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画画抛妻弃子转身娶14岁小娇妻因滥交染上梅毒_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故事>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他为画画抛妻弃子转身娶14岁小娇妻因滥交染上梅毒

发布时间:2022-04-29 12:55:02

分类: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发布者:扑流萤

 

 

高更傳奇的一生給了不少作家靈感,他的故事數次被搬上舞台銀幕,其中最有名的是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獲過諾諾貝爾獎的略薩也以他爲主人公寫過長篇《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

 

高更與梵·高、塞尚并稱後印象主義三傑,貢布裏希在《藝術的故事》中将他們稱作&ldquo現代藝術中三次運動的理想典範&rdquo:塞尚導向立體主義,梵·高導向表現主義,高更導向原始主義。

 

1883 年,35 歲的證券經紀人高更決然辭去了收入頗豐的工作,要做一個前途未蔔的全職畫家,此前他已過了十幾年穩定舒适的中産生活。

 

這樣戲劇性的決定讓親朋好友都倍感震驚,畢沙羅就對兒子說:高更太天真了。

 

 

 

高更付出的代價是抛家棄子。妻子梅特原以爲這不過是丈夫一種高雅無害的愛好,他在1871 年就與繪畫結緣,後來越來越投入,幾乎将全部的空閑時間都消磨在畫架前,但如今竟要以此爲業,全家的生活開銷如何負擔?

 

 

 

夫妻間爆發了戰争。收入銳減後全家幾臨斷炊,1884 年,隻好投奔梅特在哥本哈根的娘家。

 

次年高更受不了梅特家族的冷嘲熱諷,出走巴黎。

 

 

 

冬天裏的陋室沒有爐火取暖,作品毫無銷路,高更最後不得不去巴黎火車站畫廣告畫,以此獲得零星的報酬,勉強活下去。

 

 

 

高更個性強烈,在他身上,粗魯與高雅并存,執着追求藝術的背後也有&ldquo根深蒂固的自我主義&rdquo。朋友舒芬内克曾向赤貧的他伸出援手,但高更多次無情嘲諷舒芬内克平庸的才能和他想要繪畫的意願。

 

 

 

1886 年高更與梵·高相識,1888 年渴望知音的梵·高邀請他到阿爾勒共同創作,當年高更的首次個展就是梵·高的弟弟提奧幫忙組織的。後來在給提奧的信中,梵·高寫道:&ldquo他喜歡我的畫,但同時又總是喜歡挑剔毛病。在我們之間,他是随時可以爆發的火山,而我内心也是翻騰的沸水&hellip&hellip&rdquo

 

 

 

高更的刺激加劇了梵·高癫狂的症狀,這段著名友誼的結果是:梵·高起意向高更舉起剃刀,未果,當晚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1891年6月8日,結束了63天長途航程的高更來到了塔希提島(大溪地),認爲嶄新的生活即将開始。

 

 

 

起意奔赴這座南太平洋小島,是因爲他偶然讀到了一篇有關塔希提的報道,作者将它描述成一座不知金錢是何物的世外桃源,風光怡人,物産豐富,人人無憂無慮。塔希提之于他,是最後一線希望。

 

 

 

此時的高更早已潦倒至極,畫賣不掉,多年來飽嘗貧窮、饑餓的屈辱滋味,去塔希提有經濟的考量。在藝術上,塔希提更符合他遠離文明、尋找本真的美學向往。

 

 

 

高更說過:&ldquo我是野蠻人,也是小孩。野蠻人比文明人更優秀。我的畫雖然不蓄意使人震驚、讓人張皇失措,但是人人看了之後,都爲之張皇失措。這都是我的血液裏的野蠻人性格所造成的。&rdquo他的外祖母出生在秘魯,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權主義先驅與社會活動家,高更一直以她爲驕傲,深信自己血管裏流着印加人的血液。這或許能部分解釋他爲什麽一直對文明之外的世界那麽着迷。17歲的高更就曾放棄學業,不顧家人阻攔當了一名海員,過了 6 年周遊世界的海上生活。

 

 

 

1887 年他和畫家拉瓦爾結伴去巴拿馬,尋找&ldquo沒被文明污染&rdquo的地方,失意後輾轉大西洋法屬的馬提尼克島,于是熱帶成爲他迷戀的一個主題,盡管兩人因水土不服險些命喪他鄉。

 

 

 

塔希提,是高更寄托這種藝術理想的升級版。土著的簡單生活讓他滿足,白天他會和村民去捕魚、砍木、采果子,夜裏常有土著女人來陪他共眠,當地風俗十分随性,高更後來還有了一個妻子泰瑚拉,一位 14 歲的原住民少女。

 

 

 

強烈的陽光,濃密的森林,女人們頭戴花環,蜜色的皮膚,芒果、木瓜、馬纓丹,每一種顔色都達到飽和的最高濃度,而時間的流逝慢得仿佛靜止了。這一切都在高更的畫布上再現。

 

 

 

高更的塔希提作品大緻分爲兩類,一種是描繪當地婦女閑适純樸的生活,極富異域風情。高更非常喜歡她們那種粗野卻健康的美,初次逗留期間,他共創作了 77 幅作品,其中 66 幅是女人肖像。

 

 

 

另一種則充滿神秘主義的情緒與意象,這些标示着基督降生、天使、亞當與夏娃的作品,主人公形象無一例外都是土著,不覺違和。天地初開,文明伊始,這些人物就好像已經存在,有說不出的神聖莊嚴。

 

高更常常使用大面積的強烈色彩,對此他有直覺般的理解:&ldquo色彩雖然比線條變化少,但是更有說服力。&rdquo他的用色深深影響了後來的畫家。

 

 

 

高更與梵·高一樣,認爲主觀的色彩是創作的重要元素,但不同于梵·高的厚重筆觸,高更在技法上多用平塗,注重和諧,不強調對比,更接近壁畫的風格。

 

 

 

高更的藝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步入創作的巅峰時期,但他在塔希提也快待不下去了。來之前舉辦畫展賣畫籌到的款,已迅速散盡,而他自信滿滿寄回法國的畫反響寂寥他接受了土著的生活方式,卻不能接受他們的食物。

 

 

 

高更酷愛抽煙,來自法國的煙絲、苦艾酒同樣所耗不菲,心髒也因水土不服出現問題。1893 年 8 月,彈盡糧絕的高更隻得返回法國,到達馬賽時口袋中隻剩下 4 法郎。

 

回到法國的高更爲從塔希提帶回的 38 幅作品舉行了畫展,但評論界與繪畫界均不能接受他誇張的色彩與造型,莫奈、雷諾阿、畢沙羅等人甚至認爲這些畫糟透了,太粗野,太原始,而這恰恰是高更所追求的,他對自己成爲巴黎藝術界孤獨而高傲的&ldquo野蠻人&rdquo倍感自豪。

 

 

 

高更很快又落入經濟窘境,這時他的一位叔父病逝,一筆遺産突然從天而降。他開始大手大腳地花錢,他在香榭麗舍大街租了一間畫室,裝飾成塔希提的原始風格,此外還養了一隻猴子和一位模特,後者也是他的情人,來自爪哇的混血女子安娜。

 

他經常穿着奇裝異服,與肩膀上站着一隻長尾鹦鹉的安娜并肩散步,以怪異的方式來對抗文明社會。

 

 

 

1894 年,高更又厭倦了巴黎,帶着安娜共赴布列塔尼(法國西北部半島地區)。安娜性情招搖,輕視當地人,不願和他們來往。不久,将畫室中所有值錢的東西一卷而空然後消失了。

 

遺産花費所剩無幾,藝術又難得知音,倍受打擊的高更對歐洲徹底戀無可戀,他覺得塔希提在召喚他。

 

 

 

1895 年,高更啓程重返塔希提。泰瑚拉已嫁作他人婦,塔希提也昨是今非,首府帕皮提裝上了電燈,留聲機笙歌不絕,文明的入侵看來無法抵擋。

 

高更很快又有了一位當地的新妻子。47 歲的高更身體在走下坡路,濫交讓他患上了梅毒,受氣候影響,腿傷再次發作,雙腿長滿濕疹,視力也開始下降。走前他将一批畫委托給法國的朋友售賣,定期給他寄錢,但沒有下文。

 

 

 

讀他這一時期寫給朋友的信件,充溢着明知抗争無用卻别無選擇的鬥士嗚號。1897 年,高更得知了一個五雷轟頂的消息:他最心愛的女兒阿麗娜死于肺炎,這使他的精神幾近崩潰。高更遭遇了有生以來最嚴重的精神危機,他懷疑一切事物,疲憊、枯竭、心力交瘁,在完成了一生中總結性的作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裏去?》後決意赴死。

 

高更服下了砒霜,因劑量太大引起嘔吐,自殺未遂。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裏去?》畫在近四米長的粗麻布上,是高更創作生涯中畫得最大的一幅畫,他稱這幅作品甚至&ldquo可與《福音書》相比&rdquo,&ldquo我再也畫不出更好的、有同樣價值的畫來了&hellip&hellip這裏有多少在種種可怕的環境中所體驗過的悲傷之情,這裏我的眼睛看得多麽真切而且未經校正,它們看見的就是生活本身&hellip&hellip&rdquo嬰兒、孩童、女人、老婦,采摘果實的青年,神秘的偶像,原始洪荒的背景,這幅畫布滿各種寓意的象征,震撼地示意了人類的命運生死,如同一首生命哲思的夢幻交響曲,将文學性和繪畫性毫無間隙地交融于一體。

 

 

 

置之死地而後生,高更不再沉淪,爲了謀生,他甚至老老實實進入土木事業局,當了一名繪圖員。在朋友幫忙賣出一些畫後,高更第二年便辭了職,重新拿起畫筆,這始終是他全部生趣所在。後期的《白馬》《祭典的準備》《兩位塔希提女子》等畫作,在藝術上達到了成熟,有深邃的寂靜,也有豐盈的優雅。高更曾專門研究過高棉的雕塑、日本的浮世繪、古埃及的壁畫,在造型中借鑒融會,他的多才多藝還體現在木刻、雕塑、版畫與陶藝制作上,用豐富的形式表現塔希提風情。

 

 

 

生性自由的高更,厭惡殖民統治,經常幫土著民說話,不惜與統治者發生沖突。他曾爲了一批被趕出家園的百姓,在報紙上發表抨擊當局的文章,犀利尖刻,頗有做記者的父親面包當年的雄風。1899 年,他幹脆自己辦了一份《微笑報》,主要内容就是揭露當局醜聞、批判殖民政策,受到當地民衆擁護。投稿的人少,他有時一人使用 9 個不同的筆名,填滿整個版面。報紙一直撐到第二年,因負債而停刊。

 

 

 

重返塔希提的 6 年中,因爲殖民開發,鐵路修進了内陸,傳教士的力量日益壯大,島上食物的價格迅速飙升,高更開始對塔希提也感到失望,覺得它已經變得&ldquo太文明&rdquo。1901 年,53 歲的高更遷往馬貴斯群島,聽說那裏&ldquo破壞&rdquo尚不嚴重,生活水平也比較低。他最後到達其中一個小島希瓦瓦島,度過了生命最後的時光。

 

 

 

他的生活放浪故我,看不慣其作風的天主教傳教士們跟他關系惡劣,高更爲了激怒他們,故意在自己的小屋周圍放置木雕的裸女雕塑,門楣上釘着&ldquo歡樂之家&rdquo的大字。他依然是維權鬥士,當地的海關受賄腐敗,高更馬上寫信向當局投訴,結果收到的是一張法院傳票,最後判處他诽謗罪,處以三個月監禁和 500 法郎罰款。高更不服,正準備賣畫籌款上訴,死亡卻突然來襲。

 

 

 

1903年5月8日,高更心髒病發作猝死,時年55歲。第二天傳教士走進他的小屋,燒毀了他們認爲不道德的二十幾幅裸體畫。

 

 

高更传奇的一生给了不少作家灵感,他的故事数次被搬上舞台银幕,其中最有名的是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获过诺诺贝尔奖的略萨也以他为主人公写过长篇《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高更与梵·高、塞尚并称后印象主义三杰,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将他们称作&ldquo现代艺术中三次运动理想典范&rdquo:塞尚导向立体主义,梵·高导向表现主义,高更导向原始主义。

 

1883 年,35 岁的证券经纪人高更决然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工作,要做一个前途未卜的全职画家,此前他已过了十几年稳定舒适的中产生活。

 

这样戏剧性的决定让亲朋好友都倍感震惊,毕沙罗就对儿子说:高更太天真了。

 

 

 

高更付出的代价是抛家弃子。妻子梅特原以为这不过是丈夫一种高雅无害的爱好,他在1871 年就与绘画结缘,后来越来越投入,几乎将全部的空闲时间都消磨在画架前,但如今竟要以此为业,全家的生活开销如何负担?

 

 

 

夫妻间爆发了战争。收入锐减后全家几临断炊,1884 年,只好投奔梅特在哥本哈根的娘家

 

次年高更受不了梅特家族的冷嘲热讽,出走巴黎

 

 

 

冬天里的陋室没有炉火取暖,作品毫无销路,高更最后不得不去巴黎火车站广告画,以此获得零星的报酬,勉强活下去。

 

 

 

高更个性强烈,在他身上,粗鲁与高雅并存,执着追求艺术的背后也有&ldquo根深蒂固的自我主义&rdquo。朋友舒芬内克曾向赤贫的他伸出援手,但高更多次无情嘲讽舒芬内克平庸的才能和他想要绘画的意愿。

 

 

 

1886 年高更与梵·高相识,1888 年渴望知音的梵·高邀请他到阿尔勒共同创作,当年高更的首次个展就是梵·高的弟弟提奥帮忙组织的。后来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ldquo他喜欢我的画,但同时又总是喜欢挑剔毛病。在我们之间,他是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而我内心也是翻腾的沸水&hellip&hellip&rdquo

 

 

 

高更的刺激加剧了梵·高癫狂的症状,这段著名友谊结果是:梵·高起意向高更举起剃刀,未果,当晚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后被送进精神病院。

 

1891年6月8日,结束了63天长途航程的高更来到了塔希提岛(大溪地),认为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起意奔赴这座南太平洋小岛,是因为他偶然读到了一篇有关塔希提的报道,作者将它描述成一座不知金钱是何物的世外桃源,风光怡人,物产丰富,人人无忧无虑。塔希提之于他,是最后一线希望。

 

 

 

此时的高更早已潦倒至极,画卖不掉,多年来饱尝贫穷、饥饿的屈辱滋味,去塔希提有经济的考量。在艺术上,塔希提更符合他远离文明、寻找本真的美学向往。

 

 

 

高更说过:&ldquo我是野蛮人,也是小孩。野蛮人比文明人更优秀。我的画虽然不蓄意使人震惊、让人张皇失措,但是人人看了之后,都为之张皇失措。这都是我的血液里的野蛮人性格所造成的。&rdquo他的外祖母出生在秘鲁,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权主义先驱与社会活动家,高更一直以她为骄傲,深信自己血管里流着印加人的血液。这或许能部分解释他为什么一直对文明之外的世界那么着迷。17岁的高更就曾放弃学业,不顾家人阻拦当了一名海员,过了 6 年周游世界的海上生活。

 

 

 

1887 年他和画家拉瓦尔结伴去巴拿马,寻找&ldquo没被文明污染&rdquo的地方,失意后辗转大西洋法属的马提尼克岛,于是热带成为他迷恋的一个主题,尽管两人因水土不服险些命丧他乡。

 

 

 

塔希提,是高更寄托这种艺术理想的升级版。土著的简单生活让他满足,白天他会和村民去捕鱼、砍木、采果子,夜里常有土著女人来陪他共眠,当地风俗十分随性,高更后来还有了一个妻子泰瑚拉,一位 14 岁的原住民少女。

 

 

 

强烈的阳光,浓密的森林,女人们头戴花环,蜜色的皮肤芒果木瓜、马缨丹,每一种颜色都达到饱和的最高浓度,而时间的流逝慢得仿佛静止了。这一切都在高更的画布上再现。

 

 

 

高更的塔希提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描绘当地妇女闲适纯朴的生活,极富异域风情。高更非常喜欢她们那种粗野却健康的美,初次逗留期间,他共创作了 77 幅作品,其中 66 幅是女人肖像。

 

 

 

另一种则充满神秘主义的情绪与意象,这些标示着基督降生、天使、亚当与夏娃的作品,主人公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土著,不觉违和。天地初开,文明伊始,这些人物就好像已经存在,有说不出的神圣庄严。

 

高更常常使用面积的强烈色彩,对此他有直觉般的理解:&ldquo色彩虽然比线条变化少,但是更有说服力。&rdquo他的用色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画家。

 

 

 

高更与梵·高一样,认为主观的色彩是创作的重要元素,但不同于梵·高的厚重笔触,高更在技法上多用平涂,注重和谐,不强调对比,更接近壁画风格

 

 

 

高更的艺术发生了大的转变,步入创作的巅峰时期,但他在塔希提也快待不下去了。来之前举办画展卖画筹到的款,已迅速散尽,而他自信满满寄回法国的画反响寂寥他接受了土著的生活方式,却不能接受他们的食物。

 

 

 

高更酷爱抽烟,来自法国的烟丝、苦艾酒同样所耗不菲,心脏也因水土不服出现问题。1893 年 8 月,弹尽粮绝的高更只得返回法国,到达马赛时口袋中只剩下 4 法郎。

 

回到法国的高更为从塔希提带回的 38 幅作品举行了画展,但评论界与绘画界均不能接受他夸张的色彩与造型,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人甚至认为这些画糟透了,太粗野,太原始,而这恰恰是高更所追求的,他对自己成为巴黎艺术界孤独而高傲的&ldquo野蛮人&rdquo倍感自豪。

 

 

 

高更很快又落入经济窘境,这时他的一位叔父病逝,一笔遗产突然从天而降。他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他在香榭丽舍大街租了一间画室,装饰成塔希提的原始风格,此外还养了一只猴子和一位模特,后者也是他的情人,来自爪哇的混血女子安娜。

 

他经常穿着奇装异服,与肩膀站着一只长尾鹦鹉的安娜并肩散步,以怪异的方式来对抗文明社会。

 

 

 

1894 年,高更又厌倦了巴黎,带着安娜共赴布列塔尼(法国西北部半岛地区)。安娜性情招摇,轻视当地人,不愿和他们来往。不久,将画室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一卷而空然后消失了。

 

遗产花费所剩无几,艺术又难得知音,倍受打击的高更对欧洲彻底恋无可恋,他觉得塔希提在召唤他。

 

 

 

1895 年,高更启程重返塔希提。泰瑚拉已嫁作他人妇,塔希提也昨是今非,首府帕皮提装上了电灯,留声机笙歌不绝,文明的入侵看来无法抵挡。

 

高更很快又有了一位当地的新妻子。47 岁的高更身体在走下坡路,滥交让他患上了梅毒,受气候影响,腿伤再次发作,双腿长满湿疹视力也开始下降。走前他将一批画委托给法国的朋友售卖,定期给他寄钱,但没有下文。

 

 

 

读他这一时期写给朋友的信件,充溢着明知抗争无用却别无选择的斗士呜号。1897 年,高更得知了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他最心爱的女儿阿丽娜死于肺炎,这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高更遭遇了有生以来最严重的精神危机,他怀疑一切事物,疲惫、枯竭、心力交瘁,在完成了一生中总结性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后决意赴死。

 

高更服下了砒霜,因剂量太大引起呕吐,自杀未遂。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画在近四米长的粗麻布上,是高更创作生涯中画得最大的一幅画,他称这幅作品甚至&ldquo可与《福音书》相比&rdquo,&ldquo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hellip&hellip这里有多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hellip&hellip&rdquo婴儿、孩童、女人、老妇,采摘果实的青年,神秘的偶像,原始洪荒的背景,这幅画布满各种寓意的象征,震撼地示意了人类命运生死,如同一首生命哲思的梦幻交响曲,将文学性和绘画性毫无间隙地交融于一体。

 

 

 

置之死地而后生,高更不再沉沦,为了谋生,他甚至老老实实进入土木事业局,当了一名绘图员。在朋友帮忙卖出一些画后,高更第二年便辞了职,重新拿起画笔,这始终是他全部生趣所在。后期的《白马》《祭典的准备》《两位塔希提女子》等画作,在艺术上达到了成熟,有深邃的寂静,也有丰盈的优雅。高更曾专门研究过高棉的雕塑、日本的浮世绘、古埃及的壁画,在造型中借鉴融会,他的多才多艺还体现在木刻、雕塑、版画与陶艺制作上,用丰富的形式表现塔希提风情。

 

 

 

生性自由的高更,厌恶殖民统治,经常帮土著民说话,不惜与统治者发生冲突。他曾为了一批被赶出家园的百姓,在报纸上发表抨击当局的文章,犀利尖刻,颇有做记者的父亲面包年的雄风。1899 年,他干脆自己办了一份微笑报》,主要内容就是揭露当局丑闻、批判殖民政策,受到当地民众拥护。投稿的人少,他有时一人使用 9 个不同的笔名,填满整个版面。报纸一直撑到第二年,因负债而停刊。

 

 

 

重返塔希提的 6 年中,因为殖民开发,铁路修进了内陆,传教士的力量日益壮大,岛上食物的价格迅速飙升,高更开始对塔希提也感到失望,觉得它已经变得&ldquo太文明&rdquo。1901 年,53 岁的高更迁往马贵斯群岛,听说那里&ldquo破坏&rdquo尚不严重,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他最后到达其中一个小岛希瓦瓦岛,度过了生命最后的时光。

 

 

 

他的生活放浪故我,看不惯其作风的天主教传教士们跟他关系恶劣,高更为了激怒他们,故意在自己的小屋周围放置木雕的裸女雕塑,门楣上钉着&ldquo欢乐之家&rdquo的大字。他依然是维权斗士,当地的海关受贿腐败,高更马上写信向当局投诉,结果收到的是一张法院传票,最后判处他诽谤罪,处以三个月监禁和 500 法郎罚款。高更不服,正准备卖画筹款上诉,死亡却突然来袭

 

 

 

1903年5月8日,高更心脏病发作猝死,时年55岁。第二天传教士走进他的小屋,烧毁了他们认为不道德的二十几幅裸体画。

刻在墓碑上的征婚启事

1854年,38岁的约翰·克劳斯顿患了食道癌,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在一个微风吹拂的黄昏,克劳斯顿对陪自己散步的妻子说:“我曾经对你承诺要陪你白头到老,请...[全文阅读]

洞房夜幽灵“导演”一对新人十年苦等

27年前一个隆冬的夜晚,在上海西北角的一间公房里,一对刚结束婚礼仪式的新人依偎着躺在床上。新娘温柔无比地紧贴着新郎,新郎的喘息渐渐粗重起来,心跳不断加速&hel...[全文阅读]

没有背景,更要有鲜衣怒马的背影

     文/冯小风   1   和好友浩子一起漫步在城市的街头,暮秋之夜,有些微寒。不灭的灯光闪闪烁烁,尽情地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繁华。鳞波漾漾的江水从黑暗的一头...[全文阅读]

夏桀的妃子有哪些?他最后怎么死的?

  夏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夏桀,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文武双全的统治者,可惜前半生他励精图治,看到成果以后就开始放纵声色,不理朝政,荒废政事,压榨剥削百姓。  有的君主...[全文阅读]

赫拉克勒斯的结局

赫拉克勒斯经历的最后一次冒险是讨伐俄卡利亚国王欧律托斯,以前国王曾允诺凡是射箭胜过他和他儿子的人,可以娶他女儿伊俄勒为妻,可是后来他又拒绝了。赫拉克勒斯...[全文阅读]

龙头金钗

  舟山六横岛有个田坳村,村后傍青山,村前临海滩。村里有一对兄弟,老大叫大郎,老二叫二郎。 一个月夜,兄弟俩到海边去捉沙蟹埋蕃薯。哟!海滩上密密麻麻的爬满了沙蟹...[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他为画画抛妻弃子转身娶14岁小娇妻因滥交染上梅毒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7617.html

上一篇:路遥:我要写超过《平凡的世界》的小说

下一篇:趣闻︱你知道历史上最贵的错别字的哪个吗?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相关文章
更多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文章

精选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经典故事分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