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发布时间:2022-08-11 12:46:01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昨夜風兼雨,簾帏飒飒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一夢 一作:夢裏)
拼音解讀
zuó yè fēng jiān yǔ ,lián wéi sà sà qiū shēng 。zhú cán lòu duàn pín yī zhěn ,qǐ zuò bú néng píng 。 
shì shì màn suí liú shuǐ ,suàn lái yī mèng fú shēng 。zuì xiāng lù wěn yí pín dào ,cǐ wài bú kān háng 。(yī mèng yī zuò :mèng lǐ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昨天的夜晚,風雨交加, 遮窗的帳子被秋風吹出飒飒的聲響。 蠟燭燃燒的所剩無幾,屋内又是漏的不斷,我不停的多次起來斜靠在枕頭上。 躺下坐起來思緒都不能夠平穩。 世上的事情過去的就如同逝去的流水一樣, 算起來一生沉浮恍如夢境。 隻可以憑着醉酒多次回到家鄉平坦的路上, 除此之外又有那裏可以去啊。

注釋簾帏句:簾帏,窗簾。飒飒,象聲詞。屈原《九歌·山鬼》:“風飒飒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多離憂。” 燭殘句:漏,即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頻欹枕:指倚枕不眠。 夢裏浮生:一作“一夢浮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浮生若夢,爲歡幾何!” 醉鄉:醉中境界。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

相關賞析

  此詞表現的是南唐李後主對人生的感悟,藝術特點是情境和諧,細節傳神。上片以倒叙的方式開篇,寫“昨夜”風雨交加,風聲雨聲樹聲等“秋聲”陣陣傳入簾内,構成一種凄涼的氯圍。“燭殘”二句由室外景轉入簾内景。室内殘燭搖曳,光線昏暗,夜盡更闌時分,主人公還卧床在枕上翻來覆去,表明他徹夜未眠。失眠人情緒本來就煩躁,而窗外的秋風秋雨,仿佛點點滴滴都在敲擊着失眠人的心頭,更增苦楚。心頭的煩悶無法開解,“起”來揮之不去,“坐”下也無法平靜。“起坐”兩個細節動作傳神地寫出失眠人無法平靜的心境。下片轉入沉思。回想人生世事,往日的南唐早已土崩瓦解,詞人曾經擁有的一切輝煌、幸福都被剝奪。這人生世事,有如流水不返,好似夢境虛無。所謂“夢裏浮生”就是後來北宋蘇轼所說的“人生如夢”。夢的特點有三,一是短暫,二是易變,三是不可把握。所謂“夢裏浮生”,是對人生命運的短暫性、易變性和不可把握性的概括。後主對人生命運的悲劇性和悲劇的不可避免性有着深刻的體驗,他對未來早已失去信心,在現實中又找不到解脫、超越痛苦之路,隻好遁入醉鄉求得暫時的麻醉和忘卻。意識到人生的悲劇,卻無法加以改變,是李煜的一大人生悲劇。

作者介紹

世事漫随流水,算來一夢浮生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将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後主前期詞作風格绮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後在「日夕隻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爲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後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爲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爲詞史上承前啓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後主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四首。
原文赏析: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拼音解读
zuó yè fēng jiān yǔ ,lián wéi sà sà qiū shēng 。zhú cán lòu duàn pín yī zhěn ,qǐ zuò bú néng píng 。 
shì shì màn suí liú shuǐ ,suàn lái yī mèng fú shēng 。zuì xiāng lù wěn yí pín dào ,cǐ wài bú kān háng 。(yī mèng yī zuò :mèng l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屋内又是漏的不断,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世上的事情过去的就如同逝去的流水一样, 算起来一生沉浮恍如梦境。 只可以凭着醉酒多次回到家乡平坦的路上, 除此之外又有那里可以去啊。

注释帘帏句:帘帏,窗帘。飒飒,象声词。屈原《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多离忧。” 烛残句:漏,即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频欹枕:指倚枕不眠。 梦里浮生:一作“一梦浮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醉乡:醉中境界。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

相关赏析

  此词表现的是南唐李后主对人生的感悟,艺术特点是情境和谐,细节传神。上片以倒叙的方式开篇,写“昨夜”风雨交加,风声雨声树声等“秋声”阵阵传入帘内,构成一种凄凉的氯围。“烛残”二句由室外景转入帘内景。室内残烛摇曳,光线昏暗,夜尽更阑时分,主人公还卧床在枕上翻来覆去,表明他彻夜未眠。失眠人情绪本来就烦躁,而窗外的秋风秋雨,仿佛点点滴滴都在敲击着失眠人的心头,更增苦楚。心头的烦闷无法开解,“起”来挥之不去,“坐”下也无法平静。“起坐”两个细节动作传神地写出失眠人无法平静的心境。下片转入沉思。回想人生世事,往日的南唐早已土崩瓦解,词人曾经拥有的一切辉煌、幸福都被剥夺。这人生世事,有如流水不返,好似梦境虚无。所谓“梦里浮生”就是后来北宋苏轼所说的“人生如梦”。梦的特点有三,一是短暂,二是易变,三是不可把握。所谓“梦里浮生”,是对人生命运的短暂性、易变性和不可把握性的概括。后主对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和悲剧的不可避免性有着深刻的体验,他对未来早已失去信心,在现实中又找不到解脱、超越痛苦之路,只好遁入醉乡求得暂时的麻醉和忘却。意识到人生的悲剧,却无法加以改变,是李煜的一大人生悲剧。

作者介绍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全文阅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原文赏析: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拼音解读:yáoyèrénhézài,chéng...[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16933.html

上一篇: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