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空为梅花白了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6 10:48:3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森林迷了鹿

出自宋代孫惟信的《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箫憶舊遊。霜冷闌幹天似水,揚州。薄幸聲名總是愁。 塵暗鹔鹴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爲梅花白了頭。鑒賞

  詞的上片主要是回憶舊遊。首二句“璧月小紅樓,聽得吹箫憶舊遊”以兩件事爲起因,逗引對往事的回憶。璧月,謂月圓如璧。一輪玉璧似的圓月照耀着小樓,遠處傳來了陣陣箫聲。同時那如泣如訴的洞箫更易令人感懷。“憶舊遊”正是以這二者爲觸媒而引發出來的。“舊遊”二字個中當包含詞人後半生漂泊異鄉、優遊江浙、傲世睨俗的無限感慨。接着“霜冷闌幹天似水,揚州”二句寫詞人憑欄眺望的感覺,并交待其時所在的地點揚州。樓外天涼似水,欄幹上挂滿秋霜。這一切無不使詞人感到透心的清冷和孤寂。正因環境所緻,同時加之地點又在揚州,所以詞人不禁想起那“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的浪蕩才子杜牧來。上片尾句“薄幸聲名總是愁”正是借這一典故而抒寫自己一生疏放、不拘小節,終而赢得薄情冤家的聲名,今天想來這一切總是令人徒增愁怨。

  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詞人用“塵暗鹔鹴裘”換頭過片,承上啓下。“塵暗”二字承上,總結自己一生四海浪迹,風塵仆仆。這裏用以引起下文,表

表達對妻子的懷念:“針線曾勞玉指柔。”原來這領鹔鹴大氅是妻子親手辛勤縫制的。一個“勞”字表現了詞人對妻子無限感激與思念之情。然而,此刻詞人已步入晚年,如今是“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即言待得詞人感覺到妻子一片恩愛之情,仿佛如一夢醒來,爲時已在三十年之後。罷了,罷了,這一切已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了。無限愧悔之情,全包融在“休休”二字的一聲長歎之中。绾束“空爲梅花白了頭”一句更見真情。梅花,這裏詞人言自己爲了追求隐逸而浪迹江湖,白白地虛度一生。而這裏流露的隻是有負愛妻一片真情的懊悔之意。這一句正是對上片結尾“薄幸聲名總是愁”的回應。

  全詞情感如自肺腑流出,真摯感人。這也是本詞藝術上的一大特色。此外,這首詞用語不假雕飾,樸素洗煉。加之詞人對發妻懷思之情低回哀惋,情綿意切,所以世稱其詞“婉媚多姿,聰俊自然”,實乃中肯之評。

創作背景

  詞人大半生寄身江湖,直至終老,爲人向以疏放曠達著稱,到了晚年,回首往事,百無一悔。惟獨在手撫妻子親手密密縫制的禦寒大衣而産生“空爲梅花”之恨,乃至對自己的“薄幸聲名”的深深自責、自愧、自悔的心理。此詞就是作于此種心理之下。

作者簡介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號花翁

,開封(今屬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以祖蔭調監,不樂棄去。始婚于婺,後去婺出遊。留蘇、杭最久。一榻外無長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間,公卿聞其至,皆倒屣而迎長。長身缦袍,氣度疏曠,見者疑爲俠客異人。每倚聲度曲,散發橫笛;或奮袖起舞,悲歌慷慨。終老江湖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詞 》一卷,已佚。趙萬裏《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出自宋代孙惟信的《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鉴赏

  词的上片主要是回忆旧游。首二句“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以两件事为起因,逗引对往事的回忆。璧月,谓月圆如璧。一轮玉璧似的圆月照耀着小楼,远处传来了阵阵箫声。同时那如泣如诉的洞箫更易令人感怀。“忆旧游”正是以这二者为触媒而引发出来的。“旧游”二字个中当包含词人后半生漂泊异乡、优游江浙、傲世睨俗的无限感慨。接着“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二句写词人凭栏眺望的感觉,并交待其时所在的地点扬州。楼外天凉似水,栏干上挂满秋霜。这一切无不使词人感到透心的清冷和孤寂。正因环境所致,同时加之地点又在扬州,所以词人不禁想起那“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浪荡才子杜牧来。上片尾句“薄幸声名总是愁”正是借这一典故而抒写自己一生疏放、不拘小节,终而赢得薄情冤家的声名,今天想来这一切总是令人徒增愁怨。

  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词人用“尘暗鹔鹴裘”换头过片,承上启下。“尘暗”二字承上,总结自己一生四海浪迹,风尘仆仆。这里用以引起下文,表

表达对妻子的怀念:“针线曾劳玉指柔。”原来这领鹔鹴大氅是妻子亲手辛勤缝制的。一个“劳”字表现了词人对妻子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然而,此刻词人已步入晚年,如今是“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即言待得词人感觉到妻子一片恩爱之情,仿佛如一梦醒来,为时已在三十年之后。罢了,罢了,这一切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了。无限愧悔之情,全包融在“休休”二字的一声长叹之中。绾束“空为梅花白了头”一句更见真情。梅花,这里词人言自己为了追求隐逸而浪迹江湖,白白地虚度一生。而这里流露的只是有负爱妻一片真情的懊悔之意。这一句正是对上片结尾“薄幸声名总是愁”的回应。

  全词情感如自肺腑流出,真挚感人。这也是本词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此外,这首词用语不假雕饰,朴素洗炼。加之词人对发妻怀思之情低回哀惋,情绵意切,所以世称其词“婉媚多姿,聪俊自然”,实乃中肯之评。

创作背景

  词人大半生寄身江湖,直至终老,为人向以疏放旷达著称,到了晚年,回首往事,百无一悔。惟独在手抚妻子亲手密密缝制的御寒大衣而产生“空为梅花”之恨,乃至对自己的“薄幸声名”的深深自责、自愧、自悔的心理。此词就是作于此种心理之下。

作者简介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

,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空为梅花白了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88586.html

上一篇: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