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2 16:02:4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惜灵静雅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書摩崖碑後》

春風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颠倒四海由祿兒。九廟不守乘輿西,萬官已作鳥擇栖。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爲?事有至難天幸耳,上皇蹰蹐還京師。内間張後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南内凄涼幾苟活,高将軍去事尤危。臣結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賞瓊琚詞。同來野僧六七輩,亦有文士相追随。斷崖蒼藓對立久,凍雨爲洗前朝悲。譯文及注釋

譯文春風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邊,我拄着拐杖上山,細細地讀着崖上刻的《中興碑》。我一生中有半世都隻見到這碑的拓本,今天終于能親手撫摸着石刻,可憐我雙鬓已雪白如絲。唐明皇沒有安定國家的深謀遠慮,任由着安祿山,把天下攪得一塌糊塗,無法收拾。宗廟宮廷都淪陷敵手,明皇凄涼地逃往川西;百官們猶如烏鵲選擇良木,紛紛投降僞朝,低聲下氣。統率軍隊,守護國家,這是太子的本分,肅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寶座,難道不顯得過分心急?平定禍亂本來是很困難的事,能夠取得勝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終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師。從此後他失去了自由,在宮中要看張後的臉色行事,在宮外又要聽從李輔國的頤指氣使。他

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後,事勢便更加危急。臣子元結在舂陵上書獻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見到杜鵑再次下拜和淚作詩。可憐世人有誰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隻是争相欣賞詩文中優美的文詞。一起看碑的有六七個和尚,還有幾位文士相随。我站在斷崖邊青苔上,一陣暴雨打來,仿佛要洗去前朝無盡的悲思。

注釋摩崖:亦作“磨崖”,在山崖峭壁上磨平石面,刻碑文或題字,稱“摩崖石刻”。摩崖碑,此指《大唐中興頌》,由元結撰文,顔真卿書寫。内容寫安史之亂,唐肅宗平亂,使唐室中興。此碑文辭古雅,筆法蒼勁有力。浯(wú)溪:在今湖南祁陽縣西南五裏。藜(lí):藜杖。墨本:拓本。摩挲(mó suō):撫摸。祿兒:即安祿山,時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是楊貴妃的幹兒子。苞桑,亦作“包桑”,根深蒂固的桑樹。《易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計:比喻牢靠的治國方略。九廟:指太廟,古天子廟九室。此代指京城。烏擇栖:指朝臣們另找靠山。一說指宰相陳希烈等投降安祿山,一說指部分官員追随太子李亨到靈武。趣:急忙。大物,國家。跼蹐(jú jí):無法舒展的樣子。此指玄宗回國都後,受肅宗所制,無法舒展。張後:肅宗皇後張良娣,與李輔國勾結,幹預朝政,牽制玄宗

。後被廢。李父:李輔國。南内:玄宗自蜀回,住南内興慶宮,後遷西内軟禁。高将軍:高力士。他是玄宗心腹,曾封骠騎大将軍。後遭李輔國誣陷,流放巫州。臣結:指元結。元結曾任道州刺史,多次上表言事,并作有《舂陵行》詩,反映民間疾苦。此句一作“臣結春秋二三策”,說元結所作《中興頌》中含《春秋》筆法,寓有褒貶。臣甫:杜甫。杜甫《杜鵑行》曾以杜鵑比玄宗失位。他的《杜鵑詩》又有“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句。瓊琚:華美的佩玉。此指文辭華麗。凍雨:暴雨。

創作背景

  黃庭堅這首詩作于崇甯三年(1104年),前一年,他以“幸災謗國”的罪名從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貶往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這一年春天,他途經祁縣,泛舟浯溪,親見《中興頌》石刻,寫下這篇名作。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甯(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爲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轼門下,合稱爲“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轼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爲“宋四家”之一。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书摩崖碑后》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译文注释

译文春风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边,我拄着拐杖上山,细细地读着崖上刻的《中兴碑》。我一生中有半世都只见到这碑的拓本,今天终于能亲手抚摸着石刻,可怜我双鬓已雪白如丝。唐明皇没有安定国家的深谋远虑,任由着安禄山,把天下搅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宗庙宫廷都沦陷敌手,明皇凄凉地逃往川西;百官们犹如乌鹊选择良木,纷纷投降伪朝,低声下气。统率军队,守护国家,这是太子的本分,肃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宝座,难道不显得过分心急?平定祸乱本来是很困难的事,能够取得胜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终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师。从此后他失去了自由,在宫中要看张后的脸色行事,在宫外又要听从李辅国的颐指气使。他

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后,事势便更加危急。臣子元结在舂陵上书献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见到杜鹃再次下拜和泪作诗。可怜世人有谁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只是争相欣赏诗文中优美的文词。一起看碑的有六七个和尚,还有几位文士相随。我站在断崖边青苔上,一阵暴雨打来,仿佛要洗去前朝无尽的悲思。

注释摩崖:亦作“磨崖”,在山崖峭壁上磨平石面,刻碑文或题字,称“摩崖石刻”。摩崖碑,此指《大唐中兴颂》,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内容写安史之乱,唐肃宗平乱,使唐室中兴。此碑文辞古雅,笔法苍劲有力。浯(wú)溪: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藜(lí):藜杖。墨本:拓本。摩挲(mó suō):抚摸。禄儿:即安禄山,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苞桑,亦作“包桑”,根深蒂固的桑树。《易经·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计:比喻牢靠的治国方略。九庙:指太庙,古天子庙九室。此代指京城。乌择栖:指朝臣们另找靠山。一说指宰相陈希烈等投降安禄山,一说指部分官员追随太子李亨到灵武。趣:急忙。大物,国家。跼蹐(jú jí):无法舒展的样子。此指玄宗回国都后,受肃宗所制,无法舒展。张后:肃宗皇后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干预朝政,牵制玄宗

。后被废。李父:李辅国。南内:玄宗自蜀回,住南内兴庆宫,后迁西内软禁。高将军:高力士。他是玄宗心腹,曾封骠骑大将军。后遭李辅国诬陷,流放巫州。臣结:指元结。元结曾任道州刺史,多次上表言事,并作有《舂陵行》诗,反映民间疾苦。此句一作“臣结春秋二三策”,说元结所作《中兴颂》中含《春秋》笔法,寓有褒贬。臣甫:杜甫。杜甫《杜鹃行》曾以杜鹃比玄宗失位。他的《杜鹃诗》又有“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句。琼琚:华美的佩玉。此指文辞华丽。冻雨:暴雨。

创作背景

  黄庭坚这首诗作于崇宁三年(1104年),前一年,他以“幸灾谤国”的罪名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贬往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这一年春天,他途经祁县,泛舟浯溪,亲见《中兴颂》石刻,写下这篇名作。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110199.html

上一篇:我酒既旨,我肴既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