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6 05:59:27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长情詴辠

出自宋代柳永的《尾犯·夜雨滴空階》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一片閑愁,想丹青難貌。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将闌、燈花旋落。最無端處,總把良宵,隻恁孤眠卻。佳人應怪我,别後寡信輕諾。記得當初,翦香雲爲約。甚時向、幽閨深處,按新詞、流霞共酌。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珠珍博。賞析

  這首詞寫詞人獨居異鄉孤宿,耿耿難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與無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詞一起筆,作者便以強烈的主觀色彩的意象渲染氣氛:“夜雨”透着寒涼,“空階”透着冷落,“孤館”透着寂寞,寂寞孤館“夢回”之際,雨打“空階”,最使人凄涼難耐。故以“情緒蕭索”四字收煞,人物的孤寂與環境的凄冷融在一處,全詞也籠罩在這傷感的氛圍中。羁旅漂泊之時,以夜雨瀝瀝領起,刹那間情緒蕭索,于孤獨寂寞中,無限相思與懊惱一齊向詞人襲來,情難自禁。而一個“滴”字,如淚墜一般,更是寫出了詞人對雨意的敏感以及内心深處無可傾訴的苦楚。“閑愁”本無形,詞人強自掙紮,試圖将之描述出來,無奈這“閑愁”太深重了,他隻好發出這樣的感喟:“想丹青難貌。”接下來是一個工整的對句:“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将闌、燈花旋落。”寫深秋時節蟋蟀悲鳴,又收回來,

,将視點落在室内很快落下的燈花上,自然引出下文,直抒抱影孤眠,辜負良宵的無聊。然後引出下片對佳人的思念。

  下片“佳人應怪我,别後寡信輕諾”是詞人設想對方别後的情景,更是對自己的深深自責,但這自責中透着太多的無奈與悲哀。也正是如此,他對與佳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是那樣留戀,又是那樣向往。昔日“翦香雲爲約”的情景還曆曆在目,而再相偎相伴,填新詞,酌美酒的願望不知什麽時候能實現。詞人雖表示願意用“金玉珠珍”換取再次“同歡笑”,但這種表白同樣透着無力,透着悲哀,透着無奈。

  柳永不僅是詞作大家,且是一位繪畫大師。而眼前這位手執丹青竹毫曾繪制了無數經典難忘的自然秋景的繪畫大師,面對“情緒蕭索”“一片閑愁”卻“丹青難貌”了。這充分表現了羁旅在外、孤館回夢的詞人離情之深、離愁之濃。

  凡詞都離不開意象。古人稱“意象”爲“興象”,即詩詞中的意境,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亦即表現作者情趣的形象。詞中“燈花”的意象用的自然巧妙。古時俗以燈花爲吉兆,如杜甫《獨酌成詩》:“燈花和太喜?酒綠正相親。”王實甫《西廂記》:“昨夜燈花報,今朝喜鵲噪?”《紅樓夢》第二八回:“女兒喜,燈花碰頭結雙蕊。”秋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蛩聲正苦”,詞人正“情緒蕭索”“一片閑愁”,而此時“夜将闌、燈花旋落”,本已情緒衰頹的詞人,哪堪夜深人靜之時,卻又目睹唯有象征“吉祥”的燈花餘燼凋落,這不能不叫詞人深深感歎:“最無端處,總把良宵,隻恁孤眠卻。”這“燈花”将詞人“丹青難貌”的“閑愁”承上啓下地推向高潮,以緻“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珍珠博”,才會有詞人“肯用金玉珍珠來換取和佳人的再次歡笑”的迫切豪情。

  詞人所謂“難畫”的“閑愁”就這樣被表現得淋漓盡緻。而這“閑愁”融進了詞人太多的人生況味,很苦澀,很沉重。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思念佳人的情詞,其思念對象不甚明了,應該是“心娘”“佳娘”“蟲娘”“酥娘”之類的歌舞女子。此詞具體創作時間未詳。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羁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叙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

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出自宋代柳永的《尾犯·夜雨滴空阶》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独居异乡孤宿,耿耿难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与无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词一起笔,作者便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渲染气氛:“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寂寞孤馆“梦回”之际,雨打“空阶”,最使人凄凉难耐。故以“情绪萧索”四字收煞,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全词也笼罩在这伤感的氛围中。羁旅漂泊之时,以夜雨沥沥领起,刹那间情绪萧索,于孤独寂寞中,无限相思与懊恼一齐向词人袭来,情难自禁。而一个“滴”字,如泪坠一般,更是写出了词人对雨意的敏感以及内心深处无可倾诉的苦楚。“闲愁”本无形,词人强自挣扎,试图将之描述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他只好发出这样的感喟:“想丹青难貌。”接下来是一个工整的对句:“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写深秋时节蟋蟀悲鸣,又收回来,

,将视点落在室内很快落下的灯花上,自然引出下文,直抒抱影孤眠,辜负良宵的无聊。然后引出下片对佳人的思念。

  下片“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是词人设想对方别后的情景,更是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但这自责中透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哀。也正是如此,他对与佳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是那样留恋,又是那样向往。昔日“翦香云为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再相偎相伴,填新词,酌美酒的愿望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词人虽表示愿意用“金玉珠珍”换取再次“同欢笑”,但这种表白同样透着无力,透着悲哀,透着无奈

  柳永不仅是词作大家,且是一位绘画大师。而眼前这位手执丹青竹毫曾绘制了无数经典难忘的自然秋景的绘画大师,面对“情绪萧索”“一片闲愁”却“丹青难貌”了。这充分表现了羁旅在外、孤馆回梦的词人离情之深、离愁之浓。

  凡词都离不开意象。古人称“意象”为“兴象”,即诗词中的意境,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亦即表现作者情趣的形象。词中“灯花”的意象用的自然巧妙。古时俗以灯花为吉兆,如杜甫《独酌成诗》:“灯花和太喜?酒绿正相亲。”王实甫《西厢记》:“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喜,灯花碰头结双蕊。”秋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蛩声正苦”,词人正“情绪萧索”“一片闲愁”,而此时“夜将阑、灯花旋落”,本已情绪衰颓的词人,哪堪夜深人静之时,却又目睹唯有象征“吉祥”的灯花余烬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这“灯花”将词人“丹青难貌”的“闲愁”承上启下地推向高潮,以致“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才会有词人“肯用金玉珍珠来换取和佳人的再次欢笑”的迫切豪情。

  词人所谓“难画”的“闲愁”就这样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闲愁”融进了词人太多的人生况味,很苦涩,很沉重。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思念佳人的情词,其思念对象不甚明了,应该是“心娘”“佳娘”“虫娘”“酥娘”之类的歌舞女子。此词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

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113935.html

上一篇:聚作水银窝,泻清波。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