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6-09 12:04:10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烟云似雪

出自宋代蘇洵的《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寝。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爲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爲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猶

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爲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爲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爲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争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别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麽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争。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

着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麽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戰争,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确。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随着五國滅亡了,爲什麽呢?(是因爲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轲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緻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将)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

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幹淨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敗了而亡國,确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将李牧還活着,那麽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麽,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随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注釋1.兵:兵器2.善:好。3.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裏指向秦割地求和。4.或曰:有人說。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回答。5.率:都,皆。6.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爲”的意思。7.完:保全。8.攻取:用攻戰(的辦法)而奪取。9.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10.其實:它的實際數目。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12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業的艱苦。14.視:對待15.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别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16.然則:既然這樣,那麽。17.厭:同“餍”,滿足。18.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急。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19.判:決定。20.至于:以至于。21.颠覆:滅亡。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國策魏策》。24.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25.終:最後。26.繼:跟着。27.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28.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29.既:已經。30.免:幸免。31.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32.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33.斯:這34.始:才35.速:招緻。36.再:兩次。37.連卻之:使...退卻(動詞的使動用法)38.洎:及,等到。39.以:因爲39.讒:小人的壞

話。40.邯鄲爲郡:秦滅趙之後,把趙國改爲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4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幹淨的時候。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将要。42.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43.向使:以前假如。44.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理數。皆指命運。45.當:同“倘”,如果。46.易量:容易判斷。47.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48.禮:禮待。名作動。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咽。50.勢:優勢。51.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劫,脅迫,劫持。52.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作狀。月,每月,名作狀。以,而。53.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54.勢弱于秦。于:比。55.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可以:可以憑借。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憑着。57.下:指在六國之後58.從:跟随。59.故事:舊事,先例。

寫作特點

1.借古諷今,針砭時弊  戰國時代,七雄争霸。爲了獨占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争。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确立了先進的生産關系,

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曆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曆史的必然性。本文屬于史論,但并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曆史談曆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确、全面地評價了曆史事實,而應着眼于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曆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系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

2.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爲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範。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後以史實爲據,分别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于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後借古論今,諷谏北宋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

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系,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别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寝”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3.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準确、言簡意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歎,就是在夾叙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贊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爲國者“爲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于言表,有着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

而且富于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賞析二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論。蘇洵認爲: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于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于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爲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賂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而事實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國都向秦國奉獻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問,然後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底,“賂秦”是莫大的緻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着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後果。蘇洵指出:秦國由于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于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

末,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于作戰了。這裏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是側重照應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裏,作者又分别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業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寝”,是說這些國家的後代隻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有的國土随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并不因爲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欲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隻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裏,不需要通過作戰,就已經判别勝負了,至于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爲了把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爲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略上采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賂秦”,結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爲什麽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采取袖手旁觀的态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并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于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盡管最後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争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後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轲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導緻加速了自己的破滅。

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抗泰,燕國趙國不能堅持鬥争,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三國各愛其地”是指韓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寝”,“齊人勿附于秦”是指齊國要附随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采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将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将領。這樣,恐怕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裏筆鋒一轉,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表感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想,爲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隻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憤圖強,敢于鬥争,并且團結一緻,聯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并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裏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

面前屈服了,不敢鬥争或者不能堅持鬥争,最後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曆史教訓,也是後代當國者應該吸取的曆史經驗。蘇洵最後說:“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發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曆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實。整篇《六國論》,應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束了。蘇洵決不是爲評論曆史而評論曆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曆史經驗教訓作爲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鑒。文章隻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曆史引渡到現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六國諸侯隻是占有局部地區,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占有全國主要地區,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于同秦國鬥争,還可以取得勝利,那麽,北宋王朝同樣敢于鬥争,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和西夏政權屈服,一味妥協退讓,不敢進行鬥争,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後果。這—段文

章隻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着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得沉着有力。

  戰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本來很紛繁複雜,但是蘇洵隻就對秦國的态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别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随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于“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爲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爲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聯結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系。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後,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

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辟,嚴密完整,使别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評價

  蘇詢的《六國論》,不屬于寫的自由潇灑或錯綜起邊的類型,而是在行文結構方面帶有規範性的作品,體現了議論文論證嚴謹的特點。因爲頭緒清楚,變化較少,通過提要鈎玄,逐段逐層梳理歸納,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脈絡和主要思想内容,在文章結構上便于學習。

  但另一方面,蘇洵的《六國論》把六國滅亡的原因歸結于“賂秦”,盡管文章在論證上、語氣上給人勢如破竹的感覺,但今天看來顯然失之偏頗。因爲從本質上講,六國滅亡是由于不思改革進取,不采取富國強兵之策,從而陷入落後挨打的境地,被曆史所淘汰。當然也有戰略、策略(包括“賂秦”)等方面的種種具體原因。單從某種視角看到了某些事實,便以爲抓住了事物的全部,這是人類很容易陷入的誤區。

創作背景

  《六國論》選自《嘉佑集》卷三。這是蘇洵所寫的《權書》中的一篇,《權書》共10篇,都是史論的性質。蘇洵寫這篇文章并不是單純地評論古代的曆史事件,而是借古諷今,警告北宋統治者不要采取妥協苟安的外交政策。

作者簡介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轼、蘇轍

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

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

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注释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

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

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1.兵:兵器2.善:好。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4.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5.率:都,皆。6.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7.完:保全。8.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其实:它的实际数目。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14.视:对待15.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16.然则:既然这样,那么。17.厌:同“餍”,满足。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19.判:决定。20.至于:以至于。21.颠覆:灭亡。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25.终:最后。26.继:跟着。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29.既:已经。30.免:幸免。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33.斯:这34.始:才35.速:招致。36.再:两次。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38.洎:及,等到。39.以:因为39.谗:小人的坏

话。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43.向使:以前假如。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45.当:同“倘”,如果。46.易量:容易判断。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48.礼:礼待。名作动。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50.势:优势。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54.势弱于秦。于:比。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57.下:指在六国之后58.从:跟随。59.故事:旧事,先例。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

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

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

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后果。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

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

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泰,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

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

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

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创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

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6476.html

上一篇:归路欲寻铁瓮,望中陡落银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