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2 07:10:58
小序說“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歲爲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這年八月,詞人自禮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歲爲紹興五年。這年二月,被召入朝爲給事中。六月,詞人借病辭職,以顯谟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實際上隻領祠祿閑居,蔔居青墩,立秋後過了三日便離去。“鎖闼”,指宮殿門上镂刻的連瑣圖,這裏代指宮門,因給事中供職處在宮殿中,故雲。青墩是一小鎮,在湖州之南,據《一統志》雲:“在桐鄉縣北二十五裏,與湖州這烏鎮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實考察清楚,這首詞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
此詞的特點是采用賦體。賦、比、興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風格,但詞中多用比興,很少用賦。在一些長調慢詞中因爲要講究鋪叙,有時也用賦,但必須與比興結合起來,單純用賦的現象極爲少見。
詞的上阕所寫的詞人在乙卯歲從南宋首都臨安回到青墩時沿途所見所感,内容與小序後段完全一緻。
從臨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詞人不寫兩岸低垂的綠柳,不寫長滿田地的莊稼,偏偏抓住池塘裏的荷花盡情描繪,這除了出于自己的愛好以外,還因爲時間是在“立秋後三日”。荷花最富有季節的特征。此刻詞人借病辭職,從臨安出來,船行水上,隻見池塘裏荷花盛開眼前景色開闊,心胸爲之舒暢,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感。“三日”是寫實,從臨安到青墩,水路約需三日行程。“秋塘”點季節與時間,用語精煉而又準确。“平度”二字,寫出了舟行的平穩,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暢。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這境界的确非常美。詞人在臨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煩嚣,政務的冗忙,人事的傾軋,使他感到厭倦、煩悶。這一次來到在自然中,一腔煩悶,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頓時煙消雲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來遊,更值滿川風雨洗新秋。”“病夫因病”,連用二病字,頗耐吟味。使人一時難以解開,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九雲:“紹興五年六月丁巳,給事中陳與義充顯谟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與義與趙鼎論事不合,故引疾求去。”所論何事,宋史無考。然趙鼎當時爲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都督諸路軍馬,集軍政大權于一身。陳與義與他觀點不合,可見是出于政見上的分歧。
詞中自稱“病夫”,其實不過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謂“因病得來遊”,表面上象是暗自慶幸,實際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難言的痛苦。語言直而委婉,質而見巧,從而刻畫了詞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曠達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詞人下阕離開眼前,描寫過去。假使按照賦體的寫法,緊承上阕,照直寫去,便覺平鋪起伏,意味淡然。可是這裏詞筆略一宕開轉折起伏,回憶起去年出知湖州時,路過此處的情景,意味淡然,現在感覺到峰回路轉,出現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說的甲寅歲。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時值“秋抄”,故詞人恨拏舟已晚,拏舟:謂牽舟,這裏指乘船。因爲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見,唯有敗葉殘荷。一個“空”字與前面的“長恨”相呼應,表達了無限怅憾的心情。
從詞情發展上來說,是一跌。但達到了改變詞的平鋪的結果無起伏“今年”二句,詞筆又拉回來寫乙卯歲奔赴青墩的情景,徑承上阕意脈,抒發此時感情。從詞情來說是一揚。在這一跌一揚之中,詞人的種種感情變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現出來,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與上阕“病夫”一句遙相呼應。意義有兩點一是“感謝”皇帝準他病假,讓他奉祠(領受祠祿)蔔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詞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傾吐了對美好景色的一腔熱愛。然而聯系上阕“病夫”一句來看,其中應準有所寄托。
白敦仁《陳與義年譜》引此二句按曰:“蓋有怨于趙鼎也。”怨趙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趙鼎的是高宗趙構,詞人表面上是感恩,實質上不可能不懷有對高宗的不滿。古詩常常講究美刺,在詞中雖然不常見,但結合詞人當時遭遇來看,此詞似乎含有一種諷喻,不過比詩更爲委婉罷了。
昔人評陳與義詩,常常是“兩句景即兩句情,兩句麗即兩句淡”,“又有一句景對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見方回《桐江集》卷五)。說明他在藝術結構上很講究勻整、對稱,講究情景搭配,濃淡相宜。細審此詞,也很富有這種特色。它的上阕,前兩句着重寫景(或事),後兩句着重抒情。即以後兩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後一句着重寫景。當然,“一切景悟,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似乎難以截然分開,但大體上也應有所區别。例如“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這句主要是寫蒙蒙細雨灑向大河的水面情況,當然也應該灑向秋塘上的荷花,灑向詞人的船篷。這景色給人以朦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詞人的感情貫注進去,仿佛這細雨也灑向詞人的心田,帶來陣陣清涼。詞的下阕,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結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與景溶合到一起,表現了舟行時詞人的歡快之情。盛開的荷花,本爲無情之物,此刻卻把詞人一直送到青墩,這是用拟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連綿不絕。它給讀者的感覺,宛如李白《早發白帝城》詩所寫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不同的是一個寫“一路繁花”,一個寫“兩岸猿聲”而已。
此詞節奏明快,格調輕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蘊沉郁之感。黃升《花庵詞選》評陳與義詞時說:“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也就說他的詞風非常像蘇轼,如果以此詞和東坡的詞(波聲拍枕長淮曉)相比,讀者就會更加深信不疑。
小序說“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歲爲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這年八月,詞人自禮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歲爲紹興五年。這年二月,被召入朝爲給事中。六月,詞人借病辭職,以顯谟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實際上隻領祠祿閑居,蔔居青墩,立秋後過了三日便離去。“鎖闼”,指宮殿門上镂刻的連瑣圖,這裏代指宮門,因給事中供職處在宮殿中,故雲。青墩是一小鎮,在湖州之南,據《一統志》雲:“在桐鄉縣北二十五裏,與湖州這烏鎮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實考察清楚,這首詞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
此詞的特點是采用賦體。賦、比、興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風格,但詞中多用比興,很少用賦。在一些長調慢詞中因爲要講究鋪叙,有時也用賦,但必須與比興結合起來,單純用賦的現象極爲少見。
詞的上阕所寫的詞人在乙卯歲從南宋首都臨安回到青墩時沿途所見所感,内容與小序後段完全一緻。
從臨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詞人不寫兩岸低垂的綠柳,不寫長滿田地的莊稼,偏偏抓住池塘裏的荷花盡情描繪,這除了出于自己的愛好以外,還因爲時間是在“立秋後三日”。荷花最富有季節的特征。此刻詞人借病辭職,從臨安出來,船行水上,隻見池塘裏荷花盛開眼前景色開闊,心胸爲之舒暢,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感。“三日”是寫實,從臨安到青墩,水路約需三日行程。“秋塘”點季節與時間,用語精煉而又準确。“平度”二字,寫出了舟行的平穩,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暢。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這境界的确非常美。詞人在臨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煩嚣,政務的冗忙,人事的傾軋,使他感到厭倦、煩悶。這一次來到在自然中,一腔煩悶,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頓時煙消雲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來遊,更值滿川風雨洗新秋。”“病夫因病”,連用二病字,頗耐吟味。使人一時難以解開,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九雲:“紹興五年六月丁巳,給事中陳與義充顯谟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與義與趙鼎論事不合,故引疾求去。”所論何事,宋史無考。然趙鼎當時爲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都督諸路軍馬,集軍政大權于一身。陳與義與他觀點不合,可見是出于政見上的分歧。
詞中自稱“病夫”,其實不過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謂“因病得來遊”,表面上象是暗自慶幸,實際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難言的痛苦。語言直而委婉,質而見巧,從而刻畫了詞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曠達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詞人下阕離開眼前,描寫過去。假使按照賦體的寫法,緊承上阕,照直寫去,便覺平鋪起伏,意味淡然。可是這裏詞筆略一宕開轉折起伏,回憶起去年出知湖州時,路過此處的情景,意味淡然,現在感覺到峰回路轉,出現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說的甲寅歲。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時值“秋抄”,故詞人恨拏舟已晚,拏舟:謂牽舟,這裏指乘船。因爲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見,唯有敗葉殘荷。一個“空”字與前面的“長恨”相呼應,表達了無限怅憾的心情。
從詞情發展上來說,是一跌。但達到了改變詞的平鋪的結果無起伏“今年”二句,詞筆又拉回來寫乙卯歲奔赴青墩的情景,徑承上阕意脈,抒發此時感情。從詞情來說是一揚。在這一跌一揚之中,詞人的種種感情變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現出來,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與上阕“病夫”一句遙相呼應。意義有兩點一是“感謝”皇帝準他病假,讓他奉祠(領受祠祿)蔔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詞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傾吐了對美好景色的一腔熱愛。然而聯系上阕“病夫”一句來看,其中應準有所寄托。
白敦仁《陳與義年譜》引此二句按曰:“蓋有怨于趙鼎也。”怨趙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趙鼎的是高宗趙構,詞人表面上是感恩,實質上不可能不懷有對高宗的不滿。古詩常常講究美刺,在詞中雖然不常見,但結合詞人當時遭遇來看,此詞似乎含有一種諷喻,不過比詩更爲委婉罷了。
昔人評陳與義詩,常常是“兩句景即兩句情,兩句麗即兩句淡”,“又有一句景對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見方回《桐江集》卷五)。說明他在藝術結構上很講究勻整、對稱,講究情景搭配,濃淡相宜。細審此詞,也很富有這種特色。它的上阕,前兩句着重寫景(或事),後兩句着重抒情。即以後兩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後一句着重寫景。當然,“一切景悟,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似乎難以截然分開,但大體上也應有所區别。例如“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這句主要是寫蒙蒙細雨灑向大河的水面情況,當然也應該灑向秋塘上的荷花,灑向詞人的船篷。這景色給人以朦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詞人的感情貫注進去,仿佛這細雨也灑向詞人的心田,帶來陣陣清涼。詞的下阕,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結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與景溶合到一起,表現了舟行時詞人的歡快之情。盛開的荷花,本爲無情之物,此刻卻把詞人一直送到青墩,這是用拟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連綿不絕。它給讀者的感覺,宛如李白《早發白帝城》詩所寫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不同的是一個寫“一路繁花”,一個寫“兩岸猿聲”而已。
此詞節奏明快,格調輕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蘊沉郁之感。黃升《花庵詞選》評陳與義詞時說:“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也就說他的詞風非常像蘇轼,如果以此詞和東坡的詞(波聲拍枕長淮曉)相比,讀者就會更加深信不疑。
小序说“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岁为公元1134年(宋高宗绍兴四年)。这年八月,词人自礼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岁为绍兴五年。这年二月,被召入朝为给事中。六月,词人借病辞职,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实际上只领祠禄闲居,卜居青墩,立秋后过了三日便离去。“锁闼”,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这里代指宫门,因给事中供职处在宫殿中,故云。青墩是一小镇,在湖州之南,据《一统志》云:“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与湖州这乌镇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实考察清楚,这首词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此词的特点是采用赋体。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风格,但词中多用比兴,很少用赋。在一些长调慢词中因为要讲究铺叙,有时也用赋,但必须与比兴结合起来,单纯用赋的现象极为少见。
词的上阕所写的词人在乙卯岁从南宋首都临安回到青墩时沿途所见所感,内容与小序后段完全一致。
从临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词人不写两岸低垂的绿柳,不写长满田地的庄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尽情描绘,这除了出于自己的爱好以外,还因为时间是在“立秋后三日”。荷花最富有季节的特征。此刻词人借病辞职,从临安出来,船行水上,只见池塘里荷花盛开眼前景色开阔,心胸为之舒畅,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感。“三日”是写实,从临安到青墩,水路约需三日行程。“秋塘”点季节与时间,用语精炼而又准确。“平度”二字,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畅。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这境界的确非常美。词人在临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烦嚣,政务的冗忙,人事的倾轧,使他感到厌倦、烦闷。这一次来到在自然中,一腔烦闷,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顿时烟消云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风雨洗新秋。”“病夫因病”,连用二病字,颇耐吟味。使人一时难以解开,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云:“绍兴五年六月丁巳,给事中陈与义充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与义与赵鼎论事不合,故引疾求去。”所论何事,宋史无考。然赵鼎当时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陈与义与他观点不合,可见是出于政见上的分歧。
词中自称“病夫”,其实不过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谓“因病得来游”,表面上象是暗自庆幸,实际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的痛苦。语言直而委婉,质而见巧,从而刻画了词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旷达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词人下阕离开眼前,描写过去。假使按照赋体的写法,紧承上阕,照直写去,便觉平铺起伏,意味淡然。可是这里词笔略一宕开转折起伏,回忆起去年出知湖州时,路过此处的情景,意味淡然,现在感觉到峰回路转,出现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说的甲寅岁。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时值“秋抄”,故词人恨拏舟已晚,拏舟:谓牵舟,这里指乘船。因为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见,唯有败叶残荷。一个“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憾的心情。
从词情发展上来说,是一跌。但达到了改变词的平铺的结果无起伏“今年”二句,词笔又拉回来写乙卯岁奔赴青墩的情景,径承上阕意脉,抒发此时感情。从词情来说是一扬。在这一跌一扬之中,词人的种种感情变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与上阕“病夫”一句遥相呼应。意义有两点一是“感谢”皇帝准他病假,让他奉祠(领受祠禄)卜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词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倾吐了对美好景色的一腔热爱。然而联系上阕“病夫”一句来看,其中应准有所寄托。
白敦仁《陈与义年谱》引此二句按曰:“盖有怨于赵鼎也。”怨赵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赵鼎的是高宗赵构,词人表面上是感恩,实质上不可能不怀有对高宗的不满。古诗常常讲究美刺,在词中虽然不常见,但结合词人当时遭遇来看,此词似乎含有一种讽喻,不过比诗更为委婉罢了。
昔人评陈与义诗,常常是“两句景即两句情,两句丽即两句淡”,“又有一句景对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见方回《桐江集》卷五)。说明他在艺术结构上很讲究匀整、对称,讲究情景搭配,浓淡相宜。细审此词,也很富有这种特色。它的上阕,前两句着重写景(或事),后两句着重抒情。即以后两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后一句着重写景。当然,“一切景悟,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似乎难以截然分开,但大体上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这句主要是写蒙蒙细雨洒向大河的水面情况,当然也应该洒向秋塘上的荷花,洒向词人的船篷。这景色给人以朦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词人的感情贯注进去,仿佛这细雨也洒向词人的心田,带来阵阵清凉。词的下阕,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结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与景溶合到一起,表现了舟行时词人的欢快之情。盛开的荷花,本为无情之物,此刻却把词人一直送到青墩,这是用拟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连绵不绝。它给读者的感觉,宛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所写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不同的是一个写“一路繁花”,一个写“两岸猿声”而已。
此词节奏明快,格调轻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蕴沉郁之感。黄升《花庵词选》评陈与义词时说:“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也就说他的词风非常像苏轼,如果以此词和东坡的词(波声拍枕长淮晓)相比,读者就会更加深信不疑。
小序说“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岁为公元1134年(宋高宗绍兴四年)。这年八月,词人自礼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岁为绍兴五年。这年二月,被召入朝为给事中。六月,词人借病辞职,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实际上只领祠禄闲居,卜居青墩,立秋后过了三日便离去。“锁闼”,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这里代指宫门,因给事中供职处在宫殿中,故云。青墩是一小镇,在湖州之南,据《一统志》云:“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与湖州这乌镇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实考察清楚,这首词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此词的特点是采用赋体。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风格,但词中多用比兴,很少用赋。在一些长调慢词中因为要讲究铺叙,有时也用赋,但必须与比兴结合起来,单纯用赋的现象极为少见。
词的上阕所写的词人在乙卯岁从南宋首都临安回到青墩时沿途所见所感,内容与小序后段完全一致。
从临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词人不写两岸低垂的绿柳,不写长满田地的庄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尽情描绘,这除了出于自己的爱好以外,还因为时间是在“立秋后三日”。荷花最富有季节的特征。此刻词人借病辞职,从临安出来,船行水上,只见池塘里荷花盛开眼前景色开阔,心胸为之舒畅,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感。“三日”是写实,从临安到青墩,水路约需三日行程。“秋塘”点季节与时间,用语精炼而又准确。“平度”二字,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畅。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这境界的确非常美。词人在临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烦嚣,政务的冗忙,人事的倾轧,使他感到厌倦、烦闷。这一次来到在自然中,一腔烦闷,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顿时烟消云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风雨洗新秋。”“病夫因病”,连用二病字,颇耐吟味。使人一时难以解开,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云:“绍兴五年六月丁巳,给事中陈与义充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与义与赵鼎论事不合,故引疾求去。”所论何事,宋史无考。然赵鼎当时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陈与义与他观点不合,可见是出于政见上的分歧。
词中自称“病夫”,其实不过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谓“因病得来游”,表面上象是暗自庆幸,实际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的痛苦。语言直而委婉,质而见巧,从而刻画了词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旷达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词人下阕离开眼前,描写过去。假使按照赋体的写法,紧承上阕,照直写去,便觉平铺起伏,意味淡然。可是这里词笔略一宕开转折起伏,回忆起去年出知湖州时,路过此处的情景,意味淡然,现在感觉到峰回路转,出现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说的甲寅岁。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时值“秋抄”,故词人恨拏舟已晚,拏舟:谓牵舟,这里指乘船。因为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见,唯有败叶残荷。一个“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憾的心情。
从词情发展上来说,是一跌。但达到了改变词的平铺的结果无起伏“今年”二句,词笔又拉回来写乙卯岁奔赴青墩的情景,径承上阕意脉,抒发此时感情。从词情来说是一扬。在这一跌一扬之中,词人的种种感情变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与上阕“病夫”一句遥相呼应。意义有两点一是“感谢”皇帝准他病假,让他奉祠(领受祠禄)卜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词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倾吐了对美好景色的一腔热爱。然而联系上阕“病夫”一句来看,其中应准有所寄托。
白敦仁《陈与义年谱》引此二句按曰:“盖有怨于赵鼎也。”怨赵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赵鼎的是高宗赵构,词人表面上是感恩,实质上不可能不怀有对高宗的不满。古诗常常讲究美刺,在词中虽然不常见,但结合词人当时遭遇来看,此词似乎含有一种讽喻,不过比诗更为委婉罢了。
昔人评陈与义诗,常常是“两句景即两句情,两句丽即两句淡”,“又有一句景对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见方回《桐江集》卷五)。说明他在艺术结构上很讲究匀整、对称,讲究情景搭配,浓淡相宜。细审此词,也很富有这种特色。它的上阕,前两句着重写景(或事),后两句着重抒情。即以后两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后一句着重写景。当然,“一切景悟,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似乎难以截然分开,但大体上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这句主要是写蒙蒙细雨洒向大河的水面情况,当然也应该洒向秋塘上的荷花,洒向词人的船篷。这景色给人以朦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词人的感情贯注进去,仿佛这细雨也洒向词人的心田,带来阵阵清凉。词的下阕,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结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与景溶合到一起,表现了舟行时词人的欢快之情。盛开的荷花,本为无情之物,此刻却把词人一直送到青墩,这是用拟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连绵不绝。它给读者的感觉,宛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所写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所不同的是一个写“一路繁花”,一个写“两岸猿声”而已。
此词节奏明快,格调轻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蕴沉郁之感。黄升《花庵词选》评陈与义词时说:“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也就说他的词风非常像苏轼,如果以此词和东坡的词(波声拍枕长淮晓)相比,读者就会更加深信不疑。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拼音解读:yáoyèrénhézài,chéng...[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上一篇: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