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0 23:24:1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一杯清酒当人生

出自宋代周密的《齊天樂·清溪數點芙蓉雨》

丁卯七月既望,餘偕同志放舟邀涼于三彙之交,遠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數百年故事,遊興甚逸。餘嘗賦詩三百言以紀清适。坐客和篇交屬,意殊快也。越明年秋,複尋前盟于白荷涼月間。風露浩然,毛發森爽,遂命蒼頭奴橫小笛于舵尾,作悠揚杳渺之聲,使人真有乘杳飛舉想也。舉白盡醉,繼以浩歌。

清溪數點芙蓉雨,蘋飙泛涼吟艗。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靜籁沉波息。仙潢咫尺。想翠宇瓊樓,有人相憶。天上人間,未知今夕是何夕。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後,清緻誰識?散發吟商,簪花弄水,誰伴涼宵橫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風,井梧吹碧。底事閑愁,醉歌浮大白。

譯文及注釋

譯文清澈的溪水多次淋濕了溪裏的芙蓉,吹過水草的秋風泛過了詞人所坐的小船。水中倒影空靈明淨,水汽凝成了露珠,詞人靜靜地随着溪水沉思。仿佛銀河近在咫尺。遙想瓊樓玉宇,天上人間,不知道今夕是何夕。蘇東坡走後,有誰能識得此夜此景,有誰能識得這清秀景色。披散頭發吟唱商曲,自己的發簪也好像沾上了露水,有誰能陪伴詞人在這良辰夜景下吹笛,隻有默默的回憶逝去的時光。害怕一晚的秋風吹散了眼前的景色。閑來無事,隻能飲一大碗酒,獨自唱歌。

注釋既望:農曆十五

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同志:朋友。放舟:劃船。遨涼:遨遊。三彙之交:開縣、開江、宣漢三縣交界之地。采石:即采石矶,在 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爲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爲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相傳爲李白 醉酒捉月溺死之處。坡仙赤壁:指蘇轼漫遊赤壁。百年:指器物壽命長,經久耐用。紀清适:記錄此時的清閑與悠适。屬(zhǔ):相連。快:愉快。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蒼頭奴:以清巾裹頭而得名。杳渺(yǎo miǎo):指深遠的樣子。乘杳(yǎo): 指無影無聲。白:酒杯。繼以浩歌:用歌聲代替酒。清溪:清澈的溪水。蘋:生長在淺水中的一種水草。蘋飙(biāo):吹過水草的秋風。艗(yì):詞人乘坐的小舟。舊時于船首畫鹚.故稱船爲艗。洗玉空明:形容月光倒影入水中.如水洗的玉石般空靈明淨。沆瀣(hàng xiè):夜間的水氣。仙潢(huáng):潢:潢污(積水的低窪地),潢洋(水流深廣、寬闊的樣子),潢井(沼澤低窪地帶)。仙潢:喻指銀河。翠宇瓊樓:隐括蘇轼《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叉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未知今夕是何夕:“未知今夕是何夕”句這裏也是隐括蘇詞《水調歌頭》的“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

何年”。此生此夜此景:“此生此夜此景”,出自蘇詩《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吟商:商:中國古代五聲音階之一,相當于簡譜中的“2” 。吟商:吟詩放歌。簪(zān)花弄水:插花,遊泳。浮大白:飲酒。大白:大酒杯。

賞析

  此詞上片前五句起筆寫人間的清涼世界。吳興自古以來號稱“水晶宮”,多溪流湖泊,每到夏秋時節,十裏荷花,滿塘蓮子,一派“水佩風裳無數”的景色。舊時船首畫鹢以駭水神,故船也稱爲鹢。秋雨潇潇,灑在荷花叢中,清風習習,從白蘋洲上吹來,詞人的畫舫在湖中蕩漾,漸漸遠去。轉瞬間雨停風息,溪上寂靜異常,四無人聲。皎潔明月倒映于清澈明亮的小溪裏,荷面浮動着夜露凝成的水珠。一個“點塵飛不到”的清絕境界!絕無俗世的喧器,也無世間悲歡喜怒種種情緒的困擾,心境可謂清澈。“逸興橫生,痛飲狂吟”的發洩此時變爲一種甯靜的怅想。于是天人合一,落想天外,引出上片的後五句:銀河低垂橫跨過夜空,遙想天上的牛郎織女,此刻正兩地相思,盼望着七夕重逢,在天上世界裏今夕何夕呢?

  下片抒寫高人情懷。是說自從蘇東坡去世之後,再也無人能領略這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語氣自負而又矜持,大有與古人以心會心的意味。詞人們蓬亂着頭

發,吟詠秋歌,簪花弄水,在船尾吹起悠揚的笛曲,歲月流逝,如同落葉一般。既然如此,因此不必爲區區塵事而煩惱,于是斟滿大酒杯,唱一曲醉歌吧。

  作者在詞序中已經提及,這兩次秋遊是摹仿李白泛舟采石矶、蘇轼泛舟赤壁,這一點值得注意。周密在記述這兩次雅遊活動時曾這樣說:“坡翁謂自太白去後,世間二百年無此樂。赤壁之遊,實取諸此。坡去今複二百年矣,斯遊也,庶幾追前賢之清風,爲異日之佳話雲。”(《草窗韻語》卷二)正因爲追慕蘇東坡,所以作者的詞中可見多處化用蘇轼詩文的地方。在詞中有許多的前人成句,而作者卻能做到的同已出,不露一絲痕迹,不顯一絲造作,自然貼切,這的确是一件易事,從中亦可見作者藝術造詣之深。

  這首詞的語言平易淺顯,流暢明快,沒有晦澀難懂的地方。但在可以對仗之處,作者還是雕琢字名,盡量“字字敲打得響”。如“散發吟商,簪花弄水”、“洗玉空明,浮珠沆瀣”等,清人的詞話還把它們奉爲“工于造句”的典範。

創作背景

  丁卯七月,一同遊于吳興三彙,良辰美景,諸友賦詩,樂不可抑;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他們又乘船來到此地,以續前遊。此夜月白風清,風衙送香,笛聲悠揚,衆人沉醉。于是周密浩歌賦詞,便有了這首《齊天樂》

作者簡介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爲義烏縣(今年内屬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并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出自宋代周密的《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仙潢咫尺。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译文注释

译文清澈的溪水多次淋湿了溪里的芙蓉,吹过水草的秋风泛过了词人所坐的小船。水中倒影空灵明净,水汽凝成了露珠,词人静静地随着溪水沉思。仿佛银河近在咫尺。遥想琼楼玉宇,天上人间,不知道今夕是何夕。苏东坡走后,有谁能识得此夜此景,有谁能识得这清秀景色。披散头发吟唱商曲,自己的发簪也好像沾上了露水,有谁能陪伴词人在这良辰夜景下吹笛,只有默默的回忆逝去的时光。害怕一晚的秋风吹散了眼前的景色。闲来无事,只能饮一大碗酒,独自唱歌。

注释既望:农历十五

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同志:朋友。放舟:划船。遨凉:遨游。三汇之交:开县、开江、宣汉三县交界之地。采石:即采石矶,在 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 醉酒捉月溺死之处。坡仙赤壁:指苏轼漫游赤壁。百年: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纪清适:记录此时的清闲与悠适。属(zhǔ):相连。快:愉快。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苍头奴:以清巾裹头而得名。杳渺(yǎo miǎo):指深远的样子。乘杳(yǎo): 指无影无声。白:酒杯。继以浩歌:用歌声代替酒。清溪:清澈的溪水。苹:生长在浅水中的一种水草。苹飙(biāo):吹过水草的秋风。艗(yì):词人乘坐的小舟。旧时于船首画鹚.故称船为艗。洗玉空明:形容月光倒影入水中.如水洗的玉石般空灵明净。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仙潢(huáng):潢:潢污(积水的低洼地),潢洋(水流深广、宽阔的样子),潢井(沼泽低洼地带)。仙潢:喻指银河。翠宇琼楼:隐括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未知今夕是何夕”句这里也是隐括苏词《水调歌头》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此生此夜此景:“此生此夜此景”,出自苏诗《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吟商: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2” 。吟商:吟诗放歌。簪(zān)花弄水:插花,游泳。浮大白:饮酒。大白:大酒杯。

赏析

  此词上片前五句起笔写人间的清凉世界。吴兴自古以来号称“水晶宫”,多溪流湖泊,每到夏秋时节,十里荷花,满塘莲子,一派“水佩风裳无数”的景色。旧时船首画鹢以骇水神,故船也称为鹢。秋雨潇潇,洒在荷花丛中,清风习习,从白苹洲上吹来,词人的画舫在湖中荡漾,渐渐远去。转瞬间雨停风息,溪上寂静异常,四无人声。皎洁明月倒映于清澈明亮的小溪里,荷面浮动着夜露凝成的水珠。一个“点尘飞不到”的清绝境界!绝无俗世的喧器,也无世间悲欢喜怒种种情绪的困扰,心境可谓清澈。“逸兴横生,痛饮狂吟”的发泄此时变为一种宁静的怅想。于是天人合一,落想天外,引出上片的后五句:银河低垂横跨过夜空,遥想天上的牛郎织女,此刻正两地相思,盼望着七夕重逢,在天上世界里今夕何夕呢?

  下片抒写高人情怀。是说自从苏东坡去世之后,再也无人能领略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语气自负而又矜持,大有与古人以心会心的意味。词人们蓬乱着头

发,吟咏秋歌,簪花弄水,在船尾吹起悠扬的笛曲,岁月流逝,如同落叶一般。既然如此,因此不必为区区尘事而烦恼,于是斟满大酒杯,唱一曲醉歌吧。

  作者在词序中已经提及,这两次秋游是摹仿李白泛舟采石矶、苏轼泛舟赤壁,这一点值得注意。周密在记述这两次雅游活动时曾这样说:“坡翁谓自太白去后,世间二百年无此乐。赤壁之游,实取诸此。坡去今复二百年矣,斯游也,庶几追前贤之清风,为异日之佳话云。”(《草窗韵语》卷二)正因为追慕苏东坡,所以作者的词中可见多处化用苏轼诗文的地方。在词中有许多的前人成句,而作者却能做到的同已出,不露一丝痕迹,不显一丝造作,自然贴切,这的确是一件易事,从中亦可见作者艺术造诣之深。

  这首词的语言平易浅显,流畅明快,没有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在可以对仗之处,作者还是雕琢字名,尽量“字字敲打得响”。如“散发吟商,簪花弄水”、“洗玉空明,浮珠沆瀣”等,清人的词话还把它们奉为“工于造句”的典范。

创作背景

  丁卯七月,一同游于吴兴三汇,良辰美景,诸友赋诗,乐不可抑;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他们又乘船来到此地,以续前游。此夜月白风清,风衙送香,笛声悠扬,众人沉醉。于是周密浩歌赋词,便有了这首《齐天乐》

作者简介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89799.html

上一篇: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