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4 21:56:0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睡不着的深夜

出自明代李夢陽的《秋望》

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客子過壕追野馬,将軍弢箭射天狼。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朔方多勇略,隻今誰是郭汾陽。譯文及注釋

譯文滾滾黃河水包圍着長安,河上秋風陣陣,有幾行大雁飛過。士兵們跨過護城河時塵沙陣陣,将軍從弓袋中拔箭射敵軍。船駛在黃塵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們隻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當空,使戰場悲涼起來。聽說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謀略的人,而今天誰會成爲像大将郭子儀一樣的人?

注釋漢宮牆:實際指明朝當時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長城,它是明王朝與革達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漢邊牆”。客子:指離家戍邊的士兵。過壕:指越過護城河。野馬:本意是遊氣或遊塵,此處指人馬蕩起的煙塵。弢(tāo)箭:将箭裝入袋中,就是整裝待發之意。弢,裝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爲此星出現預示有外敵入侵,“射天狼”即抗擊入侵之敵。飛挽:快速運送糧草的船隻,是“飛刍挽粟”的省說,指迅速運送糧草。朔方:唐代方鎮名,治所在靈州(今甯夏靈武西南),此處泛指西北一帶。郭汾陽:即郭子儀,唐代名将,曾任朔方節度使,以功封汾陽郡王。

賞析

  《秋望》詩描寫戰雲密布下的塞上風光,抒發對于扶危定傾、安邊

邊衛國的良将的向往,風力遒勁,慷慨悲涼,是李夢陽邊塞詩的傑出代表。

  全詩緊扣詩題“秋望”二字落筆。詩中之景,無非“望”中所見,無不透出凄清肅殺的秋的氣息。從首聯兩句都寫到黃河來判斷,詩人登臨挑望的地點,很可能是在黃甫川堡。這裏,邊牆在側,地近黃河,故水繞邊牆之景首先映入詩人的視野。次句寫秋雁南飛,既點明了節令,也使詩的境界愈見空闊、蒼涼。

  颔聯寫備戰中的士卒與将軍。“追野馬”與“射天狼”對舉,不必作如實的理解,這兩句隻是說,戰士過壕越溝,縱馬馳騁,其快若風,如追野馬。将軍則全副戎裝,彎弓塔箭,滿引待發。這一聯寫出了訓練場上将士們的活動,表現了他們情緒飽滿、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還揭示出他們行爲的思想基礎——“射天狼”以保國安民的崇高理想。

  頸聯上句所寫,是詩人視線從訓練場移開後在黃河渡口見到的景象。這裏,塵土飛楊,運輸糧草的車隊、船隊一派繁忙。頸聯下句所寫,時、地都已轉換。其時月亮升起來了。詩人的目光從熙來攘往的黃河渡口移到了灑滿月光的閱無人聲的清冷的古戰場上。這是戰争爆發前的沉寂,練兵場上的緊張與黃河渡口的繁忙預示着戰争即将來臨,詩人的心不覺收緊了。一個“冷”字雖是專用以描寫古戰

場的清冷與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詩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聯抒情,從前三聯見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轉出。詩人深知,戰鬥的交敗,主帥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經常聽人說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戰而又富于謀略的将軍,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亂、大破吐蕃的朔方節度使、封爲汾陽郡王的郭子儀便是其中最爲傑出的一個。詩人感慨當時統兵的将軍中再也沒有郭子儀那樣的人物,不禁爲戰争的前途充滿了優慮和擔心。明代邊患嚴重,瓦刺、鞑靼先後構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脅,榆林等明朝重要的軍鎮要地,經常受到襲擾。就在詩人這次犒軍期間,所到之處也無不顯出大戰即将降臨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詩中說:“旌幹袅袅動城隅,十萬連營隻爲胡。”又說:“昨夜照天傳炮火,過河新駐五單于。”李夢陽不希望見到勞師動衆、師老兵疲、戰火連綿的情況常此下去,對于朝廷用人不當、指揮失宜又多所不滿,故而在《秋望》等詩中一再呼喚郭子儀式的人物再世。

創作背景

  詩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爲戶部主事時,曾奉命稿榆林軍,七律《榆林城》與此詩即作于此次出塞搞軍時。明代弘治年間,鞑靼屢擾,西北邊境多有戰事。李夢陽出使前線,有感而發,遂成此詩。

作者簡介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

,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顔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複古,《自書詩》師法顔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複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出自明代李梦阳的《秋望》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译文注释

译文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船驶在黄尘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们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当空,使战场悲凉起来。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注释汉宫墙: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汉边墙”。客子:指离家戍边的士兵。过壕:指越过护城河。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弢(tāo)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弢,装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朔方:唐代方镇名,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此处泛指西北一带。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赏析

  《秋望》诗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于扶危定倾、安边

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风力遒劲,慷慨悲凉,是李梦阳边塞诗的杰出代表。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近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颔联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追野马”与“射天狼”对举,不必作如实的理解,这两句只是说,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塔箭,满引待发。这一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揭示出他们行为的思想基础——“射天狼”以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颈联上句所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颈联下句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

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创作背景

  诗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户部主事时,曾奉命稿榆林军,七律《榆林城》与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搞军时。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

,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100552.html

上一篇: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