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词韵

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05 03:39:5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初夏的雨

出自清代蒲松齡的《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禅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爲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裏,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曆曆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缥缈,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别,故又名“鬼市”雲。

譯文及注釋

譯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縣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幾年也難得見到一次。有位名叫孫禹年的公子,同幾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樓上飲酒,忽然看見(奂山)山頭有一座孤零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驚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沒有這麽個禅院。沒過多久,又出現了幾十座高大的宮殿,碧綠色的琉璃瓦,飛翹的殿檐,(人們)這才明白是(出現)山市

市。不到一會兒,隻見一座高高低低的城牆,連綿不斷有六七裏長,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樓一樣的,有像廳堂一樣的,有像街巷一樣的,(一個個)清晰地出現在眼前,(多得)可以用億萬來計算。忽然,一陣大風刮起,空氣中的塵土之大,城市變得隐隐約約。接着,風停了,天空又變得晴朗起來,剛才的一切都消失了,隻有一座高樓,直插雲霄,這座樓每層有五間,門窗全都是大開着的;每一行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樓那邊的天空。一層層地指着數,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數,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沒法計算層次了。樓上的人往來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樣。過了一會,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樓一樣了,又漸漸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間又隻像拳頭那麽大,像豆粒那麽小,接着就什麽也看不見了。又聽說有起早趕路的人,看見山上有店鋪集市(人來人往),和人世間沒有兩樣,所以又叫“鬼市”。

注釋山市:山市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奂山 :山名。舊淄川縣有渙山,也寫作煥山。邑:縣。這裏指清代淄川縣,今屬淄博市。孫公子禹年 :對孫禹年的尊稱。公子,舊時用來稱呼豪門貴族子弟。然數年恒不一見 :

經常是多年看不見一次。然,但是。 數年,許多年。恒,經常。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飲:喝酒。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顔色。冥,形容天高遠無窮的樣子。相顧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念:想。禅院 :佛寺。禅,佛教用語,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無何 :不久,不一會兒。碧瓦飛甍:青色的瓦和翹起的屋檐。飛甍:兩端翹起的房脊。甍,房脊。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未幾 :不久,不一會兒。與前邊的“無何”含義相同。高垣睥睨 :高高低低的城牆。高垣,高牆。睥睨,又寫做“埤堄”。指女牆,即城牆上呈凹凸形的矮牆。連亘 :連綿不斷。居然城郭 :竟然變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中有樓若者 :其中有的像樓。堂若者 :有的像廳堂。堂,廳堂。坊若者 :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鋪。曆曆在目 :清晰地出現在眼前。以:用。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樣子。莽莽,一片迷茫。依稀 :隐隐約約。既而:不久。一切烏有:這個詞用來形容什麽都沒有,或者也可以用來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無幾。現指,所有的(景象)都沒有了。烏有,虛幻,不存在。烏,同“無”。危樓 :高樓。危,高。直接:連接。霄漢 :雲霄與天河。窗扉 :窗戶。皆:都。洞開 :敞開裁如星點

:才像星星那麽小。裁,通“才”,僅僅。黯然缥缈 :黯淡下來,隐隐約約,若有若無。黯然,昏暗的樣子缥缈,隐隐約約,若有若無,又作“飄渺”。而:然後。往來屑屑 :形容來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樣子。或:有的人。憑 :靠着。不一狀 :形态不一。逾時 :過了一會兒。倏忽 :突然。遂 :終于。人煙市肆 :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鋪。孤 :孤零零。聳 :聳立。驚疑 :驚奇,疑惑。碧 :青綠色。同人:同業朋友。然:但是。數:幾。明(出自文中“則明漸少”):光亮。行(出自文中“又聞有早行者”):趕路(另一說行也爲走的意思)與世無别: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麽區别。孫公子禹年:對孫禹年的尊稱。風定天清:大風停止,天空晴朗。孤塔聳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聳立起來。

通假字裁如星點:裁通“才”,僅僅,隻有,剛剛。烏:烏通“無”,沒有。

詞類活用故又名“鬼市”雲 (名:叫,稱。名詞用作動詞)。窗扉皆洞開(洞:像洞一樣,名詞作狀語)。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名詞作狀語。依次譯爲:城市中有像樓台的,有像廳堂的,有像牌坊的)。樓漸低(低:降低。形容詞作動詞)

古今異義恒:古義:常常,經常。今義:持久,普通。顧:古義:看。今義:注意。念:古義:1.思考、思

慮 2.惦念、懷思 3. 誦讀今義:1.想念 2.讀.悟:古義:明白。今義:了解。始:今義:開始。危樓:古義:高樓。危,高聳。今義:危險的樓。直接:古義:一直連接到。今義:不經過中間的事物。黯然:古義:1.黑色的樣子 2.暗淡無光的樣子 3.神情沮喪的樣子 4.和諧順利的意思。今義:1.陰暗的樣子 2.心裏不舒服,情緒低落。層次:古義:層數 。今義:說話、作文的次序。睥睨:古義: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的短牆,亦稱女牆。今義:眼睛斜着向旁邊看,形容傲慢的樣子。居然:古義:竟然。今義:表示出乎意料,在自己意料之外(原文:然數年恒不一見)連詞,但是,然而(表轉折)。(原文:塵氣莽莽然)助詞,……的樣子。(原文:居然城郭矣)尾詞,副詞後綴。數:(原文:見宮殿數十所)量詞,幾,幾個。(原文: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動詞,計數。(原文:然數年恒不一見)多。(原文: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有想樓台的,有想廳堂的,有像牌坊的。無何:古義:不久,一會兒。今義:沒有什麽。以:(原文:以億萬計)用,(形容很多)。

賞析

  縱觀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四個階段。

  初生階段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的,而且跟實讀者帶到目擊者所

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發展階段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亘六七裏。”頗有恢宏的氣象。然後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曆曆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後在風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高潮階段

  因“風定天清,一切烏有”,隻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爲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奂山這個地方确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象。

  時間的變化:忽——無何——未幾——忽——既而——逾時——倏忽

  景緻的變化:孤塔——宮殿——城郭——危樓——消失

  消退階段

  景象全部消失,山市景象結束。作者的最後一句話和第一句話相呼應,給山市增加了神秘感。

  主題思想

  《聊齋志異》以談狐說鬼的形式.揭露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對科舉制度和禮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筆調描繪了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着一些宣傳“忠,孝,節,義”的封

建倫理觀念和迷信色彩。

  1、懸是作者筆鋒一轉“然數年恒不一見”,又給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氣氛,讀者的好奇心被強烈的激發了。

  融情入景

  以情襯景。作者在描寫時,是通過孫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來描寫山市奇景的。孫禹年在與朋友飲酒時,忽然看見遠處奂山山峰上出現了隐隐約約的高聳的“孤塔”,他們不禁“相顧而疑”,因爲此處根本就沒有寺院,哪來的孤塔呢?這種強烈的驚奇、迷惑的情緒,既是對離奇的山市景色一種烘托,又是感染讀者的一種媒介。作者在描述的過程中融入了這種情緒,一步步吸引讀者,去揭開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随着驚異的情緒波動,層層展開描寫,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變幻都給人以新奇的感覺。接着,“孤塔”旁又出現了數十所華麗的宮殿,直到此時,作者才點明了“始悟爲山市”。孫某及其朋友由“驚疑”而“悟”。伴随着“悟”而來的應該是輕松、釋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觀賞難得一見的山市奇觀。

  樓上各色人的活動,細膩地點染了樓中人物的姿态和神韻。如果說,前面是以粗、虛、略的筆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寫起來氣勢飛動的話,那麽後面則是以細、實、詳的筆墨,具體描繪了山市中的一樓一景,一人一态,寫得極有情味,這樣的描寫,我們不隻是看

[!--empirenews.page--]

到了“山市”裏的高樓、城郭,而且似乎觸摸到了“山市”裏人情風俗的氣息。同時,也使得本是無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實感。同時,作者在描繪景物時點到爲止,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像與玩味的空間。

  動靜互變

  山市景象變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變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寫的生動、形象、令人拍案叫絕。

  絕大多數人隻能望而興歎。這篇文章是根據目擊者的叙述寫的,它曆曆如畫地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過程,無論是大筆勾勒或工筆描摹,都能曲盡其妙。

名句賞析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

  起筆便寫山市奇特,爲“縣八景之一也”,且數年難得一見。

  【孫公子禹(yǔ)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禅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爲山市。】

  二變爲宮殿。“碧瓦飛甍”展現出宮殿的宏偉壯觀,有點明人看的清晰、真實。山市二字點名主題。

  【未幾,高垣(yuán)睥(pì)睨(nì),連亘(gèn)六七裏,居然城郭矣。】

  三變爲城郭。“高垣睥睨,連亘六七裏”這九個字,以虛代實,以略代詳。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曆曆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

[!--empirenews.page--]

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粗略的勾勒了一個龐大城市的規模和輪廓。“曆曆在目”再現了山市的清晰。“以億萬計”運用了誇張的手法,顯示出城市繁榮的景象。由陰而晴。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xiāo)漢。樓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由陰而晴。四周變爲危樓。”直接霄(xiāo)漢”突出樓高大、聳立的情狀。

  【樓上人往來屑(xiè)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yú)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見。】

  “樓上人往來屑(xiè)屑,或憑或立”寫樓上人的活動、風姿和神态,形象生動,使讀者似乎觸摸到“山市”裏的人情風俗氣息。樓的變化:由高而低,由大而小,由有而無。此處筆觸細緻入微,令人叫絕。“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見。”寫歡迎的消失,描繪了爲樓的變化,使人目不暇接,又回味無窮。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sì),與世無别,故又名“鬼市”雲。】

  末尾補叙,再寫山市的多姿。“又聞”側面證明“山市”之實有。

創作背景

  以情襯景。作者在形貌時,是通過孫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來形貌山市奇景的。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别號柳泉

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生于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爲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爲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到了“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同时,也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实感。同时,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与玩味的空间。

  动静互变

  山市景象变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写的生动、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名句赏析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起笔便写山市奇特,为“县八景之一也”,且数年难得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二变为宫殿。“碧瓦飞甍”展现出宫殿的宏伟壮观,有点明人看的清晰、真实。山市二字点名主题。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三变为城郭。“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这九个字,以虚代实,以略代详。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mip-article/97753.html

上一篇:之纲之纪,燕及朋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