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发布时间:2022-06-19 13:32:41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
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拼音解讀
cǎi líng rén yǔ gé qiū yān ,bō jìng rú héng liàn
rù shǒu fēng guāng mò liú zhuǎn ,gòng liú lián ,huà chuán yī xiào chūn fēng miàn 。
jiāng shān xìn měi ,zhōng fēi wú tǔ ,wèn hé rì shì guī nián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譯文透過清秋的薄霧,傳來了采菱姑娘的笑語。湖面風平浪靜,像白色的素絹平鋪。到手的美好風光可别虛負,我在湖上久久留戀,不肯離去。相交而過的畫船上,佳人對我嫣然一笑,是那樣的嬌妩。江山确實美如畫圖,可惜畢竟不是我的家鄉,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到故土?

注釋①練:白色的絹綢。②入手:到來。③留連:留戀而徘徊不去。④“江山”二句:語本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信美:确實美。

相關賞析

  樂府詩中有《江南弄》、《采蓮曲》等,表現江南水鄉的特有風情。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紅》的曲牌,将樂府的這種風調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樂》的别名。

  秋天是菱角蓮蓬的收獲季節,水鄉姑娘們蕩着蓮舟,來到湖塘之上,一邊勞作,一邊笑語喧嘩。這種景象本身就充溢着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将它放在“秋煙”也即清秋的晨霧中表現,作爲隐隐約約的遠景,這種朦胧美令人心旌動蕩。詩人自己也蕩舟于湖上,風平波靜,水面如搖曳的一塊白絹。“波靜如橫練”,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軟”的質感,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煙”的朦胧與“橫練”的明晰形成一重對照,“人語”與“波靜”又形成一重對照,從而使短短的兩句景語中,蘊涵了豐富的詩情畫意。

  “入手風光莫流轉”,語本杜甫《曲江》的詩句:“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流轉”即遷延變化之意。這是詩人面對湖上美景的感想,何況此時他的小船已經穿過了“秋煙”,同采菱的姑娘們打了照面。後者對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詩人銷魂。“共留連”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對“入手風光”感想的延續,又是作者相逢畫船的實情寫照。江南水鄉風物明媚,人情旖旎,詩人陶醉其間是可以想象的。

  豈料結尾筆鋒陡然一轉,悲從中生。詩人借用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歎:“問何日是歸年”。“何日是歸年”是杜甫《絕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見這種鄉愁在詩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從客方的美景中意識到“終非吾土”,從極度的快意中湧現出歸期杳渺的惆怅,就特别令人悲怆。這種大起大落的手筆,具有動魄驚心的效果。

  《平湖樂》(即《小桃紅》)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彜尊《詞綜》即将此曲收入爲詞。由宋詞一路衍化而來的那部分曲,确曾存在亦詞亦曲、“詞以文(而)言,曲以聲(而)言”(劉熙載《藝概》)的一體二名的情形。但混淆的産生,主要還是緣于早期文人以詞筆爲散曲的創作傾向。該篇末句“問”爲襯字,可知作者是将它認同爲曲的。

作者介紹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王恽,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爲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谏臣。
原文赏析: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拼音解读
cǎi líng rén yǔ gé qiū yān ,bō jìng rú héng liàn
rù shǒu fēng guāng mò liú zhuǎn ,gòng liú lián ,huà chuán yī xiào chūn fēng miàn 。
jiāng shān xìn měi ,zhōng fēi wú tǔ ,wèn hé rì shì guī ni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译文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到手的美好风光可别虚负,我在湖上久久留恋,不肯离去。相交而过的画船上,佳人对我嫣然一笑,是那样的娇妩。江山确实美如画图,可惜毕竟不是我的家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土?

注释①练:白色的绢绸。②入手:到来。③留连:留恋而徘徊不去。④“江山”二句:语本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信美:确实美。

相关赏析

  乐府诗中有《江南弄》、《采莲曲》等,表现江南水乡的特有风情。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红》的曲牌,将乐府的这种风调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乐》的别名。

  秋天是菱角莲蓬的收获季节,水乡姑娘们荡着莲舟,来到湖塘之上,一边劳作,一边笑语喧哗。这种景象本身就充溢着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将它放在“秋烟”也即清秋的晨雾中表现,作为隐隐约约的远景,这种朦胧美令人心旌动荡。诗人自己也荡舟于湖上,风平波静,水面如摇曳的一块白绢。“波静如横练”,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软”的质感,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烟”的朦胧与“横练”的明晰形成一重对照,“人语”与“波静”又形成一重对照,从而使短短的两句景语中,蕴涵了丰富的诗情画意。

  “入手风光莫流转”,语本杜甫《曲江》的诗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流转”即迁延变化之意。这是诗人面对湖上美景的感想,何况此时他的小船已经穿过了“秋烟”,同采菱的姑娘们打了照面。后者对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诗人销魂。“共留连”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对“入手风光”感想的延续,又是作者相逢画船的实情写照。江南水乡风物明媚,人情旖旎,诗人陶醉其间是可以想象的。

  岂料结尾笔锋陡然一转,悲从中生。诗人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叹:“问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是杜甫《绝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见这种乡愁在诗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从客方的美景中意识到“终非吾土”,从极度的快意中涌现出归期杳渺的惆怅,就特别令人悲怆。这种大起大落的手笔,具有动魄惊心的效果。

  《平湖乐》(即《小桃红》)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彝尊《词综》即将此曲收入为词。由宋词一路衍化而来的那部分曲,确曾存在亦词亦曲、“词以文(而)言,曲以声(而)言”(刘熙载《艺概》)的一体二名的情形。但混淆的产生,主要还是缘于早期文人以词笔为散曲的创作倾向。该篇末句“问”为衬字,可知作者是将它认同为曲的。

作者介绍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14410.html

上一篇: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