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日志

分享好看原创的经典日志!
诗歌大全>日志>经典日志

谁的人生不委屈?

分类:经典日志发布者:光风霁月

01

早年間,美國有家電視台,播出了個很轟動的節目。

主持人做簡短介紹,請一位極有聲望的心靈導師出場。

導師向觀衆展示一隻許多小抽屜的木箱。把木箱留給主持人,然後心靈導師轉過身,背對觀衆。

他要表演的是:透視你的心!

願意接受心靈導師的咨詢的觀衆,請舉手,主持人随機派叫。

第一個上來的,是位家庭主婦,心靈學導師并不回頭,略微沉吟了一會兒,開口說:

“請主持人拉開木箱上标號爲6的小抽屜,取出裏邊的信封,交給這位觀衆。”

主持人依言照辦,打開6號抽屜,裏邊果然有隻信封。

主持人把信封遞給上台的主婦。

主婦狐疑的打開信封,看了一眼,頓時瞪大了眼睛,然後她淚如雨下,失态的嚎淘起來。

好半晌,才泣不成聲的說:

“導師,你看到了我的心裏,看到了我這些年來的辛酸心路。你一定是上帝派來的,我的心事,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可是你卻早已寫好,放在抽屜裏等待我。從現在起,我可能對上帝不夠恭敬,但絕對信任你。”

謝謝。心靈導師對觀衆的動情,視若尋常:

“下一位。”

02

下一位上場的,是位工程師。

工程師上台,心靈導師仍不回頭,沉吟片刻,說道:“請打開标號爲12的小抽屜,取出裏邊的信封,把信件交給這位觀衆。”

主持人依言照辦。

工程師狐疑的接過信封,取出裏邊的信,看了一眼,頓時驚呼起來:

“我的上帝,這簡直太神了,我心中最隐密的事情,從未告訴任何人,可是你知道。在我上台之前就知道。如果不是我親眼目睹,我是不會相信的。”

心靈導師無動于衷:

下一位。

03

第三位上台的,是個小學教師。

心靈導師仍是背對觀衆,沉吟片刻,吩咐道:這一次,請打開标號爲7的小抽屜。

主持人打開7號抽屜,取出裏邊的信封,遞給小學教師。

教師打開信,看了一眼,也驚呼起來:

不可思議,無法理解,你如果不是上帝本尊,那就是魔鬼現身。你在我出現之前,就預知了我從未對人說起過的心事,這是不可能的,卻是我親眼見到的。

心靈導師懶得理他:

“下一位。”

04

這不可思議的表演,讓台下觀衆驚疑不定,紛紛舉手要求上台。

但無論誰上來,那隻小木箱中,必有一隻抽屜裏裝有一封寫給你的信。

看到這封信的人,或是失聲尖叫,或是失态嚎淘。

這位心靈導師,他知道每個人的心事——而且,在見到這些人之前,他就已經把每個人的心事寫好,封存在木箱裏的抽屜裏。

真是太神奇了。

主持人和每個上台的觀衆,都知道自己與這位心靈導師,是生平第一次見面。

而他竟然先知先覺的察知自己心底的隐密,這隻能用神迹來解釋。

顯然,上帝是真實存在的。

又或者,這位心靈導師,是位具有神異能力的人。

對此,觀衆們深信不疑。

然後,主持人宣布:節目正式開始。

什麽?前面那幾番神迹展示,還不算正式節目嗎?

05

主持人請所有拿到信封的觀衆上台,按次序站好。

先請第一位觀衆,泣不成聲的家庭主婦,取出她的信封,念給大家聽。

家庭主婦哭成了淚人,拿出信紙,邊抹眼淚邊念:

你不是沒有考慮過擺脫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來。善良已經成爲你的軟肋,讓你屢遭欺騙。

你知道這對來說太不公道,隻是爲了你的至親所愛,你選擇了隐忍。但你的心,越來越失望。

他們已經習慣于把你的大度與包容,視爲軟弱可欺,就連你自己都把握不準了。

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你無法接受的。委屈與無奈,你已經默默承受至今。

家庭主婦念完 。主持人請第二位觀衆,工程師念出他的信。

工程師念信之前,看了好一會兒家庭主婦,這才吞吞吐吐的念起來。

他一開口,台下的觀衆頓時騷亂起來。

主持人念的,竟然是和家庭主婦的,一模一樣,每個字兒都一樣。

奇怪……

輪到第三位小學教師念他的信。他念出聲,觀衆再度騷動。

小學教師的信,居然也跟家庭主婦,工程師的信,一模一樣。

依次往下,每個觀衆念出來的,都是同一封信。

06

原來,在心靈導師的箱子裏,每隻抽屜裏的信,都是一樣的。

每個上台的觀衆,拿到的都是同一封信。

可爲什麽,拿到信的觀衆們,有的哭,有的笑,有的驚叫上帝下凡,有的尖叫魔鬼出世呢?

這時候,主持人才說出真相。

這位所謂的心靈導師,研究的根本不是什麽心靈學。

他隻是一位心理學家。

他在研究,人類社會的共同的情緒與情感。

07

上台的每位觀衆,拿到的信完全一模一樣。

可每個人都聲稱,這封信說出了自己内心深處,從未對人說起過的隐密。

這是因爲,在這封信中,表達了現代人的共有的情緒與情感。

上我們把那封信再拿回來,認真的看一下:

——你不是沒有考慮過擺脫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來。善良已經成爲你的軟肋,讓你屢遭欺騙。

你知道這對來說太不公道,隻是爲了你的至親所愛,你選擇了隐忍。但你的心,越來越失望。

他們已經習慣于把你的大度與包容,視爲軟弱可欺,就連你自己都把握不準了。

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你無法接受的。委屈與無奈,你已經默默承受至今。

這封信所表達的,是現代人共有的心态。

多數人都認爲自己是善良的,并因爲太善良而屢屢吃虧受騙。

多數人都認爲,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極不公正的對待。

多數人都認爲,自己應該得到更多。

相當數量的人都認爲,自己爲了家庭友人,付出極大代價。

總之,心理學家精心寫出來的這封信,就是上面的四句話,經過變形組合而構成。

每個拿到信的觀衆,都驚呼說出了心中的隐密,隻是因爲這是現代人共有的情緒與心态。

這個節目的真相,讓參加的觀衆大失所望。

此前,他們都認爲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現在才發現,就連他們的想法,都和别人毫無區别,這真是太沮喪了。

08

上面說的這個節目,實際上是前些年特異功能甚嚣塵上之時,心理學家看得窩火,就從書齋裏跑出來,專門制作了這麽個節目,用以戮穿那些特異功能大師們的心理幻象。

但這個節目,确實也揭破了現代的共同情緒:

委屈!

每個人,都活得倍感委屈。

委屈,是認爲自己太善良,卻沒有獲得回報。

委屈,是認爲自己爲親友同事做出了太多的犧牲,但這些付出,卻統統被無視了。

委屈,是認爲自己有多次傷害他人的機會,都被自己高風亮節的放棄了。而在事後,卻未獲得絲毫感激。

總之就是個委屈,委屈到了不要不要的。許多人背負這種委屈心結,甚而至于感受到了一種神聖的莊嚴,每一天,都爲自己悲壯的犧牲所打動。

但是,心理學家通過這個實驗,已經把話說明白了:

——不是說你不委屈。

隻不過,你所表達出來的委屈情緒,與你真實的際遇根本不成比例。

簡單說:你的委屈,就是個扯蛋,就是個……自我的心理幻象。

09

爲什麽,現代人普遍的感覺到委屈呢?

第一種是真的委屈。這種真實的委屈,也分大小,有的人遭遇到很嚴重的不公正——諸如處身于一個極端不公正的社會裏,又或是遭遇到令人發指的權力傷害。

這事确實有。

但,大部分遭受委屈的人,并不會流露出委屈情緒。當不公正感過于強烈,個人的委屈,就不算什麽了。

相反,一些遭受小委屈,甚至根本沒什麽委屈的人,卻流露出沖天的抱怨,認爲自己虧大了。

委屈他媽敲門,委屈到家了。

後面這類人,不過是思維的方式,有點不對勁。

正确的說法是,是這些人的思維,打開方式不對,讓他們從很正常的工作生活中,釋放出一股沖天的怨氣來。

10

人和人區别不大,智商相差無幾。

但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卻是完全不同。

至少有兩種思維,讓人分别成爲進取者,與委屈者,或抱怨者。

進取者,他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認可現實生活的存在性。

認爲要達成于個人的奮鬥目标,就必須從現實生活中,一步步的走過去。

委屈者,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們拒不認同現實工作或生活。

他們把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常态,視爲對自己的迫害。

在這類人的心裏,迫害是全方位的,别人的存在是對他的迫害,工作生活是對他的迫害,甚至連無生命的物體,都在參與對他的迫害——有些人憤怒時會踹桌子,踢椅子,摔杯子,砸碟子,打妻子,罵孩子。

總之這個世界上一切的存在,都讓他超級的不爽。

看什麽都不順眼。

具體來說,面對工作的問題時,進取者會很亢奮,因爲這是他顯露本事的時候,他就是靠了這個,和這個社會交換,獲得生存資源。而對于委屈者來說,這一切都意味着對他的傷害,是别人故意難爲他,陷害他。

再打個比方:

在追異性這方面,委屈者會問:憑什麽好姑娘不讓我睡,憑什麽?進取者則會問:我要怎麽做,才能夠成爲女孩子喜歡的類型?

找工作時,委屈者會問:憑什麽我找不到工作?憑什麽?進取者會問:我要如何做,才能讓老板們跑來找我?

雙方對問題的定義不同,看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不同。

你接受現實,就會心态平和。

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因爲你已經很努力了,可現實仍然是現實,你說你能不委屈嗎?

11

由此,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就獲得了幾個或可有益于我們的觀點:

第一:接受現實生活,認可現實的不完美性。

正是因爲現實的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價值。一個完美的世界,絕對會排除你這種不完美的人,絕對是。

第二,接受人性的不完美性。

這世上沒有什麽天生的善良,你做了善良的事兒,才勉強算是個做善事的人。

人性有光明也有暗黑,隻有時刻保持對暗黑的警覺,才會避免淪爲壞人。無端拿自己當善人,這也許不是明智的做法。

第三,這世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車載鬥量,真的不差你一個。

看看這世界,有多麽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産品,再看看自己,你的貢獻率有多大?

無論怎麽比較,我們都是占盡了便宜的人。千萬别成爲占便宜少了嫌吃虧的類型,那決非是受歡迎的種類。

最後一點,如果願意,不妨觀察一下自己的思維。

萬不可把現實存在的機會,當成你人生的障礙。

有成就的人,和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現實,他們看到的是機會,有人看到的卻是障礙,這種思維的差别,将彼此人生拉開了鴻溝。

你希望成爲哪種類型的人,就需要獲得哪種類型的思維方式。

注意你的思想,它會成爲你的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它将構成你的思想。當你意識到思維需要改善,就意味着全新的機會。

01

早年间,美国有家电视台,播出了个很轰动的节目。

主持人做简短介绍,请一位极有声望的心灵导师出场。

导师向观众展示一只许多小抽屉的木箱。把木箱留给主持人,然后心灵导师转过身,背对观众。

他要表演的是:透视你的心!

愿意接受心灵导师的咨询的观众,请举手,主持人随机派叫。

第一个上来的,是位家庭主妇,心灵学导师并不回头,略微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

“请主持人拉开木箱上标号为6的小抽屉,取出里边的信封,交给这位观众。”

主持人依言照办,打开6号抽屉,里边果然有只信封。

主持人把信封递给上台的主妇。

主妇狐疑的打开信封,看了一眼,顿时瞪大了眼睛,然后她泪如雨下,失态的嚎淘起来。

好半晌,才泣不成声的说:

“导师,你看到了我的心里,看到了我这些年来的辛酸心路。你一定是上帝派来的,我的心事,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可是你却早已写好,放在抽屉里等待我。从现在起,我可能对上帝不够恭敬,但绝对信任你。”

谢谢。心灵导师对观众的动情,视若寻常:

“下一位。”

02

下一位上场的,是位工程师。

工程师上台,心灵导师仍不回头,沉吟片刻,说道:“请打开标号为12的小抽屉,取出里边的信封,把信件交给这位观众。”

主持人依言照办。

工程师狐疑的接过信封,取出里边的信,看了一眼,顿时惊呼起来:

“我的上帝,这简直太神了,我心中最隐密的事情,从未告诉任何人,可是你知道。在我上台之前就知道。如果不是我亲眼目睹,我是不会相信的。”

心灵导师无动于衷:

下一位。

03

第三位上台的,是个小学教师。

心灵导师仍是背对观众,沉吟片刻,吩咐道:这一次,请打开标号为7的小抽屉。

主持人打开7号抽屉,取出里边的信封,递给小学教师。

教师打开信,看了一眼,也惊呼起来:

不可思议,无法理解,你如果不是上帝本尊,那就是魔鬼现身。你在我出现之前,就预知了我从未对人说起过的心事,这是不可能的,却是我亲眼见到的。

心灵导师懒得理他:

“下一位。”

04

这不可思议的表演,让台下观众惊疑不定,纷纷举手要求上台。

但无论谁上来,那只小木箱中,必有一只抽屉里装有一封写给你的信。

看到这封信的人,或是失声尖叫,或是失态嚎淘。

这位心灵导师,他知道每个人的心事——而且,在见到这些人之前,他就已经把每个人的心事写好,封存在木箱里的抽屉里。

真是太神奇了。

主持人和每个上台的观众,都知道自己与这位心灵导师,是生平第一次见面。

而他竟然先知先觉的察知自己心底的隐密,这只能用神迹来解释。

显然,上帝是真实存在的。

又或者,这位心灵导师,是位具有神异能力的人。

对此,观众们深信不疑。

然后,主持人宣布:节目正式开始。

什么?前面那几番神迹展示,还不算正式节目吗?

05

主持人请所有拿到信封的观众上台,按次序站好。

先请第一位观众,泣不成声的家庭主妇,取出她的信封,念给大家听。

家庭主妇哭成了泪人,拿出信纸,边抹眼泪边念:

你不是没有考虑过摆脱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来。善良已经成为你的软肋,让你屡遭欺骗。

你知道这对来说太不公道,只是为了你的至亲所爱,你选择了隐忍。但你的心,越来越失望。

他们已经习惯于把你的大度与包容,视为软弱可欺,就连你自己都把握不准了。

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的任何伤害,都是你无法接受的。委屈与无奈,你已经默默承受至今。

家庭主妇念完 。主持人请第二位观众,工程师念出他的信。

工程师念信之前,看了好一会儿家庭主妇,这才吞吞吐吐的念起来。

他一开口,台下的观众顿时骚乱起来。

主持人念的,竟然是和家庭主妇的,一模一样,每个字儿都一样。

奇怪……

轮到第三位小学教师念他的信。他念出声,观众再度骚动。

小学教师的信,居然也跟家庭主妇,工程师的信,一模一样。

依次往下,每个观众念出来的,都是同一封信。

06

原来,在心灵导师的箱子里,每只抽屉里的信,都是一样的。

每个上台的观众,拿到的都是同一封信。

可为什么,拿到信的观众们,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惊叫上帝下凡,有的尖叫魔鬼出世呢?

这时候,主持人才说出真相。

这位所谓的心灵导师,研究的根本不是什么心灵学。

他只是一位心理学家

他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共同的情绪与情感。

07

上台的每位观众,拿到的信完全一模一样。

可每个人都声称,这封信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从未对人说起过的隐密。

这是因为,在这封信中,表达了现代人的共有的情绪与情感。

上我们把那封信再拿回来,认真的看一下:

——你不是没有考虑过摆脱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来。善良已经成为你的软肋,让你屡遭欺骗。

你知道这对来说太不公道,只是为了你的至亲所爱,你选择了隐忍。但你的心,越来越失望。

他们已经习惯于把你的大度与包容,视为软弱可欺,就连你自己都把握不准了。

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的任何伤害,都是你无法接受的。委屈与无奈,你已经默默承受至今。

这封信所表达的,是现代人共有的心态。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善良的,并因为太善良而屡屡吃亏受骗。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极不公正的对待。

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

相当数量的人都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友人,付出极大代价。

总之,心理学家精心写出来的这封信,就是上面的四句话,经过变形组合而构成。

每个拿到信的观众,都惊呼说出了心中的隐密,只是因为这是现代人共有的情绪与心态。

这个节目的真相,让参加的观众大失所望。

此前,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才发现,就连他们的想法,都和别人毫无区别,这真是太沮丧了。

08

上面说的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前些年特异功能甚嚣尘上之时,心理学家看得窝火,就从书斋里跑出来,专门制作了这么个节目,用以戮穿那些特异功能大师们的心理幻象。

但这个节目,确实也揭破了现代的共同情绪:

委屈!

每个人,都活得倍感委屈。

委屈,是认为自己太善良,却没有获得回报。

委屈,是认为自己为亲友同事做出了太多的牺牲,但这些付出,却统统被无视了。

委屈,是认为自己有多次伤害他人的机会,都被自己高风亮节的放弃了。而在事后,却未获得丝毫感激。

总之就是个委屈,委屈到了不要不要的。许多人背负这种委屈心结,甚而至于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的庄严,每一天,都为自己悲壮的牺牲所打动。

但是,心理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已经把话说明白了:

——不是说你不委屈。

只不过,你所表达出来的委屈情绪,与你真实的际遇根本不成比例。

简单说:你的委屈,就是个扯蛋,就是个……自我的心理幻象。

09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的感觉到委屈呢?

第一种是真的委屈。这种真实的委屈,也分大小,有的人遭遇到很严重的不公正——诸如处身于一个极端不公正的社会里,又或是遭遇到令人发指的权力伤害。

这事确实有。

但,大部分遭受委屈的人,并不会流露出委屈情绪。当不公正感过于强烈,个人的委屈,就不算什么了。

相反,一些遭受小委屈,甚至根本没什么委屈的人,却流露出冲天的抱怨,认为自己亏大了。

委屈他妈敲门,委屈到家了。

后面这类人,不过是思维的方式,有点不对劲。

正确的说法是,是这些人的思维,打开方式不对,让他们从很正常的工作生活中,释放出一股冲天的怨气来。

10

人和人区别不大,智商相差无几。

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却是完全不同。

至少有两种思维,让人分别成为进取者,与委屈者,或抱怨者。

进取者,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认可现实生活的存在性。

认为要达成于个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从现实生活中,一步步的走过去。

委屈者,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们拒不认同现实工作或生活。

他们把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常态,视为对自己的迫害。

在这类人的心里,迫害是全方位的,别人的存在是对他的迫害,工作生活是对他的迫害,甚至连无生命的物体,都在参与对他的迫害——有些人愤怒时会踹桌子,踢椅子,摔杯子,砸碟子,打妻子,骂孩子。

总之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存在,都让他超级的不爽。

看什么都不顺眼。

具体来说,面对工作的问题时,进取者会很亢奋,因为这是他显露本事的时候,他就是靠了这个,和这个社会交换,获得生存资源。而对于委屈者来说,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他的伤害,是别人故意难为他,陷害他。

再打个比方:

在追异性这方面,委屈者会问:凭什么好姑娘不让我睡,凭什么?进取者则会问:我要怎么做,才能够成为女孩子喜欢的类型?

找工作时,委屈者会问:凭什么我找不到工作?凭什么?进取者会问: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老板们跑来找我?

双方对问题的定义不同,看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不同。

你接受现实,就会心态平和。

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因为你已经很努力了,可现实仍然是现实,你说你能不委屈吗?

11

由此,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就获得了几个或可有益于我们的观点:

第一:接受现实生活,认可现实的不完美性。

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价值。一个完美的世界,绝对会排除你这种不完美的人,绝对是。

第二,接受人性的不完美性。

这世上没有什么天生的善良,你做了善良的事儿,才勉强算是个做善事的人。

人性有光明也有暗黑,只有时刻保持对暗黑的警觉,才会避免沦为坏人。无端拿自己当善人,这也许不是明智的做法。

第三,这世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车载斗量,真的不差你一个。

看看这世界,有多么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再看看自己,你的贡献率有多大?

无论怎么比较,我们都是占尽了便宜的人。千万别成为占便宜少了嫌吃亏的类型,那决非是受欢迎的种类。

最后一点,如果愿意,不妨观察一下自己的思维。

万不可把现实存在的机会,当成你人生的障碍。

有成就的人,和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现实,他们看到的是机会,有人看到的却是障碍,这种思维的差别,将彼此人生拉开了鸿沟。

你希望成为哪种类型的人,就需要获得哪种类型的思维方式。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成为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将构成你的思想。当你意识到思维需要改善,就意味着全新的机会。

行走社会的100条忠告,迷茫的你必看

1、所有的困苦都是有用意的----这是老天爷在磨练你,为了把重任交给你2、毛遂自荐,好处多多----让别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3、千万别入错行--...[全文阅读]

穷时的朋友最真,难时的帮助最亲

人不穷,不知谁敢倾囊借钱;人不难,不知谁敢伸手支援;摊上事,才知谁是赤城之心;遇到坎,才知谁是肝胆相见。人这一生,朋友千千万。穷时苦时,共患难的人实属少见;难时...[全文阅读]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瞬间醒脑)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没必要为彼此的疏忽,动了真苦恼。你能理解是你的高度,你不能理解也是你的真实。你能感觉到别人的辛苦,是你的道义。你感觉...[全文阅读]

虚伪,永远换不来真心(句句在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个好东西,见证了人性,也见证了一颗真心。人与人的相处,像场修行的旅程,短期交往看脾气;长期交往看德行;一生交往看人品。脾气的好坏,...[全文阅读]

人啊,不怕身累,最怕心累

人啊,不怕身累,就怕心累!身累,可以歇过来;心累,该如何走出来?人啊,不怕没人疼,就怕没人懂!没人疼,可以自己疼;没人懂,该如何说出来! 再能干的人,也有疲惫;...[全文阅读]

有钱了,没钱了

有钱了,亲戚朋友围着你,昔日伙伴联系你,笑脸相迎奉承你,甜言蜜语捧着你。没钱了,亲戚朋友远着你,同学朋友躲着你,横眉冷对嘲笑你,流言蜚语议论你。有钱了,吃吃喝喝...[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谁的人生不委屈?

本文链接:http://m.biqugena.com/mip-article/361524.html

上一篇:听桂花开的声音

下一篇:更多经典日志

经典日志相关文章
更多经典日志文章

精选经典日志

经典日志分类阅读

经典日志热点