,令太子卑詞安車,捐此四人與遊,因而使高祖認爲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圖。儲皇:即儲君皇太子。《晉書·成都王穎傳》:“皇太子,國之儲君。”

鑒賞

  詩篇在兩岸漫天飛舞的蘆花中緩緩拉開帷幕,渲染出一派甯靜優美安詳的環境氛圍。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秋高氣爽,扁舟垂綸的的老漁父伴着夕陽的餘晖劃舟而歸,晚風悠悠,蘆花飄飄,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

艇倚檻雲依依”,臨岸系舟,舉目遠望,翠色怡人,滿山的青草綠樹像洗染過一樣,散發着濃濃的綠意。白雲翩翩然點染在秋日的藍天上,映照着橫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幾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種委運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識。詩人取景不惑,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秋溪擺釣圖,字裏行間飄蕩着一種輕靈的氣息。作者采用由遠至近的審美視角,秋山、野艇的仰視之間流淌着“脆滴滴”“雲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徹着一種虛靜的宇宙意識。

  “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晖”,景物的轉換深處是歸家路途的緩緩延伸,彎彎曲曲的小徑,踏着秋日的餘晖,手把釣竿的老漁父正在悠閑地攏梳着那滿頭稀疏的白發,路在腳下徐徐延伸。老人臉上微微的笑意,那是洗盡塵滓,超然世外的滿足感,詩人運用繪畫的藝術手法,描繪出包孕性的瞬間。“閑梳鶴發對斜晖”,完美地傳遞出老漁父自在悠閑的心理狀态。“小徑”頗有象征意味,不妨看作是一條自然出世的桃源路。

  前六句詩,閑靜清美,全然洗淨人間鉛華。此景此情,詩人禁不住深深感慨:“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爲儲皇定是非。”詩人認爲四皓未絕塵俗,舍卻隐居生活的安逸,卷入宮廷廢立的紛争,不免多管閑事。此處

議論,運用典故,順景延情,文理自然,意到筆随,并将作者的人生觀鮮明的表達出來。李德裕稱張志和“隐而名彰,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其嚴光之比”(《玄真子漁歌記》)。

  《漁父》的尾聯正是他人生觀最恰當的注解。“古來閑着,多隐于漁”(劉克莊《木蘭花慢·漁夫詞》),張志和從個體生命的體驗出發,塑造了林泉高緻的“漁父”形象,并運用富有感受力的藝術心靈捕捉貼切的審美意識:蘆花、秋山、白雲、野艇、斜晖……無不流淌着詩人對高蹈超逸的隐居生活的熱愛之情。理想化,審美化的隐逸生活暗含着一種對自我人生價值的潛在肯定,以及對時代隐隐的不滿、失望之情。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落寞的中唐時代賦予了性好道學的張志和更多出世的生命情懷,促使他吟唱出了一曲曲美麗的“漁夫”之歌。

創作背景

  張志和是中唐詩人,安史之亂後隐居山林,經常泛舟垂釣,不再理會政事。這首《漁父》就是寫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爲“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

,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迹江湖,隐居祁門赤山鎮。其兄張鶴齡擔心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市)城東築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父》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译文注释

译文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秋天的山从隐约映入眼帘,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注释谿( xī ):同“溪”。重(zhòng)钓:深水中钓鱼。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斜晖(huī):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翻:反而。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储皇:即储君皇太子。《晋书·成都王颖传》:“皇太子,国之储君。”

鉴赏

  诗篇在两岸漫天飞舞的芦花中缓缓拉开帷幕,渲染出一派宁静优美安详的环境氛围。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谿老人重钓归”,秋高气爽,扁舟垂纶的的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风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

艇倚槛云依依”,临岸系舟,举目远望,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散发着浓浓的绿意。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种委运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识。诗人取景不惑,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溪摆钓图,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轻灵的气息。作者采用由远至近的审美视角,秋山、野艇的仰视之间流淌着“脆滴滴”“云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彻着一种虚静的宇宙意识。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景物的转换深处是归家路途的缓缓延伸,弯弯曲曲的小径,踏着秋日的余晖,手把钓竿的老渔父正在悠闲地拢梳着那满头稀疏的白发,路在脚下徐徐延伸。老人脸上微微的笑意,那是洗尽尘滓,超然世外的满足感,诗人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法,描绘出包孕性的瞬间。“闲梳鹤发对斜晖”,完美地传递出老渔父自在悠闲的心理状态。“小径”颇有象征意味,不妨看作是一条自然出世的桃源路。

  前六句诗,闲静清美,全然洗净人间铅华。此景此情,诗人禁不住深深感慨:“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诗人认为四皓未绝尘俗,舍却隐居生活的安逸,卷入宫廷废立的纷争,不免多管闲事。此处

议论,运用典故,顺景延情,文理自然,意到笔随,并将作者的人生观鲜明的表达出来。李德裕称张志和“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玄真子渔歌记》)。

  《渔父》的尾联正是他人生观最恰当的注解。“古来闲着,多隐于渔”(刘克庄《木兰花慢·渔夫词》),张志和从个体生命的体验出发,塑造了林泉高致的“渔父”形象,并运用富有感受力的艺术心灵捕捉贴切的审美意识:芦花、秋山、白云、野艇、斜晖……无不流淌着诗人对高蹈超逸的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理想化,审美化的隐逸生活暗含着一种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潜在肯定,以及对时代隐隐的不满、失望之情。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落寞的中唐时代赋予了性好道学的张志和更多出世的生命情怀,促使他吟唱出了一曲曲美丽的“渔夫”之歌。

创作背景

  张志和是中唐诗人,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林,经常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政事。这首《渔父》就是写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

,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92173.html

上一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