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1 15:48:1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零度萤火

出自唐代李白的《别匡山》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将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随。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将書劍許明時。賞析

  李白的詩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爲“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式的大氣磅礴、雄奇浪漫之壯美,諸如《蜀道難》之類;一種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自然之優美。此詩應屬後一類。

  另外,此詩也透露出李白隐逸與入世的矛盾。詩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隐逸情結,所以把家鄉描繪得極其優美,且環境清幽,适于隐居。但畢竟身處大唐盛世,男兒志在四方,立志報國,所以最終“無心戀清境”,離開家鄉,“已将書劍許明時”。

  首句“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天色初曉,作者走出門外遠望匡山,隻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畫,山色斑斓,不禁心情舒暢。近處,藤蔓從樹上垂下,随風搖曳,枝條輕輕拂過欄杆,令人心曠神怡。

  次句“野徑來多将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随”,山上野徑交錯,人們常常帶着家犬一起走過。每逢夕陽西下,晚歸的農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來。這一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畫面,給人平靜而悠遠的感覺。

  中間兩聯“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讀書讀累了,作者常倚樹休息,沒看雲卷雲

雲舒,聆聽猿啼陣陣。有時候還會看見大明寺裏的僧人出來清洗缽盂,他們洗缽的那個池塘曾有白鶴飛來,如今卻不知飛到那裏去了。短短幾句詩,描繪出匡山的美好景緻,也表達出作者對這裏所懷有的深沉感情。

  最後兩句描繪出一幅匡山雖美、無心留戀、決心奉獻文才武藝的雄心壯志圖。詩人“将犬”爲伴,“帶樵”晚歸,聽“猿啼”,看“鶴飛”,心曠神怡,安閑舒适。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匡山雖美,我卻要離開了。不是我不喜愛這裏的美景,而是我已經決心走出大山,憑自己的文武才藝,開創一番偉大事業。

  此詩的前三聯描寫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麗、清幽,可見其對家鄉的深情與依戀。尾聯則抒發了他欲爲大唐盛世奉獻出文才武藝的宏偉抱負。不是不熱愛家鄉與大自然,隻是因爲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負了。

  全詩八句,前六句皆寫匡山“清境”,末二句寫己之政治抱負,亦即遠遊之目的。全詩于清雅閑适中體現着作者遠大的志向和豪邁的情懷,叙事娓娓,抒情款款,可見李白去蜀辭鄉之際,既對故鄉無限依戀,而用世之心更高于一切。

創作背景

  此詩寫于開元十二年(724),是當時二十四歲的李白在離開讀書十載的匡山書院時寫的。匡山位于李白故裏青蓮鄉之北五十餘裏,是少年

李白讀書學劍之地,他曾在這裏習居十年。本詩是他爲了實現理想而決心離開故鄉的抒情之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赏析

  李白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为“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式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之壮美,诸如《蜀道难》之类;一种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之优美。此诗应属后一类。

  另外,此诗也透露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诗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隐逸情结,所以把家乡描绘得极其优美,且环境清幽,适于隐居。但毕竟身处大唐盛世,男儿志在四方,立志报国,所以最终“无心恋清境”,离开家乡,“已将书剑许明时”。

  首句“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天色初晓,作者走出门外远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画,山色斑斓,不禁心情舒畅。近处,藤蔓从树上垂下,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栏杆,令人心旷神怡。

  次句“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山上野径交错,人们常常带着家犬一起走过。每逢夕阳西下,晚归的农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来。这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

  中间两联“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读书读累了,作者常倚树休息,没看云卷云

云舒,聆听猿啼阵阵。有时候还会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出来清洗钵盂,他们洗钵的那个池塘曾有白鹤飞来,如今却不知飞到那里去了。短短几句诗,描绘出匡山的美好景致,也表达出作者对这里所怀有的深沉感情。

  最后两句描绘出一幅匡山虽美、无心留恋、决心奉献文才武艺的雄心壮志图。诗人“将犬”为伴,“带樵”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匡山虽美,我却要离开了。不是我不喜爱这里的美景,而是我已经决心走出大山,凭自己的文武才艺,开创一番伟大事业。

  此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丽、清幽,可见其对家乡的深情与依恋。尾联则抒发了他欲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不是不热爱家乡与大自然,只是因为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负了。

  全诗八句,前六句皆写匡山“清境”,末二句写己之政治抱负,亦即远游之目的。全诗于清雅闲适中体现着作者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叙事娓娓,抒情款款,可见李白去蜀辞乡之际,既对故乡无限依恋,而用世之心更高于一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开元十二年(724),是当时二十四岁的李白在离开读书十载的匡山书院时写的。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少年

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习居十年。本诗是他为了实现理想而决心离开故乡的抒情之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71417.html

上一篇: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