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5 16:42:57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燕尾蝶

出自唐代李白的《秦女休行》

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雠家。羅袖灑赤血,英聲淩紫霞。直上西山去,關吏相邀遮。婿爲燕國王,身被诏獄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頸未及斷,摧眉伏泥沙。金雞忽放赦,大辟得寬賒。何慚聶政姊,萬古共驚嗟。譯文及注釋

譯文西門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瓊花。她爲了祖宗親之仇,手持白楊刀,大白天前去刺殺仇家。她衣樁上灑滿了仇人的鮮血,赢得了爲親人報仇的好名聲。殺人之後,她逃至西山,被關吏所擒獲。她的夫婿是燕國王,今日她卻被诏拿入獄。雖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卻絲毫也不畏俱。正當她低眉伏于泥沙之上,行将就刑之時。忽傳來金雞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她比古代的俠義之女聶政姊毫不遜色,她的事迹受到後人的熱烈頌揚。

注釋秦女休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十一列于《雜曲歌辭》。詩題原注:古辭魏朝協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秀色:秀美的容色。漢張衡《七辯》:“淑性窈窕,秀色美豔。”瓊花: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宋淳熙以後,多爲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當年隋炀帝開運河遊揚州就是爲了欣賞瓊花。白楊刀:也稱白陽刀,白羊子刀,古之名刀。左延年《秦

秦女休行》:“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此用其句意。刀,一作“刃”。清晝:白天。“英聲”句:謂美好的名聲傳播遙遠。英聲,美好的名聲。聲,一作“氣”。淩,升騰。紫霞,紫色的雲霞。這裏借指遠處。邀遮:攔擋,阻截。漢荀悅《漢紀·平帝紀》:“如遇險阻,銜尾相随。虜邀遮前後,危殆不測。”“身被”句:身受诏令關押。诏獄,奉诏令關押犯人的監獄。《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大王之群臣近幸素能使衆者,皆前系诏獄,餘無可用者。”“犯刑”二句:謂身犯刑律,就像踐踏老虎尾巴,不怕落入老虎的爪牙。履虎:踩着了老虎尾巴,喻遇到了危險。《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王弼注:“履虎尾者,言其危也。”摧眉:即低眉,低頭。“金雞”句:謂天子降诏赦免其罪。古代頒赦诏日,設金雞于竿,以示吉辰。雞以黃金飾首,故名金雞。放赦,釋放赦免。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谪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大辟”句:謂赦其死罪。大辟,死刑。《尚書·呂刑》:“大辟疑赦。”孔傳:“大辟,死刑也。”寬賒,寬大赦免。“何慚”句:謂其壯舉不次于聶政的姐姐。聶政姊:刺客聶政之姊。名聶嫈,有大勇。聶政,戰國時齊人,爲人報仇,刺殺韓相俠累。因恐連累

其姊,乃自毀其容自盡。韓取其屍暴于市,懸千金購求其姓名。其姊聶嫈聞之,至韓國,伏屍而哭之。曰:“是深井裏聶政也。”衆人皆問何敢來認屍,聶嫈說,“妾其奈何畏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然後自殺于聶政之旁。事見《史記·刺客列傳》。驚嗟:猶驚歎。《南史·曹景宗傳》:“約(沈約)及朝賢驚嗟竟日。”

賞析

  此詩是拟左延年之同名詩作,寫秦氏女報仇殺仇家的俠肝義膽。左延年原詩風格樸質,形式自由,多五言,也夾雜着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句,富有漢代民歌的特色。李白的這首拟作把它改成了工整的五言詩,不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及其精華部分,字數也壓縮了一多半,更顯得詩意盎然,而且人物的刻畫鮮明細緻,形象突出,确是以古爲新的佳作。

  詩的開始兩句簡括地介紹主人公:“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它從左延年詩“始出上西門,遙望秦氏廬。秦氏有好女,自名爲女休”化來,首先指出秦氏女的住地,第二句“秀色如瓊花”是左詩所沒有的,他隻說“秦氏有好女”比較籠統,此處增添了這一句,便突出了她如花似玉般的形象,“如瓊花”的比喻啓人聯想,給人以嬌美動人的實感,言外還暗示出這樣“如瓊花”的弱女子爲報父仇白晝殺人真是出人意表。

  接下去轉入凝練

簡潔地複述故事:“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因爲秦女休“殺仇家”的原因等等在左延年、傅玄的詩中介紹較詳,此篇既是拟作就可以省略了。傅詩對她殺人報仇的原因表述得很清楚:“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強。雖有男兄弟,志弱不能當。烈女念此痛,丹心爲寸傷。”“仇人暴且強”明确說明:秦女的所作所爲是正義的,不畏強暴是勇敢的。她不是無謂的殺人,而是由于對方“強且暴”,枉法肆虐,加之“雖有男兄弟,志弱不能當”,在這種形勢下,她隻好挺身而出了。

  五、六兩句虛實結合,先刻畫人物,然後以深摯贊歎的口吻把主人公“英聲淩紫霞”的鮮明形象送到讀者面前——“羅袖灑赤血”,平平五字,給人的印象極深。“羅袖”,點明婦女身份,一般來講,她是與殺人濺血無緣的,可此時卻出現了“灑赤血”的非常情況,則其人面對強暴,敢作敢爲的“英氣”就可以想見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叙述秦女報仇以後直上西山爲關吏阻攔,她自言爲“燕王婦”,而且表示甘願領罪,就是被加以“诏獄囚”的罪名也是“不畏落爪牙”的。這些繪影繪聲的描叙,既增強了詩的故事性而且可以進一步突現人物堅強英烈的性格。“婿爲燕國王”左延年詩作“平生爲燕王婦”,都是民歌常用的誇張寫法,它聯想了

漢樂府《陌上桑》中羅敷自誇夫婿的一段,在平實的叙述中強化了戲劇性,使詩平添了起伏跌宕之姿。

  以下四句交待秦女即将受刑,忽然傳下赦書,絕處逢生,人心大快。左延年詩對此有細緻的描寫:“女休凄凄曳梏前。兩徒夾我持刀,刀五尺餘。刀未下,朣胧擊鼓赦書下。”這裏寫了她上刑場前身帶刑具(“曳梏”即腳鐐)凄苦情态,乃至兩個劊子手手持“五尺刀”即将行刑,在“刀未下”的緊急時刻,忽然傳來放赦時的打鼓聲。兩相比照,互相補充,可以使詩意更爲明晰。

  末二句用聶政姊來比秦女休,披露全詩主旨。詩人以強烈的感情肯定歌頌主人公“萬古共驚嗟”,表現了李白素重豪俠的英勇及婦女對理想追求的願望,加之詩的前後呼應,叙事具體,氣勢充沛,一氣貫注,雖是拟作,卻足以見出作者獨具的思想特色及藝術成就。

創作背景

  李白這首詩是據三國時曹魏的音樂家、歌唱家左延年所寫紀事詩《秦女休行》的拟作。李白此詩具體作年不詳,王琦《李太白年譜》、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譜簡編》均無提及。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

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秦女休行》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译文注释

译文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血,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她的夫婿是燕国王,今日她却被诏拿入狱。虽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却丝毫也不畏俱。正当她低眉伏于泥沙之上,行将就刑之时。忽传来金鸡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她比古代的侠义之女聂政姊毫不逊色,她的事迹受到后人的热烈颂扬。

注释秦女休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十一列于《杂曲歌辞》。诗题原注:古辞魏朝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秀色:秀美的容色。汉张衡《七辩》:“淑性窈窕,秀色美艳。”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宋淳熙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当年隋炀帝开运河游扬州就是为了欣赏琼花。白杨刀:也称白阳刀,白羊子刀,古之名刀。左延年《秦

秦女休行》:“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此用其句意。刀,一作“刃”。清昼:白天。“英声”句:谓美好的名声传播遥远。英声,美好的名声。声,一作“气”。凌,升腾。紫霞,紫色的云霞。这里借指远处。邀遮:拦挡,阻截。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虏邀遮前后,危殆不测。”“身被”句:身受诏令关押。诏狱,奉诏令关押犯人的监狱。《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大王之群臣近幸素能使众者,皆前系诏狱,余无可用者。”“犯刑”二句:谓身犯刑律,就像践踏老虎尾巴,不怕落入老虎的爪牙。履虎:踩着了老虎尾巴,喻遇到了危险。《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王弼注:“履虎尾者,言其危也。”摧眉:即低眉,低头。“金鸡”句:谓天子降诏赦免其罪。古代颁赦诏日,设金鸡于竿,以示吉辰。鸡以黄金饰首,故名金鸡。放赦,释放赦免。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大辟”句:谓赦其死罪。大辟,死刑。《尚书·吕刑》:“大辟疑赦。”孔传:“大辟,死刑也。”宽赊,宽大赦免。“何惭”句:谓其壮举不次于聂政的姐姐。聂政姊:刺客聂政之姊。名聂嫈,有大勇。聂政,战国时齐人,为人报仇,刺杀韩相侠累。因恐连累

其姊,乃自毁其容自尽。韩取其尸暴于市,悬千金购求其姓名。其姊聂嫈闻之,至韩国,伏尸而哭之。曰:“是深井里聂政也。”众人皆问何敢来认尸,聂嫈说,“妾其奈何畏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然后自杀于聂政之旁。事见《史记·刺客列传》。惊嗟:犹惊叹。《南史·曹景宗传》:“约(沈约)及朝贤惊嗟竟日。”

赏析

  此诗是拟左延年之同名诗作,写秦氏女报仇杀仇家的侠肝义胆。左延年原诗风格朴质,形式自由,多五言,也夹杂着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句,富有汉代民歌的特色。李白的这首拟作把它改成了工整的五言诗,不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及其精华部分,字数也压缩了一多半,更显得诗意盎然,而且人物的刻画鲜明细致,形象突出,确是以古为新的佳作。

  诗的开始两句简括地介绍主人公:“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它从左延年诗“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化来,首先指出秦氏女的住地,第二句“秀色如琼花”是左诗所没有的,他只说“秦氏有好女”比较笼统,此处增添了这一句,便突出了她如花似玉般的形象,“如琼花”的比喻启人联想,给人以娇美动人的实感,言外还暗示出这样“如琼花”的弱女子为报父仇白昼杀人真是出人意表。

  接下去转入凝练

简洁地复述故事:“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因为秦女休“杀仇家”的原因等等在左延年、傅玄的诗中介绍较详,此篇既是拟作就可以省略了。傅诗对她杀人报仇的原因表述得很清楚:“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仇人暴且强”明确说明:秦女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不畏强暴是勇敢的。她不是无谓的杀人,而是由于对方“强且暴”,枉法肆虐,加之“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在这种形势下,她只好挺身而出了。

  五、六两句虚实结合,先刻画人物,然后以深挚赞叹的口吻把主人公“英声凌紫霞”的鲜明形象送到读者面前——“罗袖洒赤血”,平平五字,给人的印象极深。“罗袖”,点明妇女身份,一般来讲,她是与杀人溅血无缘的,可此时却出现了“洒赤血”的非常情况,则其人面对强暴,敢作敢为的“英气”就可以想见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叙述秦女报仇以后直上西山为关吏阻拦,她自言为“燕王妇”,而且表示甘愿领罪,就是被加以“诏狱囚”的罪名也是“不畏落爪牙”的。这些绘影绘声的描叙,既增强了诗的故事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突现人物坚强英烈的性格。“婿为燕国王”左延年诗作“平生为燕王妇”,都是民歌常用的夸张写法,它联想了

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自夸夫婿的一段,在平实的叙述中强化了戏剧性,使诗平添了起伏跌宕之姿。

  以下四句交待秦女即将受刑,忽然传下赦书,绝处逢生,人心大快。左延年诗对此有细致的描写:“女休凄凄曳梏前。两徒夹我持刀,刀五尺余。刀未下,朣胧击鼓赦书下。”这里写了她上刑场前身带刑具(“曳梏”即脚镣)凄苦情态,乃至两个刽子手手持“五尺刀”即将行刑,在“刀未下”的紧急时刻,忽然传来放赦时的打鼓声。两相比照,互相补充,可以使诗意更为明晰。

  末二句用聂政姊来比秦女休,披露全诗主旨。诗人以强烈的感情肯定歌颂主人公“万古共惊嗟”,表现了李白素重豪侠的英勇及妇女对理想追求的愿望,加之诗的前后呼应,叙事具体,气势充沛,一气贯注,虽是拟作,却足以见出作者独具的思想特色及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李白这首诗是据三国时曹魏的音乐家、歌唱家左延年所写纪事诗《秦女休行》的拟作。李白此诗具体作年不详,王琦《李太白年谱》、詹鍈《李白诗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均无提及。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

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116774.html

上一篇: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