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06:59:0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半心人

出自元代趙孟畹摹對藍跬跄埂餌/p>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譯文及注釋

譯文嶽飛墓上荒草離離,一片荒涼,隻有秋草、石獸而已。南渡君臣輕視社稷,可中原父老還在盼望着王師的旌旗。英雄被害,後悔晚矣,天下滅亡已成定局。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詩,面對這樣的景緻無從吟起。

注釋嶽鄂王墓:即嶽飛墓。在杭州西湖邊栖霞嶺下,嶽飛于紹興十一年(1142年)被權奸秦桧等陰謀殺害。宋甯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爲鄂王。離離:野草茂盛的樣子。石獸危:石獸莊嚴屹立。石獸,指墓前的石馬之類。危,高聳屹立的樣子。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趙構爲代表的統治集團。北宋亡後,高宗渡過長江,遷于南方,建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渡。社稷:指國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望旌旗:意爲盼望南宋大軍到來。旌旗,代指軍隊。嗟何及:後悔歎息已來不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意爲從此國家被分割爲南北兩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終于滅亡。

賞析二

  這是一支悲憤的悼歌。嶽飛的慘死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大悲劇。嶽飛雖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卻永遠留在曆代人民的心中。宋甯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

封嶽飛爲鄂王,曠世冤案得以昭雪,離嶽飛被害已62年。嶽墓建在風景秀麗的西湖岸邊,嶽飛雖封王建墓,但由于連年戰亂,陵園荒蕪,景象凄涼。這首詩以反映這樣的現實入筆。

  首聯以離離墓草渲染嶽墓秋日的荒涼,冷硬屹立的石獸,更增添了幾分悲思。接下來用南北君民作對比,譴責南宋當局苟安享樂、不思北進,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遙望南師。頸聯哀歎有望承擔中興重任的英雄嶽飛悲慘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終被蒙古人滅亡。作者在尾聯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滿含湖光依舊,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趙宋後裔的身份爲冤死于趙宋王朝的嶽飛,由衷地唱出這支哀痛傷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創作背景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禦史程钜夫“奉诏搜訪遺逸于江南”,趙孟畹比什蝗謾⒑斂煌拼牽攪司┏橇⒓詞艿皆雷娴慕蛹4撕蠊僭撕嗤ǎ龅攪撕擦盅砍兄肌⑷俾淮蠓颍倬喲右黃貳5筆敝岡鹫悅項的人不少,但今人當更寬容地看待。這是首好詩,不能因人廢言。

作者簡介

趙孟睿?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

趙孟睿┲弧U悅項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别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爲“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出自元代赵孟畹摹对蓝跬跄埂饵/p>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译文注释

译文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注释岳鄂王墓:即岳飞墓。在杭州西湖边栖霞岭下,岳飞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被权奸秦桧等阴谋杀害。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为鄂王。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旌旗,代指军队。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赏析

  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岳飞虽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历代人民的心中。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

封岳飞为鄂王,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陵园荒芜,景象凄凉。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

  首联以离离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凉,冷硬屹立的石兽,更增添了几分悲思。接下来用南北君民作对比,谴责南宋当局苟安享乐、不思北进,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作者在尾联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满含湖光依旧,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于赵宋王朝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创作背景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畹比什蝗谩⒑敛煌拼牵搅司┏橇⒓词艿皆雷娴慕蛹4撕蠊僭撕嗤ǎ龅搅撕擦盅砍兄肌⑷俾淮蠓颍倬哟右黄贰5笔敝冈鹫悦项的人不少,但今人当更宽容地看待。这是首好诗,不能因人废言。

作者简介

赵孟睿?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赵孟睿┲弧U悦项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87311.html

上一篇: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