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1 07:08:06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气质女王范

出自唐代沈佺期的《夜宿七盤嶺》

獨遊千裏外,高卧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曉 一作:山)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譯文及注釋

譯文我獨自遠遊在千裏之外,如今在七盤山的西面高枕而卧。拂曉的殘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銀河向西低垂,仿佛要從門戶中流入。在這芬芳豔美的春天,銀杏樹一片翠綠,凄清的夜裏,傳來了子規的哀啼。我孤身在外,無依無靠,空自留在這裏聽那子規的凄鳴,褒城裏傳來公雞報曉之聲。

注釋七盤嶺:在今四川廣元東北,唐時屬巴州,又名五盤嶺、七盤山,有石磴七盤而上,嶺上有七盤關。遊:詩人對流放的婉轉說法。高卧:此處用以形容旅途的寂寞無聊。曉月臨窗近:曉,一作“山”;窗,一作“床”。天河:銀河。平仲:銀杏的别稱,俗稱白果。左思《吳都賦》寫江南四種特産樹木說:“平仲君遷,松梓古度。”舊注說:“平仲之實,其白如銀。”這裏即用以寫南方異鄉樹木,兼有寄托自己清白之意。子規:杜鵑鳥。相傳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暮春鳴聲悲哀如喚“不如歸去”,古以爲蜀鳥的代表,多用作離愁的寄托。浮客:無所歸宿的遠行之遊子。褒城:地名,在今陝西漢中北。

賞析

  這首五律首聯破題,說自己将作遠遊,此刻夜宿七

七盤嶺。“獨遊”顯出無限失意的情緒,而“高卧”則不僅點出住宿高山,更有謝安“高卧東山”的意味,表示将“獨遊”聊作隐遊,進一步點出失意的境遇。次聯即寫夜宿所見的遠景,生動地表現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銀河好像要流進房門那樣低。三聯是寫夜宿的節物觀感,纖巧地抒發了“獨遊”的愁思。這裏,詩人望着濃綠的銀杏樹,聽見悲啼的杜鵑聲,春夜獨宿異鄉的愁思和惆怅,油然彌漫。末聯承“子規啼”,寫自己正浸沉在杜鵑悲啼聲中,雞叫了,快要上路了,這七盤嶺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對關中故鄉的不勝依戀。“浮客”即遊子,詩人自指。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說:“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長路,戚戚抱遙悲。”此化用其意。“空留聽”是指杜鵑催歸,而自己不能歸去。過“褒城”便是入蜀境,雖在七盤嶺還可聞見褒城雞鳴,但詩人已經入蜀遠别關中了。

  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嚴密,但尚留發展痕迹。通首對仗,力求工巧,有齊梁餘風。詩人抓住夜宿七盤嶺這一題材的特點,巧妙地在“獨遊”、“高卧”上做文章。首聯點出“獨遊”、“高卧”;中間兩聯即寫“高卧”、“獨遊”的情趣和愁思,寫景象顯出“高卧”,寫節物襯托“獨遊”;末

聯以“浮客”應“獨遊”,以“褒城”應“高卧”作結。結構完整,針迹細密。同時,它通篇對仗,铿锵協律,而文氣流暢,寫景抒懷,富有情趣和意境。胡應麟評價這首詩“氣象冠裳,句格鴻麗”,的确是有識之言。在初唐宮廷詩壇上,沈佺期是以工詩著名的,張說曾誇獎他說:“沈三兄詩,直須還他第一!”(見劉餗《隋唐嘉話》)這未免過獎,但也可說明,沈詩确有較高的藝術技巧。這首詩也可作一例。

創作背景

  此詩是沈佺期被流放驩州(轄境相當今越南義安省南部和河靜省)途中寫的。沈佺期因爲趨附張易之,“會張易之敗,遂長流驩州”(《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這首詩即作于詩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盤嶺之時。

作者簡介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内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台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曆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後,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爲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出自唐代沈佺期的《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晓 一作:山)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译文注释

译文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仿佛要从门户中流入。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凄清的夜里,传来了子规的哀啼。我孤身在外,无依无靠,空自留在这里听那子规的凄鸣,褒城里传来公鸡报晓之声。

注释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唐时属巴州,又名五盘岭、七盘山,有石磴七盘而上,岭上有七盘关。游:诗人对流放的婉转说法。高卧:此处用以形容旅途的寂寞无聊。晓月临窗近:晓,一作“山”;窗,一作“床”。天河:银河。平仲:银杏的别称,俗称白果。左思《吴都赋》写江南四种特产树木说:“平仲君迁,松梓古度。”旧注说:“平仲之实,其白如银。”这里即用以写南方异乡树木,兼有寄托自己清白之意。子规:杜鹃鸟。相传是古蜀王望帝杜宇之魂化成,暮春鸣声悲哀如唤“不如归去”,古以为蜀鸟的代表,多用作离愁的寄托。浮客:无所归宿的远行之游子。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赏析

  这首五律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

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失意的情绪,而“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更有谢安“高卧东山”的意味,表示将“独游”聊作隐游,进一步点出失意的境遇。次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三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这里,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油然弥漫。末联承“子规啼”,写自己正浸沉在杜鹃悲啼声中,鸡叫了,快要上路了,这七盘岭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此化用其意。“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闻见褒城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严密,但尚留发展痕迹。通首对仗,力求工巧,有齐梁余风。诗人抓住夜宿七盘岭这一题材的特点,巧妙地在“独游”、“高卧”上做文章。首联点出“独游”、“高卧”;中间两联即写“高卧”、“独游”的情趣和愁思,写景象显出“高卧”,写节物衬托“独游”;末

联以“浮客”应“独游”,以“褒城”应“高卧”作结。结构完整,针迹细密。同时,它通篇对仗,铿锵协律,而文气流畅,写景抒怀,富有情趣和意境。胡应麟评价这首诗“气象冠裳,句格鸿丽”,的确是有识之言。在初唐宫廷诗坛上,沈佺期是以工诗著名的,张说曾夸奖他说:“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见刘餗《隋唐嘉话》)这未免过奖,但也可说明,沈诗确有较高的艺术技巧。这首诗也可作一例。

创作背景

  此诗是沈佺期被流放驩州(辖境相当今越南义安省南部和河静省)途中写的。沈佺期因为趋附张易之,“会张易之败,遂长流驩州”(《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这首诗即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

作者简介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78137.html

上一篇: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