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日志

分享好看原创的经典日志!
诗歌大全>日志>经典日志

我们为什么厌倦朋友圈

分类:经典日志发布者:星光坠落

摘要:如果不耽溺于朋友圈,牛逼會變得更容易。

1

爲什麽對朋友圈厭倦?每個人都有私人定制的一套原因。

現實者說,任何社交軟件,都是始于約炮,盛于炫耀,衰于雞湯,亡于電商。

重情者說,微信不能取代交談,漸漸地,這種以“關系”爲基石的社交逐漸面臨“道不同”的挑戰。

自我者說,他人的生活是戲劇,起承轉合,春花秋月,都于己無關痛癢,說到底,自己的生活才是重中之重。

好學者說,朋友圈讓我學不到東西,而朋友圈外的世界才是心智的培養皿。

犀利者說,這就是一個舞台,大家都争相表演,炫富自拍秀恩愛,示弱喊窮比努力,抑或者賣萌撒嬌拼人脈……換着花樣兒秀存在感。然而,圖是美圖秀秀過的,狀态也是反複編輯的,因此,看得多了,充滿PS感的朋友圈就越來越不真實。

還有一種疲倦的聲音,是說,好不容易從辦公室回到家,打開朋友圈,發現還在職場。領導發了朋友圈,你要點贊,客戶轉了個笑話,你要捧場……徹底的休息成了一種奢望。

……

這些感覺我都有,但仔細想來,最根本的東西卻非以上。

是什麽呢?

2

從使用微信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問自己,爲什麽不是很喜歡它,這個平台有哪裏不對嗎?

看起來,一切都挺對的啊,溝通你我他,串連全世界,熱火朝天,生機勃勃,有美食有自拍有戀愛有撕逼有逆襲有鮮衣怒馬有蠅營狗苟有午夜夢回有幡然領悟有生有死有悲欣交集……簡直就像一場生活,沒啥不好啊!

後來慢慢厘清了,覺得不那麽對的原因,就是兩個字:封閉。

是的,如你們所言,封閉正是微信風靡的原因,去中心化,無數個群體深埋其中,抱團取暖,大家都能迅速找到歸屬感,多好啊。偶爾一擡眼,在好友的狀态下看到另一個人,彼此就有了某種靈犀:哦,原來都是自己人。

一個個的“我”,在朋友圈的吸附包裹中,變成了一群群的“我們”。

一座座的孤島,在朋友圈的聯結下,成爲一片片的陸地。

這種幻覺讓我們安全,也讓我們沉溺。誰能拒絕暖烘烘的群體感呢?人是群居動物,本能地熱愛人多勢衆的權力放大感,恐懼被排斥孤立。一個人,沒有同類(生活的、觀念的),放在聶隐娘身上,是美與詩,放在自己身上,是窘境與敗局。

因此,封閉讓微信有了凝聚力。但同時,也有了封鎖感。

3

在《海上鋼琴師》裏,大船是1900表演的舞台,在那裏,他舞動手指,無數人爲他點贊,還有美人跑過來,說,約嗎?貌似人生赢家,看似一切完滿,但他走不出來。

在我們感慨1900時,請暫緩同情,因爲,他就是我們的一種鏡像。

不同的是,他呆在大船裏,在海水之上度過一生。我們呆在朋友圈裏,在時間之水中度過日夜。

同樣的封閉,同樣微渺的存在感。但久困入心,不再想踏出甲板,或者,沒興趣點開微信之外的APP,和關注朋友圈之外的廣袤世界。

這種狀态對于一個重視安穩甚于自由的人而言,沒什麽不好。但如果你不是,就會覺得不太舒服。哪裏不舒服呢?視野像被關進了籠子,心智也像吃了安神藥,呆在圈子裏,和雲集的熟人互捧臭腳,交換點贊,就有點無趣了。

也就是說,朋友圈是不自由的。一因系統閉合,二因言行受困。

4

因爲封閉,以下現象随之而生:

電商帶着各種面膜來了,利用信任與親近,發展下線做生意;謠言、雞湯、聞所未聞的節日信息、商家集贊……都在朋友圈落地生根;大家發表的狀态,都經過精心選擇,精心設計過的秀與曬成爲朋友圈的常态。

……

因爲熟,我們都不會直抒胸臆,即使不喜歡,也會打個哈哈,或者沉默不語。于是,在這種密閉的小圈子裏,假是一種必然。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面具效應。即,在一個犯錯(比如輿論、金錢、人情)成本比較大的空間,我們會呈現一個完美的假自我,而非不完美的真自我。

但假自我是無法内化的。

它再無懈可擊,也隻是揣測他人感受後,呈現出一種防禦式的虛假的外觀,無法和生命本身,發生深刻的聯結。

在極端的情況下,假自我會讓一個人完全喪失自發性,不能體會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感覺自己像個活死人,感到無窮無盡的空虛。

所以,我們熱熱鬧鬧地刷了一晚上朋友圈,放下手機時還是寂寞,原因就是:面具一直在臉上,我們從未摘下來。

5

一個人自由,不是說他可以不做一件事就不做,而是,他能控制好外物,而不是讓外物控制自己。

比如朋友圈。不是說我們都要将它卸之而後快,而是我們要能自己決定,什麽時候打開,什麽時候關掉,而不是被控制,半小時不刷一下,就坐立不安。

Jim Morrison 說:

在所有的自由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成爲你自己。

你放棄你的現實換取了一個角色。你放棄你的感覺換取了某種行動。

你放棄了感受自己的能力,帶上了一個面具。

這個世界不可能出現任何大規模的變革,直到私人層面的變革首先出現。

自由首先要先從我們的内心去發生。

看到上面這段話時,我第一時間想到梁邊妖,在這隻知乎第一怪獸的微信裏,頭像一片空白,朋友圈一無所有。我曾經問他爲什麽不發?他說,表達欲控制好了,會變成奇怪的東西,這樣才能變成一個危險的人。

鑒于他們妖界的話,我們正常人類聽不懂,特地翻譯一下。他說的大意是:如果不耽溺于朋友圈,牛逼會變得更容易。

摘要:如果不耽溺于朋友圈,牛逼会变得更容易。

1

为什么对朋友圈厌倦?每个人都有私人定制的一套原因。

现实者说,任何社交软件,都是始于约炮,盛于炫耀,衰于鸡汤,亡于电商。

重情者说,微信不能取代交谈,渐渐地,这种以“关系”为基石的社交逐渐面临“道不同”的挑战。

自我者说,他人的生活是戏剧,起承转合,春花秋月,都于己无关痛痒,说到底,自己的生活才是重中之重。

好学者说,朋友圈让我学不到东西,而朋友圈外的世界才是心智的培养皿。

犀利者说,这就是一个舞台,大家都争相表演,炫富自拍秀恩爱,示弱喊穷比努力,抑或者卖萌撒娇拼人脉……换着花样儿秀存在感。然而,图是美图秀秀过的,状态也是反复编辑的,因此,看得多了,充满PS感的朋友圈就越来越不真实。

还有一种疲倦的声音,是说,好不容易从办公室回到家,打开朋友圈,发现还在职场。领导发了朋友圈,你要点赞,客户转了个笑话,你要捧场……彻底的休息成了一种奢望。

……

这些感觉我都有,但仔细想来,最根本的东西却非以上。

是什么呢?

2

从使用微信的第一天起,我就在问自己,为什么不是很喜欢它,这个平台有哪里不对吗?

看起来,一切都挺对的啊,沟通你我他,串连全世界,热火朝天,生机勃勃,有美食有自拍有恋爱有撕逼有逆袭有鲜衣怒马有蝇营狗苟有午夜梦回有幡然领悟有生有死有悲欣交集……简直就像一场生活,没啥不好啊!

后来慢慢厘清了,觉得不那么对的原因,就是两个字:封闭。

是的,如你们所言,封闭正是微信风靡的原因,去中心化,无数个群体深埋其中,抱团取暖,大家都能迅速找到归属感,多好啊。偶尔一抬眼,在好友的状态下看到另一个人,彼此就有了某种灵犀:哦,原来都是自己人。

一个个的“我”,在朋友圈的吸附包裹中,变成了一群群的“我们”。

一座座的孤岛,在朋友圈的联结下,成为一片片的陆地。

这种幻觉让我们安全,也让我们沉溺。谁能拒绝暖烘烘的群体感呢?人是群居动物,本能地热爱人多势众的权力放大感,恐惧被排斥孤立。一个人,没有同类(生活的、观念的),放在聂隐娘身上,是美与诗,放在自己身上,是窘境与败局。

因此,封闭让微信有了凝聚力。但同时,也有了封锁感。

3

在《海上钢琴师》里,大船是1900表演的舞台,在那里,他舞动手指,无数人为他点赞,还有美人跑过来,说,约吗?貌似人生赢家,看似一切完满,但他走不出来。

在我们感慨1900时,请暂缓同情,因为,他就是我们的一种镜像。

不同的是,他呆在大船里,在海水之上度过一生。我们呆在朋友圈里,在时间之水中度过日夜。

同样的封闭,同样微渺的存在感。但久困入心,不再想踏出甲板,或者,没兴趣点开微信之外的APP,和关注朋友圈之外的广袤世界。

这种状态对于一个重视安稳甚于自由的人而言,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你不是,就会觉得不太舒服。哪里不舒服呢?视野像被关进了笼子,心智也像吃了安神药,呆在圈子里,和云集的熟人互捧臭脚,交换点赞,就有点无趣了。

也就是说,朋友圈是不自由的。一因系统闭合,二因言行受困。

4

因为封闭,以下现象随之而生:

电商带着各种面膜来了,利用信任与亲近,发展下线做生意;谣言、鸡汤、闻所未闻的节日信息、商家集赞……都在朋友圈落地生根;大家发表的状态,都经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过的秀与晒成为朋友圈的常态。

……

因为熟,我们都不会直抒胸臆,即使不喜欢,也会打个哈哈,或者沉默不语。于是,在这种密闭的小圈子里,假是一种必然。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面具效应。即,在一个犯错(比如舆论、金钱、人情)成本比较大的空间,我们会呈现一个完美的假自我,而非不完美的真自我。

但假自我是无法内化的。

它再无懈可击,也只是揣测他人感受后,呈现出一种防御式的虚假的外观,无法和生命本身,发生深刻的联结。

在极端的情况下,假自我会让一个人完全丧失自发性,不能体会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感觉自己像个活死人,感到无穷无尽的空虚。

所以,我们热热闹闹地刷了一晚上朋友圈,放下手机时还是寂寞,原因就是:面具一直在脸上,我们从未摘下来。

5

一个人自由,不是说他可以不做一件事就不做,而是,他能控制好外物,而不是让外物控制自己。

比如朋友圈。不是说我们都要将它卸之而后快,而是我们要能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打开,什么时候关掉,而不是被控制,半小时不刷一下,就坐立不安。

Jim Morrison 说:

在所有的自由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成为你自己。

你放弃你的现实换取了一个角色。你放弃你的感觉换取了某种行动。

你放弃了感受自己的能力,带上了一个面具。

这个世界不可能出现任何大规模的变革,直到私人层面的变革首先出现。

自由首先要先从我们的内心去发生。

看到上面这段话时,我第一时间想到梁边妖,在这只知乎第一怪兽的微信里,头像一片空白,朋友圈一无所有。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不发?他说,表达欲控制好了,会变成奇怪的东西,这样才能变成一个危险的人。

鉴于他们妖界的话,我们正常人类听不懂,特地翻译一下。他说的大意是:如果不耽溺于朋友圈,牛逼会变得更容易。

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

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或许是你不小心跌落的一句誓言,或许是你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或许是你欢笑时遗落的笑意,或许是你伤心时轻轻掉落的一颗泪滴,或许什么也没有,只...[全文阅读]

行走社会的100条忠告,迷茫的你必看

1、所有的困苦都是有用意的----这是老天爷在磨练你,为了把重任交给你2、毛遂自荐,好处多多----让别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3、千万别入错行--...[全文阅读]

穷时的朋友最真,难时的帮助最亲

人不穷,不知谁敢倾囊借钱;人不难,不知谁敢伸手支援;摊上事,才知谁是赤城之心;遇到坎,才知谁是肝胆相见。人这一生,朋友千千万。穷时苦时,共患难的人实属少见;难时...[全文阅读]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瞬间醒脑)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没必要为彼此的疏忽,动了真苦恼。你能理解是你的高度,你不能理解也是你的真实。你能感觉到别人的辛苦,是你的道义。你感觉...[全文阅读]

虚伪,永远换不来真心(句句在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个好东西,见证了人性,也见证了一颗真心。人与人的相处,像场修行的旅程,短期交往看脾气;长期交往看德行;一生交往看人品。脾气的好坏,...[全文阅读]

人啊,不怕身累,最怕心累

人啊,不怕身累,就怕心累!身累,可以歇过来;心累,该如何走出来?人啊,不怕没人疼,就怕没人懂!没人疼,可以自己疼;没人懂,该如何说出来! 再能干的人,也有疲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厌倦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m.biqugena.com/mip-article/363455.html

上一篇:诗经中最美的36句话

下一篇:更多经典日志

经典日志相关文章
更多经典日志文章

精选经典日志

经典日志分类阅读

经典日志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