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发布时间:2022-07-26 07:32:33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 遊女帶花偎伴笑,争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拼音解讀
chéng cǎi fǎng ,guò lián táng ,zhào gē jīng qǐ shuì yuān yāng 。 yóu nǚ dài huā wēi bàn xiào ,zhēng yǎo tiǎo ,jìng shé tuán hé zhē wǎn zhào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乘着五彩畫舫,經過蓮花池塘,船歌悠揚,驚醒安睡的鴛鴦。滿身香氣的少女隻顧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這些少女個個姿态美好,她們在嬌笑中折起荷葉遮擋夕陽。

注釋⑴南鄉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原爲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此作前三句押下平七陽韻,後三句押十八嘯韻。⑵彩舫(fǎng):畫舫,一種五彩缤紛的船。⑶棹(zhào)歌:行船時所唱之歌。⑷遊女:出遊的女子。帶香:一作“帶花”。⑸窈(yǎo)窕(tiǎo):姿态美好。⑹團荷:圓形荷葉。晚照:夕陽的餘晖。

相關賞析

  這首令詞,是作者前期的作品。李珣共有《南鄉子》詞17首,描繪南國水鄉的風土人情,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濃厚的民歌風味。這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南國水鄉少女的一個生活片斷,寫春女遊蓮塘,觸景生情,相與戲谑,煞是動人。

  前三句:“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寫春女漫遊蓮塘。

  春日裏,芰荷滿塘,碧水渌波,晴空夕照,景色融融。一群少女乘坐着彩飾華麗的遊船,悠然地蕩着槳兒,信船而遊。她們陶然自樂,和棹而歌,一派優雅靜谧的氣象,令人沉醉。無意之中,那悠揚的歌聲驚動了蓮葉間沉睡的鴛鴦。這一來,則打破了那甯靜的局面,勾起了春女們的绮思遐想,逗出無限情趣,引出了下文。

  常言道:哪個少女不懷春!後三句正是遊女們觸景生情、敞露春心之态。

  “遊女帶香偎伴笑”一句,緊承“驚起睡鴛鴦”而來,工筆繪出一幅少女喜春圖。遊女們驚動了結伴而居的鴛鴦,而鴛鴦又震顫了少女的春心,憧憬着幸福的愛情。“帶香”也者,給人以“含辭未吐,氣若幽蘭”的感受,是對妙齡少女的真實寫照。她們看看眼前偶居不離的鴛鴦,想着心上的人兒,彼此心照不宣,隻是依偎在女伴身上出神,憑借着嫣然倩笑,流露出心底裏的柔情蜜意,散發出少女的幽香,沁人肺腑。

  沉浸在追味甜美愛情之中的少女們,一個比一個地嬌羞豔麗,在一首短短的小詞中,不允許逐個描狀。虧作者想得出“争窈窕”一句,盡寫出懷春少女的嬌美。給讀者留下無窮想象,

  少女們的異樣情态,可能引起了其他遊人的注目,覺得難以爲情。她們羞中生智,急忙從水中采摘下一片圓圓的荷葉,以遮擋夕陽的照射爲防身,避開遊人的圍觀,隻自己消受那向往愛情的甜蜜滋味兒。“競折團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畫出少女們活潑的舉止,也揭示出她們害羞的神态。燦爛的陽光、綻綠的團荷與羞紅的臉龐構成了一幅鮮亮美妙的畫面。

  這首小令,繪出一幅活潑俏麗的風俗畫,卷面絢麗而明快,狀景則景緻秀美,狀人則形神兼備,更兼妙語傳神,麗而不妖,豔而能質,頗得民歌韻味。

作者介紹

李珣,字李德潤,約896年前後在世,五代梓州(今四川三台縣)人。前蜀秀才,詞風比較沖淡,以小詞爲後主所賞,著有《瓊瑤集》,今已佚。

以上就是遊女帶花偎伴笑,争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拼音解读
chéng cǎi fǎng ,guò lián táng ,zhào gē jīng qǐ shuì yuān yāng 。 yóu nǚ dài huā wēi bàn xiào ,zhēng yǎo tiǎo ,jìng shé tuán hé zhē wǎn zhà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注释⑴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此作前三句押下平七阳韵,后三句押十八啸韵。⑵彩舫(fǎng):画舫,一种五彩缤纷的船。⑶棹(zhào)歌:行船时所唱之歌。⑷游女:出游的女子。带香:一作“带花”。⑸窈(yǎo)窕(tiǎo):姿态美好。⑹团荷:圆形荷叶。晚照:夕阳的余晖

相关赏析

  这首令词,是作者前期的作品。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写春女游莲塘,触景生情,相与戏谑,煞是动人。

  前三句:“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写春女漫游莲塘。

  春日里,芰荷满塘,碧水渌波,晴空夕照,景色融融。一群少女乘坐着彩饰华丽的游船,悠然地荡着桨儿,信船而游。她们陶然自乐,和棹而歌,一派优雅静谧的气象,令人沉醉。无意之中,那悠扬的歌声惊动了莲叶间沉睡的鸳鸯。这一来,则打破了那宁静的局面,勾起了春女们的绮思遐想,逗出无限情趣,引出了下文。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后三句正是游女们触景生情、敞露春心之态。

  “游女带香偎伴笑”一句,紧承“惊起睡鸳鸯”而来,工笔绘出一幅少女喜春图。游女们惊动了结伴而居的鸳鸯,而鸳鸯又震颤了少女的春心,憧憬着幸福的爱情。“带香”也者,给人以“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感受,是对妙龄少女的真实写照。她们看看眼前偶居不离的鸳鸯,想着心上的人儿,彼此心照不宣,只是依偎在女伴身上出神,凭借着嫣然倩笑,流露出心底里的柔情蜜意,散发出少女的幽香,沁人肺腑。

  沉浸在追味甜美爱情之中的少女们,一个比一个地娇羞艳丽,在一首短短的小词中,不允许逐个描状。亏作者想得出“争窈窕”一句,尽写出怀春少女的娇美。给读者留下无穷想象,

  少女们的异样情态,可能引起了其他游人的注目,觉得难以为情。她们羞中生智,急忙从水中采摘下一片圆圆的荷叶,以遮挡夕阳的照射为防身,避开游人的围观,只自己消受那向往爱情的甜蜜滋味儿。“竞折团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画出少女们活泼的举止,也揭示出她们害羞的神态。灿烂的阳光、绽绿的团荷与羞红的脸庞构成了一幅鲜亮美妙的画面。

  这首小令,绘出一幅活泼俏丽的风俗画,卷面绚丽而明快,状景则景致秀美,状人则形神兼备,更兼妙语传神,丽而不妖,艳而能质,颇得民歌韵味。

作者介绍

李珣,字李德润,约896年前后在世,五代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前蜀秀才,词风比较冲淡,以小词为后主所赏,著有《琼瑶集》,今已佚。

以上就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原文赏析: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拼音解读:yáoyèrénhézài,chéng...[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16107.html

上一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